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士司機陳輝旺 2012 年和乘客糾紛,被警員拘捕,其後全身癱瘓、頸椎移位、留醫一個月後死亡。死因庭周三(4 日)在西九龍裁判法院展開死因研訊。
死者的長女首先作供,她指到達醫院後,醫生指父親全身癱瘓,需將支架鑲入頭部,移正頸椎;又指曾為父親的傷勢拍攝相片,發現頸部有大面積、深紫色瘀痕。而爸爸離世當日,醫生向她們稱「我哋要幫你呈上死因庭,我哋無辦法斷定點解佢咁傷同死亡」。
研訊主任問長女,在爸爸離世後有否作出任何投訴。她指父親曾指示向警察投訴課投訴,又批評警方事後的信件「好有問題,講大話」。她另稱,爸爸生前提及遭警員以警棍毆打。
法律101|「死因研訊」與刑事審訊有何分別?
官:陪審團為市民一份子
聽取政府對事件解釋
死者陳輝旺於 2012 年 12 月 12 日去世,終年 65 歲。案件由死因裁判官周至偉、2 男 3 女陪審團共同處理。死因研訊主任為署理高級助理刑事檢控專員黃俊軒、高級檢控官柏愛莉。死者的兩名女兒列席,由資深大律師蘇朗年(Neville Sarony)代表。
被列作利害關係方的警務處及消防處,由律政司延聘的大律師倫德亮及高級政府律師蕭嘉文代表。醫管局及伊利沙伯醫院亦有大律師代表。警員林偉榮由資深大律師郭棟明、大律師謝祿英代表。警員 7674 亦有大律師代表。警長羅偉民則由大律師吳美華代表。
裁判官指,召開死因庭是為了研究死亡原因、有關情況,當時死者被警方拘捕後入院,正處於警方擔保。官又指,政府理應向事主親屬交代,亦有責任向市民交代,而陪審團身為香港市民的一份子,正好聽取政府對於事主死亡原因和情況的解釋。

死者長女:因父失聯原欲報警
突收通知往醫院 悉全身癱瘓
庭上首先傳召死者的長女陳盈康作供。她確認,爸爸陳輝旺於 1947 年 10 月 24 日在香港出生,另指他除了患有心漏症、白內障外,沒有其他長期及精神科病患。
陳盈康供稱,爸爸為夜更的士司機,通常下午 3 至 4 時出門,至翌日早上 5 至 7 時才回家,而 2012 年 11 月 12 日早上,她沒在家中見到爸爸,亦不見其隨身物品,故感到奇怪;直至同日中午,發現爸爸仍未回家,逐致電他,但他的電話一直無人接聽,「唔係長響,係一打就留言信箱」。
陳盈康續稱,11 月 13 日早上,她向家人表示「好似唔見咗佢(陳輝旺)」,她們亦一度懷疑爸爸「貪玩」到內地一天遊。直至晚上,當她和母親正往警署報警時,收到姨媽通知指「屋苑保安收到伊利沙伯(醫院)電話」,故她、母親和當時在尖沙咀的妹妹均立即前往醫院。
她供稱,與家人到達醫院後,在病房前已被醫生截停告知,爸爸全身癱瘓,惟手術風險大,故建議為他進行保守治療,將支架鑲入頭部,移正頸椎。
長女曾到警署追問傷勢成因
指父稱「警察打到佢咁」
陳盈康指,當時欲追問醫生事件起因,但醫生當時稱「而家救命要緊,你唔好問我發生咩事,你去問警察」,故她和家人前往警崗詢問,獲回覆指「你呀爸自行入院,不過我都唔係太知道發生咩事,負責嘅係油麻地警署」。
陳盈康續指,她和家人都希望得知爸爸傷勢的成因,故再前往油麻地警署,獲一位軍裝警員回應指「我拉咗你爸爸,22 號返嚟報到」,她稱當時對警員的回應感到疑惑,「我點帶全身癱瘓嘅人嚟警署報到?」
陳盈康續稱,她們返回醫院後已是晚上約 11 至 12 時,才看到剛完成支架手術的爸爸,「見到(爸爸)眼係咪埋,眼、耳、口、鼻係咁震」,醫生向她們表示事主應是清醒,著她們喚醒爸爸。她稱爸爸醒來後,不斷稱「有個乘客唔畀錢走咗去」、「用假銀紙」。陳盈康補充,當時有親戚問爸爸「邊個打你?」,引述爸爸稱「警察打到佢咁」。
長女:爸爸頸部有大面積瘀痕
研訊主任關注事主入院後,直至離世前的情況。陳盈康指,當時她每日都會去醫院探望,爸爸住院初期是清醒,「好似平時咁好多嘢講」,惟到 11 月底、12 月初,父親情況轉差,「唞唔到氣,含氧量機係咁響」。
