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智英案|黎專欄稱「勇武派要有底線」 控方質疑無譴責或籲停止暴力

黎智英案|黎專欄稱「勇武派要有底線」 控方質疑無譴責或籲停止暴力

分享:

黎: 訪談節目與《蘋果》無關
官質疑高層積極參與製作

控方周二就黎的「Live Chat」節目提問。黎在控方提問下確認,早前供稱「Twitter Live」節目與《蘋果》無關,是其個人節目,黎亦沒同意於《蘋果》的平台中推出節目。

控方展示時任蘋果動新聞平台總監張志偉在 2020 年 6 月 30 日於「English News」群組發訊:「老闆計劃做的 twitter live,目的是和外國讀者互動,打國際線」。法官杜麗冰問,可見節目並非黎個人節目,亦與《蘋果》相關?黎重申,是他的個人節目,與《蘋果》無關,但節目會於《蘋果》宣傳。

杜麗冰質疑,所有高層都有積極參與黎的「Live Chat」節目?黎否認,指只有張志偉及由他安排的兩名員工協助,大部分時間會於其辦公室錄影節目。

控方指節目製作涉《蘋果》
黎:員工僅提供協助

控方再展示同年 7 月 2 日張志偉在群組發訊,指將於英文版宣傳黎的節目,會出「精華片段」,又提到該集話題圍繞《國安法》。控方質疑,整個節目製作都涉及《蘋果》?黎重申,只有兩名員工協助直播。

控方提到,黎的「Live Chat」節目於 7 天後首播,張志偉在群組發訊息指「老闆 twitter live 正在直播中」,並附上《蘋果》帳戶直播連結。群組中的高層均提出意見,例如馮偉光指節目形式似「獨白」,黎隨後回應「我們下次應轉為與觀眾對話」。控方又提到,在「Live Chat」節目推出後,《蘋果》有宣傳及在手機程式中提供內容撮要。

黎智英「Live Chat」節目(網上截圖)
控方指黎訪談節目實為《蘋果》節目

控方指,張志偉於 7 月 17 日告知群組成員,於《蘋果》的推播通知提到黎的直播「與全球網民互動」。控方指出,最終有觀眾透過 Zoom 於媒體平台發問。黎指不記得,但確認節目由張安排。控方再指,節目涉及《蘋果》的參與?黎確認。

張於兩天後再發訊指,黎與以色列前總理 Natan Sharansky 在集目的對談細節。控方指,訊息提到《蘋果》會於 YouTube、Twitter、Facebook 及「果燃台」宣傳。控方再展示翌日《蘋果》報紙 A3 版面,為該集節目的全版廣告。

控方指,除訂立題目外,節目由製作、宣傳及發布等過程,全部由《蘋果》負責?黎確認。控方再指,黎會用《蘋果》資源,又在高層共識下發布節目?黎指,是「English News」群組成員的共識。控方再指,「Live Chat」實為《蘋果》節目?黎重申,這是其個人節目,而《蘋果》支持及使用節目。

黎否認與張劍虹談及節目嘉賓

控方再指,所以群組達成共識,節目會於《蘋果》發布?黎確認,但重申是其個人節目,只是被《蘋果》使用,而《蘋果》涉及發布及提供技術支援。

控方另引述,「從犯證人」前壹傳媒行政總裁張劍虹早前供稱,黎曾告知他節目嘉賓「好猛」,包括美國退休將軍 Jack Keane ;而張表示擔心時機敏感,黎當時回應「以我做咗生意幾十年,以我做生意嘅直覺,佢哋咁搞我,我一定去到盡嘅,我冇得褪嘅」。

黎庭上指,他可能在其他場合說過「我一定去到盡」,但非與張談及 Jack Keane 時說,因黎未曾向張提及自己的朋友,所以張不會知道 Jack Keane 參與節目。

2021 年 6 月 17 日,張劍虹被捕。
控方質疑黎美國對談稱
示威者衝擊立會沒破壞意圖

另外,控方展示張志偉於 2019 年 7 月 1 日向黎傳送 7.1 立法會衝擊事件的照片;黎確認,當時知道示威者針對立法會作出暴力行為。控方指,黎同月訪美出席保衛民主基金會(FDD)對談,提到衝擊立法會事件,指示威者破壞範圍非常小,而且這種破壞手段屬象徵姿態以抗議政府,並沒有破壞意圖。

