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被控「串謀勾結外國勢力」等罪,案件周三(19 日)在西九龍裁判法院(暫代高等法院)踏入第 135 日審訊,黎智英第 43 日作供,控方第 17 日盤問。
控方指黎於 2020 年 1 月撰文提及「光時」、「五大訴求」等口號,問黎是否同意這些口號?黎指,當時他沒有想。法官杜麗冰追問,黎在文章寫下口號,一定有想起口號,或是口號深植他的腦海?黎重申,這些是示威常用口號,當時沒想是正確還是錯誤。控方續指,黎當時同意「光時」口號,即使在《國安法》生效後仍然同意;黎否認,指知道口號在《國安法》生效後屬非法。
案件由高院《國安法》指定法官杜麗冰、李素蘭及李運騰審理。控方由副刑事檢控專員周天行、高級檢控官陳穎琛代表;黎智英由資深大律師彭耀鴻、大律師關文渭及有香港執業資格的新西蘭御用大律師 Marc Corlett 代表。
綜合全日報道:
黎智英案|專欄稱「中共加強對學生洗腦」被質疑煽動 黎:強制愛國教育顛倒真理
16:31 休庭
16:01 控方指 Slack 部分訊息被編輯 黎:不知道
控方問,針對黎供稱部分 Slack 內容由秘書 Julie 撰寫,詢問是甚麼內容?黎稱,組織「飯盒會」詳情、安排「飯盒會」的參與者,Julie 會在訊息最後留下署名,回答員工問題則由他本人撰寫。
另外,控方問及 Slack 界面,又指出部分訊息被編輯、刪除,黎一概表示不知道。
15:40 小休
14:39 黎確認由秘書協助在電話設置 Slack 工作平台 自己不知密碼
控方針對《蘋果》工作平台 Slack 提問。控方問,是黎的秘書 Julie 為黎在電話設置 Slack 程式?黎同意,又指他在辦公室和家中都沒有電腦,但 Julie 及《台蘋》秘書 Chialing 有電腦。控方問,《台蘋》都使用 Slack?黎確認,指《台蘋》都有「飯盒會」,兩位秘書會在 Slack 安排「飯盒會」。
控方問,Julie 可以使用黎的 Slack 帳號?黎同意,指大部分內容由 Julie 處理。控方問,包括協助黎回覆員工?黎指,回覆員工毋須 Julie 幫忙,指她主要協助安排「飯盒會」。
控方展示黎於 2018 年 10 月 29 日在 Slack 開設「港蘋 online 對話」,指 Julie 可以使用其帳號?黎同意,指 Julie 有其帳戶及密碼。控方問,黎是否知道 Julie 會否將黎的帳戶及密碼給予他人?黎稱不知道。
控方問,黎不知道 Chialing 能否使用其帳號?黎稱不知道,就算能使用,應是 Julie 予她相關資料。控方問,如 Chialing 有其帳號、密碼,會否將資料給予他人?黎稱不會,又指作為一個秘書,不可能這樣做。
控方問,律師準備 Slack 紀錄文件時,黎正在還押,黎知否律師如何準備 Slack 紀錄文件?黎稱不知道。控方問,黎是否知道如何取得文件冊內的紀錄?黎稱不知道、沒有問,但相信裡面的內容是真實。控方問,所以在文件交予法庭前,黎沒有看過 Slack 紀錄文件冊?黎稱當然沒有。
李運騰問,黎上庭前沒有看過 Slack 紀錄文件冊,但他之前應該看過平台中的群組內容?黎稱有。杜麗冰問,黎會否將帳戶及密碼予秘書準備文件冊?黎稱沒有。控方問,黎是否甚至連帳戶及密碼也不知道?黎同意,因他不用登入,按下 Slack 程式就可以進入。
控方展示 Slack 內一些群組,指沒包括在紀錄冊內,例如「台蘋影像對話」、「台蘋紙媒對話」、「港 games 對話」、「港 hr」、「港 minisite」、「港 subscription」。黎指﹐「飯盒會」是為了跟進各部門的業務發展,而這些群組與「飯盒會」無關﹐又指這些都不是部門(department),只是一些「功能」群組。
控方問,所以 Slack 紀錄文件冊沒包括所有群組?黎同意。
14:32 控方問黎是否主張美國制裁選舉主任 黎:不記得帖文由自己或李兆富撰
針對李怡的專欄文章〈夜行人吹口哨〉,當中提到「上周五晚上,不僅 11 人及其家人睡不着,恐怕一些追隨者,一些做了昧着良心事情的人也睡不着。DQ 主任,作惡黑警,港大校委會 18 名成員,還有自稱或不夠『愛國』而沒有排上第一份名單享不到『榮譽』的人。他們恐怕也睡不着,至少忐忑不安」。
控方問,黎是否同意文章作者主張美國制裁 DQ 立法會選舉參選人的選舉主任、警察、港大校委會 18 名成員?黎指「你問他,不要問我」。
控方再展示黎於 2020 年 8 月 8 日 Twitter 帖文,「How about those election officers (選舉主任)who disqualified #DQ the candidates nominations? Should they be personally responsible for making the decisions?」(中譯:那些取消參選人資格的選舉職員(選舉主任)呢?他們應該為決定負責任嗎?)
