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dcast:
上周焦點:
47人案 戴耀廷等5人完成求情
47 名民主派被控「串謀顛覆國家政權」罪一案,45 人罪成,被指為組織者的 5 人上周一連兩日完成求情。認罪的戴耀廷及審訊後罪成的吳政亨,此前沒有作供,他們的代表大狀就兩人角色、言行陳詞。至於曾任控方證人的區諾軒、趙家賢、鍾錦麟,辯方則爭取減刑。
這兩天早上,西九龍裁判法院外有數十人排隊旁聽,有人前一天傍晚到場,亦有人連續兩天排隊,並為成功進入正庭看到被告感高興。記者庭上亦仔細觀察還押多時的 5 人,有人頭髮花白、額現皺紋,有人身型變得瘦削。
- 【影片】47人案求情|5名被指組織者完成求情 各方陳詞說了甚麼?
- 第二天.求情信全文|吳政亨親撰求情信 指支持初選但從沒主張否決預算案
- 第二天.庭上|戴耀廷一方:真誠錯信初選合法 吳政亨指沒倡否決
- 第二天.法院外|撐拐杖「大黃伯」:好想念佢哋 前區議員:睇吓我想見嘅人
- 第一天.庭上|戴耀廷一方指刑期下限不適用 倡以囚3年為量刑起點
- 第一天.法院外|近百人輪候旁聽 有市民稱記掛戴耀廷近況 盼被告知道「仲有人堅持」
- 求情前|被指組織者5人周二將求情 官裁斷戴耀廷為主推手 指區諾軒圖劃清界線
行為良好沒提早釋放 馬俊文提司法覆核
綽號「第二代美國隊長」的馬俊文,被指多次叫喊港獨口號、展示港獨標語,「煽動分裂國家」罪成判囚 5 年。馬原定今年 3 月在行為良好減刑下提早獲釋,惟在《維護國安條例》(下稱「23 條」)新安排下,他未能提早釋放,最遲延至 2025 年 11 月刑滿。
馬俊文上周五(21 日)入稟高等法院申請司法覆核,質疑「23 條」的新安排不合法、有追溯力、越權,侵害人權法保障的人身自由等權利,變相非法拘禁,令他感到極度痛苦和沮喪,遭受「具惡意、殘忍」的對待,要求法庭宣告新安排不合法,重新詮釋有關安排及即時釋放他,並向懲教署索償。
支聯會涉煽動顛覆案 鄒幸彤申「換官」 官質疑理據
支聯會及其前正副主席李卓人、何俊仁、鄒幸彤被指「煽動顛覆國家政權」案,上周一(24 日)在高院處理鄒的「換官」申請。鄒引案例指,有份審理的黎婉姫在支聯會另案,曾經閱讀不向辯方披露的控方「公眾利益豁免權」(PII)文件,屬於觸及「外部訊息」,達到有機會偏頗的門檻。
法官李運騰質疑,他都要先看過有關文件,才可判斷黎可否審理此案,指若按鄒邏輯,「我哋 3 位都唔審得」,法官亦先後引控方開案陳詞、案中案等情況,質疑鄒的理據。控方則指據案例,「換官」須是非常例外才可成立,因專業法官會把無關材料摒除。
支聯會的另一案件,鄒幸彤與兩名前常委鄧岳君、徐漢光,被裁定拒交資料罪成。3 人直接向終審法院申請上訴許可,聆訊將於 7 月 31 日處理,負責的法官則暫顯示為「容後通知」(To be confirmed)。鄒繼續無律師代表。
8.18集會案終極上訴 被告方爭議檢控決定損集會自由
2019 年 8 月 18 日,民陣在維園舉行流水式集會,黎智英、吳靄儀等 7 名民主派人士被裁定 「參與集結」罪上訴失敗、維持定罪後,上訴至終審法院,案件上周一(24 日)聆訊。法官押後裁決。
被告方各人針對「參與集結」定罪上訴,其中的法律爭議,牽涉英國最高法院近年兩宗案例訂明的「執行相稱性」原則,是否適用於本案。上訴方力陳,拘捕、檢控及定罪等均須符合相稱性,法庭在定罪及判刑前,應考慮本案所有因素,包括當日集結和平、警方亦無驅散。
專題:願榮光禁令一個半月 有何成效?
