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現場 見證記錄

梁健輝死因研訊採訪手記 一場平靜結束的死因研訊

梁健輝死因研訊採訪手記 一場平靜結束的死因研訊

分享:

2021 年 7 月 1 日晚上 10 時許,在銅鑼灣崇光百貨附近,有大批軍裝警高調巡邏,以防有人聚集,當晚人潮較疏落,氣氛尚算平靜。有記者邊做直播邊與行家聊天,閒談間提及「今晚應該冇咩事」,更拍攝到一名女途人要求與 3 名男警自拍的趣事。

數分鐘後,梁健輝短暫現身於鏡頭上,看到他以正常步速經過,沒有引起任何人注意,當他再從鏡頭出現時,突然用刀刺向警員,然後刺向自己;在銅鑼灣鬧市、佈滿警員的街頭發生的這一幕,轟動全城。

由於梁健輝是在警方拘禁下身亡,死因庭須依例召開研訊,事隔一年五個月後在西九龍裁判法院舉行,歷時 5 日,期間家屬席一直懸空,陪審團最後用了約 1 小時一致裁定梁死於自殺,沒有建議,死因裁判官也沒有補充。

《法庭線》梳理這場平靜結束的死因研訊,讓讀者了解當中揭露的一些細節。
胞兄指兩人少溝通 家屬席懸空

聆訊首天傳召梁的胞兄及受傷警作供。梁的胞兄在屏風後作供,記者無法觀察他的神情,只知其語調平淡,不帶一絲情緒,與裁判官及研訊主任對答清晰有條理,像訴說陌生人的故事。胞兄透露,兒時與梁健輝念同一所中小學,當時對他頗為了解。當梁從澳洲的大學畢業回港後,因工作問題與家人漸生磨擦,及後更搬離家中。兩兄弟漸漸越走越遠,連 WhatsApp 對話都沒有。

胞兄作供後,裁判官提醒他作為梁的親人,有權留下參與聆訊,但胞兄確認他不會繼續參與,亦沒有其他家人到庭。家屬席一直懸空,旁聽人士寥寥可數。有別於一般死因研訊,沒有證人在言詞中對梁的死亡表達難過和惋惜,亦沒有人對梁的家人致以慰問。

同事眼中文靜內向、從未談政治
心理專家指行為表達憤慨、挫敗

庭上認識梁的人都形容,他性格文靜、少說話,外界對梁所思所想理解有限。梁的兩名維他奶公司同事,形容梁工作很負責任,早期會參與公司活動,但 2021 年有兩名同事離職飯聚時,他沒參與,又指梁從沒表達對社會時政不滿或政治傾向,亦沒有與人起衝突。

不過心理專家形容,梁用刀刺向警員,再以同一把刀自插胸口,表達了他的憤慨和挫敗。而唯一有出庭的利害關係一方、警方代表大律師則形容,警方在梁房內搜獲多份有標記的《蘋果日報》,可見梁對社會有根深蒂固的誤解及錯誤認知,對警方有仇警及不實的片面想法。

留案發現場遺書首公開
證件相中微笑、向同事致歉

梁在現場灑下 8 隻 USB,內有遺書及一些照片,事發後被警方檢走,其後成為呈堂證物,庭上首度公開。

公眾對梁的印象,僅限於片段中模糊的身影,一個身形略胖、頭髮微禿的中年男子,用手掩着胸口。庭上發現,梁在 USB 儲存了一張證件相,相中梁精神飽滿、面露微笑、戴幼框眼鏡、身穿整齊西裝,配戴搶眼的紅色領呔,印有金色動物圖案。

梁的遺書亦向同事表示「極度抱歉,實作無法預先辭職。(希望可考慮今次原因)」,又為財產及後事作安排,提及自己有兩個戶口,一個為代通知金,另一為應付後事及雜事。

梁在文末特別提及,希望把「遺產(包括 MPF)(唔好有期望)捐給香港記協,如不成,請按法律次序。」亦提及他不希望設靈位,想使用環保棺木,火葬後撒海。

保安嚴密 記者難接觸證人

本案並非首宗與社會事件相關的死因研訊,科大生周梓樂、15 歲少女陳彥霖及示威者梁凌杰的死因研訊,分別於 2020 及 2021 年召開,幾宗案件均廣受關注。據記者觀察,本案的保安安排,似乎是 4 案中較嚴密的一宗。

5 日聆訊期間,庭外都有數名便衣警員當值,安排研訊中作供的證人進出法庭。當中受傷警蘇敬祖作供後,由數名警員護送下乘搭升降機,有記者嘗試一同乘搭升降機,被便衣警以「security concern(保安考慮)」為由拒絕。蘇疑乘升降機直達法院停車場,乘搭以窗簾掩蓋車窗的七人車離開。其他市民證人,包括梁生前的兩名同事,亦被安排登上私家車離開法院。

陪審團約 1 小時達一致裁決

這場看似毫無懸念的死因研訊,5 人陪審團一共聽取了 15 名證人的供詞,5 日聆訊合共問了兩條問題,去到最後一天,退庭商議一個多小時,一致裁定梁死於自殺,未有提供建議,裁判官也沒有補充,僅感謝法庭各方協助。

死因裁判官隨即宣布退庭,陪審員退席,庭內人士徐徐離開,一場死因研訊安靜地結束。

焦點
最新文章
最新影片

訂閱支持,撐起《法庭線》

所有報道免費向公眾開放,
有賴讀者付費月訂或年訂支持營運。
全部訂閱收入均用於營運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