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時更新|黎智英案第142日審訊 黎否認提倡科技禁運 稱僅分析當時情況

實時更新|黎智英案第142日審訊 黎否認倡「科技制裁」中國 稱僅分析當時情況

分享:

15:34 休庭
15:22 辯方料需一日覆問 控方預計需 6 周準備結案陳詞

辯方大律師關文渭指,有部分範圍需要覆問,申請將案件押後至周三(5 日)續審,預料覆問需時一日。另一方面,辯方從公開渠道取得一些資料,並製作成文件,例如控方指黎所撰寫的部分文章沒有根據,辯方會展示相關根據,並希望在覆問前向控方披露,待控方明日檢查。

關文渭續指,另會呈遞有關公眾集會和遊行的承認事實、專家證人講述 WhatsApp 功能的書面供詞、有關 2019 年至 2020 年部分事件報道的書面供詞,應該均不受爭議。杜麗冰問,辯方沒有其他證人?辯方稱沒有。

李運騰問,辯方舉證可於本周完成?關文渭指,應可在周四前完成。李運騰另關注,控方是否存有早上提到黎向《華爾街日報》投稿的文章?控方稱沒有,辯方同樣指沒有。

另外,杜麗冰關注控辯雙方需時多久準備結案陳詞,辯方資深大律師彭耀鴻指,會盡量避免在 7 月中旬結案陳詞,因本案的控辯雙方都牽涉在另一宗案件。翻查資料,民主派初選 47 人案的 14 名被告,提出定罪及或刑罰上訴,以及律政司就劉偉聰無罪裁決提上訴,排期於 7 月 14 日開始處理,料需時 10 天。

杜麗冰指,法庭只是想問控辯雙方需要多久準備結案陳詞,又指「當然,復活節通常會放假」。控方指,「不確定我們是否需要去到 7 月」,若每方需時 6 星期準備,希望 6 月能夠結案陳詞。

15:09 黎否認控方全部指控 控方完成盤問

控方向黎指出指控,指黎在 2019 年 4 月 1 日至 2021 年 6 月 24 日期間,連同《蘋果》 3 間相關公司與張劍虹、陳沛敏、羅偉光、林文宗、馮偉光、楊清奇、Mark Simon、張志偉、李兆富串謀刊印、發布、出售、要約出售、分發、展示或複製煽動刊物,包括涉案 161 篇文章。

控方續指,黎與上述人士透過 161 篇文章,意圖引起對中央或香港政府的憎恨、藐視或不滿;意圖煽惑任何人企圖不循合法途徑改變在特區依法制定的事項;引起對香港司法、行政的不滿、憎恨及藐視;意圖煽惑他人不守法,黎指當然不同意,「一派胡言」(totally rubbish)。

控方指,黎於 2020 年 7 月 1 日至 2021 年 6 月 24 日期間,連同《蘋果》 3 間相關公司與張劍虹、陳沛敏、羅偉光、林文宗、馮偉光、楊清奇等人串謀,請求外國機構、組織或人員,對香港特區或中華人民共和國實施制裁、封鎖或其他敵對行動;黎稱不同意。

控方指,黎與上述人士有協議,黎打斷反問「哪裡有協議?」,杜麗冰著黎聆聽問題。控方指,有關黎與《蘋果》高層請求外國實施制裁、敵對活動的協議,於 2019 年 3 月或 4 月形成,並持續至 2021 年 6 月 24 日;黎反問「哪裡有協議的證據?你不能捏造」。

杜麗冰引述法官李運騰指,黎只需回答同意或不同意,否則「因為要在這裡待到下年」。黎稱不同意、沒有協議。

針對「串謀勾結外國勢力」罪,控方指黎於 2020 年 7 月 1 日至 2021 年 2 月 15 日,與陳梓華、Mark Simon、李宇軒、劉祖廸、 「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創辦人裴倫德(Luke de Pulford)、日本眾議院時任議員菅野志櫻里、英國金融家布勞德(Bill Browder),串謀請求外國機構或人員,對香港特區或中華人民共和國實施制裁、封鎖或其他敵對行動。

黎指「我不認識李宇軒」。控方問,黎只需回答同意與否?黎稱不同意,「你不能捏造事情」。李運騰向黎指,黎的代表律師會在結案陳詞處理。控方指,黎與陳梓華等人的協議,於 2020 年 1 月形成?黎稱不同意、沒有協議,指控方捏造。

