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現場 見證記錄

陳朗昇旺角採訪阻差辦公罪成 判囚5天准保釋候上訴 官指「肆無忌憚」發問

陳朗昇旺角採訪阻差辦公罪成 官拒納證供 指陳「肆無忌憚、不合情理地發問」

分享:

網媒《Channel C》多媒體製作主任、記協主席陳朗昇,2022 年 9 月前往旺角麥花臣場館採訪元朗朗屏邨業主大會時,被指拒向警員出示身份證被捕。他周一(25 日)在西九龍裁判法院被裁定「阻差辦公」罪罪名成立。

裁判官梁嘉琪拒絕接納陳的證供,指並非他當時的真實信念,梁亦接納警員有合理理由截查陳,又指案發時警員已道出身份,達到陳發問目的,惟陳仍繼續詢問,指他「肆無忌憚、不合情理地發問」。

梁以 7 天監禁為量刑起點,考慮陳於傳媒界的背景和貢獻,酌情扣減 2 天。辯方申保釋候上訴獲批准,期間不得離港,並須交出所有旅遊證件,每周 2 天到警署報到。陳在法院外指,公眾可看到法庭的看法,認為「公道自在人心」,預計未能出席海外會議,惟不影響記協主席工作。

記協指對裁決極度遺憾,又指警方拘捕正進行採訪工作、行使基本權利,並盡力配合警方行動的記者,再由法庭定罪,「向外界釋出香港以法律為名,針對新聞工作者,阻撓新聞採訪的強烈訊號。」認為顯示新聞自由「並無改善甚至惡化」。新聞聯則發聲明指,判決彰顯法律公義,「再次向社會傳遞出一個重要信息﹕沒有不守法的『新聞自由』」。

網媒《Channel C》多媒體製作主任、記協主席陳朗昇,周一(25 日)下午到西九龍裁判法院應訊。(Tszhei Chan 攝)
網媒《Channel C》多媒體製作主任、記協主席陳朗昇,周一(25 日)下午到西九龍裁判法院應訊。(Tszhei Chan 攝)

陳朗昇:公道自在人心
望同業續謹守崗位、努力報道

陳朗昇於裁決後步出法院,他向記者指正申請上訴,沒太多事可說,稱公眾可了解法庭裁決的理據,「公道自在人心」。被問到判決對記協有否影響,陳表示,原定下月中離港參與海外會議,內容包括保護記者的方法,惟現時因保釋等候上訴,預計未能參與。

對於被判處監禁,陳指「不覺得意外」,稱事前估算較大機會被裁定罪成,亦有預計會坐監。他提到今年先後涉及本案及另一宗衝紅燈案件,均被判罪成,「咁我都有質疑自己對法律嘅理解係咪錯誤咗」。

被問到對記協主席工作有否影響,他表示記協職位是民選,若會員認為他在事件上做得不好,可罷免他,「或者下次選舉嘅時候,如果我繼續尋求連任,可以唔選舉我。」惟對現時主席工作沒有影響。

陳又表示,案件為同業帶來警惕,「警察埋到你身,唔好理就攞咗你嘅記者證同身份證出嚟,無論你有其他申索或者詢問。」陳另指,案件對香港新聞自由形象必定有影響,但他希望同業可繼續謹守崗位,努力報道真相及新聞事件。

陳早前在牛津大學參與「路透社學人計劃」,主辦的牛津大學路透研究所(The Reuters Institute)於裁決後,在 Twitter 回應,所長 Rasmus Kleis Nielsen 教授指,對裁決感遺憾,認為反映不少新聞工作者在「專制的環境」(authoritarian environments)中面對挑戰。

記協:對裁決極度遺憾
事件釋出「阻撓新聞採訪的強烈訊號」

記協回應指,對主席陳朗昇採訪期間被指阻差辦公,以及被判囚 5 日「感到極度遺憾」,認為裁決「再度印證香港新聞自由,在法例上所受的保障已淪為空談」,指「即使一名記者採訪時配合警員要求,並試圖行使作為市民的基本權利,仍會被裁定刑事罪行」。

