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現場 見證記錄

《立場》被指煽動案|國安警讀出特刊《立誌》序章 內容稱「守住真相作最低抵抗」

《立場》被指煽動案|國安警讀出特刊《立誌》序章 內容稱「守住真相作最低抵抗」

分享:

前《立場新聞》總編輯鍾沛權、前署任總編輯林紹桐,以及《立場》所屬公司被控「串謀發布煽動刊物罪」,兩人還押近一年,先後獲准保釋。案件周三(28 日)於區域法院踏入第十一日審訊。

負責搜查《立場》辦公室的國安警指,收到「特別職務」要到《立場》辦公室蒐證,檢取刊物《立誌》、數十部電腦、手機及 iPad 等證物。警員應控方要求讀出《立誌》序章,內容指若「惡法、謊言與恐懼」是無法避免的噩夢,「擁抱記憶、 守住真相」必然是「最低限度能作出的抵抗」,又形容《立誌》出版過程歷盡波折,「在《國安法》的威脅下幾近難產」,《立場》將繼續「以筆桿書寫真相,以真相追求公義」。

案件周四(29日)續審,將傳召另一名到《立場》辦公室蒐證的警員作供。
警到《立場》辦公室蒐證 取走被告辭任總編文件

控方代表為署理高級助理刑事檢控專員伍淑娟、署理高級檢控官徐倩姿;辯方代表為資深大律師余若薇、大律師黃卉儀,案件由法官郭偉健審理。辯方大律師黃卉儀指,資深大律師余若薇因身體不適,仍未能出庭,已向被告索取指示同意繼續審訊。

控方先後傳召去年 12 月 29 日到《立場》辦公室蒐證、均駐守警方國安處的警員作供。綜合各名警員的證供,他們當日均收到「特別職務」到《立場》辦公室蒐證,警員由凌晨3 時起當值,約 6 時半抵達《立場》辦公室門外。

警員劉兆榮供稱,到達辦公室門外不久,有一名男職員稱要上班,總督察黃振傑(音)遂向其表明身分和出示搜查令,職員配合開門讓警員進入辦公室。

劉兆榮續指,一名偵緝警長將現場分成 6 區,指派不同警員搜查相應區域,劉負責搜查 F  區,包括員工儲物櫃、伺服器及鐵櫃,檢走鍾沛權辭任總編輯的文件、林紹桐的病假紙、付款批核表、支票及銀行帳單等。

警檢取特刊《立誌》 序章指「以真相追求公義」

另一警員陳龍杰負責搜查 A 區,檢取的物品包括刊物《立誌》、鍾沛權及林紹桐的卡片、硬盤及文件等。控方要求陳讀出《立誌》的序章,該標題為「企硬立場,守住真相」。

序章提及,「很多香港人過去一年目睹,甚至親身經歷的真實,也開始被侵触、動搖,當權者高聲宣講官方版本『香港的真相』」,又指警方將 721 元朗襲擊由「無差別襲擊」,指稱為「不同政見的兩派人士」,「勢均力敵」、「旗鼓相當」地衝突。序章另引述捷克劇作家及前總統哈維爾稱:「如果維繫謊言是整個體系最重要的支柱,那麼也就不難想像,對這一切的最根本威脅就是活在真相之中。」

序章續指,對今時今日的香港人來說,若「惡法、謊言與恐懼」是無法避免的噩夢,「擁抱記憶、 守住真相」必然是「最低限度能作出的抵抗」。

序章又提到,《立誌》出版過程歷盡波折,「尤其在《國安法》的威脅下,特刊幾近難產」,這令《立場新聞》更加確信「立檔存照」的重要,並會在「沒有英雄的時代裡」,「繼續以筆桿書寫真相,以真相追求公義」。

控方續指,《立誌》內容包括社論、《立場》獲得的新聞及攝影獎項、美術部設計的作品、新聞照片、《立場》統計最高瀏覽量的報道和直播等。法官郭偉健一度打斷稱「我想睇睇」,翻開《立誌》內頁閱讀,及觀看內附的新聞相片。

警共取走逾百電子證物

控方總結,警方在《立場》辦公室共取走 61 部電腦、26 張記憶卡、6 支USB 、9 部手提電話、19 個螢光幕、4 部iPad及 6 個伺服器等。

控方另提到,劉兆榮曾奉命就涉案的 17 篇文章,3 段影片製作騰本,並以「螢幕擷取(Screen Capture)」方式保存《立場》的停運公告。劉供稱,當天在《立場》網站看過有關公告,但沒有在社交平台上看到。

辯方大律師黃卉儀盤問指,劉在口供紙上指曾在 Facebook 看過該停運公告,詢問其證供是否準確。劉稱「過咗好耐,我頭先講錯」,改稱自己在 Facebook 見過停運公告,但沒有在其他社交平台如 Instagram、Twitter 上看到。

被控串謀發布煽動刊物

被告依次為 Best Pencil (Hong Kong) Limited、鍾沛權(52 歲,無業)及林紹桐(34 歲,編輯),他們同被控一項「串謀發布或複製煽動刊物罪」。

控罪指,他們在 2020 年 7 月 7 日至 2021 年 12 月 29 日,在香港一同串謀和與其他人串謀發布及/或複製煽動刊物,具意圖引起憎恨或藐視中央或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或激起對其離叛;激起香港居民企圖不循合法途徑,促致改變其他在香港依法制定的事項;引起對香港司法的憎恨、藐視或激起對其離叛;引起香港居民間的不滿或離叛;煽惑他人使用暴力; 及/或慫使他人不守法或不服從合法命令。

DCCC265/2022
焦點
最新文章
最新影片

訂閱支持,撐起《法庭線》

所有報道免費向公眾開放,
有賴讀者付費月訂或年訂支持營運。
全部訂閱收入均用於營運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