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現場 見證記錄

鄧桂思死因研訊|第二名主診醫生稱相信上手醫生曾解釋類固醇利弊 故沒開抗病毒藥

鄧桂思死因研訊|第二名主診醫生稱相信上手醫生曾解釋類固醇利弊 故沒開抗病毒藥

分享:

案件由死因裁判官周慧珠,連同 2 男 3 女陪審團審理。死因研訊主任為律政司高級檢控官劉理蘭,死者長女胡尚佑列席、無法律代表。

醫管局被列為有利害關係方,由資深大律師蔡維邦、大律師孫文灝代表;另兩名涉案主診醫生林治崑、陳小劍,均由律師 Bernard Murphy 代表。

陳小劍稱鄧病況改善
降低類固醇份量

涉案醫生陳小劍確認於 2017 年 2 月 17 日診治鄧,從其病歷看到她為帶乙肝病毒者,亦留意到約一個月前,上一任醫生林治崑向鄧處方每日 40 毫克的類固醇。

陳續指,鄧的化驗報告顯示,其蛋白尿情況稍為改善,肝功能正常,但出現面部浮腫、體重增加,相信為類固醇的副作用,遂減低類固醇的份量至每兩星期 5 毫克。

陳指,他為鄧處方的藥物,除了林處方的 4 種藥物,再加多一種有助降低膽固醇藥物,並著鄧下次覆診前抽血檢查,之後沒再為鄧診治。

陳同意處方抗病毒藥屬常識

陳稱,知悉向帶乙肝病毒者處方高劑量類固醇,需要開抗病毒藥,但當時沒有指引列明必須處方,稱指引是針對向癌症病人處方高劑量類固醇時,要加強抗病毒藥。

陳其後在死因裁判官提問下同意,每次向帶乙肝病毒者處方高劑量類固醇時,都有處方抗病毒藥予病人,「點解咁肯定,因為後期做 screening,其他病人都有開嘅」。陳同意,此情況下處方抗病毒藥,屬常識(Common knowledge)。

陳亦同意,相關病人若沒服用抗病毒藥,會有乙肝復發風險。官追問「乙肝復發可以好嚴重,可以死亡?」陳稱「係,但個機率唔高。」

陳稱抗病毒藥為自購
故之前沒處方亦不出奇

陳又指,根據鄧的排板紀錄,林治崑曾向鄧解釋處方類固醇的好壞,加上此抗病毒藥是自購藥,即病人須自費,「所以我並不十分奇怪,林醫生冇處方到」。陳在官提問下同意,他當日沒向鄧處方抗病毒藥物,因假設鄧曾與林商討服用類固醇的利弊,決定不服用抗病毒藥。

陳亦提及,在本案後,醫管局有將該抗病毒藥改為免費藥物,但需向合乎條件者處方。

陳指現時回想
認為當時應向鄧查詢

死因研訊主任問,向每名病人處方藥物時,是否應具獨立思考,了解其情況。陳指,現時回想,認為當時應向鄧查詢,需否處方抗肝炎預防藥,「或者呢件事會(有)比較好嘅結局」。陳又重申,醫院是「團隊工作環境」,相信同事有與病人溝通解釋。

陳提及,知悉鄧於 4 月入院,並出現肝臟嚴重受損情況。陳指,在鄧去世後,其團隊有作出 4 個方面補救或預防措施,包括查找有否類似病人等。

涉案醫生陳小劍(左),聯合醫院內科醫生劉家瑩(右)。
聯合內科醫生指
鄧稱曾服中藥

聯合醫院內科醫生劉家瑩則供稱,4 月 3 日首次接觸鄧。根據時序,死者於 2017 年 4 月 1 日,因身體不適入聯合急症室。劉供稱,當日曾問鄧有否服食中藥及海鮮,鄧稱沒有,另指鄧當時數個肝功能指數都較差。

