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智英案|控方問《蘋果》作者文章煽動 黎質疑如何知悉作者想法 反諷控方「聰明」

黎智英案|控方問《蘋果》作者文章煽動 黎質疑如何知悉作者想法 反諷控方「聰明」

分享:

黎稱不同意美國會「報復」
但同意會因應《國安法》改變港待遇

黎周一(24 日)在法庭閱讀涉案 133 篇非由他本人撰寫的文章,控方周二圍繞相關文章提問。就黎供稱,曾提醒同事小心《國安法》,控方問是否包括前壹傳媒行政總裁張劍虹等高層?黎指,沒特別提醒個別員工,但在《蘋果》 25 周年慶祝活動等場合上,曾提醒員工小心,當時一眾高層均在場。

控方展示 2020 年 7 月 4 日的《蘋果》論壇版,主題為〈國際棋盤上的香港〉,其中一篇文章為作者「一劍飄塵」撰寫的〈槍桿下何來安居樂業?〉,當中提到《國安法》生效後,「美國肯定會報復直至取消香港自治待遇⋯香港還能保留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嗎?失去這個地位,香港連深圳都不如」。

黎指,同意《國安法》生效後,香港無法保留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控方問,黎是否同意「美國肯定會報復直至取消香港自治待遇」?黎指,他不完全同意美方會「報復」,又指美國沒有事情要「報復」,認為美國只會不再視香港為獨立。黎其後在控方追問下,同意美方會改變香港地位。

控方再問,黎同意文中提及的措拖?黎指,他認為文章中沒提及措拖,只是說美國會實施措施,改變香港一國兩制下的待遇。控方再問,黎不同意以香港和深圳作比較?黎指他不了解深圳,沒有認知。控方再問,但黎同意美國因應《國安法》,採取措施撤銷香港的特殊地位?黎確認。

控方問文章意圖 黎諷「聰明」遭官斥

控方問,黎知否「一劍飄塵」針對中國制裁及採取敵對行動?黎先稱不知道,後指對方沒提倡針對香港的制裁。控方再指,文章試圖引起針對中央政府及香港的仇恨?黎指,這是他人的文章,「我怎麼知道他的想法?你又怎麼知道?這太神奇了,這是其他人寫的⋯我怎麼能同意呢?」

控方續指,文章激使香港居民循非法手段改變現有合法制度?黎再指,「我怎麼可能知道?請告訴我,因為你太聰明了」,法官李素蘭打斷指,控方僅發問,斥黎「不要作出自作聰明的評論」。法官李運騰亦指,「你只需回答同意與否,達過百篇涉案文章,如果再這樣回應,我們下年也會坐在這裡」,黎遂回答「OK」。

控方問,黎有否要求論壇版主管楊清奇不要刊登與制裁相關的文章?黎反問文章哪裡提到制裁。李運騰補充,文中預計美國會針對香港採取不利行動,黎則指不同意是報復,認為這不是正確用字,又指當時沒想到文章會違反《國安法》,因此沒著楊要求作者不要再撰寫相類文章。

黎稱沒要求提及制裁文章下架

針對同月 18 日刊出、「一劍飄塵」另一文章〈美國會制裁林鄭月娥嗎?〉,提到「《香港自治法案》就是專門對付林鄭之類香港官員的⋯比如,美國真的制裁林鄭月娥,那麽,所有在香港服務的銀行都要終止她及其家人的賬戶⋯一旦被制裁,就只能扛着現鈔過日子」。

黎指,這是作者的個人意見。控方問,黎是否同意作者意見?黎指,作者形容現況,沒有基礎同意與否。

至於文中提到「香港作為國際三大金融中心之一,在遭受中共及林鄭月娥之流邪惡摧殘的今天,如果被美國實施金融制裁,讓邪惡受到懲罰,算不算惡有惡報呢?」,控方問黎一直以來均提倡制裁及敵對行動?黎指不是一直以來,只是《國安法》生效前,補充指他從未提倡敵對行動。

控方問,對方使用《蘋果》作平台表達個人意見?黎指,很多人都使用《蘋果》作平台,這並不代表他本人要完全同意這些意見。控方再問,黎有否要求楊清奇不要刊登此文章、相類文章?黎稱沒有,因為沒有必要,亦沒要求文章下架,指自己一般不涉及編採決定。

控方指李怡文章煽動仇恨 黎不同意

控方針對《蘋果》另一作者李怡的文章提問,文章〈警惕左翼思潮〉於同年 10 月 28 日刊出,內容關於美國總統大選。黎確認文章有中文版及英文版,李在《蘋果》撰寫專欄及社論已久,而黎當時已因《國安法》控罪被捕。

文章提到,當時的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表示若當選,其對中政策是,「我會要求中國遵守國際規則,不像他(特朗普)大打貿易戰」,文章又形容,這意味著拜登「不會如貿易戰那樣對不守規則者作任何懲罰,不會制裁侵犯人權、違反國際承諾的中港官員,不會對受迫害者伸出援手。」

控方問,李怡不僅希望拜登要求中國遵守國際規則,更希望拜登能像特朗普一樣,採取懲罰措施?黎指,文章沒有這樣的說法,僅提到拜登不會對中國制裁,拜登與特朗普不一樣。控方指,黎當時知悉文章呼籲對中央、香港官員制裁或作敵對行動?黎質疑,文章說拜登不會制裁侵犯人權的官員,「你怎麼倒轉來問我?」。

控方再指,文章是煽動對中央和港府仇恨,激使香港居民循非法手段改變現有合法制度及煽動他人不守法。黎一概不同意。

HCCC51/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