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現場 見證記錄

《法庭線》本周焦點報道 2023.10.15-21

《法庭線》本周焦點報道 2023.10.15-21

分享:

Podcast:
本周焦點:

7.21非白衣人案 控方片:林卓廷着人群勿出閘

前立法會議員林卓廷與另外 6 名「非白衣人」,被控 2019 年 7 月 21 日在元朗站暴動。控方開案時指控,有黑衣人與白衣人在元朗站聚集,「(被)多番挑釁下,部分白衣人開始衝入付費區」,而各被告涉及挑釁、射水及擲物「襲擊白衣人」。

控方播放的片段則顯示,林卓廷於衝突前向閘內人群稱,「喂大家唔好自己出閘先,因為出面仲有好多黑社會喺度」,又指已聯絡元朗警區協助;林其後在列車車廂中被穿白衣人士襲擊。

辯方讀出的承認事實披露,事發當日有 11 名警員在十八鄉村公所、雞地等各處監察及巡邏,而辯方亦將事發日之前,《經濟日報》副社長石鏡泉在「守護香港」集會的發言、《鏗鏘集》等片段呈為證物。法官陳廣池一度指影片標題涉誤導。

9.29金鐘暴動案全審結 《法庭線》數據分析

2019 年 9 月 29 日,網民發起「全球反極權大遊行」,96 人被控在金鐘一帶暴動,是理大「圍魏救趙案」後,涉及被告人數第二最多的反修例暴動案件。當中除一人被指潛逃,餘下 95 被告分成 11 宗案件處理;事隔逾 4 年,最後一批被告的案件於今年 10 月初審結。

根據《法庭線》統計,共有 68 人認罪,當中 93% 是於開審前認罪,而其餘 27 人經審訊後被裁定罪成;整體定罪率為 100%。據判詞,69% 罪成被告是以非直接證據定罪,即沒證據顯示他們涉實質暴力或直接破壞社會安寧行為,法庭是藉示威者衣著、裝備及身處暴動現場等推論,他們在場壯大暴動聲勢,「作為協助及鼓勵的一分子而參與其中」。

房屋政策排除同志配偶違憲 房委會上訴失敗

兩名同性配偶欲以家庭成員身分,分別申請公屋及入住居屋,均被房委會拒絕,早前提出司法覆核被裁定勝訴。房委會不服兩案判決提上訴,周二(17 日)均被上訴庭駁回,維持原審判決。

針對房委會一方認為,配偶政策可保障異性伴侶申請公屋的權利,上訴庭反駁,即使同志伴侶可申請公屋,亦不影響異性伴侶申請公屋的權利。雖然可能影響他們的輪候時間,但《基本法》從未保障輪候時間。

居屋案的申請人原為吳翰林,他於 2020 年受抑鬱困擾自殺離世,由丈夫李亦豪繼續處理申請。李透過律師表示,對今次判決表示感激,但遺憾無法與吳翰林一同見證。

荃灣中槍健仔認暴動、潛逃等 判囚47月

2022 年 7 月,4 名涉及反修例案的青年,包括在荃灣中槍的「健仔」曾志健,於西貢潛逃時被捕,警方其後亦拘捕協助 4 人匿藏的男子。曾志健承認暴動及襲警罪,另與 3 人承認妨礙司法公正,周三(18 日)在西九龍裁判法院(暫代區院)判刑。

就荃灣暴動案,暫委法官嚴舜儀指,曾志健手持自製盾牌及金屬棒,屬有備而來,又指曾志健患抑鬱症、槍傷非減刑因素。總括而言,曾志健兩案的總刑期為 47 個月監禁,另外兩男分別被判 10 及 20 個月監禁,案發時未成年男生被判入教導所。

安達臣道天秤倒塌死因研訊未定 死者母稱「生不如死」

2022 年 9 月,秀茂坪安達臣道房協地盤發生奪命工業意外,一個重 65 噸的天秤倒塌,導致 3 死 6 傷。死因庭周五(20 日)閉門處理第二次研訊前檢討,由死因裁判官周慧珠負責。

事故死者、22 歲工程師助理潘浩鈺的母親,散庭後透露,已收到驗屍等共 5,000 頁報告,而警方調查報告預計於今年底完成。她指事發至今不斷奔走於醫院、法庭和勞工處,「日子好漫長好難捱,生不如死」。據了解,律政司需時決定有否進一步檢控,死因研訊會否召開待決。

涉瞞行蹤表證成立 王詩雅開始作供

曾出席港區人大代表洪為民生日派對的「榮源茶行」太子女王詩雅,涉於確診期間,向衞生署隱暪出席派對當日的行蹤。

王的代表大狀黃繼兒於「毋須答辯」陳詞指,王為受害人,法庭須考慮「當時佢腦嘅運作情況」,王未必清楚自己提供了虛假的資料,又指王主動致電,向衞生署補充行蹤,被控告「唔係文明嘅、普通法嘅社會所樂意見到」。暫委裁判官葉青菁其後裁定,王 4 項傳票表證成立,須就控罪答辯。

王選擇出庭作供,指當時母親為緊密接觸者,自己被送到竹篙灣隔離,入住後發現沒熱水洗澡,又一度發燒至逾攝氏 38 度,徹夜等候仍沒人送她入院,又不斷收到不同「自稱衞生署職員」來電,曾與她核對「安心出行」紀錄。

其他焦點新聞:
法律101:
焦點
最新文章
最新影片

訂閱支持,撐起《法庭線》

所有報道免費向公眾開放,
有賴讀者付費月訂或年訂支持營運。
全部訂閱收入均用於營運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