李運騰關注,控方指「串謀發布煽動刊物罪」牽涉李兆富,但李兆富沒有撰寫文章?還是控方將 Twitter 帖文計入 161 篇文章之中?控方指,Twitter 帖文不是 161 篇文章之中,是與黎心態有關。李指,這是陳詞事項之一,即李兆富為何牽涉在「串謀發布煽動刊物罪」。控方指,屆時會就此作出陳詞。

控方指,已完成盤問,向黎說「Thank you Mr Lai」,黎亦稱「Thank you」。

15:00 控方指顏純文章煽動敵對中國 黎不同意

控方展示 2021 年 6 月 19 日由顏純鈎(筆名:方圓)撰寫的「蘋論」文章,〈美國離間中俄,中共有苦自知〉,文中提到:

「反之,中共意識形態上是共產主義,體制上是專制獨裁,文化上有萬邦來朝的虛榮,更有主宰世界的野心,中共旨在以一黨專政的中國模式,蠶食和吞併西方民主陣營。中俄對西方民主國家都有威脅,但性質與程度完全不一樣,俄國的國力現在也不能與中共相提並論。對美國來說,把俄國「掛」起來,專心對付中共,是最符合成本效益的事。
⋯⋯
拜登爭取普京中立,已經贏了一大半,此後西方各強國齊心,脅迫中共遵守國際規則,又在經濟和科技上圍堵,中共遲早吃不消。到最後,除了低頭,也只有拚死一戰了。」

控方提到,此「蘋論」文章代表《蘋果》立場?黎指不一定,而顏純鈎以自己筆名撰文,《蘋果》刊登其文章,認為《蘋果》認同其意思,但黎重申他不涉編輯工作。控方問,文章反映《蘋果》立場?黎指他不負責編輯,不會這樣說。控方質疑,但黎是集團主席?黎確認,但重申並非負責刊登文章。

控方引述段落「拜登爭取普京中立,已經贏了一大半,此後西方各強國齊心,脅迫中共遵守國際規則,又在經濟和科技上圍堵,中共遲早吃不消。到最後,除了低頭,也只有拚死一戰了。」控方問黎,是否同意作者意思?黎否認。控方追問,但黎於「Live Chat」中曾提及「科技禁運」?黎指兩者不一樣。控方質疑,但兩者意思相近?黎指,他只是提出個人意見,與顏純鈎的說法不一致。法官杜麗冰問,那麼黎的說法與顏純鈎的說法有何不同?黎指,他沒有提過「除了低頭,也只有拚死一戰了」。控方再問,黎在其專欄文章曾提及「We have eliminated slavery why not tyranny!(中譯:我們已經淘汰了奴隸制。為何不淘汰暴政!)」?黎指,意指中共的暴政,而非指中共本身。

控方指出,黎在閱讀此文章時,黎知道文章會引起針對港府及中央政府的仇恨、蔑視及不滿;激使香港居民企圖不循合法途徑促致改變其他在港依法制定事項;煽動不守法,要求外國針對中國採取敵對行動?黎不同意,指這文章並非由他撰寫,與他無關。

14:40 控方指黎透過文章促拜登維持對華強硬政策

控方又展示黎於 2020 年 11 月 29 日的文章〈天下圍中 拜登騎虎難下〉,「這次美國總統大選,全世界最撐川普連任的相信是香港和台灣人。道理好簡單,大家都面對中共打壓,敵愾同仇;川普強硬對付中共猶如幫我們出頭,讓大家有個靠山的安全感。川普取消香港的特殊貿易地位,取締中共萬一與美國爆發衝突的江湖救急通道,打擊中共在貿易、外交以至政治上的靈活性。」

控方問,黎在文中提倡繼續取消香港的特殊地位?黎否認,指他僅提及取消香港特殊地位的影響。控方再指,黎當時強調取消香港特殊地位的負面影響?黎確認是關於負面影響,並非提倡,是陳述事實。文中另提到,美國取消香港的特殊貿易地位,「對中共肆意鎮壓港人或多或少有個牽制作用,令為國安法蹂躪喘不過氣來的港人感到有人為我們出氣而寄存希望。」黎指,他只是陳述意見。控方再問,黎感到有人為他「出氣」?黎確認。控方展示文章的英文版〈Biden duty-bound to lead the free world’s containment of China〉,黎指他沒有讀過英文版,有員工以其文章翻譯成英文。