控方指,黎這樣形容,是想淡化暴力行為,免失國際支持?黎否認。法官杜麗冰問,黎早前供稱,著「從犯證人」陳梓華平息前線暴力,以保持國際支持,「這不就是你的想法嗎?」黎回應指,他在對談中的言論也是事實,他認為示威者沒觸碰貴重物品,只是毀壞了一些有象徵意義的東西。

控方問黎是否同意、支持,示威者在牆上畫標語、污損立法會前主席照片?黎否認。控方問,黎想示威者獲得同情?黎同意,又認為示威者當日行為,並非如控方所指是「極度暴力」。

黎智英與保衛民主基金會(FDD)對談(網上截圖)
黎:報道勇武派意見不代表支持

控方其後展示 2019 年 10 月《蘋果》報道〈和變勇:是政權逼我進化〉,以及一篇 11 月的報道〈屠龍隊邊緣呼喚 全民勇武三罷〉。

控方問,《蘋果》是否支持「是政權逼我進化」?黎稱,《蘋果》報道受訪者意見,不代表支持他的意見,又指同意「三罷」,但不支持「全民勇武」。

就涉「屠龍隊」的報道提到,「全民勇武或全民三罷中二擇其一」,黎指,這是一小撮人的情緒,不代表香港人亦這樣想,他亦不同意此想法。控方續引述報道提到,「8 月初屠龍隊才成軍,是真正走在最前線、無畏無懼的示威者」,黎否認提倡讀者成為「無畏無懼的示威者」,以及美化受訪者行為。

黎在控方提問下又指,當時沒將報道下架,但他毋需同意所有《蘋果》刊出的內容。控方問,當時黎有否著員工聯絡受訪的示威者,著他們不要使用暴力?黎稱沒有,因這非其責任。控方指出,黎透過報道煽動他人使用暴力?黎否認。

控方質疑黎專欄沒說籲停止暴力

控方展示同年 12 月 22 日黎專欄文章〈我們堅持下去,才有希望〉,提到「那天跟陳日君樞機提起,他說要避免滲透,勇武派是時候組織領袖團隊,有了領袖團隊便有了原則和勇武的底線⋯勇武的手足們,請考慮一下陳樞機的意見」。

黎確認,支持陳日君的意見,當時希望緩和暴力、支持勇武派組織領袖團隊。控方問,是想「保持一定程度的暴力?」黎稱,他沒有這樣說,只是說勇武派沒有原則和底線。控方追問,黎沒譴責暴力?黎稱,沒有譴責暴力,但認為需要控制暴力。

控方再問,黎沒說他們應該停止暴力?黎指,他稱要有底線、著勇武派組織領袖團隊,實際上是告訴他們應該停止暴力。控方質疑,說「應該停止暴力」不是更簡單嗎?黎指,勇武派不會聆聽,這樣說便無效。

黎否認向讀者煽暴 指控方捏造

控方問,是否可說黎某種程度上,支持以暴力方式示威,但要在控制下進行?黎同意,稱在控制下進行,就不會越界。

控方再問,黎是否意圖向讀者煽動暴力?黎否認,指「我不知道你從哪裡看出(煽動暴力),我是說要有原則及底線」﹐又指控方捏造。控方回應,黎只需根據問題,簡單回答是或否,以免浪費時間;黎則指「我認為你最好不要浪費時間去捏造事情」。

法官李運騰指「請不要爭論,這是法庭的判斷」,著黎只需要回答問題,黎回應「對不起」。控方其後指出,黎藉文章意圖引起對中央和香港政府仇恨、蔑視或不滿;黎不同意。

另外,李運騰關注審訊進度,指控方能否維持原來預算,於 3 月中旬完成盤問?控方指,盤問較預期快,指仍有涉及《蘋果》作為平台、黎在《國安法》生效前後的發言等範疇,形容「將是最後一個議題」。

HCCC51/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