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丫海難|時任高級驗船督察黃鑑清:年檢視乎情況決定須否入船艙 但「記唔起」有甚麼情況

南丫海難|時任高級驗船督察黃鑑清:年檢視乎情況決定須否入船艙 但「記唔起」有甚麼情況

分享:

海事處前高級驗船督察黃鑑清(《法庭線》記者攝)

翻查資料,南丫四號於 2012 年海難後,被揭船上沒配備兒童救生衣,海事處時任高級驗船督察黃鑑清於 2013 年獨立調查委員會作供時,因堅稱船上有兒童救生衣,被裁定宣誓下作假證供罪成,判囚 15 個月。

黃兩度為南丫四號驗船

黃鑑清周五在提問下確認,他於理工學院輪機工程高級文憑後,在 1981 年加入海事處 ,成為助理驗船督察,在本地船舶安全組工作,隸屬機器科,及後升職至高級驗船督察,現已退休。他曾於 1996 年 2 月 1 日當南丫四號新建成時,為其進行檢驗。

研訊主任向黃展示南丫四號的檢驗紀錄,顯示黃曾檢驗南丫四號的二氧化碳喉管、防火設備、積水抽取系統,當中前兩者毋需再跟進,但積水抽取系統有 3 點要船廠注意。黃解釋,每個船艙底都有積水抽取系統,並確認曾入船艙檢查。

黃:「睇情況」決定是否檢查其他船艙

海難後,南丫四號被揭舵機房與油箱房之間(尾半格艙壁)的通道口沒安裝水密門。

研訊主任問,黃進入船艙時,對上述兩艙之間的通道口有沒有印象?黃指沒有,指自己不一定有經過該通道口,有機會因覺得不方便而經甲板上的入口進入船艙,重申自己對南丫四號已沒印象。

黃另於 2012 年 5 月 8 日為南丫四號進行最後檢驗。他在提問下確認,該次須檢驗甲板上的水密裝置。至於甲板下的水密裝置,則要「睇吓咩情況」。研訊主任追問,要考慮甚麼情況?黃回應「唔知㗎」。

主任再問,黃檢驗時須否進入船艙?黃指會入機房,其他船艙則「睇情況囉」。主任追問「咩情況」?,黃回應指「記唔起喇」。他其後在家屬方提問下補充指,會入機房因內裡有引擎須檢查。

南丫四號舵機房與油箱房之間有一開口(圖中相片摘自獨立調查委員會報告)
黃:無法評論艙壁間有通道口是否正常

家屬代表大律師譚俊傑另關注,黃於 1996 年為南丫四號檢驗時須否帶圖則。黃指須要,包括涉及管道系統的圖則,但不包括總佈置圖。

至於舵機房與油箱房之間出現通道口,黃指自己並非船體科,「嗰 part 正唔正常我就唔清楚,唔可以 comment(評論)」。譚亦關注,黃於 1996 年驗船前,會否留意船隻檔案中有否上一手驗船時留下的待跟進項目?黃指,如有待跟進項目,「財利會落簿要求睇埋」。

海事處前首席驗船主任梁榮輝(《法庭線》記者攝)
時任首席驗船主任確認
升高壓載物應重新計算數據

研訊主任續傳召時任首席驗船主任梁榮輝作供,講解海事處工作流程,梁於 2013 年退休。梁提到,海事處約於 2010 年推出較正規的訓練予新入職同事,讓同事熟習工作守則及指引,再跟驗船督察工作,隨後要再與總督察會面。

被問及如何檢查穩性計算,梁指是由船體科同事負責,當收到船廠提供的穩性計算書後,同事會透過海事處的電腦系統重新計算,再交予驗船主任審核。

南丫四號於 1998 年申請增加壓載物,再於 2005 年申請升高壓載物。時任驗船督察周圖銳早前供稱,他於 2005 年審批財利船廠重新提交的穩性計算書時,考慮到升高壓載物不影響船重,請示上司廖朝暉後,認為毋須重新計算穩性數據,最後以南丫四號 1998 年的數據作比對,便批出短期驗船證書。

研訊主任問梁榮輝在上述情況下,驗船督察是否毋需重新計算數據?梁指,雖然壓載物重量不變,但當位置改變,明顯對船隻穩性有影響。主任指出,既然船廠要重新計算,海事處理應也要用電腦重新計算?梁回應,「呢個(講法)合邏輯」。

梁指舊有驗船方法沿用多年
要求年驗如新船檢驗屬「事後孔明」

主任另關注,海事處人員驗船時須否檢查船艙艙壁?梁指,新船檢驗須確保設計按圖則建造,及後的定期檢驗則著重船隻實質狀況。梁續指,「而家事後孔明話定期(驗船)時都要好似新船咁檢驗」,但他認為舊有驗船方法已沿用多年,是「依賴第一次(驗船)嗰個」,若新船檢驗後沒有問題,及後除非有非法改動,否則之後的定期檢驗便難以察覺。

主任追問,此做法很依賴上一手同事,如有同事出錯,便會令接手的同事「錯落去」?梁重申,除非艙壁出現明顯改動,否則同事「未必咁特別注意到」。

CCDI-1075-1113/2012(M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