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智英案|黎節目稱台灣應加入國際聯盟 官以父子比喻中台關係 質疑非獨立國家不可行

黎智英案|黎節目稱台灣應加入國際聯盟 官以父子比喻中台關係 質疑非獨立國家不可行

分享:

黎指特朗普承諾為香港做事
官多番追問內容

辯方圍繞 2020 年 11 月美國大選前後、黎的 Twitter 帖文及「Live Chat With Jimmy Lai」節目謄本提問。黎於同年 10 月 22 日的「Live Chat」節目提到,「特朗普對中國的做法正確,我希望這種做法能持續下去,我希望特朗普能夠連任」。

黎庭上解釋,因為他認為時任總統特朗普作風強硬、面對現實及會作出對抗(confront it),例如令美國與中國在多方面「脫鈎 (decouple)」,包括停止向中國供應晶片。黎同意,他提倡美國應繼續特朗普所做的行動,即繼續脫鈎。

至於黎希望特朗普連任,黎解釋,因特朗普承諾會嚴肅應對香港議題,而他相信特朗普言出必行,有機會處理香港的《國安法》。辯方問,特朗普曾承諾為香港做甚麼事?黎指他不記得具體行動。

法官李運騰追問,當時特朗普針對香港做了甚麼事?黎指,特朗普當時甚麼也沒有做,只取消了香港特殊地位,而他同意此舉有效,可直接影響香港,削減《國安法》效力,免受《國安法》的禍害(scourge)。

辯方再問,當時特朗普針對《國安法》做了甚麼?黎指沒有。李素蘭再問,黎希望可削減《國安法》效力?黎指特朗普可與中國交涉,以削弱《國安法》。他之後在辯方提問下同意,只有人大可削減《國安法》。

「Live Chat with Jimmy Lai」節目(網上截圖)
Twitter 指特朗普會「壓倒性勝利」
黎否認由他所撰

黎的 Twitter 在 11 月 2 日、美國大選前夕發文指,特朗普會有「壓倒性勝利」,黎庭上指帖文並非由他撰寫,因為他在看畢總統大選辯論後,已覺得特朗普會敗選。

黎的 Twitter 隨後發文,提到「特朗普亦減稅、放鬆管制⋯他將以壓倒性優勢獲勝」;11 月 3 日美國大選當日,黎的 Twitter 轉發《華爾街日報》編輯 Bill McGurn 帖文,並附上「特朗普會大獲全勝」,黎均指帖文非由他撰寫,相信是李兆富撰寫。辯方問,李是否特朗普支持者?黎指他支持共和黨。

黎否認倡美國升格台灣以對抗中國

辯方展示美國大選後兩日、同月 5 日「Live Chat」節目謄本,黎提到「中共最關心的是台灣在國際社會中的地位提升⋯我認為拜登將不得不妥協,特別是如果拜登在本屆政府中,主要使用奧巴馬團隊的話,那將會是災難」。

黎解釋,「妥協」意指美國重新審視台灣升格,又指會對台造成災難性後果,但黎否認提倡美國繼續升格台灣以對抗中國,只是思考如何對台灣好,又指支持升格台灣地位。

至於同月 12 日的「Live Chat」謄本,黎提到「如果他們想強姦我們,就可公然強姦我們。現在我們必須戰鬥。即使你知道戰鬥沒有用⋯」黎在辯方提問下同意,「強姦」只是比喻,又指很難想像怎樣戰鬥,因不被允許示威,所以他只是說一下,覺得「必須製造一些聲音」。

黎智英出庭作供(credit: kensahung)

黎:支持台灣加入「四方安全對話」
官關注台灣非國家

就節目嘉賓「美國在台協會」前主席薄瑞光 Raymond Burghardt 表示,「我們現在與澳洲、日本和印度在處理中國問題上有良好對話,讓我們讓台灣成為對話中重要一部分」,黎回覆「這一點非常好,我認為拜登政府應該讓台灣成為『四方安全對話』(QUAD)成員之一」。

黎否認提倡台灣與澳洲、日本、印度,連同美國共同採取行動對抗中國,指自己支持台灣加入「四方安全對話」,是希望台灣獲得保護,不用受到「外部壓迫」(outside suppression)。法官杜麗冰問,甚麼是「外部」?黎指是中國。

杜指出,聯盟成員均為獨立國家,但台灣不是國家?黎稱,這只是一個願望。法官李素蘭追問,黎是希望台灣成為獨立國家?黎稱不是,指台灣地位不可能改變,但可以非國家身分加入聯盟。

官以父子關係比喻中台
質疑黎想法不可行

杜聞言指「怎麼可能」,因台灣是中國一部分,不能獨立於中國,但黎希望台灣與其他國家加入聯盟,即台灣與其他國家一起反對中國,質疑不合理。黎回應指,「你可以說台灣是中國一部分,但這並不是台灣所堅持的,台灣視中國為威脅」。

杜追問,即黎指台灣獨立?黎稱台灣不能獨立,但這不代表它不能得到更多保護。杜聞言表示不明白,舉例指「在你的家庭,你有一個孩子,而他不能獨立於你。然後你的孩子對其他父母說,『看,你最好保護我,反對我的父親』,這如何實行呢?」

黎回答,「這是可行的,因孩子不承認這父親,他也無法宣稱自己是別人的兒子,這不是孩子想要的」。辯方承接杜的問題,問黎是否認為「四方關係」對台灣來說是可行?黎稱如獲美國支持,他認為可行。

黎智英在辯方大律師關文渭提問下作供(credit: kensahung)
《蘋果》被指涉造假拜登兒子醜聞

另外,辯方展示黎於 2020 年 10 月 30 日 3 則 Twitter 帖文,首兩則提到「很抱歉《蘋果日報》受到 NBC 這篇文章的牽連。但《蘋果日報》與此無關,我與此無關。我的助理 Mark Simon 現在告訴我們,他參與了這項目,但並沒有委託該項目」、「Mark 用我私人公司的錢,來支付其研究費用。因為只是 1 萬美元,所以他毋須經我批准」。

第三則帖文則指,黎對事件感震驚,認為其誠信受損。庭上展示 NBC(美國全國廣播公司)文章,提到有一份關於拜登(Joe Biden)兒子 Hunter Biden 在中國做生意的文件,涉嫌造假,當中提到香港《蘋果日報》涉有份委託撰寫。

黎指不知道 Mark Simon
牽涉撰拜登兒子醜聞

庭上展示黎與時任副社長陳沛敏的訊息,陳把上述新聞連結發送予黎。黎指,陳往其辦公室告知他此事,黎認為要作出澄清,但當時沒非常嚴肅看待事件。隨後黎於下午參與員工會議,向眾人澄清自己與此事無關。

黎又確認,他於會後曾與 Mark Simon 通電話,而黎的 Twitter 帳戶隨後發出帖文,提及兩人的通話內容。Mark Simon 承認,他挪用了黎私人公司資金作相關調查,但自己並沒有委託該項目。

黎提到,Mark Simon 當時表示會辭職,但事後黎透過美國前國防副部長 Paul Wolfowitz 與 Mark Simon 聯絡,認為 Mark Simon 已冷靜下來,於是黎著他留任,最後 Mark Simon 亦沒有辭職。

法官李素蘭關注,Mark Simon 有否告知黎,為何他會涉及此調查?黎指沒有,認為可能因 Mark Simon 是中堅共和黨員,想拜登敗選。李素追蘭問,Mark Simon 辭職是否為了與《蘋果》保持距離?黎指不是,又指自己已作出澄清。

HCCC51/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