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現場 見證記錄

首開腔回應岑耀信 林定國稱不應以法官身分評論 沒有海外法官不會「死人冧樓」

首開腔回應岑耀信 林定國稱不應以法官身分評論 沒有海外法官不會「死人冧樓」

分享:

林定國:「有人走、有人來」

律政司司長林定國接受《星島日報》及香港電台訪問時指,本港自 1997 年回歸至今,海外非常任法官一直有進進出出情況,「有人走、有人來」十分平常,又指《國安法》生效後亦有人加入。

他指,社會不應集中目光在某一、兩位法官身上,強調香港法治形象不應該以一個人以偏概全的言論,或基於某一宗案件而有所影響。

就岑耀信屢批評香港法治及 47 人案裁決「站不住腳」,林定國表示對其言論感失望,稱本港過去一直珍惜法治精神,正正就是讓法官能夠以不受任何威脅的情況下,有充分空間作判決。

林定國質疑岑耀信
不應以法官身分發表言論

林定國又質疑,岑耀信不應以法官身分發表言論,「案件仍在審訊中,你就批評法官不公正?」認為此舉對社會衍生的壓力遠比其他人大,亦對其他正在工作的前同袍不公道。

不過,林定國指不能因岑耀信發表一些不恰當言論,就抹殺他過去對本港法庭的貢獻。他又提到,英籍法官郝廉思(Lawrence Collins)及加籍法官麥嘉琳(Beverley McLachlin)請辭或退休,兩人均為免他人猜想,已在公開聲明中,「白紙黑字」確認對本港的司法制度及法院仍充滿信心。

至於外界質疑海外法官制度,林定國指沒有海外法官不會「死人冧樓」,本港各級法院只有終審法院設海外法官,每年終審庭處理的案件屈指可數,香港維持高水平法治的功勞,大部分歸功於本地法官。

但他強調,不代表沒有海外法官也沒所謂,指他們參與審訊有助本港發展國際化法律環境。

梅師賢回覆《明報》
強烈不接納北京對岑耀信人格批評

另外,曾長期任終院非常任法官、澳洲高等法院前首席法官梅師賢(Anthony Mason)日前向《明報》表示,支持香港海外非常任法官制度,並同意留任法官的看法。但他指,強烈不接納北京針對岑耀信人格批評,強調「他是高度受人尊重的法官」。

梅師賢又不點名指,即使法官不同意當中條文,例如嚴苛或侵犯人權,只要法例本身有效,法官必須以法斷案。他認為,有關原則可能導致法官被視為支持壓逼的體制,「海外法官不應該被分派審理此類的案件」。

麥嘉琳不續任香港法官
外媒報道:續任新加坡職務

上周一(10 日)發聲明指不再續任的非常任法官麥嘉琳,提到自己年屆 80 歲,有意花更多時間陪伴家人,會繼續履行部分專業職責。加拿大《國家郵報》(National Post)則報道,麥嘉琳在數個月前確認,將繼續在新加坡國際商業法庭擔任海外法官職務。

報道引述資料指,新加坡司法機關在 2023 年 10 月一篇新聞稿曾確認,麥嘉琳在 2024 年 1 月 5 日起,續任為海外法官、為期 3 年,亦是唯一一位加籍海外法官。《國家郵報》亦有向麥嘉琳查詢,她辭任香港職務、續任新加坡職務原因,但未獲回覆。

焦點
最新文章
最新專題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