控方指,黎也主張美國制裁 DQ 立法會參選人的選舉主任?黎稱,帖文沒有說明,又指未能分辨帖文由他或徒弟李兆富撰寫。法官杜麗冰指,黎早前承認帖文由他撰寫?控方亦指,早前庭上展示黎透過 WhatsApp 向李傳送上述內容?黎同意。
12:39 午膳
12:20 控方問及李怡文章 官關注李是否本案共謀者
控方問及《蘋果》寫手李怡,控方指李當時於論壇版撰文,問黎是否知道?黎稱知道,指間中會閱讀李的文章。控方再問,黎會否閱讀一些與尋求國際支持相關的文章?黎指視乎情況,但他認為李不會撰寫關於國際事務的文章,指他不會撰寫國際政治事宜。控方追問,但如果主題與尋求國際支持相關,黎一定會感趣?黎指不一定。控方提到,黎一直尋求國際支持,以懲罰中共侵害香港的自由?黎指,那不代表他需要閱讀所有相關文章。控方質疑,但主題與黎尋求的一致?黎稱,即使一致亦不代表他要閱讀所有文章。
控方展示李怡於 2020 年 8 月 10 日的專欄文章,題為〈夜行人吹口哨〉。黎庭上指,印象中沒有看過文章,事隔多年亦不會記得。控方再展示文章其中一段,內容為「那麼,制裁,是不是有引領潮流呢?至少五眼聯盟會陸續跟隨吧。『在美國沒有資產』,『不想去美國』,不要自欺欺人啦!因此,上周五晚上,不僅 11 人及其家人睡不着,恐怕一些追隨者,一些做了昧着良心事情的人也睡不着。DQ 主任,作惡黑警,港大校委會 18 名成員,還有自稱或不夠『愛國』而沒有排上第一份名單享不到『榮譽』的人。他們恐怕也睡不着,至少忐忑不安。因為,只有儍瓜才看不到真正的軟硬實力和世界潮流與趨勢。」
控方指,內文提到「DQ 主任,作惡黑警」,內容似乎與黎其中一則 Twitter 帖文、提到要制裁「DQ 主任」相似?黎指不記得。法官李運騰問,李怡是本案共謀者嗎?控方指不是。
12:05 黎否認沒譴責暴力因想反政府運動繼續
針對有關黎譴責暴力指控,控方指,黎在 2019 年到 2020 年之間沒有譴責暴力,因為他想反政府運動繼續?黎不同意。控方問,在同一時期,黎希望控制暴力,因不想失去國際社會支持?黎不同意。
控方展示 2019 年 10 月 12 日《蘋果》全版廣告,當中字眼包括「誰殺死 他她他和她」 ,黎指不記得有否看過此廣告,因他當時不在港,首次在庭上看到。李運騰問,黎與此廣告有否關係?黎稱沒有。控方問,《蘋果》廣告需否黎的許可?黎稱不用。
控方指,翻查出入境紀錄,黎當時在港?黎重申,不記得當時有看過此廣告。控方指,黎有看一看報紙的習慣?黎同意,但指不是廣告版。
控方另展示 2019 年 10 月 9 日《壹週刊》報道〈女示威者警署內遭折磨 叉頸 掂胸 侮辱 阻瞓覺〉、2020 年 11 月 25 日《壹週刊》前社長楊懷康(筆名古立)撰寫的社論〈警暴消失的「太平日子」將來臨〉,黎一概稱沒有看過這些文章。
控方問,黎有否看過楊懷康的文章?黎稱當然有,楊一周會撰文一次。杜麗冰問,楊的專欄每周一次,黎會閱讀他的專欄文章?黎稱,大部分時間都會。李素蘭問,《壹週刊》和《蘋果》文章有何不同?黎指,楊懷康在《壹週刊》專欄文章有關日常生活。
11:22 小休
10:55 文章指「中共對學生換頭洗腦」 黎指按自己經驗預測否認煽動
