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殺警計劃」的最後一步,是由槍手從高處射擊警察,逼他們退至大炸彈處再引爆,再全民執槍。案發時年僅 18 歲的蘇緯軒,承認在計劃中被指派為槍手,其後承認 3 項可囚終身的控罪,並轉任從犯證人作供。
同樣為控方證人、「屠龍」的黃振強稱「殺警計劃」源自吳智鴻一方,蘇則稱計劃由一名叫「Stephen」的男子策劃。他指 Stephen 早於 2016 年已構思武力組織,其後提出實彈還擊、炸彈計劃等。蘇作供時沒提及 Stephen 全名,而據同案認罪被告的案情,Stephen 中文名為蘇翰韜,當時因另一宗串謀謀殺案還押中。
與槍械相關的 3 名被告全部認罪,除蘇緯軒被判囚 12 年,被指協助藏械的鍾雪瑩判囚 7 年 4 月,接收槍械的陳玉龍則判囚 9 年。
《法庭線》2024年工作報告 出書錄盈餘 離達標仍遠 續尋求訂閱
有咩方法訂閱? 可選擇每月訂閱或訂閱一年,用信用卡或者 PayMe 付款:https://thewitnesshk.com/subscription 《法庭線》於 2024 年 5 月踏入第三個年度,這個年度的年訂收入目標為 220 萬元,而截至 2025 年 1 月 2 日達標率為 54.5%。 最近營運情況如何? 大家可能記得,我們在兩周年已面對年訂收入明顯下跌的困境,所以努力開拓新的收入渠道,在本年度出版《公民司法認知》新書,現時實體書已印刷第四版,經獨立書店銷售;電子書則在 Liker.Land 獨家銷售。這項目初步結算錄得盈餘,減輕一些財務壓力。 訂閱仍是我們最主要、最重要的收入來源。今次新書銷售帶動了訂閱,但在銷售期後,年訂及月訂收入都明顯減退,訂閱人數亦有明顯的流失。本年度尚餘 5 個多月,我們希望繼續做好報道、加強宣傳,努力爭取達成年訂收入的目標。(進一步的收支狀況見下方圖輯) 我們設下的收入目標,除了是掙扎求存,還希望取得足夠資源投入新聞製作,做出更多好的報道。這些資源用於培訓記者、維持有經驗和熱誠的團隊,也讓我們有能力推展中、長期的專題報道,以及嘗試更切合讀者需要的報道方式(例如影片、Podcast、互動專頁等)。 法庭新聞有咩值得報道? 2024 年,我們總共刊出了逾 2,000 篇即日及實時報道、67 篇文字專題、26 篇「法律 101」文章、56 個資訊圖片圖輯,亦製作了 66 集 Podcast、28 段影片及 10 段法院現場直播影片。(詳見下方圖輯) 對於法庭案件,大眾最關注的固然是結果,不過在有罪、無罪、勝訴或敗訴的背後,有很多事實及法律爭議的裁斷,它們縱然不及結果搶眼,仍是意義深遠,值得深入報道。 例如在鄒幸彤六四煽惑集結案,終審法院裁定在刑事審訊中,被告方可以挑戰警方集會禁令的合法性;又在 8.18 流水式集會案裁定基於法律框架差異,香港法庭不應跟隨英國的案例,而是應該遵從本地的違憲審查原則。 在房屋政策等 3 宗平權案,房委會及政府引用《基本法》第 37 條(指只保障異性伴侶婚姻),終院反駁指說法屬於循環論證,認為第 37 條不等於讓政策免受《基本法》平等條文的審視。而在有關國家安全的數宗案件,法院進一步確立政府及國安委的職權。 這些案件的審訊過程及裁斷廣受關注,亦與大眾的基本權利息息相關,我們日復日在法庭現場聽審、採寫,仔細記錄,亦鑽研長篇幅的判詞,梳理法庭的邏輯和判決的原則。 我們亦完成了多個人物專訪,由被欠薪的物流平台車手、性罪行案事主、8 警案的露宿者事主、同志平權案事主的家人,到七一暴動案及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