至 4 月 4 日,劉再次向鄧詢問,有否服食中藥及海鮮,鄧稱有服中藥,但指不記得甚麼原因服用。

劉續稱,鄧於翌日仍然清醒,但肝指數有生命危險跡象,另尚未獲得其乙肝病毒等報告,懷疑情況是因長期服用類固醇,令乙肝發作或引致其他肝炎,又或是因服用中藥所致。

醫生稱不知為何毒理化驗被取消

劉指,鄧需要作出入侵性治療,接受肝移植,故通知瑪麗醫院冼瑞靈醫生;另向鄧胞姊解釋,著她通知其他家人,並於下午緊急移至瑪麗醫院。

劉又提及,曾指示鄧接受毒理化驗,但最終沒有結果,且顯示為「was cancelled(被取消)」。劉指不知道原因,但指鄧在轉院前有「order 咗要做」,而平時毒理化驗的報告結果,要隔約一星期才收到。

家屬質疑鄧曾服中藥說法

死者長女胡尚佑質疑,鄧於 4 月 1 日、 4 月 3 日被問及有否進食中藥及海鮮,均稱沒有,卻在 4 月 4 日表示有食中藥。胡指,鄧因腳跌倒受傷,曾搽中藥,問及劉當時查詢的情況。劉稱,當時問有否食過中藥、 「街外買嘅嘢」或買保健品,另指有時病人都有此情況,先稱沒有服食,但其後稱有。

胡續質疑,當時鄧的情況是否神智清醒,提及其姨媽翌日探望鄧,鄧想吃一個未剝皮的橙,追問其清醒定義。劉則稱,4 月 4 日、5 日鄧均清醒,可以對答,格拉斯哥昏迷指數達 15 分。

鄧轉院時出現肝昏迷

於瑪麗醫院為鄧換肝的醫生冼瑞靈供稱,鄧轉院時出現肝昏迷,情況轉差 ,一項評估肝衰竭的指數顯示為 27 分,正常人約為 6 至 7 分;又指根據此指數,患者 3 個月後因為肝衰竭死亡風險達 20 至 30 %。

冼又指,鄧當時出現肝衰竭,或因乙肝急性發作,指鄧當時乙肝病毒量高,「差唔多去到一億」。

冼指,鄧於 4 月 7 日由外科普通病房,移至深切治療部,因其昏迷指數跌至 7 至 8 分,即病人或需要插喉。

鄧接受活肝移植後情況仍轉差

鄧於 4 月 13 日接受好心人的活肝移植手術,盧寵茂及其他醫生亦有參與。冼指,鄧的肝經物理化驗,發現大規模壞死,術後的昏迷指數曾達最低分的 3 分,其肝功能幾日後變差,血管有栓塞情況,需要接受剖腹手術。

鄧因情況轉差,於 4 月 20 日接受屍肝移植,她其後曾有不同感染,並需要接受手術,包括器官出現大量念珠菌、需要使用人工肺、氣胸等問題。

死者長女胡尚佑問及,鄧 4 月 5 日的昏迷指數。冼稱是 12 分,指鄧說話不清晰,可能出現沒意識的郁動,嚴重程度達中度,「係同唔係可能都唔係正確回答」。

兩涉案醫生曾處方抗病毒藥
予其他帶乙肝病毒者

另聯合醫院醫務統籌(病人聯絡)吳國樑醫生作供,提及臨床醫療資訊管理系統。吳提及,在本案後曾翻查鄧及兩名醫生的紀錄。

據林的紀錄,他為帶乙肝病毒者,處方高劑量類固醇及抗病毒藥的患者有 20 名,其中 2 人為首次開出相關藥物。至於陳曾為 25 名帶乙肝病毒者,處方高劑量類固醇及抗病毒藥,當中 2 人是首次處方。

案件周三(17 日)續審,料傳召深切治療部醫生及法醫。

CCDI-808/2017(SH)
焦點
最新文章
最新影片

訂閱支持,撐起《法庭線》

所有報道免費向公眾開放,
有賴讀者付費月訂或年訂支持營運。
全部訂閱收入均用於營運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