黎文章〈2020 和勇繼續一起撐下去〉另提到,「教育是我們今後抗爭重要的戰場。中共將這場抗爭運動的責任推到教育制度上,把教育界變成政府施政失當的代罪羔羊⋯這場逆權運動正促使中共加強對學生換頭洗腦,教育局長楊潤雄已對教育界文革式施壓,明言學校認為涉事『反送中』教師『沒有問題』,學校、校長的態度立場就可能『有問題』,如果覺得校長不能勝任,可以取消其校長資格。中共加強對學生換頭洗腦已然啟動」。
控方指,這是黎的猜測?黎稱不是,他只是引述時任教育局局長楊潤雄的言論。控方問,楊潤雄說過「中共對學生洗腦」?黎指,楊曾稱如學校認為涉事「反送中」教師「沒有問題」,學校、校長的態度立場就可能「有問題」。控方指,黎提到「換頭」?黎確認,這是自己使用的字眼。
控方問,黎言論有何基礎?黎指,因為「反送中」,香港開始了所謂的「愛國」教育,又指「所謂愛國教育就是一個洗腦過程」。黎續指,「我認為愛國如果是自願的,那就是高尚的。如果透過強制執行愛國教育,那就錯了。國家本來就是為人民服務,但把僕人置於主人之上是錯誤,這是顛倒真理」。
控方問,黎如何知道「楊潤雄已對教育界文革式施壓」?黎指,楊曾稱如學校認為涉事「反送中」教師「沒有問題」,學校、校長的態度立場就可能「有問題」。控方問,但楊沒有提及中共?黎指,洗腦式教育就是由中共強制執行。控方問,這是黎的推測?黎同意,但指輔以「有根據的證據」。控方問,黎是意圖煽動對仇恨中央政權?黎否認。
法官李運騰引述黎文中提到「中共的換頭洗腦教育,灌輸的是階級鬥爭的仇恨和邪惡」,問黎是否意指,中共透過教育局,在香港製造「階級鬥爭的仇恨和邪惡」?黎指,這是根據自己在中國內地的經驗所作的預測。
法官杜麗冰問,是黎多少年前的經驗?黎確認是指 1960 年代。李運騰續指,所以黎預測,中共會對香法做同樣的事情?黎確認。控方指,黎想把自己的情緒分享予讀者,希望對方有同樣的感受?黎指,他想提醒讀者可能會發生的事。
控方指出,黎藉文章煽動對中央及香港政府的仇恨和不滿、透過非法手段改變香港法律所規定的事項、引起居民間的不滿、煽動人們使用暴力和不守法;黎一概不同意。
控方指出,黎在 2019 年至 2020 年間沒有譴責暴力?黎稱不記得,但強調一向譴責暴力,包括在訪問及文章。控方問,黎說不記得?黎稱,他是不記得在哪裡、甚麼時候譴責暴力,但他的目標是譴責暴力。
控方指,黎不譴責暴力,因他想要國際支持?黎質疑這個問題不合邏輯,李運騰亦質疑控方提問矛盾,控方指會留待小休後再問。
10:50 黎指有以間接方式譴責暴力
就文章提到「警察殘害市民的暴戾,已使他們成為市民面對的最大敵人」,黎指這是當時人們的普遍感受。控方指,這也是黎的感受?黎指,他只是提到香港人的感受,顯示警民關係惡化。黎又確認,文中提到爭取特赦,控方問黎為爭取特赦,所以當時不譴責暴力?黎稱,他一直都譴責暴力。
控方問,但文章沒有提到譴責暴力?黎稱「我沒有譴責暴力,但我提議對實施暴力的年輕人進行特赦。」(I did not condemn violence, but I was proposing an amnesty for the young people who did violence),重申他有以間接方式譴責暴力,例如在文中提到,有黑衣人「裝修」店舖,懷疑是否真正示威者。
