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現場 見證記錄

《立場》被指煽動案|控方指若林紹桐無辜 鍾應向警及律政司交代 官指問法危險

《立場》被指煽動案|控方指若林紹桐無辜 鍾應向警及律政司交代 官指問法危險
《立場新聞》被控「串謀發布煽動刊物」案,周一(27 日)於區域法院踏入第 47 日審訊。控方問及鍾被捕後、錄取證人口供時,若知林紹桐無辜,為何不向律政司及警方交代詳情,「幫助林紹桐開脫」。辯方反對提問,反問若鍾於宣誓下交代所有情況,控方是否就會接受林與涉案 15 篇文章無關。法官郭偉健亦兩度指「問法危險」,被告有權保持緘默,問題對控方沒有幫助。

控方完成 26 日盤問,遂由辯方余若薇覆問。她指控方新呈近 300 篇文件,因此提問較多,「留返非常具挑戰性任務畀我」。其中提到《立場》在 2021 年 6 月發出下架公告,余指記協的《新聞從業員專業操守守則》,提及「不應因政治壓力而自我審查」,問鍾下架決定「違反咗守則啦喎?」鍾同意,指下架文章是一個政治判斷,為了保護機構、同事及作者,「如非必要好唔願意做。」至於控方指《立場》故意刊出北愛爾蘭抗爭文章,鍾重申是技術性失誤,亦毋須就《大公報》等「上綱上線」的批評作澄清。案件周二(28 日)續審。

Read more

【影片】《立場》案|控方指《立場》已下架文章「警察上門冇咩值得驚」 鍾指「點會唔驚」

《立場新聞》被控「串謀發布煽動刊物」案,周四(23 日)踏入第 46 日審訊。控方指鍾沛權 2021 年 12 月被捕,《立場》同年 6 月已下架部分文章,「安全係數應該好高,警察上門冇咩值得驚?」鍾反問「佢都上門,點會唔驚?」,又指在警署看到涉案文章感驚訝及憤怒,「咁都可以攞出嚟做罪證,針對一間傳媒,香港傳媒仲有咩生存空間?」 控方又提到,鍾被捕後在錄影會面中,確認涉案 15 篇文章由他審批,問鍾是否一心將 15 篇文章「攬哂上身」。鍾沛權指,他作為總編輯要對所有內容負責,就算沒參與審批,文章內容「出事」,總編輯仍然責無旁貸。他又指,律師建議他保持緘默,但就新聞編輯工作,他不會迴避、隱瞞,「唔想因為保持緘默,警方再拘捕其他同事」。案件下周一(27 日)續審。 文字報道:《立場》被指煽動案|鍾沛權指控方推論匪夷所思 官指控方「盡緊責任」《立場》被指煽動案|控方指《立場》已下架文章 質疑「警察上門冇咩值得驚」

《立場》被指煽動案|控方指《立場》已下架文章 質疑「警察上門冇咩值得驚」

《立場》被指煽動案|控方指《立場》已下架文章 質疑「警察上門冇咩值得驚」
《立場新聞》被控「串謀發布煽動刊物」案,周四(23 日)於區域法院踏入第 46 日審訊。控方指鍾沛權 2021 年 12 月被捕,《立場》同年 6 月已下架部分文章,「安全係數應該好高,警察上門冇咩值得驚?」鍾反問「佢都上門,點會唔驚?」,又指在警署看到涉案文章感驚訝及憤怒,「咁都可以攞出嚟做罪證,針對一間傳媒,香港傳媒仲有咩生存空間?」

控方又提到,鍾被捕後在錄影會面中,確認涉案 15 篇文章由他審批,問鍾是否一心將 15 篇文章「攬哂上身」。鍾沛權指,他作為總編輯要對所有內容負責,就算沒參與審批,文章內容「出事」,總編輯仍然責無旁貸。他又指,律師建議他保持緘默,但就新聞編輯工作,他不會迴避、隱瞞,「唔想因為保持緘默,警方再拘捕其他同事⋯寧願我講晒畀你哋聽,你唔好搞其他人啦」。控方又問鍾為何被控後不申請保釋,鍾兩度質疑「係咪真係要講?」,其後指當時不申請因希望盡快獲釋、照顧太太。案件下周一(27 日)續審。

Read more

《立場》被指煽動案|鍾沛權指控方推論匪夷所思 官指控方「盡緊責任」

《立場》被指煽動案|鍾沛權指控方推論匪夷所思 官指控方「盡緊責任」
《立場新聞》被控「串謀發布煽動刊物」案,周四(23 日)於區域法院踏入第 46 日審訊。控方質疑鍾沛權辭任總編輯時,未有與第三被告林紹桐特別交接,因「你會繼續 mon(監控)住佢哋」。鍾否認,指控方推論匪夷所思,「你點可以用我哋冇做某啲嘢,去推斷我哋動機、原因」。法官郭偉健打斷指,控方可基於證據作出推論,又指「佢用字好小心,係put畀你、suggest,所以佢盡緊佢責任」。

