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庭線》本周焦點報道 2022.11.13-19

《法庭線》本周焦點報道 2022.11.13-19

專題:理大衝突 3 年案件數據分析 《法庭線》根據過去 3 年的法庭紀錄及新聞報道,收集理大衝突案件資料。截至 2022 年 11 月 11 日共有 417 人被控,分別 317 男及 100 女,主要涉及 6 個地區,包括理大內外、油麻地、佐敦、尖沙咀、尖東及紅磡。當中逾七成半人被控暴動,其餘人士被控非法集結、意圖妨礙司法公正等罪。 315 名被控暴動的被告中,49 人涉理大暴動,餘下人士涉校園附近及油尖旺暴動,其中油麻地圍捕事件涉及最多被告、達 213 人。有法官判刑時,形容油麻地衝突是香港有史以來,其中一宗最大規模的暴動。 理大衝突 3 周年,近兩成案件審結,定罪率逾 8 成。《法庭線》根據庭上紀錄及判詞,嘗試整合事件時序、各地區連日情況,讓公眾透過數據追蹤檢控情況和進展。 理大衝突 3 年數據分析|417 人被控 兩成案審結 刑期最長被告料 2026 年出獄【影片】理大衝突 3 年|417 人被控 兩成案審結 各區案件整合 黎智英案 律政司就准聘英御用大狀上訴終院 至今還押近兩年的《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與《蘋果日報》3 間相關公司,被控「串謀勾結外國勢力」等罪,案件排期 12 月 1 日開審。律政司不服黎智英獲准聘用英國御用大狀 Tim Owen,申請上訴至終審法院。 案件周一亦進行審前覆核。黎一方表示,就審訊由 3 名「指定法官」審理及不設陪審團,申請「永久終止聆訊」。法官表示 12 月 1 日開審日會處理申請,其後再處理證據及法律爭議。另據了解,有 … Read more

《法庭線》本周焦點報道 2022.6.26-7.2

《法庭線》本周焦點報道 2022.6.26-7.2

被指抹黑政府防疫 「初凝.芝茶」兩女認煽動判囚 6 及 7 個月 茶飲店「初凝.芝茶」兩名女負責人,被指在網上呼籲抹黑政府防疫措施、呼籲勿打疫苗等,同被控「作出具一項或多項煽動意圖的作為」罪。兩人還押逾 4 個月後,周二( 28 日)在西九龍裁判法院認罪,分別被判囚 6 及 7 個 月。 國安法指定法官、主任裁判官羅德泉批評,兩被告提出的並不是甚麼科學或醫學上的意見,只是發洩內心的抑制、憎恨,令抗疫工作雪上加霜。 被指抹黑政府防疫 「初凝.芝茶」兩女判囚 6 及 7 個月 官斥僅為洩恨 支聯會拒交資料案 7.13 開審 鄒幸彤索「外國代理人」資料 官稱控方無責任披露 警方國安處 2021 年指稱支聯會為「外國代理人」,向 7 常委索取資料,其後控告其中 5 人包括前副主席鄒幸彤「沒有遵從通知規定提供資料」罪。鄒等 3 人否認控罪,周三( 29 日)在西九龍裁判法院再訊。 鄒幸彤向法庭申請,要求控方披露更多資料,批評控方至今未披露指控支聯會為「外國代理人」的證據,包括外國組織的身分,以致辯方「幾乎不可能」在短時間內預備反駁。國安法指定法官、主任裁判官羅德泉考慮後拒絕鄒的申請,指控方已按法庭命令披露部分資料,案件如期於 7 月 13 日開審。 支聯會拒交資料案 7.13 開審 鄒幸彤申控方披露更多「外國代理人」指控證據 官拒絕 上水清潔工疑遭掟磚誤殺案 官指謀殺罪證據不足改控誤殺 2019 年 11 月 13 日 上水北區大會堂外,一名七旬清潔工疑遭硬物擊中死亡案,兩名案發時未成年被告原被控謀殺,有意圖傷人及暴動 3 罪,法官杜麗冰周一( 27 日)向陪審團指,呈堂證據不足以支持謀殺罪,控罪修正為誤殺。 … Read more

死因研訊|2018 年渣打馬拉松男跑手暈倒 留醫 4 日不治 陪審團一致裁定死於自然

死因研訊|2018 年渣打馬拉松男跑手暈倒 留醫 4 日不治 陪審團一致裁定死於自然
2018 年渣打馬拉松十公里賽期間,50 歲男跑手李文德突然暈倒,留院 4 日不治。死因庭就事件展開 12 日研訊,陪審團周二(28 日)退庭商議接近 6 小時,認為死者死於急性心肌梗塞,一致裁定死者死於自然。死因裁判官周慧珠寄語死者家屬:「希望你哋早日釋懷,走出傷痛。」