控方指出,黎沒有在文章譴責暴力,黎同意,但指「我也沒主張暴力」。
10:35 文章質疑警察喬裝示威者製造暴亂 黎否認煽動仇警
控方繼續就〈2020 和勇繼續一起撐下去〉內容提問,當中提到「是的,有這樣疾惡如仇的優秀勇敢年輕人,香港真是塊福地」,控方問黎是指「對邪惡的仇恨」?黎稱,這代表年輕人厭惡邪惡。控方問,誰是「邪惡」?黎稱是那些示威對象。
杜麗冰問,黎所稱的「邪惡」是否指警察?黎稱可能是,又指當時不僅反對警察,還反對自由被侵犯,認為這種侵犯是邪惡。
針對文章提到「我們不知『裝修』滙豐銀行的黑衣人是否我們的勇武手足,但是打爆中國人壽店舖玻璃的兩位黑衣人使(士)甚有可疑」,控方問黎稱「我們的勇武手足」,即黎將自己與他們聯繫?黎稱,「勇武手足」也是運動的一部分,又指大家都在同一個運動之中。
控方問,黎是團隊的一部分?黎稱不是,他只是出於運動角度,很自然用「我們的」形容勇武手足,「否則我應該用甚麼來形容?」控方問,那麼黎可以用「勇武手足」形容?黎指,一向是「和勇不分」,又指「這是你使用的方式,不代表可以強加於我,但我就是從運動角度向你解釋。」
控方問,黎希望各個群組都團結?黎同意,以及沒有暴力。控方問,那麼黎為何將自己與勇武派連繫?黎稱,他沒有將自己與勇武派連繫,重申他稱「我們的勇武手足」,是出於運動角度。杜麗冰問,黎是運動的一部分?黎同意。
針對文章提到「我們不知『裝修』滙豐銀行的黑衣人是否我們的勇武手足,但是打爆中國人壽店舖玻璃的兩位黑衣人使(士)甚有可疑。若這兩位是喬裝警員,他們目的是插贓嫁禍,若這推斷屬實,警方的目的就是要製造暴亂。藉此行使警暴恐嚇和理非遊行人士,使他們以後再不敢出來遊行」。
文章續稱「當然這是以奸人之心度警察之腹的陰謀論,但事到如今,我們若仍未認定警方是謊言和陰謀氾濫的奸人精,就真的有點太天真無邪了吧」。控方問,黎其實不肯定破壞人士的身分?黎稱不肯定,只是懷疑破壞者的身分。
控方問,黎對破壞者的身分存疑,基於他被告知的資訊,而不是他個人經歷?黎同意,又否則是猜測,指他從報道得悉。控方指,黎意圖指控警察喬裝示威者,破壞商店以製造暴亂?黎否認,指他是提出問題,不是肯定。控方指,黎試圖煽動對警察的仇恨?黎不同意。
李素蘭關注,黎用到「裝修」一字,是否嘗試令事件看起來較好?黎稱,這是當時常用字眼,又指他加了引號。李素蘭再問,為何黎形容「打爆中國人壽店舖玻璃的兩位黑衣人」時,又不是使用「裝修」?黎稱,因他懷疑那些黑衣人不是勇武派。
10:20 控方:撰文提「光時」是否同意口號 黎:當時沒想同意與否
控方展示黎於 2020 年 1 月 5 日的專欄文章〈2020 和勇繼續一起撐下去〉,指標題由黎挑選?黎同意。控方引述黎供稱,他認為文章是評論及預測之後發生的事和後果,又指「無論我寫了甚麼,我都必須負責,因為這就是我的想法」。
針對文章提到,黎在 2020 年元旦與李柱銘及何俊仁參與遊行,途中見到有一名年約 14 至 15 歲的少女大叫「黑警死全家」、「香港差佬,X 你老母」。黎向何說:「有這樣的後生,我哋冇得輸。」黎早前庭上表示,受當時氣氛影響,他現後悔提出此言論,並同意該言論品味低俗(bad taste)及冒犯(offensive)。