法官李運騰問,黎認為英文版標題能否傳達黎的意思?黎認為「Biden attitude between a rock and a hard place」較為合適。控方再指,現時英文版的標題可表達相似意思?黎確認。法官李運騰問,而中文版的標題意思更強烈?黎指英文版有提及「lead the free world’s 」,但中文版沒有,並確認中文版標題由他擬定。

控方欲問及英文版文章內容,法官李運騰關注,此英文版並非由黎翻譯,除非控方能證明黎同意英文版內容。控方問及英文版內容,提到「Some believe Biden, a Democrat, will pay attention to human rights issues, therefore, he will continue to lend support to the resistance movement in Hong Kong. You must bear in mind politicians are always good at paying lip service. In reality, only actions matters. Let us have our fingers crossed that Biden will insist on the CCP」,對照中文版「有人說拜登比川普更重視人權,會更關心香港人的抗爭運動。言辭上的容(確)或如此,但政客從來講一套做又是另一套,而行動方為最實際。與中共談判緩和貿易戰,拜登倘能以香港的法治、自由和新疆的人權狀況為談判的先決條件,那就功德無量了。」

控方問,英文版可反映黎撰寫的中文文章意思?黎確認。控方再問,黎透過文章促請拜登維持特朗普對華的強硬政策?黎指希望是。控方再指,黎在《國安法》後,仍要求外國針對中國及香港採取封鎖、敵對行為?黎不同意,指他沒有提及制裁,只是想外國把香港人權及自由議題,以及與中國達成的協議扣連。

14:33 控方:黎想美國繼續取消香港特殊地位 黎:沒提倡、僅推測

控方續就取消香港特殊地位的議題提問,引述黎於 2020 年 7 月 17 日在「Live Chat」節目的發言。黎稱「When I come to think about it more. Maybe the US is prepared eventually to be decoupling with China. So if they want to decouple with China to close the window, which is Hong Kong to the world, is finance commerce and technology, maybe this is a preparation they’re doing to make China realize that if the decoupling happen and Hong Kong’s outlet to the world is close. They may force China to come to terms with the demands easiest. So I just think that maybe this is the long term plan of the US otherwise the revoke of the special status of Hong Kong is meaningless now with the National Security Law.(中譯:當我再想深一層,也許美國最終準備好與中國脫鉤。因此,如果美國想與中國脫鉤,便關閉香港作為中國通往世界的窗口,即在金融、商業和科技方面。也許這是他們正在做的準備,讓中國意識到,如果出現脫鉤,也就關閉了香港作為通往世界的出口。他們可能會迫使中國逐漸屈服於要求。所以我想,也許這就是美國的長遠計劃,否則現在《國安法》實施後,取消香港的特殊地位就沒有意義了。)」

控方指,黎於訪談中強調「長遠計劃」?黎指,這是他的推測,他提到了「也許」。控方指,黎希望出現此情況?黎指,他只是推測,並非希望。控方再指,黎想美國關閉香港作為中國對外的窗口,令中國屈服於美國?黎指,他只是作出分析,推測美國為何會取消香港的特殊地位。控方再指,黎是否想美國繼續取消香港的特殊地位?黎指,他沒表示想繼續。控方再指,黎是否想美國當時取消香港的特殊地位?黎否認,指他沒這樣說。控方指出,黎提倡繼續取消香港的特殊地位。黎否認,強調他沒有提倡任何事,只是提出個人推測。

12:47 午膳
12:30 黎確認希望美國透過取消香港特殊地位 迫使中國順應美方要求

控方展示黎與 Mark Simon 於 2020 年 7 月 15 日的對話。Mark Simon 問黎,「Jimmy this is a question from Mary as they are a bit confused, as some press reports had, do you saying that you would prefer US not break all ties with Hong Kong. 」(Jimmy,這是 Mary 提出的問題,因為他們有點困惑,就像一些媒體報道那樣,你是否說你希望美國不要斷絕與香港的所有聯繫?)

