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與《蘋果日報》3 間相關公司,被控「串謀勾結外國勢力」等罪,案件周三(7 日)在西九龍裁判法院(暫代高等法院)展開第 25 日審訊,第二位控方證人、前《蘋果》副社長陳沛敏繼續作供。
控方庭上展示黎智英及陳沛敏通訊記錄,提到 2019 年 7 月 1 日衝擊立法會後,黎稱年輕人衝立法會事令他心情沉重,要求多提年輕人心聲,爭取市民諒解和支持,「盡量大做特做令年輕人獲得同情」。陳供稱,黎的訊息使《蘋果》「好似要帶住動機採訪⋯佢想透過我哋報道,令公眾諒解或支持呢啲示威者」。
另外,控方展示寫有「明日台灣民主,失守還是堅守?」、「升級壹會員 港台命運共同睇」的《蘋果》報紙廣告,陳解釋廣告是透過「食字」方式,宣傳以同一價錢,閱讀《台蘋》內容。她在控方詢問下同意,黎認為港台命運相連。案件周四(8 日)續審。
相關報道:
實時更新|黎智英案第25日審訊 立會衝擊後黎指示多講年輕人心聲爭取諒解
案件由高院《國安法》指定法官杜麗冰、李素蘭及李運騰審理。控方由副刑事檢控專員周天行、助理刑事檢控專員張卓勤、高級檢控官陳穎琛代表;黎智英由資深大律師彭耀鴻、大律師關文渭及有香港執業資格的新西蘭御用大律師 Marc Corlett 代表。
訊息顯示七一立會衝擊後
黎要求「大做特做」年輕人心聲
陳沛敏第四日作供,控方張卓勤圍繞 2019 年 7 月 1 日衝擊立法會事宜提問。庭上顯示黎翌日向陳轉發訊息:「Nick,很好,年輕人衝立法會事令我心情沈(沉)重,你們認為泛民善後工作有什麼該做令運動可以持續?好彩市民對年輕人闖立法院會是多少有些體諒,損害可能不太大。你們認為呢?」,又指「這年輕父親講得很好,對很多人都會有啓發性。」
陳回覆:「收到。明天報紙已會有很多衝擊和佔領立會年輕人心聲。包括上述死士。明天會再做。」陳庭上解釋,「Nick」是張志偉,指黎將他與張志偉的對話轉發給她,張向黎稱記者訪問了示威者,報道會在網站出現,包括黎提到的年輕父親。陳又指,當時知道報紙已採用網上版同事的訪問報道,因此她回覆「收到」。
訊息另顯示黎稱「很好,我們以後幾天的工作是把這些 sentiment (情緒)擴大擴散,彌漫成為市民共識。」陳回覆:「但無論如何明天再做」黎稱「是,要再做,明天是否集中做年輕人的心聲,盡量為他們在這件事上爭取市民諒解和支持,得以平反?」陳指「當然一定有些人不認同衝立會,但這些人也不會因此變成認同林鄭,我們明天會再做」,黎再稱「盡量大做特做令年輕人獲得同情,令指責他們的市民反省」。
陳:黎想透過報道令公眾諒解示威者
陳其後向黎傳送「我係公關仔」及《蘋果》FB 專頁截圖,當中《蘋果》截圖提到「立法會餐廳 示威者放低錢先攞汽水飲」。陳指,因黎提到《蘋果》要多講述年輕人心聲、爭取市民諒解及支持,「我想話畀佢知,喺啲社交媒體上面,有啲都係諒解示威者」,又指截圖顯示記者有報道示威者有「畀錢攞嘢食」。
法官李運騰問,陳向黎發送截圖,想表達《蘋果》記者已做了黎要求他們做的事情?陳指,立法會事件本身是大新聞,「同事好本能記錄呢件事,當然黎生係有 intention (動機)嘅,想我哋去跟進呢件事」,而上述訊息「畀到我嘅指示,佢擔心衝擊立法會呢件事好爭議,令市民唔再支持運動,所以我哋喺佢未出聲之前,都會採訪呢啲嘢」。
陳續指,「但佢咁樣講完之後,變好似要帶住動機採訪,做到佢話要令市民繼續支持運動,佢想透過我哋報道,令公眾諒解或支持呢啲示威者」。陳又同意控方所指,她視黎的訊息為指示,之後將網上版同事所採訪的資料,「喺報紙做返顯著個篇幅,咁去落實黎生嘅指示」。
陳:蓬佩奧晤黎智英後《蘋果》改版加內容
控方又展示黎同月向陳轉發岑敖暉的文章,當中提到「你的暴力,單是這個星期,已經血淋淋奪去三個人的性命⋯你還好意思說要深切反省?你連記者的問題也不懂答」。黎詢問陳可否刊登或訪問。陳庭上稱,她認為岑的文章不太適合以訪問形式處理,當時建議如要刊登,可以評論文章方式刊登,隨後通知楊清奇跟進。