另外,控方引《BBC 編採守則》盤問鍾沛權期間,將其中一項守則「fairly represent opposing viewpoints when included」,譯作「公平地包括相反聲音」。鍾聞言謂:「佢英文意思唔係咁,係如果文章包含反對觀點,表述反對觀點時要公平」,指控方「英文咁好,點解要刻意曲解呢句英文」。兩人一度爭論,法官郭偉健調停稱「大家唔好再問落去」。案件下周一(27 日)續審。

Read more

【影片】《立場》案|被問是否黃營、反建制 鍾沛權:「我係追求自由主義嘅香港公民」

《立場新聞》被控「串謀發布煽動刊物」案,周三(22 日)踏入第 45 日審訊。 鍾沛權供稱曾心存僥倖,認為傳媒不會被《國安法》針對,但經歷《蘋果》案後,「我太太都俾人拉埋」,認為《國安法》下紅線模糊,「你問擔憂《國安法》啲乜,正正係唔知擔憂乜,好含糊」。 鍾沛權又提及 2021 年下旬,持續收到針對《立場》的風聲,加上妻子還押期間,他每天探望、未能兼顧工作,曾打算結束《立場》。後來收到新風聲,覺得《立場》可生存,曾打算找「街外人」接手但不果,終由被告林紹桐任署理總編輯。鍾直言不想連累對方,這決定亦對林不公平,因《立場》能否生存的壓力落在林紹桐身上。控方又問及鍾的政治立場,包括他是否和理非、「黃營」及反建制派。鍾質疑控方追問沒完沒了,強調自己是追求自由主義的香港公民,亦不想簡單一句標籤。案件周四(23 日)續審。 文字報道:《立場》被指煽動案|控方問鍾沛權是否黃營、反建制 鍾:「我係追求自由主義嘅香港公民」

《立場》被指煽動案|控方問鍾沛權是否黃營、反建制 鍾:「我係追求自由主義嘅香港公民」

《立場》被指煽動案|控方問鍾沛權是否黃營、反建制 鍾:「我係追求自由主義嘅香港公民」
《立場新聞》被控「串謀發布煽動刊物」案,周三(22 日)於區域法院踏入第 45 日審訊。鍾沛權供稱曾心存僥倖,認為傳媒不會被《國安法》針對,但經歷《蘋果》案後,「我太太都俾人拉埋」,認為《國安法》下紅線模糊,「你問擔憂《國安法》啲乜,正正係唔知擔憂乜,好含糊」。

他又提及 2021 年下旬,持續收到針對《立場》的風聲,同時陸續有公民組織解散,壓力越來越大,加上妻子還押期間,他每天探望、未能兼顧工作,曾打算結束《立場》。後來收到新風聲,令他抱有一絲希望,覺得《立場》可生存,於是物色「街外人」接手,但不成功,終由被告林紹桐任署理總編輯。鍾直言不想連累對方,這決定亦對林不公平,「《立場》能唔能夠生存嘅壓力去咗林紹桐度」。

控方又問及鍾的政治立場,包括他是否和理非、「黃營」及反建制派。鍾質疑控方追問沒完沒了,指自己是追求自由主義的香港公民,「你抌 10 個標籤畀我,一回咩事呀呢個係?你做思想審查冇所謂,我會全面交代思想係咩一回事」。案件周四(23 日)續審。

Read more

【影片】《立場》案|控方指攻擊中央才被打壓 鍾稱說法正反映疑慮「被視為攻擊就要打壓?」

《立場新聞》被控「串謀發布煽動刊物罪」案,周二(21 日)踏入第 44 日審訊。 前總編輯鍾沛權早前供稱「記錄時代呼聲」,是指記錄世代集體意識,包括性別、藝文、音樂及政治等議題,又指若被打壓要思考以甚麼形式繼續做。伍淑娟周二追問是否涉及攻擊中央,傳媒才會受打壓,純粹記錄不會有事。鍾稱「你 put 畀我問我同唔同意,只要唔攻擊中央就會無打壓,正正反映我哋疑慮,即係被視為攻擊就要打壓?… 個前提係錯咗,我唔會同意。」 另外,控方指,從鍾的證供可見他對警方觀感差、認為「721 一定有勾結」。鍾否認,指在嚴格的刑事檢控中,「檢控官對我嘅總結都可以錯得咁離譜,完全唔符合事實」,又認為當權者面對言論不應「動輒就刑事化」,尤其針對公權力的言論,不應設有含糊不清的紅線。案件周三(22 日)續審。 文字報道:《立場》被指煽動案|控方指鍾沛權認為「721一定有勾結」 鍾指控方總結「錯得離譜」