黎向 Mark Simon 表達對美國取消香港的特殊地位的想法,「I said that it’s not necessary to revoke the special status of HK because with national security law HK is finished anyway. The point is not HK but China. Sanction China as to stop it from clamping down on HK. But after I thought about it I think they’re right to revoke HK’s special status, because once US and China decoupled HK would be a way out for China. to close this outlet of China would force it to come to term easier to demands of US」(中譯:我說沒必要取消香港特殊地位,因實施《國安法》香港已經完了。重點不是香港,而是中國。制裁中國,阻止中國打壓香港。但我想了想,他們取消香港特殊地位是對的,若美國和中國脫鉤,香港將是中國的出路。而關閉中國這出口,可迫使中國更容易順應美國的要求。)

控方問,「他們取消香港特殊地位是對的」中的「他們」是指美國政府?黎同意。控方問,黎支持美國政府取消香港特殊地位?黎指,特朗普已經取消了香港特殊地位。控方問,但黎是支持取消香港特殊地位?黎稱,他是同意不是支持,因已實行措施。

控方問,黎想美國政府繼續實施取消香港特殊地位?黎稱,當時已實行措施,反問「如何繼續」?控方指,美國政府每年都會檢視政策,黎稱當時只想到當刻,沒想到未來。控方指出,黎支持美國政府繼續實施取消香港特殊地位;黎稱「我在哪裡說繼續?」控方指,這是訊息的本質,黎再問「哪裡?」

杜麗冰指,黎提到「若美國和中國脫鉤,香港將是中國的出路。而關閉中國這出口,可迫使中國更容易順應美國的要求」,黎重申他沒說想將來繼續,又指措施當時已實施。李運騰問,黎的想法是,剝奪或取消香港的特殊地位,是迫使中國與美國達成協議的一種手段?黎同意,但強調是「更易」達成協議。

李運騰再問,黎認為如果中國繼續不接受美國的要求,那麼香港特殊地位就不應該恢復,而是應該繼續被取消?黎稱「我沒這麼說,但可以有這個暗示」。控方問,黎最終目的是與中國對抗,「關閉中國這出口」?黎稱不是。

控方問,黎的最終目的是制裁中國,以阻止其打壓香港?黎否認。控方問,黎是否透過 Mark Simon 直接要求美國制裁中國,來阻止其打壓香港?黎否認。控方指出,黎透過訊息敦促美國政府制裁中國,阻止其打壓香港,要求美國對香港和中國進行敵對活動?黎一概否認。

控方問,黎是犧牲中國、香港的利益,黎非爭取香港利益,他是爭取美國利益?黎一概否認。控方問,黎是為美國向「敵方陣營」戰鬥,「敵方陣營」是指中共或中國?黎指,他是指香港與美國有共同價值觀,是為香港自由而戰,而不是為美國而戰。

控方問,黎當時知道《國安法》條文,黎同意。控方問,黎也知道勾結控罪?黎稱,訊息不涉勾結。控方問,黎曾提及知道與外國人談話可能會是「大罪行」,那麼黎在這裡是想透過 Mark Simon 向 Mary Kissel 傳遞訊息?黎稱,因為 Mary Kissel 問他問題,所以他回答。

控方指,黎並非如他供稱般謹慎?黎稱,他只是回答問題。控方指,他的盤問即將結束,只是還有一些案情要向黎提出,將會在午膳後處理。

12:10 文章提到「淘汰暴政」 黎確認暴政意指中共暴政

控方再指,黎提倡就貿易議題與中國議題扣連?黎重申,他沒有提倡制裁,當時已實施制裁。控方問黎,黎當時於「Live Chat」節目及文章均提及這議題?黎同意,但強調沒有提倡。

控方又提及,這些想法與 2019 年 10 月黎的文章內容相似。控方引述黎於 2019 年 8 月向《華爾街日報》編輯 Bill McGurn 發送親撰文章,隨後亦轉發 助手 Mark Simon。控方指,文章提到:「We share Americans core values because of the legacy of our British colonial past. Hong Kong people are now fighting against China’s encroachment on our values and are also fighting as your partner in your in your new cold war with China (中譯:由於我們英國殖民歷史,我們與美國人擁有同樣的核心價值。香港人現正反抗中國侵犯我們的價值觀,同時作為你們的伙伴,在與中國的新冷戰中作戰。」控方指,黎指是與美國作為伙伴作戰?黎指,因為港人與美國人價值觀一致。

