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現場 見證記錄

47人案第二周審訊|區諾軒作供 指戴耀廷推動初選計劃 民主派對細節曾現分歧

初選47人案 - 法庭線

分享:

民主派初選 47 人案第二周審訊完成,已認罪的第二被告區諾軒連日以控方證人身分作供。他供述初選計劃「一切由飯局開始」,指在 2020 年 1 月與戴耀廷等 4 人飯聚,戴提出需思考在立法會選舉中「再下一城」,眾人討論建立參選協調機制,而戴稱若民主派能佔立法會議席逾半,「將會係一個大殺傷力嘅憲制武器」。區亦答應任籌劃者,「貢獻我視之為民主運動嘅工作」。

區另供稱,戴曾提出在各區協調會議的文件中,加入「積極運用《基本法》權力,否決《財政預算案》」字句,而社民連、民主黨、街工,以及鄒家成及張崑陽等有意參選人,各有不同關注及取態,當中鄒家成曾質疑字眼,指為何用「積極」而不是用「會」。區又指,各方對替補機制、每人投票的票數等曾有分歧,經協調達成共識。

區又提及,自己曾讀戴於《蘋果日報》撰寫的〈真攬炒十步 這是香港宿命〉文章,並親對戴指出其「想法太瘋狂」。區又透露,2021 年 9 月已在協助警方調查,獲警方展示另一被告趙家賢的手機 WhatsApp 紀錄。控方主問已進入初選論壇,區供稱在《蘋果日報》大樓舉辦了 6 場論壇。控方已完成播放九龍西、九龍東及港島 3 場論壇。

法院外,連日繼續有逾百人排隊輪候旁聽,曾出現約 20 名非華裔人士,當中有人帶同幼童、嬰兒排隊,其後一邊用奶樽餵奶,一邊步入法院。有未能進入正庭旁聽的市民稱,眾被告還押逾 700 日,希望「睇吓佢哋有咩變化」,有人對未能入正庭感失望,亦有人指「入唔到都唔緊要嘅,可以睇直播」、「排隊都係一種支持」。

《法庭線》整理第二周審訊的文字及影像報道,讓讀者掌握審訊進展。
審訊第六日(2 月 13 日):
47 名民主派被控「串謀顛覆國家政權」案,周一(13 日)在西九龍裁判法院(暫代高院)展開第 6 天審訊。控方傳召首名證人、認罪被告區諾軒作供。區以特別通道進出,作供期間一直由 3 名懲教人員看守。

區諾軒供稱,初選「一切由飯局開始」,指在 2020 年 1 月與李永達、李卓人、黃浩銘與戴耀廷飯聚,戴指 2019 年區選民主派大勝,需思考在立法會選舉中「再下一城」。眾人席間討論建立參選協調機制,而戴「比較堅持用公民投票形式」。

區續供稱,戴席上稱若民主派能佔立法會議席逾半,「將會係一個大殺傷力嘅憲制武器」。區回應法官時進一步解釋,是指可行使《基本法》賦予的否決權,包括否決政府《財政預算案》。區又指,自己同意戴的願景「會係好大嘅進步」,遂答應任籌劃者,「貢獻我視之為民主運動嘅工作」。審訊周二(14 日)續。

文字報道全文:
47人案|控方證人區諾軒供稱 初選源於與戴耀廷等人飯局 指戴稱立會過半成憲制武器

審訊第六日(法院外):
47 人案周一(13 日)在西九龍裁判法院(暫代高院)展開第六日審訊,法院外繼續有逾百人排隊輪候旁聽。隊伍中,出現約 20 名非華裔人士,當中有人帶同幼童、嬰兒排隊,其後一邊用奶樽餵奶,一邊步入法院。

隊伍中,一名男子向記者自稱是難民,稱有朋友指有報酬及酒精飲品,但他不知道是排隊取籌旁聽。部分排隊人士取籌後在法院短暫逗留,然後於 10 時開庭前離開。記者問一名幼童需否上學,他拉下口罩,說「I don't want to」,身邊的家長立刻替他拉上口罩。

記者同時接觸到多名未能進入正庭旁聽的市民,有人稱眾被告還押逾 700 日,希望「睇吓佢哋有咩變化」,有人對未能入正庭感失望,亦有人指「入唔到都唔緊要嘅,可以睇直播」、「排隊都係一種支持」,有人指仍希望現身排隊,讓記者知道有人支持被告。

此外,司法機構職員下午在延伸庭宣布,正庭尚有 11 個空位,「…手頭上 1 至20 號飛,有無黃色飛持有人,你係想過去 3 號庭(正庭)嘅,可以出來同我換飛」。最後共約 10 人獲安排轉往正庭旁聽。

文字報道全文:
47人案|排隊人龍第二周續現 非華裔人士帶幼童、嬰兒輪籌 自稱難民指可取酬

審訊第七日(2 月 14 日):
47 名民主派被指組織及參與初選,串謀無差別否決《財政預算案》,被控「串謀顛覆國家政權」一案,周二(14 日)在西九龍裁判法院(暫代高院)展開第 7 天審訊。首名控方證人區諾軒續作供,指與戴耀廷推動初選計劃,並以九龍東為試點協調民主派參選。

控方向區展示「35+project」文件檔案,第一點寫上「五大訴求缺一不可」。區庭上確認,該文件在九東協調會議上使用,由戴準備,而目的是介紹初選機制。區另供稱,戴曾提出在會議文件中,加入「積極運用《基本法》權力,否決《財政預算案》」句子,戴當時解釋若政府不聽民意,「就要拎呢個憲制權力出嚟」。