研訊主任又關注,陳盈康在事主住院期間,為事主所拍攝的 11 張相片。陳盈康指,該 11 張相是在 11 月尾、分數次拍攝的;又指她拍攝時是「專登踎低影」,發現爸爸的「頸尾」有很大面積、深紫色的瘀痕。
研訊主任另關注,事主的保釋金事宜。陳盈康表示,她按警方指示於 11 月 22 日前往油麻地警署取回保釋金,當時警員向她表示,其父涉嫌毆打乘客的案件已結束,惟退回該 30 元保釋金需要其父親簽署,她最終與警員一同前往醫院。
長女:醫生透露無法判斷爸爸死因
研訊主任問及事主於 2012 年 12 月 11 日,即他離世前一天的情況。陳盈康指,當日爸爸並不清醒;醫生在同日晚上,向家屬表示抽血後發現有感染情況,情況嚴重,需要插喉。
她續稱,爸爸在插喉時感到害怕,「個人係震晒,流眼淚」,其後她和家人在爸爸完成插喉後,即 12 日早上約 5 時離開醫院。
她續指,她在 12 日約早上 6 時接獲醫院電話,稱爸爸情況不佳,著她和家人盡快前來;她們到達醫院時約約早上 7 時,醫生隨即解釋情況,稱曾為爸爸做心外壓,「肋骨已經斷咗幾條,佢好痛苦,你哋同佢講 bye bye」;最後醫生向她們宣布爸爸離世時,指「我哋要幫你呈上死因庭,我哋無辦法斷定點解佢咁傷同死亡」。
長女:警方信件「講大話」
指父親曾提及遭警棍毆打
研訊主任問及事主離世後,陳盈康有否作出任何投訴。她表示,父親曾指示她向警察投訴課投訴,稱「警察喺現場打佢、警察無查清楚就放走咗佢(乘客)」。她又指,警方曾向家屬寫信,她質疑警方內容是「捏造」。
期間,裁判官多次打斷陳盈康發言,並提醒問題是關注當時的醫療程序,而陳所提及的信件與事主離世無關。
陳盈康沉默片刻後,指「我認為封信好有問題,(警方)講大話」,又指當時父親的額頭、手踭、膝頭、全身均有很大面積的瘀傷,「一捺一捺,一條一條,又紅又腫」,另補充父親曾經提及遭警員以警棍毆打。
警員代表:死者曾求診精神科
警長代表:入院後出現譫妄症
代表家屬的資深大律師蘇朗年亦關於保釋金事宜。陳盈康表示,她在退還保釋金當日亦在醫院,惟爸爸無法簽收,故由她捉著父親的手,在文件上打手指摸。
代表警員林偉榮的資深大律師郭棟明指出,事主曾在 2010 年到屯門醫院精神科求診。陳解釋,2010 年發生菲律賓人質案,該案件案發時是晚上,而其父親是在夜間工作,故情緒受事件影響,而當時她亦有著父親去看醫生。
代表警長羅偉民的大律師吳美華則提及,事主在入院翌日有自言自語,亦有譫妄症的情況出現,問及陳盈康是否知情。陳回答指,醫生提及譫妄症時沒有指明日期。

日籍乘客:
目睹事主被警員押解時反抗
庭上另傳召事發時乘坐死者的士的日籍乘客齊藤貴裕。他作供前以日語宣誓,庭上有傳譯員協助。
齊藤供稱,2012 年 11 月 11 日晚上與太太前往環球貿易廣場用膳,期間曾飲用 500 毫升的酒,直至約晚上 9 時半離開酒店,並乘搭的士欲前往大坑道的住所。
齊藤續指,上車時並無要求司機即本案事主,行駛西隧或者紅隧,因為通常司機主動向他指出哪條隧道的收費較高,而他又認為一般會行經紅隧。他稱上車後很快就發現的士行駛西隧,便著司機停下。
死因研訊主任展示當晚西隧收費亭的閉路電視片段,顯示涉案的士在收費亭停下之後,齊藤在乘客座下車,並走到司機位前指著事主;另一片段則顯示,齊藤與事主在的士外拉扯推撞。
齊藤續稱,他當時和死者在的士外口角,因為路面不平,兩人跌倒地上,他被事主捉住、不讓離開,事主亦用右拳毆打他。
其後隧道職員把兩人帶離該處,當警察到場時,事主依然情緒激動,但由於事主說廣東話,故齊藤不理解其意思。齊藤稱,他後來由救護車送院,當時看到警員將事主帶上警車,而事主有作出反抗。
日籍乘客:感害怕故沒支付車資
蘇朗年盤問齊藤時,問及為何他當時不在車內向事主支付車資?齊藤指,上車後曾以英文向事主表示「行錯路」,但事主並沒有理會他,事主曾經在車內以廣東話大聲說話,令其感到害怕,故他打算駕駛至收費亭時與太太一起下車,惟車門在其下車後鎖上,所以當時只希望盡快救回太太便離開。研訊周四續。
CCDI-477/2013(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