控方又引述黎提到「We have eliminated slavery why not tyranny!(中譯:我們已經淘汰了奴隸制。為何不淘汰暴政!)」控方問,黎當時想淘汰中國?黎指沒有,他並非想淘汰中國,而是想淘汰暴政。法官杜麗冰問,何謂「暴政」?黎指,控制人民的方法,政府可以放寬限制,淘汰暴政。杜再問,暴政意指中共?黎確認。

控方再問,黎想美國淘汰中共?黎否認。控方追問,那麼「We have eliminated slavery why not tyranny!」中的「We(我們)」意指甚麼?黎指「humanity(人類)」。控方又問,黎要求美國阻止中國侵犯自由?黎確認,強調當時禁運及貿易協議已實施。

控方展示 Mark Simon 於 8 月 8 日向黎發送的訊息「I rarely suggest things. But for the Point you were making about the massive cost the communists are incurring to keep their regime in power through domestic security control is really a big, big, big point. Do you think you might want to make that point in one of your columns or someplace else. (中譯:我很少提出建議。但對於你提到,有關共產黨人花上巨額,透過國內保安控制來維持政權,這確實是一個非常非常重要的問題。你認為您可能想在您的專欄或其他地方闡述這一點嗎?)」黎回應「Thats’s great news. Time for America to stand up (中譯:這是個好消息,美國是時候站起來了。)」

翌日 Mark Simon 又發訊息提到「Trump has pushed back. OAN is his news favorite channel (中譯:特朗普反擊,OAN 是他最喜歡的新聞頻道)」。黎指不知道 OAN 意思。控方再問,Mark Simon 與美國政府關係密切,知道特朗普最喜歡的新聞頻道?黎指他不知道。法官杜麗冰質疑黎當時沒有追問,而且回應「這是個好消息」?黎指因當時認為沒必要問。

11:18 小休
10:59 控方指黎將人權問題與中美貿易扣連 黎:希望保障香港法治和自由

控方另引述 2020 年 12 月 1 日黎於「Live Chat」節目中提到「I think it is very important of the Biden administration to realise that, to deal with the CCP, you have to deal with strength, not appeasement, not weakness. (中譯:我認為有需要讓拜登政府意識到,對付中共,必須以實力應對;而不是姑息,而不是軟弱,是非常重要的。)」控方問,黎是否想拜登政府在對華政策方面,跟隨特朗普的步伐,採取強硬態度?黎指,他只是提及,其他國家都應以實力應對中國。控方再問,為何指以實力,而非軟弱,可以壓倒(overpower)中國?黎確認,因為有實力,便可以壓倒對方。

控方再引述黎的言論「When they negotiate the trade deal with China, whatever deal they deal with China, they can link the human right issue as a precondition , especially the Hong Kong rule of law and the human right issue of the Uyghurs. (中譯:當他們與中國談判貿易協議時,無論他們與中國達成甚麼協議,他們都可以將人權問題作為前提,特別是香港法治和維吾爾人的人權問題。)」

控方問,黎的說法是否關於香港,針對中國的敵對行動?黎否認,指他認為人權是與生俱來的權利,所以希望外國與中國協議時,考慮人權議題,對黎而言非常合邏輯。

控方再針對黎於同日接受美國《霍士財經網》(Fox Business)主持 Maria Bartiromo 訪問,指黎提到「I hope the Biden administration will attach human rights especially the rule of law and the freedom and also human rights in Xinjiang as the precondition of any negotiation they have with China. (中譯:我希望拜登政府將人權議題,特別是法治以及新疆的自由和人權,作為與中國進行任何談判的前提。)」

控方指,黎再提倡同一想法,黎當時敦促美國在處理貿易協議時,威脅中國在要人權問題上讓步?黎否認,指當時僅希望保障香法的自由及法治。控方再指,黎把一些與貿易無關的議題與貿易連繫起來,黎想美國與中國談判?黎確認。

10:34 訪談提及「分割」 黎稱意指沒持相同價值觀、非指「分裂國家」

控方展示 2020 年 11 月 29 日的「Live Chat」節目提問,嘉賓為美國新聞工作者紀思道 (Nicholas Kristof)。紀思道問黎,「When the US speaks up for Jimmy Lai, when the US speak up for Hong Kong, then we pay in to that, into that narrative, and reinforce that most of false narrative that is about Western dismemberment. So how do you see that? What is a useful role for America or Britain or other countries to play?」(中譯:當美國為黎智英說話時,當美國為香港說話時,我們就會接受這種敘述,並加強大多數關於西方分割(中國)的錯誤敘述。那你怎麼看?美國或英國或其他國家,可以發揮甚麼作用?)

