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年至 2023 年期間,時任生產力促進局總經理、首席顧問及項目工程主任,被指藉兩個創科研發項目,報稱從兩間公司獲得注資,從而詐騙創新科技署發放資助,涉款逾 700 萬元。3 人以及其中一間公司的董事,被控偽造帳目及欺詐罪,周四(15 日)在東區裁判法院首度提堂。
被告暫時毋須答辯,署理主任裁判官張志偉將案件押至本月 28 日再訊,候控方準備轉介區域法院文件。各被告准以 2 萬元保釋,期間不得接觸控方證人。
4 名被告依次為雷致行(64 歲,報稱退休,案發時為生產力局總經理)、蘇文傑(46 歲,報稱工程師,案發時為生產力局首席顧問)、林樹勝(56 歲,報稱技工,案發時為項目工程主任)、葉慧敏(52 歲,報稱董事,案發時為英訊通科技(香港)有限公司董事兼股東)。
3 時任生產局職員被指詐騙創科署
批出逾 310 萬元創科基金
雷致行、蘇文傑、林樹勝被控偽造帳目、欺詐兩罪,指 3 人於 2016 年 12 月 16 日至 2018 年 9 月 20 日期間,在香港與周聖胤、張志洪及廖錦忠,為使他們自己及/或香港生產力促進局獲益,及/或意圖使香港創新科技署遭受損失,而不誠實地隱藏為會計用途,而製備或需要作為會計用途的文件,即以生產力局名義,就 3 張服務訂單,向安信光學製品有限公司發出的報價單及送貨文件。
3 人另於 2015 年 9 月 30 日至 2018 年 9 月 20 日期間,在香港與周聖胤、張志洪及廖錦忠,藉作詐騙,即向創科署偽稱,生產力局就應用於非破壞性及非接觸性分析的,低成本智能手機光學相干層析掃描系統的研發,從「安信」獲得 10 萬元業界資助,並意圖詐騙而誘使創科署職員,作出一項或一系列作為,即就該項目向生產局支付逾 310 萬元作為項目資金;及向「安信」支付 4 萬元現金回贈,而導致生產力局、「安信」、雷致行及蘇文傑獲得利益,或創科署蒙受不利,或有相當程度的可能性蒙受不利。
時任首席顧問另被控詐騙近 400 萬元
蘇文傑另被控偽造帳目、欺詐罪,指他於 2017 年 10 月 18 日至 2018 年 9 月 20 日期間,在香港與張志洪及廖錦忠,一同為使他們自己及、或香港生產力促進局獲益,及、或意圖使香港創新科技署遭受損失,而不誠實地隱藏為會計用途,而製備或需要作為會計用途的文件,即以生產力局名義,就 3 張服務訂單,向「安信」發出的報價單、送貨文件,以及就另一張服務訂單,向「英訊通科技(香港)有限公司」發出的報價單、送貨文件。
蘇另於 2017 年 4 月 1 日至 2023 年 8 月 11 日期間,在香港與張志洪及廖錦忠一同藉作詐騙,即向創科署偽稱生產力局就利用嶄新雙光子聚合微加工技術開發微透鏡及微零件製造整合方案,以支援智能產品開發,從「安信」、「英訊通光電科技有限公司」及或「英訊通科技(香港)有限公司」﹐分別獲得 10 萬元、7 萬元業界資助,並意圖詐騙而誘使創科署職員,作出一項或一系列作為,即就該項目向生產力局支付近 400 萬元作為項目資金;及向「安信」支付 4 萬元現金回贈,而導致生產力局、「安信」、雷致行及蘇文傑獲得利益,或創科署蒙受不利,或有相當程度的可能性蒙受不利。
蘇文傑、葉慧敏同被控一項欺詐罪,指兩人於或約於 2017 年 7 月 27 日,在香港與廖錦忠一同藉作詐騙,即向創科署偽稱「英訊通光電」就應用於非破壞性及非接觸性分析的低成本智能手機光學相干層析掃描系統的研發,向生產力局注資共 10 萬元,及「英訊通」因此可享投資研發現金回贈計劃下,由創科署發放合共 4 萬元的現金回贈,意圖詐騙而誘使創科署職員,即向「英訊通」支付 4 萬元。
ESCC1281/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