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被控「串謀勾結外國勢力」等罪,周三(8 日)在西九龍裁判法院(暫代高等法院)展開第 116 日審訊,黎第 24 日作供。
針對黎在訪談節目提到,沒空間「為法治和自由而戰」,辯方指《國安法》有條文保護法治和自由。黎庭上稱,如有政治犯便不相信有法治及自由,而《國安法》後他確信香港會有政治犯,他本人亦已被捕。法官杜麗冰質疑,「你說你是政治犯,你不明白你是因為刑事控罪被捕的嗎?你不是因政治而被捕」;黎回應「OK,OK,OK,明白」。
至於黎在另一集訪談節目提到,中國害怕香港擁有西方價值觀。黎庭上解釋,國內人沒有受《基本法》保障的自由,所以中共害怕國內人受香港影響。杜麗冰追問,若是如此,為何中國政府要把這些權利放入《基本法》?黎回答「你問他們,不要問我」,反問杜「你覺得中國人有言論自由嗎?」
黎:有政治犯就不信有法治和自由
辯方提到 2020 年 11 月 13 日的「Live Chat with Jimmy Lai」節目,指黎提到「我們必須繼續為法治和自由而戰,但我認為我們已沒有空間這樣做,因《國安法》完全恐嚇了這裡的人,我們不能舉行任何示威活動。」
辯方指,《國安法》第 4 條、第 5 條保護法治和自由,黎知道這些條文嗎?黎笑稱「我不知道怎麼回答你,如果這裡有政治犯,我就不相信有法治,我就不相信有自由」。辯方問,但 2020 年 11 月中旬有政治犯嗎?黎指《國安法》後,「我確信會有,而且我已經被捕了」。
法官杜麗冰指,「你說你是政治犯,你不明白你是因為刑事控罪被捕的嗎?你不是因政治而被捕,而是因你被指控違反香港控罪」,黎遂指「OK,OK,OK,明白」。
節目稱身處危險可引更多關注
黎:危險指受檢控「迫害」
辯方另引述 11 月 19 日「Live Chat」節目中黎的發言,提到「我越身處於危險之中,越可引起公眾對香港的關注⋯這是我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光,如果我在監獄裡,也許會更好。」黎庭上指,「危險」意指受檢控的危險,「我稱之為迫害」,而入獄或會更好,是因為可引起公眾輿論,但否認透過犯案而令自己入獄,指「我不是瘋狂」。
另外,黎在節目提到「就像蓬佩奧說,台灣從來不是中國一部分。他們這樣說,是利用台灣來提高競爭。」黎庭上解釋,因台灣對中國而言是敏感議題,美國利用台灣作為焦點,透過提升台灣地位以提高競爭。至於美國前國務卿蓬佩奧所指,「台灣從來不是中國一部分」,黎形容這是聞所未聞的。
辯方追問,所以美方說假話?黎回應,台灣是否中國的一部分,歷史學家可以解答,他無法回應。
至於在節目觀眾提問環節中,有人問黎認為在「國際戰線」可如何作出支援?黎回應指「我覺得國際個支援好緊要⋯」。黎庭上指,他回答時以「國際支援」代替「國際戰線」﹐又指他不知道「國際線」概念,只知道「國際支援」是「國際戰線」。就黎在節目稱,希望得到更多關注、「為我們發聲」,黎庭上解釋,他希望更多人關注香港,為港發聲、支持香港。
黎:中共為敵人但沒有憎恨
至於同月 20 日的「Live Chat」節目,黎提到「在如此高壓下被迫害⋯打壓我們的自由和法治」。黎稱「迫害」是指政治壓力,例如說錯、做錯就會被捕,否認意圖非法改變政治地位,稱「如果我認為自己能夠做到這一點,那就太天真了」,因當時不被允許示威,甚至不可以說不同意政權。
