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現場 見證記錄

《法庭線》本周焦點報道 2024.5.19-25

《法庭線》本周焦點報道 2024.5.19-25

分享:

Podcast:
上周焦點:
經貿辦職員情報案明年2月開審 一被告身亡終止起訴

倫敦警察廳上周一(13 日)公布,香港駐倫敦經貿辦職員袁松彪等 3 名男子,涉嫌協助境外情報機關及進行境外干預行為,違反當地去年通過《國家安全法案》,其中一名被告 Matthew Trickett 本周初被發現倒斃於其家附近公園,死因未明。

案件本港時間周五(24日)下午在倫敦中央刑事法庭(Central Criminal Court)再提訊。由於 Matthew Trickett 離世,法庭終止對他的起訴。

案件訂於明年 2 月 10 日,於京斯頓皇家法院(Kingston Crown Court) 正式開審,並將於今年 10 月 25 日在中央刑事法庭再次提訊。被告袁松彪、Chi Leung (Peter)Wai 獲准繼續保釋。

另外,事件在英、港兩地均受矚目,網上亦流傳不少案情相關消息。翻查英國司法機構指引,指引訂明在正式開審前,審前法律爭議的裁決,以及複雜及嚴重罪案的預審程序,除特定資訊包括被告身分、控罪、保釋決定等,其他內容不能報道,直至審訊完結。

黎智英案|控方應辯方要求播放黎訪談及受訪完整片段

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與《蘋果日報》3 間相關公司,被控「串謀勾結外國勢力」等罪,案件周五(24 日)在西九龍裁判法院(暫代高等法院)展開第 83 日審訊。庭上繼續播放黎受訪及「Live Chat with Jimmy Lai」完整片段。

黎在節目中提及《鏗鏘集》前編導蔡玉玲,因查冊車牌被捕一事。黎認為政權想向新聞工作者表達,「只要不是為我工作,你便會惹上麻煩」。他又指,從蔡玉玲被捕可見,越微小的事情被針對,當中的恫嚇越大,認為當局找藉口拘捕傳媒、教師及公務員,向社會發送威嚇信息。

在另一集的「Live Chat with Jimmy Lai」,主持詢問黎有沒有說話想對支持者說,黎指,他已接近生命最後階段,自知在做正確的事,感到平靜、開心,「我冇一刻我隻手喺個手鐐下面,而係覺得自己好慘,或者覺得自己被屈辱⋯我所做嘅嘢唔係因為任何嘢,只係因為呢個地方實在對我太好」。案件下周一(27 日)續審。

721非白衣人案|7名被告完成作供 9.19結案陳詞 林卓廷再申保釋獲批

前立法會議員林卓廷與另外 6 名「非白衣人」,被控參與 721 元朗站暴動,周一(20 日)在區院展開第 49 日審訊。第七被告楊朗早前供稱看到白衫、藍褲男人取刀,控方盤問時播片質疑,問「有冇可能佢手上揸緊嘅唔係刀,係一啲斷咗嘅木條」。楊稱無法判斷。

另楊主問時供稱,當晚約 11 時 40 分到小巴站,乘車往旺角。控方引述閉路電視片段,指楊於 11 時 53 分折返入站、凌晨 12 時 29 分仍在商場,指他「根本一派胡言,回答自己大律師問題都唔清唔楚」。控方又指,楊「對法庭講嘅嘢,好多都不盡不實」。楊否認。

7 名被告已全部完成作供,法官陳廣池押後至 9 月 19 日結案陳詞,並料 11 月底、12 月初裁決。林卓廷再申請保釋,獲官批准;林正因 47 人案還押,該案將於 5 月底裁決。

影片|47人案案情整合 16人否認串謀顛覆政權 被告有沒有協議否決預算案?

47 名民主派人士被控「串謀顛覆國家政權」罪,歷逾百日審訊後,下周四(30 日)將迎來裁決。《法庭線》由〈墨落無悔〉、協調會議至抗爭派記者會,逐一整合控辯證據,梳理控方如何指控被告協議無差別否決預算案,辯方又如何提出證據力證無罪。

強制舉報虐兒立法如箭在弦 業界卻有保留 香港應如何為兒童編織安全網? 

立法會法案委員會正審議《強制舉報虐待兒童條例草案》,擬規定包括社工、教師、醫護在內等 25 個專業範疇人士,遇到懷疑兒童受虐必須通報社署或報警,違例屬刑事罪行,罪成可處罰款,最高更可判囚 3 個月,政府指期望法案盡快通過實施。

當政府的保護兒童個案數字創 10 年新高,法庭案件揭示兒童受虐時,大多無力自保或主動求助,部分遺下長期創傷甚至失去生命,社會無疑有責任及逼切需要,為他們築起保護網。但眾多從事兒童工作的專業團體、社福機構,卻對草案內容仍有保留。

在《法庭線》訪談中,機構、業界代表從經驗出發,訴說強制舉報將如何影響與受虐兒童建立信任、合適時機介入,以及對立法後續配套不足的關注。立法強報虐兒是否一勞永逸?若我們不想悲劇重演,現時編織的安全網是否足夠?受虐兒童實際需要的,又是甚麼?

其他焦點新聞:
焦點
最新文章
最新專題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