《立場》被指煽動案|控方指鍾沛權認為「721一定有勾結」 鍾指控方總結「錯得離譜」

《立場》被指煽動案|控方指鍾沛權認為「721一定有勾結」 鍾否認指控方「錯得離譜」
《立場新聞》被控「串謀發布煽動刊物罪」案,周二(21 日)於區域法院踏入第 44 日審訊。控方指,從鍾的證供可見他對警方觀感差、認為「721 一定有勾結」。鍾否認,指在嚴格的刑事檢控當中,「檢控官對我嘅總結都可以錯得咁離譜,完全唔符合事實」。他又以《立場》卡片為例,指控方聯想匪夷所思、天馬行空,認為當權者面對言論不應「動輒就刑事化」,尤其針對公權力的言論,不應設有含糊不清的紅線。

鍾沛權又在控方盤問下供稱,傳媒最大、最後的使命是記錄和報道,一度哽咽稱早於 2014 年創辦《立場》時,已悲觀地預期本港的新聞、言論自由將會大變,但他仍然盡用空間記錄變化。控方指攻擊中央的傳媒才會受打壓,純粹記錄不會有事,鍾指說法「正正反映我哋疑慮」,認為即使言論被視為冒犯、攻擊,傳媒及創作者都不應受打壓。案件周三(22 日)續審。

Read more

《立場》被指煽動案|鍾指林紹桐「仔細老婆嫩」 原不欲他接任 惟找不到合適人選

《立場》被指煽動案|鍾指林紹桐「仔細老婆嫩」 原不欲他接任 惟找不到合適人選
《立場新聞》被指煽動案,周一(20 日)於區域法院踏入第 43 日審訊。控方質疑鍾沛權早已屬意由另一被告、林紹桐接任總編輯一職,並一直視對方為「副手」。鍾供稱,《蘋果》高層被捕時已盤算自己或會被捕,需尋找他人接替,但不欲由同事接手,提到林「仔細老婆嫩,唔想佢呢個年紀就承受咁嘅壓力」,惟最終沒有合適人選接任。鍾又否認林是其「副手」,指對方是他其中一位最信任的同事,但在編採上遇到重大敏感內容,都是由總編拍板。

另外,控方指鍾曾接受《蘋果》訪問,回應 13 歲記者在示威活動被警員帶走一事,認為任何人在公開場合都可自由觀察及記錄。伍指當時環境混亂,質疑男童是否適宜到場,又指鍾早前供稱,他假設所有讀者理性,但年輕讀者是否有能力判斷涉案文章真偽。鍾稱看不到有何原因要禁制這年齡的人閱讀文章,又指「佢有興趣睇得完篇文,都會視佢為對議題有興趣、去思考做判斷嘅讀者」,認為只要環境開放、多元,讀者自然有渠道補充對議題的好奇及關注。案件周二(21 日)續審。

Read more

《立場》被指煽動案|控方指記者引導梁頌恆答問題 鍾沛權稱屬一般訪問技巧

《立場》被指煽動案|控方指記者引導梁頌恆答問題 鍾沛權稱屬一般訪問技巧
前《立場新聞》總編輯鍾沛權、前署任總編輯林紹桐,及《立場》所屬公司被控「串謀發布煽動刊物罪」案,周五(17 日)於區域法院踏入第 42 日審訊。

控方圍繞涉案梁頌恆及張崑陽的文章盤問,指記者林彥邦訪問梁頌恆時,「諗啲嘢開條路畀佢答」,以顯示其感愧疚,鋪排他有承擔和勇敢。鍾沛權表示,記者一般會協助被訪者完整說出感受,並非特殊技巧,亦會提問讀者感興趣的內容。控方又指,《立場》在一日內,以報道及全文方式刊出張崑陽被通緝的回應,是想讀者「睇完又睇」、達到煽動效果;鍾均不同意。

另外,早前法官郭偉健以唐英傑申請人身保護令為例,指博客作者區家麟應先看判詞再評論,控方周五呈上《立場》相關報道。法官質疑報道,無提及判詞稱指定法官符合國際標準,控方亦指報道僅「三、兩句總結」指定法官不影響司法獨立。鍾解釋,當時傳媒沒將焦點放在指定法官,又指「檢控官你都無主動引述,都係法官提醒先有」。案件下周一(20 日)續審。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