就黎稱「我越危險,就越有效引起外界對香港關注」,黎指《國安法》下,他肯定自己會入獄,因他敢言、總在示威前線,也認為會有其他人因此入獄。黎否認意圖引起對中央、香港政府的憎恨或不滿,或是故意犯罪引起他人對香港關注,重申只是指若他危險,就有更多人會關注自己,繼而關注香港。
就黎稱「中共行為冒犯世界體統」,他稱意指中共行為與西方、自由世界規範相反。黎否認意圖煽動對中共憎恨,指自己不憎恨中共,但認為中共是其敵人。辯方追問原因,黎指因中共使其自由受威脅,又指中共是否其敵人,「我讓法庭來判斷」。
黎:中共憂國內人受港價值觀影響
官問那《基本法》為何允許這些權利
黎另於節目稱「英國殖民時代遺留西方文化、西方價值和制度,英國給了我們法治、私有財產、言論自由、集會自由⋯這就是中國非常害怕我們的地方。因我們與西方擁有共同價值觀,這些價值觀對中國及國內人而言非常危險,這就是為甚麼他們想打壓我們」。
辯方指,黎所提到的自由都是《基本法》所賦予?黎同意,但中國擔心國內人受香港價值觀影響,因此要打壓香港。法官杜麗冰質疑,黎一方面同意上述自由受《基本法》保障,一方面指國內人受香港價值觀影響?黎指,國內人沒有受《基本法》保障的自由,所以中共害怕國內人受影響。
杜稱,所以黎意思是,中國政府後悔把這些權利放入《基本法》?黎稱,他沒說後悔,而是說他們害怕港人所擁有的自由,會影響國內人。杜兩度追問若是如此,他們為何要把這些權利放入《基本法》?黎指「你問他們,不要問我」,又反問「你覺得中國人有言論自由嗎?」
杜聞言指,她並不是指國內人,黎重申中國沒示威、言論等自由,「如果國內人看到我們擁有他們沒有的自由,就會受影響」。杜稱,她仍感到困惑,但不再追問下去。辯方問黎,是否煽動中國人憎恨中央政權?黎反問「我怎能煽動?他們永不知道我在說甚麼,因為他們不被允許(知道)」。
另外,就黎向同集節目嘉賓、前以色列副總理 Natan Sharansky 稱「雖然我知道和你說話⋯會惹上很大麻煩,因這是與外國人勾結,在這裡是重大罪行,但我必須堅持」。辯方問黎為何這樣說,黎指與對方談話,可被視為勾結外國,又指對方在以色列仍有影響力,但黎必須繼續,因要引起他人關注香港。
Twitter 帖文稱「香港病重」
黎:因正失去自由
辯方展示 2020 年 11 月一系列黎的 Twitter 帖文,黎指大部分由徒弟李兆富撰寫,但確認有關讚賞年輕人不放棄戰鬥、網台主持「傑斯」尹耀昇被捕,以及有關六四集會的帖文,由他自己撰寫。
就涉及尹耀昇被捕報道的帖文,黎提到「是的,香港病得很重。我們靠著堅強意志,繼續堅持下去,是唯一的解決方法。我們不能害怕。我們必須繼續戰鬥!」黎解釋,當時他覺得香港病重,因為正失去自由。至於帖文中的「堅持」及「戰鬥」,黎指實際上已無法再堅持,只是一廂情願的想法,亦無法再「戰鬥」,只盼以帖文傳達希望。
至於涉及六四集會報道的帖文,黎提到「是的,這會很危險,但我們不要害怕,繼續戰鬥!危險越大,就越能有效引起世界注意」。黎解釋,「危險」是指示威或參與六四集會,著人不要害怕,「如果你喜歡做甚麼就做甚麼,所以如果你想繼續參與集會,便去吧」。
辯方問,黎是否提倡其他人置身危險?黎指,他只是鼓勵人不要害怕,因為身處越大的危險,會越有效,否認著人違法。
辯方主問至今合共 24 日,辯方指尚有 3 集「Live Chat」節目、一集與人權組織「香港監察」創辦人羅傑斯(Benedict Rogers)的訪談節目,以及一篇黎專欄「成敗樂一笑」文章需向黎提問。
HCCC51/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