死者遺孀廖美寶表示,家人仍然感到難過,但會接受裁決,又指從死因研訊,對救援過程「了解多咗好多」。

陪審團向醫療輔助隊、香港業餘田徑總會提出多項建議,包括建議醫療輔助隊,在恆常訓練以外,加入個案分享及處理方法,糾正錯誤觀念,又要建議田總強制要求工作人員出席賽前簡報,並要通過考核等。

Read more

法律101|「死因研訊」與刑事審訊有何分別?

法律101 | 「死因研訊」與刑事審訊有何分別?何時才召開?

早前一宗涉及外傭的死因研訊,揭示死者受僱期間,疑經常工作至夜深及遭僱主虐待。陪審團最終裁定死者「死於自然」,死因裁判官何俊堯同時下令轉介警方,調查涉案中介及僱主有否違法。

可能有人會問,為何事件被裁定「死於自然」,仍然要轉介警方調查?究竟死因研訊與一般法庭審訊有何分別?平日聽到的「死於自然」、「非法被殺」、「死於不幸」等選項,又代表甚麼?

Read more

菲傭死因研訊|死因庭曾拒開研訊 死者胞妹:研訊完成鬆一口氣

菲傭死因研訊|死因庭曾拒開研訊 死者胞妹:研訊完成鬆一口氣
2017 年,46 歲菲傭投訴遭女僱主虐待後猝死,陪審團經過 6 日研訊,周三( 15 日)裁定她「死於自然」,死因裁判官何俊堯同時將案件轉介警方,進一步調查涉案中介公司及僱主。(另見報道)

事件擾釀 5 年,家屬終於得到一個「遲來的交待」,死者胞妹發聲明指,研訊完成「鬆一口氣」,並感謝所有參與研訊的人,讓她有機會「了解姐姐的故事」。

她在事發後曾來港錄口供,菲律賓駐港總領事館亦去信死因庭,促請全面調查。警方其後指案件無可疑,死因庭亦於 2019 年發出死亡報告,認為毋需召開研訊。家屬最終在非牟利國際組織 Justice Without Borders 協助下,再向高院申請召開死因研訊獲批。

Read more

菲傭死因研訊|陪審團一致裁定「死於自然」 官令警方調查僱主及中介公司

菲傭死因研訊|陪審團一致裁定「死於自然」 官令警方調查僱主及中介公司
46 歲菲傭 2017 年疑遭女僱主虐待,經常日做 21 小時至深夜,甚至被禁止在家中廁所更換衞生巾等,辭職後被發現在房間昏迷,送院不治。死因研訊周三( 15 日)踏入第 6 天,2 男 2 女陪審團退庭商議 4.5 小時後,一致裁定死者「死於自然」,並向警方和勞工處作出共 7 項建議,包括進一步調查涉案中介及僱傭公司是否違例、違法,獲死因裁判官何俊堯批准,下令警方跟進。

何俊堯又指,僱主應該清楚外傭為何請辭,卻向警方表示完約因「工人屋企有啲事」,影響警方調查方向,「係幾嚴重嘅行為」。裁判官指,雖然僱主已移居海外,但都會轉交警方跟進,「睇吓有咩可以做到」。

記者致電大眾通女傭中心老闆李偉康,對於法庭轉介警方調查案件,李坦言「咁我都無辦法啦,呢個係事實,我都唔可以有啲咩狡辯啦,係咪先?」他又指,數年前被黑客入侵,因此失去涉案死者的文件副本,強調自己並無刻意刪除資料。

Read more

菲傭死因研訊|陪審團退庭商議「死於自然」或「死因存疑」 料最快日內有裁決

菲傭死因研訊|陪審團退庭商議「死於自然」或「死因存疑」 料最快日內有裁決
46 歲菲傭 2017 年疑遭女僱主虐待,經常日做 21 小時至深夜,甚至被禁止在家中廁所更換衞生巾等,辭職後被發現在房間昏迷,送院不治。死因研訊周三( 15 日)踏入第 6 天,死因裁判官何俊堯表示,陪審團可考慮死者是「死於自然」或「死因存疑」。由 2 男 2 女組成的陪審團於早上約 10 時退庭商議,料最快日內有裁決。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