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被控「串謀勾結外國勢力」等罪,周四(6 日)在西九龍裁判法院(暫代高等法院)展開第 129 日審訊,黎第 37 日作供。
針對黎供稱,「攬炒巴」劉祖廸對勇武派有很大影響力,聯絡他唯一目的是尋求協助,組織領袖團隊、平息暴力。控方展示多篇與劉相關的《蘋果》報道,指當中沒提及劉跟勇武派有關,而是集中講述劉的國際工作,質疑黎是希望對方參與國際游說;黎否認,重申劉在「連登」冒起,「每人都知道他是勇武派精神領袖」。案件周五(7 日)續審。
黎稱盼劉祖廸運用影響力組領袖團
官質疑與早前證供有別
控方圍繞黎智英與「攬炒巴」劉祖廸關係提問。針對「從犯證人」陳梓華供稱,黎曾說想培養劉做政治明星;黎主問下表示,知悉劉對勇武派有很大影響力,聯絡他唯一目的是尋求協助,組織勇武領袖團隊,以平息暴力。黎庭上補充,理大一役之後,他才有這個念頭。
控方質疑,黎作供時先指「想劉在勇武派組織領袖團隊」,後稱「不是希望他成為勇武派領袖,而是希望他影響勇武派」,兩個說法有別。黎指,劉當時在英國,不可能回港,因此他是希望劉利用其影響力,令勇武派之間組織領袖團隊。
法官杜麗冰指,黎在前者沒提「影響力」,後者則提到「影響力」,可見後者比較準確?黎同意,一度稱「如果你這樣理解,我接受,OKOKOK,不要再在這裡花時間,OK,謝謝!」,最終同意前者「在表達上並不準確」。
黎:使用「連登」溝通的年輕勇武派
被稱為「連登仔」
就黎供稱,劉在「連登」有影響力,杜麗冰關注何謂「連登仔」,李素蘭一度以為「連登」是傳媒,辯方指「連登」是社交媒體。李運騰補充指,這是網上平台,人們可在平台分享意見,杜麗冰答「即好像 Instagram」。
李運騰問,使用「連登」的人都是勇武派?黎稱不是,「但我認為他們有主導地位」。李運騰追問,黎似乎將「連登仔」等同勇武派?李素蘭則問,所以「連登仔」的「仔」是勇武?黎稱,使用「連登」溝通的年輕勇武派都被稱為「連登仔」,又指自己從不使用「連登」,但傳媒甚至是泛民之間,都有談及劉。
控方指黎傳送裴倫德文章
欲劉、陳參與國際游說
控方展示 2019 年至 2020 年一系列《蘋果》報道,以及黎向劉「致敬」的 Twitter 帖文,內容提到劉「主力國際戰線,低調進行游說」、「帶領游說組織」。控方,報道均沒提到劉與勇武派有關,而是集中其國際工作。黎同意,指劉當時剛加入國際組織﹐毋須提到其過往角色。
至於黎於 2020 年 1 月 8 日向陳梓華傳送「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創辦人裴倫德(Luke de Pulford)的文章,當中提到「凡事要往大局去想,尤其是涉及暴力的事情」,黎著陳轉發劉閱讀;陳閱讀文章後回覆,「這幫助我說服其他固執的領袖」。
控方指,文章不僅呼籲勿使用暴力,其他內容亦提到國際游說,可見文章與國際游說有關?黎同意,他沒特別要求兩人只閱讀有關勿用暴力的段落,但認為陳明白暴力會損害國際支持,並回覆指文章有助他說明「其他固執的領袖」,可見他明白黎為何傳送文章。控方指出,黎向兩人傳送文章,是想他們參與國際游說?黎不同意。

黎稱與劉在台北見面後沒再跟進
針對同月 11 日黎與陳、劉在台北見面,黎供稱知道劉在英國擔任測量師,席間沒問劉在反修例運動做過甚麼,但知道對方是運動的精神領袖。黎強調,他與劉唯一見面目的,是希望對方組織勇武派領袖團隊。
控方問,黎有否就如何組織領袖團隊,向劉提出具體步驟?黎指,他本人也不知如何實現,相信劉會更清楚,而劉當時反應,看來是同意、希望能夠完成。控方關注,黎及後有否跟進事件?黎稱沒有,強調自己僅提出建議,又指兩人是負責任的成年人、尊重他們。
針對陳梓華供稱,黎在台北與劉會面時,曾稱「重要嘅係要識多啲枱底人」、「長遠應該爭取國際認同,然後由佢哋去做 embargo(禁運)、制裁、去向政府施壓」、「團結唔同嘅板塊,再加埋民間嘅力量,先可以達到『支爆』」,黎一概否認說過此言﹐又指是劉提出「支爆」。
就陳供稱,黎指希望「攬炒團隊」可接棒,又提出「國際遊說的 4 個步驟」,包括讓外國知道香港發生甚麼事、呼籲他們譴責及關注事件、將外國想法帶回香港、最後與「枱底人」建立關係推動制裁;黎否認提出上述言論,指是陳虛構。
黎否認想劉參與國際游說
控方質疑,黎與劉在台北見面,實際上是想他參與國際游說,並指示劉如何進行游說,黎一概否認。至於黎於同年 6 月 16 日、第六次與陳在壹傳媒大樓會面,陳供稱黎當日形容《國安法》「雷聲大雨點小」,黎庭上指當時《國安法》將實施,是他一廂情願的想法,認為中國不想破壞香港。黎又否認曾說「會以身作則呼籲制裁」,形容「這是瘋狂」,指自己一直很謹慎,接受訪問時若觸及此議題,都會停止回應。
李運騰關注,黎同年 5 月底推出「一人一信救香港」行動,不足一個月後,就形容《國安法》「雷聲大雨點小」,那麼黎為何推出此行動?黎指,當時想盡一切努力挽救香港。
他續指,即使覺得《國安法》「雷聲大雨點小」,不代表會讓自己放鬆,只是會盡力同時保持樂觀及希望。李再問,黎抱最好的希望,作最壞的打算?黎同意。

控方指黎就區選監選團證供前後不一
黎承認證供不準確
另外,針對 2019 年 11 月區議會監選團,黎在主問下指,2020 年 1月在台北與陳、劉會面時,沒商討監選團,也不知道有監選團。控方質疑黎的說法不真確,展示黎於 2019 年 11 月 14 日與人權組織「香港監察」創辦人羅傑斯的對話。
羅傑斯提到,英國上議院議員奧爾頓勳爵(Lord Alton)將加入監察區議會選舉小組來港,想與黎及天主教香港教區榮休主教陳日君等人會面;黎回覆會安排晚宴。黎確認,最終有與奧爾頓勳爵、其助手裴倫德見面,但沒陪對方監察區選。
控方展示兩天後羅傑斯向黎發訊,指「包括奧爾頓勳爵在內的一群國際議員將來港觀察選舉。但其中一位詢問有關安全的問題。你有何看法?」黎回覆「這裡沒有安全問題⋯不用擔心。」
李運騰問,根據羅傑斯的訊息,黎似乎知道有外國人士來港?黎稱不是,指當時著眼於安全問題,忽視了訊息其他內容。控方指,黎在主問下稱不知有監選團,答案是不準確?黎同意不準確。李運騰再問,那麼黎在台北與劉見面時,有否提到監選團?黎重申沒有,可能有討論區選,但沒深入討論。
HCCC51/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