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現場 見證記錄

岑耀信三年兩度撰文 對《國安法》及司法看法有變 林鄭引述 李家超反駁

分享:

三年兩度撰文 岑耀信曾為留任終院辯護

岑耀信在 2019 年反修例運動爆發之前,獲司法人員推薦委員會,推薦為終院海外非常任法官,時任特首林鄭月娥在同年 5 月宣布接納推薦。

反修例後期,由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的《國安法》,於 2020 年 6 月 30 日在香港實施,翌年英國有聲音要求英籍的香港非常任法官離任,包括《泰晤士報》。

岑耀信於 2021 年 3 月 18 日在《泰晤士報》撰文反駁,認為香港仍有法治等,並為他決定留任辯護。至 2024 年 6 月,岑在原訟庭就民主派初選 47 人案作出裁決後,辭任非常任法官,他在《金融時報》撰文解釋原因,指與政治環境有關。

2021:《國安法》條文保障自由
2024:壓制和平表達的政治異見

就《國安法》方面,岑耀信在 2021 年指,《國安法》把香港變得兩極化,但它有條文承諾保障人權,例如新聞自由和示威權利;《國安法》下的國安案件,​​是經終院首席法官協商後,再組成涉 3 名法官的審判庭。他指,保障司法獨立,就是《國安法》條文得以遵守的最佳保證。

至 2024 年,岑耀信的看法有頗大轉變,他指香港 2019 年的暴力騷亂令人震驚,但本地法律完全足夠應付,認為《國安法》的實施「是為了應對立會可能出現民主派佔多數的威脅,並壓制即使是和平表達的政治異見。結果,民主媒體被關閉,其編輯被起訴煽動罪,而社會行動組織被解散,領袖被捕」。

岑耀信亦指,《國安法》與源於殖民地法律的煽動罪是「不自由的法例」,「嚴重限制」香港法官行使權力的自由。岑耀信亦直接評論 47 人案,指高院的裁決「在法律上站不住腳」,亦反映香港司法機構「日益萎靡」。

2021:中港政府沒干擾司法獨立
2024:中國塑造艱難的政治環境

就中國有否施壓方面,岑耀信 2021 年稱中國和香港政府,迄今都沒干擾司法獨立。

但至 2024 年,岑耀信稱大部分法官不得不在「由中國塑造的艱難政治環境」中工作,又指順從的媒體、強硬派議員、政府官員及中國政府的喉舌,製造了「壓抑的氛圍」,例如在法院罕有批准保釋或裁定無罪後,會引發憤怒的輿論,有人不斷呼籲司法機構「愛國」。

岑耀信又指,如果中國「不喜歡」法院的判決,可透過「釋法」來推翻法院的決定。而在黎智英國安案中,推翻香港法院准許黎聘用英國律師的決定一事,就反映中國為對付反對人士會如何運用這權力。

2021:司法機構致力維護法治非「空談」
2024:條文對言論自由保障淪空談

就香港司法狀況,岑耀信 2021 年指,香港不曾有民主,但一直有法治;司法機構亦致力維護司法獨立和法治,歷屆首席法官公開表達這立場,而且「不僅僅是空談」。

他當時又指,香港的法官有秉承香港與其他普通法司法管轄區共有的傳統,指「他們值得支持,而不是被海外同行拋棄」,並批評要求英國法官離任的聲音,是把民主和法治混為一談。

至 2024 年,岑耀信稱香港法官大多誠實正直,具備普通法的「自由天性」,但面對「變暗的政治氛圍」,許多法官或被威嚇或被說服,即使法律容許他們做到傳統上捍衛公民自由的角色,但已不再做到。而《基本法》和《國安法》承諾會保障言論、集會自由,岑耀信認為已淪為「空談」。

2021:留任是服務港人
2024:留任維持法治恐已不現實

至於其海外非常任法官席位的去留,岑耀信在 2021 年稱,他身為香港的法官,是服務香港人,必須以港人的利益而非英國政客的意願為依歸,表明會繼續留任(I intend to continue on the court)。

至 2024 年,岑耀信稱,一直留在終院是希望外籍法官的存在,可幫助維護法治。但稱恐怕這希望已不再現實。他又指,其他人不如他那麼悲觀,而「我希望最後證明他們是對的」。

林鄭引用岑耀信發言
稱證明司法制度「非常穩固」

兩篇文章,兩位在任特首對其取態不一。岑耀信在 2021 年的文章,獲時任特首林鄭月娥不止一次引用。

在岑耀信文章發布的 5 天後,林鄭月娥在行會前回應記者有關香港法治狀況問題時,指岑耀信「在某報章發表了一篇相當中肯的文章」,指他們作為香港終院的非常任法官,都是服務香港人,也是以香港利益為依歸。

林鄭續指,岑耀信的自身經驗指出,終院的工作「從來沒有受到中央或行政機關的干預」,而他亦奉勸其國家的政治人物,不要政治化法院,更不要將法官拉入「政治杯葛」行動,形容岑耀信的發言,表示香港的司法制度是「非常穩固」。

在 2021 年 7 月的《國安法》法律論壇上,林鄭再次引用岑耀信文章,指岑耀信在文章表示,中央及特區政府從沒有干預特區的司法獨立權,而《國安法》亦有保障人權的條文。

(左起)麥嘉琳、郝廉思、岑耀信
(左起)麥嘉琳、郝廉思、岑耀信

李家超指政府不同意岑耀信
遺憾香港法官「被背棄」

至於岑耀信於 2024 年的文章,特首李家超翌日在行會前回應記者時指,岑耀信的言論令他感到,與對方於 2021 年拒絕參與「英國政府鼓動的政治杯葛」時的言論「有矛盾」,又指港府已經發出詳盡聲明,表達不同意其看法。

李又指,香港一直獨立審判、不受干涉,對本港法官「感到驕傲」,因他們「無懼來自海外嘅威脅同埋卑劣嘅干預行為」。

李家超又說,「遺憾嘅係佢哋(香港法官)被一啲少數過去曾經一齊為法律而共事嘅同事背棄,但係佢哋有全香港嘅支持,我哋要毫無保留咁支持我哋嘅勇敢、正直、專業嘅法官,支持佢哋彰顯香港嘅法治」。

終院首席法官張舉能亦發出 5 點聲明回應,指任何指稱法官裁決受到或可能受政治或其他外來考慮影響的說法,都屬嚴重指控,「必須理據具體且充分,絕不應輕率作出」。而除岑耀信外,英國法官郝廉思加拿大前首席大法官麥嘉琳,近日分別提早請辭或表達任期屆滿後不再續任。

焦點
最新文章
最新專題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