控方遂展示陳、楊清奇訊息紀錄,陳轉發岑的文章,「麻煩你找人聯絡他看此文能否用」,轉發其電話號碼,楊指「暫時有四稿,岑未覆,如得,出全版。楊社、高瑜專欄都延後出」。陳補充,「楊社」是指《蘋果》前社長楊懷康,筆名「古立」。
庭上展示同月 9 日刊出的〈蓬佩奧晤黎智英討論逃犯例〉,控方指報道寫有「今晨第二次版」,陳解釋並非再印,而是印刷途中改版,增加黎赴美見蓬佩奧此重要新聞。她解釋,黎一直在外國媒體撰文,「似乎佢好關注外國社會點睇今次香港社會運動,今次直情自己見國務卿,所以我哋就咁處理」,又指黎見蓬佩奧前沒告知她。
陳:黎指示「警暴」新聞要做得深入
控方另就「飯盒會」情況提問,陳指黎於 2019 至 2020 年設立「飯盒會」,員工會講述工作情況,黎又會講及對時局的看法。陳續指,黎覺得有關運動的新聞要做得好,「例如佢關注警暴新聞,佢提我哋要做得深入呀」。陳憶述,「飯盒會」持續了一年,「但去到邊個月就具體唔記得」。
廣告見「港台命運共同睇」字眼
陳:黎生認為港台命運相連
控方展示同年 8 月的《蘋果》報紙廣告,顯示「明日台灣民主,失守還是堅守?」、「升級壹會員 港台命運共同睇」。控方問,這是《蘋果》的立場?陳指廣告用了「食字」,「用睇嘢個『睇』」,以宣傳同一價錢,可閱讀《台蘋》內容。陳續指,「我諗你意思係,係咪立場上覺得,係咪台灣同香港嗰個命運有相連關係?我諗呢個係黎生個立場囉」。陳解釋,黎於台灣有業務,會就台灣情況表達意見,故得悉其立場。
陳確認 Mark Simon 為黎私人助理
替黎打理傳媒以外的生意
控方之後引述陳與 Mark Simon 於 2019 年 8 月的對話。陳確認,Mark Simon 是黎的私人助理,替黎打理傳媒以外的生意。
Mark Simon 於同年 9 月 10 日向陳發訊息:「there’s a new group there headed up by Sam Chu, he’s the son of Reverend Chu… Martin Lee and Anson Chan are backing him.(將會有一個由 Sam Chu 帶領的組織,他是朱耀明牧師的兒子⋯李柱銘和陳方安生都支持他)」。陳確認,「Sam Chu」是朱牧民,她當時不認識香港民主委員會,及後有相關新聞才知道。
此外,Mark Simon 曾傳訊息予陳:「Have we sent anybody in DC to cover the Joshua Wong and Denise Ho trip?(我們有否派人去華盛頓,報道黃之鋒和何韻詩的行程?)」陳回覆「Yes」。
網站見「國際戰線速報」字眼
陳否認「國際戰線」由《蘋果》組織
控方又在庭上展示《蘋果》網站「國際戰線速報」、於同年 10 月 22 日刊出〈美國直擊 參議員關注示威暴力升級 黎智英冀美多發聲令青年面對警察不孤單〉。陳解釋,反修例運動有數項訴求,除撤回《逃犯條例》,社會亦質疑是否有警暴,是否需進行獨立調查,故黎覺得要透過外國政府對港府施壓。李運騰問,黎有否提到甚麼「施壓」?陳稱,黎沒直接說明,但黎在美國眾議院商討《香港人權及民主法案》時訪美,「相信係類似呢啲法案嘅施壓」。
控方詢問,「國際戰線」是否由《蘋果》組織?陳稱「我所知係冇囉」,並指這部分屬網上版新聞,她不清楚用字考慮。控方另展示同年 11 月 15 日的報道〈屠龍隊邊緣呼喚 全民勇武三罷〉,文章頂部印有「樽頸困局」。陳指,是《蘋果》編輯形容當時時局,而相關文章是人物訪問,「屠龍」屬比較激進團體,他們呼籲「全民勇武三罷」。
HCCC51/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