黎回答,「I think that the narrative was not totally false because Hong Kong’s sharing the same value as the free world, and we are beacon of this idea to China. If allowed to spread to China. It definitely can dismember, the Chinese regime and thats why they treat me the way they treat us, so aggressively clamping down on us.」

(中譯:我認為這種說法並非完全錯誤,因為香港與自由世界有著相同的價值觀,而我們是中國這想法的燈塔。如果允許傳播到中國。它絕對可以分割中國政權,這就是為甚麼他們以對待我們的方式對待我,如此積極地鎮壓我們。)

黎另提到「It is very important for the world to know that we are actually fighting in the frontier with China, with the values that represent the whole western free world. If we fail here, that will be a defeat of the credibility of the Western World’s value system. And that’s why the world has to pay attention to us and make sure that your voice in support carry us to go on.」(中譯:讓世界知道我們實際上是在前線與中國的作戰,我們的價值觀代表了整個西方自由世界,這一點非常重要。如果我們戰敗了,那就是西方世界價值體系信譽戰敗了。這就是為甚麼世界必須關注我們,並確保你們的支持能夠推動我們繼續前進。)

法官李運騰關注,黎說「這個敘述並非完全錯誤」,是否同意有人試圖「分割中國」(dismember China)?黎解釋,他所指的「dismember」,是形容中國非與國際社會分享相同價值觀,認為中國不是國際社會成員之一。

李運騰亦指,擔心誤解黎的答案,問「分割」(dismemberment)是否有分裂國家(a division of the country)的意思?黎稱不是,「如果他們說分裂中國,那就是解體,不是分割。」(if they say about separate China into pieces, that will be disintegration, not dismemberment),重申他是指,中國沒有分享香港和西方世界所共有的價值觀。

控方問,黎是否支持西方企圖分割中國?黎指,他並不支持西方世界試圖分割中國,而是說如果中國不分享自由世界的價值,那麼中國就不是國際社會一員,這就是他為甚麼說「敘述並非完全錯誤」。

杜麗冰問,根據黎的說法,中國從來不是國際社會一員?黎指,世界仍然視中國為貿易夥伴成員(a member of the trade partner)。控方質疑,黎沒提到這部分?黎指,「因為我沒有在那種情況下被問到」(Because I was not asked in that kind of context)。

控方指,當美國試圖重新與中國談判貿易協議時,黎提倡將貿易與人權、法治扣連起來?黎同意,指如拜登政府能夠做到,「如果他們能做到的話,那就太好了」(That would be very good if they could do that)。

李運騰再指,認為黎的說法令人困惑,指他就 11 月 20 日的「Live Chat」節目,指自己只是陳述事實,當時已實施科技禁運。而黎解釋 11 月 29 日的「Live Chat」節目時,則提到同意希望貿易與香港、新疆的爭取自由運動扣連起來?黎稱,他沒在 11 月 29 日的「Live Chat」提到禁運,貿易與禁運無關。

控方問,所以黎提議將香港的自由和人權,作為中美貿易的先決條件(pre-condition)?黎稱是條件(condition)、套裝(package)。

10:25 控方指黎 3 個月內 7 度提「科技禁運」

控方引述 2020 年 12 月 6 日黎的文章〈道德窒息 終釀大爆炸〉,文中提到「當人民的生存空間收窄了,藉以生存的想像力也給耗盡,人民將起來反抗,將想像力轉向抗爭。源自抗爭的創造力量,往往形成改朝換代的力量。習大大已走上收窄人民生活思想空間的不歸路,電子資訊監控無孔不入,政府監視人民的一舉一動。監視越是微細,將越益收窄人民的想像空間,令他們的窒息感越是強烈,走向爆炸。借助境外通訊科技,這股爆炸力化為言論力量,人民將利用電子資訊反制專橫的政權,這才是獨裁者的最大隱憂。當人民發揮電子網絡功能,發表和團結意見,凝聚為反抗政權的共識,專橫的強權將面臨挑戰,走向崩潰。」控方問,黎是否提倡政權「走向崩潰」?黎否認,指他只是分析情況,確認是他的意見。

