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被控「串謀勾結外國勢力」等罪,案件周五(6 日)在西九龍裁判法院(暫代高等法院)展開第 104 日審訊,黎第 12 日作供,在辯方提問下確認,他曾撰寫一封「獄中信」,打算一旦入獄透過《華爾街日報》刊出,但最後打消念頭。
庭上顯示信件提到「當你閱讀這篇文章時,這意味我已入獄了,這是由中共司法所賜⋯當當權者視捍衛真理和法治為犯罪時,誠實的人還能在哪裡?」,又提到「香港人沒試圖推翻北京政府…毀掉一切的是北京」。
黎另確認,在《國安法》實施後已很小心,沒再請求制裁,因條文嚴苛及模糊,「這樣等同自殺」。他又提到當時若他願意,會有其他方法離港,包括違法的方式,但他「從不想這樣做」。案件下周一(9 日)續審。
黎:《國安法》後提制裁「等同自殺」
辯方圍繞 2020 年 7 月 1 日、即《國安法》實施後翌日提問。辯方展示黎與「徒弟」李兆富的對話,李表示認為黎的 Twitter 由其他人管理更好。
訊息顯示,Mark Simon 向黎解釋,李對於別人知道他管理黎的 Twitter,感到不開心,黎其後向李發訊稱,「你保持低調是對的」,同日再向李及 Mark Simon 發訊息指,「剛剛公佈的細節非常嚴苛,這是對香港的嚴重打擊」。他在辯問提問下確認,《國安法》生效後沒再談及制裁,形容「這等同自殺」。
辯方提到,黎在 2020 年 6 月 8 日受訪指,認為美國應制裁中國。辯方問黎有否意識到,若此訪問在 7 月 1 日後發生會構成罪行?黎重申法例生效後已很小心,因為此言論可構成刑事罪行,被判囚終身。

黎料會入獄曾撰「獄中信」終沒刊出
《華爾街日報》編輯 Bill McGurn 於 2020 年 7 月 1 日向黎發訊息稱,「Jimmy、Mark,我看了 Jimmy 不久前寄給我的專欄文章,如果他坐牢就會發布」。訊息附上文章內容,提及「(中譯)當你閱讀這篇文章時,這意味我已入獄了,這是由中共司法所賜⋯當當權者視捍衛真理和法治為犯罪時,誠實的人還能在哪裡?⋯我已經年老了,發生甚麼事都不重要,未來屬於年輕人⋯但「北京主人」決心讓他們永遠無法感受自由⋯香港人並沒試圖推翻北京政府,他們只希望不要被打攪,像過去一個半世紀一樣生活,通過貿易、投資和技術為中國貢獻。毋庸置疑,毀掉一切的是北京」。
信中另一段提到,「(中譯)那我們像美國這樣的朋友可以做甚麼呢?最重要記住,我們這班手無寸鐵的香港市民,為了同樣的原則而站在同一方戰鬥。如果中國這樣對待香港市民,這樣對待在歷史上令中國最繁榮、最創新的一群人,你真的能想像中國會對你更好嗎,尤其當中國的實力日漸增強?我一直很欣賞美國,致我的美國朋友,我現在在監獄裡說。我們香港人正被中國壓毀,因為我們與美國擁抱一樣的價值觀。在我們需要幫助的時刻,請不要忘記你們的朋友。」
黎在辯方提問下指,他當時預計自己會入獄。辯方問,黎是否打算入獄後,告知公眾一些事情?黎指「這是我本來想做的事,但後來我要求不要發表文章,文章最終沒有發表」,並指文章非呼籲制裁、封鎖或其他敵對行動。

黎:徵詢《蘋果》高層後
七一遊行只到街站籌款、不派海報
另一段訊息紀錄顯示,黎於 2020 年 6 月 29 日向民主黨李永達發提到,會在民主黨七一街站派海報。在 2020 年 7 月 1 日,黎向張劍虹、陳沛敏等《蘋果》高層發訊息,指「看了國安法細節嚇了一跳,辣到離譜,香港將無法治和自由,政府行政無法無天,泛民寸步難移,動彈不得,先要想好策略對付,不容魯莽。今天我去籌款站幫忙籌款,不派海報,你認為怎樣?」
《蘋果》高層均同意不派海報較為安全,其中陳沛敏回覆「其實如果你是想公開現身作為一種姿態,海報不派也不會影響效果」;羅偉光則指「因籌款街站獲批,不犯法,你到場只籌款,不做其他,不派海報,比較好,惡法條文辣,謹慎應對較好」。黎再回覆陳稱「我就去街站幫手籌款一陣就走,中共癲咗。」黎庭上解釋,他是指《國安法》如此出乎意料地嚴苛,肯定會毀滅香港。
黎稱可選擇非法離港
但「從不想這樣做」
黎同日接受《美聯社》訪問,黎提到《國安法》「比想像中的最壞情況還差,香港完全受壓」,他會繼續為民主而戰,但需要使用「非常不同的方法」。黎庭上確認,意指在新法律下,要改變行動及態度,但否認意圖使用非法手段抗爭。
報道提及黎指「我們必須站起來,成為運動、香港公正的中流砥柱。」黎庭上解釋,留下來抗爭的人將成為運動的中流砥柱,使用與《國安法》生效前不同的方法抗爭,並確認他在訪問形容《國安法》「法律細節非常嚴苛和模糊」。
就黎受訪稱「我不能離開,如果我離開,我不僅丟臉,還會使《蘋果》蒙羞,也會破壞民主運動的團結」,他在庭上補充指,若自己想離港有其他方法,包括一些違法方法,但他「從不想這樣做」。

黎受訪指《國安法》含糊摸不到紅線
辯方展示黎於 2020 年 7 月 1 日在 Twitter 轉發《台蘋》 帖文,當中提到「港區國安法生效 黎智英現身民主黨街站 批惡法『辣到離譜』」,黎指是李兆富轉發帖文,但他在街站期間沒接受訪問,相信《台蘋》只是將自己過往的說話串連起來,「在某種程度上你可以說是虛構」。
黎同日接受美國《霍士財經網》訪問,標題為「Hong Kong might not be a financial hub anymore(中譯:香港或許不再是金融中心)」。黎在訪問提到,會留在香港直到最後一日,否則會令自己蒙羞、令《蘋果》失去聲譽、破壞民主運動的團結,又表示若自己懼怕,就不能做任何事。被問到會否擔心再被捕,黎指自己有可能要坐牢,但他不知道紅線在哪,亦不知道政權會做甚麼,既然掌握不到,他亦不想理會。
黎庭上解釋,他認為沒有紅線,因為這是含糊的(opaque)。辯方問,黎是否知道請求制裁是越過紅線?黎稱知道。辯方問,是甚麼紅線?黎指,是指不知道其行為是否屬犯罪。
HCCC51/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