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現場 見證記錄

53歲男認 TG 轉發煽動訊息 判囚 4 個月 官:具詆毁性及低貶性但接納非自創

53歲男認 TG 轉發煽動訊息 判囚 4 個月 官:具詆毁性及低貶性但接納非自創

分享:

53 歲男子被指 2020 至 2022 年在 Telegram 群組轉發 23 則煽動訊息,包括塗污國徽、「光時」字句等,並在寓所藏有軍刀和對講機。被告周四(15 日)在西九龍裁判法院承認煽動及無牌管有無線電通訊器具 2 罪,被判囚 4 個月;管有攻擊性武器罪則獲撤銷。

辯方強調,被告僅轉發帖文,部分帖文早已廣傳,當中只有 4 個用戶發言,有如「幾個人自言自語」,案情較其他煽動案輕微。

《國安法》指定法官、主任裁判官羅德泉形容,案發時社會氣氛雖較平靜,但帖文「可引致死灰復燃」。帖文內容本身涉暴力,內容「具詆毁性及低貶性」,但考慮被告發布的帖文回應少、感染力低及非自創,酌情減刑。
官:帖文有危機可引致死灰復燃

裁判官判刑時指,即使被告發布帖文的數量不算多,但延續時間不短,分段時間發布,可見被告是「相當堅持的人」,並非「說了算數」。

官續指,即使案發時社會氣氛較平靜,但不少人心情仍未平復,此時發布相關帖文,有潛在相當危機「可引致死灰復燃」,而帖文內容本身嚴重,涉及暴力及武力,內容「具詆毁性及低貶性」。

官:接納回應少、感染力低及非自創

裁判官以 7.5 個月作量刑起點,認罪扣減後為監禁 5 個月。另外裁判官亦同意,被告發布的帖文有點屬「自言自語」、回應少、感染力低,亦未能證明造成重大傷害或嚴重罪行。他只是轉發相關訊息,而非自行創作。因此額外扣減一個月至判囚 4 個月。

至於無牌管有對講機罪,裁判官接納被告出於好奇在 2017 年購買,未能證明曾在社會騷亂中使用,故罰款 2,000 元。

案情:發布塗污國徽相片、「光時」陳述

案情指,被告擁有名為「MashiMaro」的 Telegram 帳戶。他於 2017 年 7 月 23 日開設「HK’s upcoming War of Independence 」的公眾頻道。該頻道於控罪期間共發布 23 則煽動帖文,具以下 3 項煽動意圖:

1)引起憎恨或藐視中央或香港特區政府或激起對其離叛

2)激起香港居民企圖不循合法途徑促使改變其他在香港的依法制定的事項

3)煽惑他人使用暴力和慫使他人不守法或不服從合法命令

案情:警方檢獲刀、對講機等

案情續指,警方於 2022 年 6 月 26 日上門拘捕被告,在其寓所檢獲兩部無牌對講機、3 把刀、金屬鉗、7 部手提電話等。被告拒絕向警方提供手提電話密碼,但其電話仍有 Telegram  訊息彈出,帳戶名為「MashiMaro 」。

幼稚園同學撰求情信

辯方求情時指,他生於中國,曾於香港及美國求學,及後因照顧家人而回流香港。辯方形容被告平凡、善良、率直,連其幼稚園同學亦為他撰寫求情信。被告於 2000 年患有精神病,及後須領取傷殘津貼,2010 年與前妻離婚,現與母親相依為命。辯方形容被告真誠認錯,得到深刻教訓。

辯方續指,本案頻道僅涉 5 百多人,以社交媒體的世界而言並不算多,一般大型政治群組均會涉及過千人,而涉案帖文有 23 則,包括其他帖文在內,每月平均才有兩則帖文。

辯方:被告純轉發帖文
頻道僅 4 用戶發言如「自言自語」

辯方認為,雖然涉案帖文內容具煽動性,但所有帖文均為單純轉發,被告沒有「加鹽加醋」。當中部分帖文早已廣傳,包括被告在內只有 4 個用戶發言,有如「幾個人自言自語」,而頻道於 2021 年 11 月已停運,及後亦轉為私人頻道。

辯方另引述「羊村案」指,該案更具組織性,內容亦由該案被告設計及分發;而黃店「初凝芝茶」案亦涉及在店內實體展示刊物,均比本案嚴重。本案被告僅「人 send 佢又 send」,沒有組織及影響力。被告購入對講機亦與社會事件無關。

辯方最後強調被告已還押 82 天,若在獄中行為良好,他會獲得刑期扣減。但根據上級法院的案例指,被告於正式定罪判刑後,仍須服刑多一個月才可獲釋。他的實際服刑時間或因而比原有長,對被告造成不公,希望獲判緩刑。

被告遭控 3 罪

本案控方由高級檢控官李庭偉代表。

被告陳永霖(53 歲,無業)被控於 2020 年 7 月 20 日至 2022 年 6 月 10 日,在香港作出一項或多項具煽動意圖的作為,即於 Telegram 發布及/或展示陳述、相片和海報,意圖:

a) 引起憎恨或藐視中央或香港特區政府或激起對其離叛
b) 激起香港居民企圖不循合法途徑促使改變其他在香港的依法制定的事項;
c) 煽惑他人使用暴力;及/或
d) 慫使他人不守法或不服從合法命令

陳另被控於 2022 年 6 月 26 日,在太古城某單位管有3 把軍刀,及無牌管有兩部對講機。

WKCC2179/2022
焦點
最新文章
最新影片

訂閱支持,撐起《法庭線》

所有報道免費向公眾開放,
有賴讀者付費月訂或年訂支持營運。
全部訂閱收入均用於營運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