控方再引述文章提到「美國若是全面禁制向中國輸出科技和芯片,將沉重打擊其科技研發,窒礙其電子監控的發展。倘若民間反對聲音得到更多外國科技支援(這科技支援毋庸安置中國境內),將能超越政權的監控而自由發揮。人民資訊自由了,有了凝聚共識的工具,人民將能制衡政權,令獨裁者喪失生存空間」。控方再問,「獨裁者」是指習近平?黎指是中共。控方又問,黎提議「民間反對聲音得到更多外國科技支援,將能超越政權的監控而自由發揮」,這是黎的意見?黎確認。

控方質疑,黎提倡繼續針對中國實施「科技禁運」?黎指他沒有提倡,他只是提出推論。控方問,黎於文中提到「美國若是全面禁制向中國輸出科技和芯片」,可見黎提議要針對中國實行「全面禁制」輸出科技?黎否認,指當中提到「若」。控方再指,黎支持此想法?黎指,他是提到這情況下會發生的後果。控方質疑,黎是強調「科技制裁」中國的成效及重要性?黎指他不是提倡,只是提及其可能性。

控方最後指,黎於《國安法》實施後,繼續要求針對中國實施「科技禁運」?黎否認,指「科技禁運」早已實施,沒有要求繼續。控方再問,黎想中國被「全面禁制」?黎否認,稱這只是可能性。

控方再指,黎於 3 個月內 7 度提及「科技禁運」的議題?黎重申,當時「科技禁運」已實施,他只是分析現況。控方指黎不僅陳述事實?黎否認。控方稱,黎重複提及「科技禁運」對中國的負面影響,事實上是提倡針對中國「科技禁運」。黎否認,重申他只是分析現況,當時已實施禁運。

10:10 黎否認倡「科技禁運」 稱僅分析現況

控方續針對「科技禁運」議題提問,控方指,黎提倡針對中國實施科技禁運?黎否認,指他只是陳述事實,當時已實施禁運。控方再展示 2020 年 11 月 20 日黎與以色列前副總理 Natan Sharansky 的對談騰本,就 Natan Sharansky 提到「I do hope that American president will link the steps in technological cooperation with the fate of the Uyghurs in China, with the people of Hong Kong, with your personal fate and I hope you’ll be free⋯⋯It’s very important that the reaction of the people will be immediate and linking your fate and the fate of the other fighters for freedom with all the technological and other cooperation with China.(中譯:我希望美國總統將科技合作的步伐與中國維吾爾人的命運、香港人民的命運以及你個人的命運連結起來,我希望你能獲得自由⋯⋯重要的是,人民會有即時反應,並將你的命運和其他自由戰士的命運,與中國所有技術和其他合作聯繫起來。)」

黎回覆對方「I think that’s very important」(我認為這是非常重要)。控方再問,黎同意 Natan Sharansky 的言論?黎確認。控方再指,黎強調「科技制裁」的效用,以提倡針對中國的「科技制裁」?黎否認,指是對方提出的想法。

法官李運騰問,黎當時同意 Natan Sharansky 的想法?黎指,他同意美國將科技合作的步伐與維吾爾人及港人命運連結起來。李再問,黎支持「科技禁運」要與港人的自由運動連結起來?黎指這是更可取的的方式,但他沒有這樣說。

控方再引述 2020 年 11 月 29 日黎於專欄「成敗樂一笑」的文章〈天下圍中 拜登騎虎難下〉提到:「川普發動貿易戰,禁止輸出高科技和晶片到中國,打擊其經濟,即使不致垮台亦需作重大讓步,改革政治融入西方文明體系。川普的終極目標是徹底解除中共對世界的威脅。拜登若是認同這個目標,則需雷厲風行,堅持川普的對華強硬政策。可是拜登卻是個擅長妥協的資深政客,而其人性格善變,依循川普強硬路線的機會因而不高。事實上他已揚言將放棄懲罰性措施,即是取消貿易戰下提升的入口稅。雖是對華綏靖,看來他會繼續禁止出口高科技產品和晶片到中國。」

控方再問,黎支持美國政府針對中國繼續進行「科技禁運」?黎否認,指他只是分析現況,行動會導致甚麼後果。控方指,黎害怕拜登政府不跟隨特朗普政府的對華強硬政策,如「科技禁運」?黎指他沒有害怕,他只是提及他拜登的政策。控方指黎提倡繼續針對中國實施「科技制裁」?黎否認,強調只是分析現況。

10:06 開庭
HCCC51/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