記協續指,據法庭供詞,陳被截查時已按警員要求取出身份證,期間陳向便衣警員查詢身份、隊伍及截查原因,卻換來警方拘捕,而陳與警方的互動歷時僅 15 秒,警方證人以陳情緒激動、揮動雙手為由,指控其阻差辦工,「此說法居然獲法庭接納」。

記協指,被查問市民有權向警員查問截停搜查原因,以及懷疑所犯的罪行,市民亦有權要求警方出示委任證,證明身份,又指警方拘捕一名正進行採訪工作、行使基本權利,並盡力配合警方行動的記者,再由法庭定罪,「向外界釋出香港以法律為名,針對新聞工作者,阻撓新聞採訪的強烈訊號。記協認為主席所面對的裁決和刑罰,顯示香港新聞自由並無改善甚至惡化。」

新聞聯:裁決彰顯法律公義
沒有不守法的「新聞自由」

香港新聞工作者聯會周三(27 日)發聲明,指注意到記協主席陳朗昇被裁定罪成,認爲裁判官的判決法理清晰,「彰顯了法律公義,再次向社會傳遞出一個重要信息﹕沒有不守法的『新聞自由』,沒有任何人可以凌駕於法律之上」。

官拒納陳朗昇證供
並指陳「肆無忌憚、不合情理地發問

裁判官梁嘉琪裁決時指,由呈堂片段可見,由於被告的阻礙,行人需要行出馬路,而當時路上有車經過,亦有人在對面行人路駐足觀看。梁續指,截查警員供稱收到情報指業主大會期間或會發生混亂,當時陳與另一人並肩而行,前往旺角麥花臣場館方向,認為警員有合理目的截查他們。梁並同意控方所指,便衣警員可視乎工作需要,不一定需要配戴委任證。

就控方質疑現場 4 名警員的證供有出入,梁認為警員接觸陳的時候有先有後,於不同時段觀察,即使情節有分歧,但並不重大,或影響他們證供的可信性,裁定 4 名警員的證供均清晰可靠,接納他們的證供。

至於陳朗昇稱因 2019 年反修例運動時曾遭公開身份證資料,擔心資料再遭外泄而問清截查警員身份。梁指,陳於盤問時表示要先了解截查警的身份,惟他及後又指截查警最終沒提供姓名和編號,但他仍打算出示身份證,可見其證供前後轉變。

梁指,本案現場與 2019 年情況不同,當時亦無人進行直播、沒直播工具,認為看不到陳有基礎擔心其個人資料會遭外泄。梁拒絕接納陳的證供,認為其供詞並非當時的真實信念。

梁又指,陳朗昇供稱長年從事警察新聞,加上其傳媒經驗豐富,案發時截查警員已道出身份,達到他的發問目的,惟他仍繼續詢問。梁指他「肆無忌憚、不合情理地發問」,考慮其提問過程及態度等,認為陳唯一目的是故意阻撓警員執行職務,故裁定他「阻差辦公」罪罪成。

求情:非預謀或處心積慮行事
非同類案最嚴重

辯方求情指,本案對警員的阻撓只涉及無出示身份證,陳沒有對警員造成實際傷害或逃走,案件亦不涉黑社會、打鬥或販毒等情況,強調本案於同類案件中並非嚴重。辯方指,陳沒有預謀或處心積慮行事,其行為僅屬短時間的即時反應。

辯方續指,陳朗昇有良好背景,已婚及有穩定工作,任職記者及為記協主席,強調他沒有重犯機會,本案屬單一事件。

劉慧卿求情信:
陳致力捍衛言論新聞自由

辯方呈上前立法會議員、前記協主席劉慧卿的求情信,指陳擔任前線記者逾 20 年,致力捍衛本港的言論和新聞自由,另提到陳朗昇曾獲頒中大新聞獎、獲路透社學人計劃赴笈牛津大學進修。聖公會主教長陳謳明大主教則在信中,讚揚陳對不同牧區的侍奉工作有貢獻。

