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辦、建制派發文斥攻擊抹黑法治 岑耀信續受訪稱香港民主處「維生狀態」

港澳辦、建制派發文斥攻擊抹黑法治 岑耀信續受訪稱香港民主處「維生狀態」

分享:

港澳辦刊署名文章 批岑耀信政治炒作

港澳辦周三(12 日)刊載署名「港澳平」的文章,批評岑耀信宣布辭職後,「竟公然在媒體上發表文章攻擊抹黑香港法治」,又指他曾任英國最高法院法官,在國際上享有一定聲譽,「如此徹底丟棄專業精神和職業操守,如此絕然背棄法治尊嚴和法官同儕,讓人錯愕震驚之餘,更替他感到羞愧、悲哀和恥辱。」

文章批評岑耀信文章「對香港法治所作的種種負面評論都毫無事實和法律依據,純屬信口雌黃、胡說八道」,又指他肆意詆毀香港司法制度、《國安法》,「根本不是從事實和法律出發,而是以政治淩駕事實和法律,是充滿偏見的政治臆斷和惡意的政治炒作」,問岑耀信「在寫下那些評論時腦子裡可曾想過『公正』二字?可知其已讓『法官』這一神聖稱號蒙羞?!」

批評「心甘情願為外部勢力干預香港事務效力」

文章續指,岑耀信於 2021 年曾撰文稱,英國應避免破壞香港司法制度,中國政府及港府從未干預司法獨立,如今「突然來了個 180° 大轉彎,完全打倒『昨天的我』,甘願與邪惡勢力同流合污,充當破壞香港司法制度的馬前卒、急先鋒」。

文章又指,岑耀信曾以專業負責的態度捍衛香港司法獨立,並表示香港法官「應受到他們的海外同儕支持,而非背棄」,但突然宣布辭職,並給香港法官同儕「扣上污名」,批評他「為向英國及有關國家政府和政客納『投名狀』」,不惜踐踏法治尊嚴,「堪稱司法界恥辱!」

最後,文章認為,岑耀信「心甘情願被『政治綁架』,心甘情願充當英國及有關國家政府和政客政治操弄的工具,心甘情願為外部勢力干預香港事務效力。他自毀聲譽,選擇站在歷史錯誤的一邊,必將換來無盡的後悔」。

建制派撰文批岑耀信

多名建制派亦在報章投稿反駁岑耀信。民建聯主席、立法會議員陳克勤在《文匯報》指,岑耀信直接對一宗正審理的案件作出主觀評判,顯然會對特區的司法人員造成巨大壓力,亦將影響未來上訴庭處理兩名脫罪被告的上訴審訊。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召集人、立會議員陳勇,則在《大公文匯網》指,岑耀信絕不應憑一己感覺宣揚其政治立場,即使不同意法庭裁決,也不能向有關裁決「扣帽子」。他指,西方政客一直標榜民主法治,卻一而再三地粗暴干涉中國内政,公然藐視香港法治。

岑耀信續接受英媒訪問 再否認談政治

另外,岑耀信在《金融時報》撰文、《BBC》受訪,批評香港法治及 47 人裁決,英國電視台《天空新聞台》(Sky News)在周二(11 日)亦播出其訪問。岑耀信表示,他在辭任之前,是香港終院的「兼職」法官,每年大概服務一個月。

他稱香港人尤其是反對港府政策、追求民主者的生活,由 2020 年北京推行《國安法》後,慢慢變得艱難。他指 2019 年發生確實非常嚴重的騷亂,相信不會有人視為可以接受,但香港與其他國家一樣,有妥善的法律足以應付。他續指,《國安法》基本上用作壓制和平表達的異見,而過去幾年,法庭的裁決引起越來越大的憂慮。在 5 月 30 日,高院原訟庭更把 14 名民主派政治人物定罪,指他們串謀顛覆。

主持問及,港府回應時指出岑耀信的舉動是出於政治,又指法官的工作是要根據法律下裁決,問其有何回應?岑耀信否認港府所指,稱自己不是要談論政治,而是要點出政治如何影響司法(What I’ve done is to make a point about the impact of the politics on the judiciary.)而這一方面他有不少個人體會。

(左起)麥嘉琳、郝廉思、岑耀信
(左起)終院海外非常任法官麥嘉琳、郝廉思、岑耀信。麥嘉琳 2024 年 7 月任期屆滿後將退任;另兩人則提早辭任。

岑耀信:香港民主處「維生狀態」

主持又問,他擔任香港法官期間,目睹香港在《國安法》前後有何轉變?岑耀信稱,實施之前,不會說令人滿意,但香港有絕對的集會和思想自由(absolute freedom of assembly and thought),舉例若參與和平示威,沒人會制止;但《國安法》生效後,某些思想即使是和平表達,都會招致懲罰。而從 47 人案的裁決可見,即使完全以民主、憲制內手段實踐亦然。

主持再問,香港的民主是否已消逝(is democracy now dead in Hong Kong)?岑耀信答「尚未,但已處於『維生狀態』」(It’s not dead, but it is on life support)。他續指,在《國安法》後,港府在 2021 年大幅修改立法會的組成,直選議席以往佔半,現在比例大減,故想以民主方式取得立會大多數的可能性已遭排除(pretty well eliminated)。

岑耀信罕有評論裁決 港府極不同意其意見

岑耀信上周提早辭任香港終審法院海外非常任法官後,周一在《金融時報》撰文指「香港法治岌岌可危」。他周二再接受《BBC》訪問,指 47 人案是他決定辭任的「最後一根稻草」

港府以長文回應岑耀信的文章,指極不同意他的意見特首李家超回應,稱對香港法官「被一啲少數過去曾經一齊為法律而共事嘅同事背棄」感遺憾。終院首席法官張舉能則發出 5 點聲明,指任何指稱法官裁決受到或可能受政治或其他外來考慮影響的說法,都屬嚴重指控,「必須理據具體且充分,絕不應輕率作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