被指有煽動意圖的 32 條《願榮光》YouTube 影片,全數在香港下架,大部分影片在香港以外地區則仍能觀看;《願榮光》的原創版本亦在 Apple Music、Spotify 等音樂串流平台一度下架。創作團隊其後表示,「使用了新方法」重新發行《願榮光》純音樂版本,至周日(23 日),原創版本在 Spotify 及 KKBOX 重新上架,現存共 11 個原創版本。
YouTube 回覆《法庭線》查詢,稱已因應禁制令從香港地區移除 32 條影片,又指只要當局「循正確法律途徑」要求移除影片,YouTube 會審視,重申強烈反對禁令,擔心帶來「寒蟬效應」。律政司則重申,具犯罪意圖而發布「該歌曲」屬違令。
23條檢控首次公布 男子巴士寫字句被控煽動
政府周二(25 日)中午發稿,指警方國安處落案控告一名 29 歲男子,控以 3 項《維護國家安全條例》下新煽動罪,以及兩項摧毀或損壞財產罪。此案亦是「23 條」生效後,首宗警方發稿公布的新煽動罪檢控,之前傳媒有紀錄的兩宗檢控,警方均未發新聞公告。
案件周二下午在西九龍裁判法院提堂,控方申請押後案件,待警方進一步調查,檢查被告的電話、電腦,以及調查被告是否涉及其他案件。控方反對被告保釋,辯方則沒有擔保申請,還押至 8 月 22 日再訊。
鄒家成與律師攜投訴信離監獄案 下周結案陳詞
2023 年 5 月,因「47 人案」還押的鄒家成,被指透過律師寄出申訴專員公署投訴信,投訴懲教署損毀及拒絕其親友送入兩本佛學書籍。
鄒與一名女律師否認一項「將未經授權的物品攜離監獄」受審,案件上周完成兩日審訊,主任裁判官徐綺薇裁定表證成立,被告須答辯。兩人不作供,亦不傳召證人,案件押後至 7 月 2 日結案陳詞。
控方證人、懲教助理供稱,派發投訴表格時叮囑鄒「唔好自己自行寄出」,他另否認在得悉鄒的投訴內容後,曾警告鄒「記得執倉喇,保安實搞你」。女律師一方曾質疑,《監獄規則》列明懲教「須准許」在囚者發投訴信,認為應裁定表證不成立。
反恐首案 官向陪審團稱或審至8月中
《反恐條例》首案,7 人不認罪,案件上周完成 5 天審訊。警長梁樂文分別曾拘捕及會見被告李家田和賴振邦。他在盤問下否認曾威嚇兩人,包括毆打、施行「水刑」,及稱「你屋企咪有兩個細路嘅,如果佢哋俾人推出馬路都唔知咩事。」
辯方另關注,梁多次與從犯證人會面。梁表示只是閒話家常,稱從犯證人心情複雜,會面時會安慰對方。他否認警方與從犯證人達成協議,又指若知悉從犯證人黃振強投訴被捕時遭其毆打,不會繼續參與本案調查。
法官張慧玲對陪審團指,控方尚有至少 3 名證人,「分分鐘」至 7 月 3 日才完成舉證,而案件的審期「覺得去到 8 月中嘅機會都大…希望大家有心理準備」。
- 反恐首案|官指控方至少尚有3證人 審期料至8月中
- 反恐首案|警指多次與污點證人會面屬「閒話家常」 否認曾威嚇被告
- 反恐首案|警員稱涉案電話檢取遙控裝置照片 被告TG談及製炸彈裝置
- 反恐首案|黃振強拘捕警否認曾威嚇及襲擊 稱其自願提供手機密碼、沒留意黃受傷
- 反恐首案|控方財務專家確認劉佩凝戶口獲多筆小額存款 曾向黃振強轉帳24.5萬元
理大衝突 5男事隔逾4年半遭重新拘捕、控暴動
2019 年 11 月理大衝突,警方事隔 4 年半重新拘捕 5 名男子,指經跟進調查及進一步索取法律意見後,落案起訴 5 人一項暴動罪,其中一人同時被控一項刑事毀壞罪,案件將於 7 月 11 日提堂。
理大衝突|警方事隔逾4年半重新拘捕5男 控告暴動等罪7.11提堂
其他焦點新聞:
- 壁屋懲教所羈留者受襲 再有一懲教員被起訴公職失當 涉未盡職、沒舉報
- 死因研訊|女工污水廠井口工作身亡 官裁死於不幸沒額外建議 死者夫擬續民事索償
- 污水廠女工死因研訊 渠務署代表稱死者沒做妥當安全措施 署方沒監管責任
- 鄧桂思案兩醫生獲撤控申訟費 控方指死因裁判官轉介始調查 證人不合作削弱案情
- 跑馬地警署汽油彈案 官反駁辯方求情 明言不接納部分理由
- 德信學校前校長、補習社董事否認公職行為失當受審 涉洩學校考試題目
- 被指教員室內非禮女助教 男教師罪名不成立 官指事主證供矛盾、有所隱瞞
- 標準流浪前主教練招重文、深水埗球員梁羿童等3人被控非法投注 10.28再訊
- 警員入稟告警署警長及處長 雙方同意中止繼續 事主:不便回應
- 男警涉向賣淫中介「通水」後棄電話 否認妨礙司法公正 控方稱被告早知中介身分
- 男警涉向賣淫集團中介「通水」 否認意圖妨礙司法公正 錄影會面稱二人為情侶
- 男警涉向賣淫集團中介「通水」 官關注台灣身份證可否定義為旅遊證件
- 2021六四|「鄭婆婆」鄭潔嫦被控違口罩令 押後8.21再訊
- 認TG、FB披露議員及警員資料 25歲學生判緩刑2年
- 涉6度與13歲女童非法性交 事後襲擊威嚇阻出庭作供 21歲男判囚7月
法律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