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現場 見證記錄

2023法律年|張舉能:研究今年內直播部分司法程序

2023法律年|張舉能:研究今年內直播部分司法程序

分享:

2023 年法律年度開啟典禮周一(16 日)在中環大會堂舉行,終審法院首席法官張舉能透露,司法機構將成立工作小組,研究現場直播法庭程序的施行細節;若情況許可,或於今年內就部分法庭程序推行現場直播。

有記者詢問,會否就《國安法》案件如「35+ 初選案」安排直播,張舉能回應指,「你心目中諗緊嘅大案都已經會開審,唔會考慮得切住」,至於國安案件應否設直播, 要交由工作小組研究。

另外,他在致辭時提到,法庭判決有時「無可避免」會產生政治影響,但這並不意味法庭在裁斷時所作的是政治決定,又提到甚麼案件訴諸法庭,「並非法庭所能控制」,就刑事案件而言,是取決於檢控一方及執法機關,案件提交法庭後,法庭必須嚴格「依法處理」。(見另稿
張:司法公開乃維護法治關鍵 直播司法程序順理成章

張舉能致辭時指,司法公開是維持公眾對司法制度信心及維護法治的關鍵,因此司法程序應在容許公眾旁聽下透明地進行,除了可保障出庭人士的權利,亦可教育市民大眾認識司法程序。而隨着科技發展,安排現場直播司法程序是順理成章的發展方向。

但他指,妥善執行司法工作,始終是首要考慮,因此並非所有司法程序都適合現場直播。例如是刑事審訊,尤其是有陪審團參與或涉及易受傷害的證人之審訊,或未必適合沒有設限的直播。上訴程序,尤其是終審法院的聆訊,則有強大的支持理由。

不過,有一些細節必須深思慎慮,例如要考慮直播可能被不當使用、法官或法律代表被「起底」等。

司法機構設小組研究施行細節

張舉能透露,司法機構會成立工作小組,由一名資深法官擔任主席,就現場直播法庭程序方面的指導原則及施行細節進行研究。若情況合理可行,可於今年內至少就部分法庭程序,或於某些法院級別推行現場直播。

另外,針對去年已分階段推出的電子訴訟系統,張舉能指會提供支援,以提高法律界和其他人士採用電子訴訟系統的使用率,又指正考慮訂定目標時間表,例如以新系統有關部分推出後 3 至 5 年為期,規定所有有法律代表的訴訟人,除非在特定情況下另有豁免,否則必須以電子形式進行訴訟。

張舉能於大會堂內致辭
焦點
最新文章
最新影片

訂閱支持,撐起《法庭線》

所有報道免費向公眾開放,
有賴讀者付費月訂或年訂支持營運。
全部訂閱收入均用於營運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