辯方強調,陳定期到大學作講座,並透過與外地交流,將海外新聞採訪經驗帶返香港,貢獻社會。辯方續引述涉及社會運動的「阻差辦公」案例指,情節更嚴重的案件判處罰款或社會服務令,期望法庭可判處非監禁式刑罰。

辯方讀出陳朗昇求情信
稱至今對警隊無怨恨

辯方最後指,期望法庭批准陳希望就案件陳情。梁關注,陳有律師代表下親自發言,對他是否有利,認為辯方應先知悉其陳述內容。

經短暫休庭後,辯方表示可由大律師講述陳親撰的求情信,當中提到陳認為採訪警隊的新聞,充滿挑戰和甚有意義。他於 2014 年兩傘運動參與街頭採訪,曾被警員推倒和遭胡椒噴劑噴中,事後獲助理處長級警務人員私下道歉;2019 年反修例運動時遭警員公開身份證資料。

辯方指,陳至今對警隊亦無怨恨,邀請法庭考慮案件整體嚴重性及其個人背景,判處非監禁式刑罰。

官:未見悔意以判囚 7 天量刑
考慮貢獻酌情扣減

梁判刑時指,案例指出同類罪行需要有阻嚇性判刑,考慮本案背景、陳的行為和所造成的阻撓,即使本案不涉社會運動,但判刑應反映香港公眾守規守秩序的可貴。

梁指,罰款或社會服務令不足以反映案件嚴重性,加上求情信中未見陳有悔意,餘下選項只餘下短期監禁,遂以 7 天監禁為量刑起點,指考慮陳於傳媒界的背景和貢獻,酌情扣減 2 天,最後判囚 5 天。

辯方隨則申請保釋等候上訴,梁批准陳朗昇以 3 萬元現金擔保,期間不得離港、交出所有旅遊證件,以及每周兩天到警署報到。

審訊時 警供稱陳情緒激動
陳供稱望問清楚警資料「有差池可投訴

案件於 2023 年 5 月開審,案發時截查陳朗昇的便衣警員供稱,收到情報指有人鼓吹媒體和居民到場表達不滿和訴求,評估或會發生混亂。當時見陳與同行男子打斜過馬路,被告以手按著斜孭袋,認為他們或打算示威,故將他們截停。

警員指,將陳截停後多次表露身分及要求出示身份證,惟陳情緒激動未有依從。同隊警員及後到場,要求陳退後和冷靜,期間有出示委任證,同時有警員警告陳冷靜。陳未有理會,最終遭警員壓向牆邊拘捕,警員認為他有逃走意圖,反手鎖上手扣。

陳朗昇在案件表證成立後出庭作供,指截查警兩度「好快咁」拿出卡套,但無回應其提問,及後多名警員走近,截查警亦無再要求他盡快出示身份證。陳解釋,因自己曾遭公開身份證資料,故希望問清楚截查警員的資料,「如果中間有咩差池,我都可以根據我問嘅資料跟進投訴。」

陳被控阻差辦公

42 歲被告陳朗昇,否認「阻撓在正當執行職務的警員罪」及交替控罪的「阻礙公職人員」罪。控罪指他於 2022 年 9 月 7 日,在旺角麥花臣場館外,故意阻撓在正當執行職務的女警 26781;及阻礙她執行公務。

《侵害人身罪條例》下的「阻撓在正當執行職務的警員罪」,一經定罪可處監禁 2 年;《簡易程序治罪條例》下的「阻礙公職人員罪」,一經定罪可處監禁 6 個月。

WKCC3375/2022
焦點
最新文章
最新影片

訂閱支持,撐起《法庭線》

所有報道免費向公眾開放,
有賴讀者付費月訂或年訂支持營運。
全部訂閱收入均用於營運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