控方問,黎為何說他稱「有這樣的後生,我哋冇得輸」品味低俗?黎指,因他評論少女講粗口,仍說「我哋冇得輸」。控方問,即黎不同意少女說「 黑警死全家」、「X 你老母」?黎同意,指少女的言論低俗。控方問,黎是否同意「光時」口號?黎指,當時他沒想這個問題,又指這口號當時經常在示威場合出現。
控方問,黎當時沒有參與示威,但黎將自己與叫喊「光時」、「五大訴求 缺一不可」的人連結在一起?黎同意。控方問,黎是同意這些口號?黎指,當時他沒有想,又指當時整個環境都是圍繞這些口號。李素蘭問,所以黎是同意或不同意這些口號?黎重申,當時他沒有想。
控方指,黎在元旦遊行 4 日後發布文章,可見這些口號深植黎的腦海,否則黎不會寫下這些口號?黎稱,控方可以用心理學詮釋,但他不同意。杜麗冰再指,黎在文章寫下口號,一定有想起口號,或是口號深植他的腦海?黎重申,這些是常用口號,當時他沒想這些口號是正確還是錯誤。
杜指,不是問黎認為這些口號是正確還是錯誤,又問黎的答案是否沒有再想起口號?黎重申,這些是常用詞句。控方指出,黎確實有想起口號,黎指「隨你想甚麼,我不同意」。控方續指,黎當時同意「光時」口號,即使在《國安法》生效後仍然同意;黎一概不同意,指知道口號在《國安法》生效後屬非法。
10:05 黎:「勇武派」非全部都暴力 僅年輕前線的稱呼
控方指,針對黎要求控制暴力一事提問前,先就「Live Chat」節目補充提問。控方指,黎的個人 Twitter 帳戶,於 2020 年 7 月 30 日、8 月 6 日轉發《蘋果》 Twitter 有關「Live Q&A with Jimmy Lai」帖文。
控方續指,黎轉發該些《蘋果》Twitter 帖文,但沒有「Retweet」(轉發)字眼,根據專家證人的供詞,這是「quote tweet」(引用帖文),法官杜麗冰笑稱「每天也學到新事情」。控方問,黎是否同意有關帖文是《蘋果》先發布,他再「引用帖文」?黎稱不太明白技術上操作,但相信是同意。
控方繼續針對控制暴力一事提問。控方引述黎早前供稱,黎將示威者分成和平和暴力的「勇武派」?黎同意,補充「勇武派」不一定是暴力、不是全部暴力,「勇武派」只是年輕前線的稱呼。
控方問,黎稱不是全部「勇武派」都暴力,即有些是和平?黎稱,後排的示威者和平、非暴力,前線的示威者需要跑。杜麗冰問,即黎將前線示威者分類成暴力,後排的示威者是和平?黎指,不是他本人分類,是運動把他們分類。控方問,黎如何分類自己的角色?黎稱,自己是和平、非暴力。
控方問,勇武派會使用暴力?黎稱部分人會。控方再問,黎會否認為不使用暴力的勇武派是和平?黎稱不會,因他們仍然是勇武派,又指昨日展示《蘋果》訪問 4 名「屠龍」成員,他們是最激進的勇武派,當警察來到時,他們就會跑走,有些則是沒那麼激進。
控方問,如果有參與暴動的示威者,作出破壞、襲擊警察,黎會否視他們為勇武?黎稱,會視他們為激進(radical)或是極度激進。法官李素蘭問,勇武派是年輕人?黎同意。
10:03 開庭
HCCC51/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