區又指,曾與戴耀廷會見民主派政黨及有意參選人,各人曾對初選有不同反應,包括投票是用實體票抑或電子票,因影響勝算,但對運用否決權並不關心或有保留。區稱過程中有「兩個觀察」,包括指否決權是《基本法》定明,「咁大家就覺得好理所當然」。法官李運騰促區勿發表演說,要集中回答問題,指否則案件會審至下年。案件周三(15 日)續審。

文字報道全文:
47人案|區諾軒:戴耀廷倡協調會議文件加「積極用基本法權否決預算案」字句

審訊第七日(法院外):
47 人案繼續於西九龍裁判法院審訊。審訊之初,法院外每日均見數十至逾百人排隊待取籌,亦有人疑收酬通宵候籌,其後排隊人士略見減少。至本周審訊前的周日(12 日)的傍晚,法院外人龍重現。通宵排隊的冼小姐向《法庭線》記者表示,自己是其中一名被告的友人,朋友自下午 5 時許已到場,她之後再「接力」排隊,希望能搏得進入正庭的機會。

對於有人或收酬候籌,她說本身「唔想爭、爭唔嚟」、「由得佢哋爭飽佢」,但認為控方證人區諾軒作供的日子「比較特別」,加上欲與眾被告見面,才會熬夜輪候。

文字報道全文:
47人案|第二周審訊人龍再現 被告友人稱下午5時開始排隊候翌日籌 只為見一面

審訊第八日(2 月 15 日):
47 名民主派被指組織及參與初選,串謀無差別否決預算案,被控「串謀顛覆國家政權」罪一案,周三(15 日)在西九龍裁判法院(暫代高院)展開第八天審訊。區諾軒續作供,指戴耀廷在九東、九西、港島、新東的協調會議中,倡在文件加入「積極運用《基本法》,否決《財政預算案》」字句。

區供稱,鄒家成曾在新東會議上質問戴,為何字句中要用「積極」字眼而不用「會」,及後引發激烈討論。區在法官李運騰詢問下,指「會」字「係較為確定」。法官陳慶偉則問,鄒當時是否想有一個較肯定使用否決權的說法,區稱「係有呢個含義」。

區又供述,與會者對戴所提字句反應不一,其中社民連提出質疑,舉例指如涉「全民退休保障」會支持預算案、司馬文亦不同意戴的看法;張崑陽則表態支持,並稱有留意戴〈攬炒十步曲〉文章。區稱自己亦曾閱讀該文,並曾親對戴指出其「想法太瘋狂」。審訊周四(16 日)續。

文字報道全文:
47人案|區諾軒:鄒家成提否決預算案用更確定字眼 戴耀廷文章「想法太瘋狂」

審訊第八日(法院外):
民主派初選 47 人案正於西九龍裁判法院(暫代高院)審訊。法院外每日均見數十至逾百人排隊旁聽。《獨立媒體》周二(14 日)揭發,有人透過 WhatsApp 招募人通宵輪籌,而記者放蛇報名參加,取得籌號後在法院附近的富昌邨獲發 800 元現金酬勞。

《法庭線》周三( 15 日)致電被指為「蛇頭」的男子范功健,他表示「我無嘢回應,我做緊嘢。」記者問有何目的,范沉默未有回應,未幾掛線。

警方指,如發現任何違法行為,定必嚴肅處理並採取適當的執法行動。司法機構重申連日回覆的內容,指所有排隊輪候的公眾人士均有序取得入庭籌,即座位數目足以應付需求,會繼續密切注視情況,適時調整有關安排。惟未正面回應「排隊黨」的問題。

文字報道全文:
47人案|《獨媒》放蛇排隊旁聽獲酬800元 被指涉事男子:「我無嘢回應,我做緊嘢」

審訊第九日(2 月 16 日):
47 名民主派被控「串謀顛覆國家政權」罪一案,周四(16 日)在西九龍裁判法院(暫代高院)展開第九天審訊。區諾軒作供時透露 2021 年 9 月已在協助警方調查,期間獲警展示另一「共犯證人」趙家賢的手機 WhatsApp 紀錄。翻查資料,區於同月、本案第二次提訊日,首次表示擬認罪。

在控方主問下,區諾軒亦完成交代各區協調會議內容,指 5 個地方選區達成 4 點共識,例如會辦初選、目標議席等;超區協調會議因「大局已定」而迅速結束,戴亦沒提否決預算案字句。另新東沒就「會」或「積極」運用《基本法》權力字眼爭議達成共識。

控方亦開始就初選論壇提問,區確認論壇由他負責籌備,並指 6 場論壇均於《蘋果日報》大樓舉行。控方完整播出九龍西論壇片段,片中民主黨黃碧雲屢被本土派參選者質疑;證人席的區諾軒一度轉頭望向黃,庭內被告及旁聽不時發笑。案件周五(17 日)續審。

文字報道全文:
47人案|區諾軒作供透露2021年9月已助警調查 指《蘋果》借出大樓辦初選論壇

審訊第十日(2 月 17 日):
47 名民主派涉組織及參與初選,被控「串謀顛覆國家政權」案,林卓廷、何桂藍、陳志全、鄒家成等 16 不認罪被告周五(17日)在西九龍裁判法院(暫代高院)展開第 10 天審訊。控方繼續傳召同案認罪被告區諾軒作供,並完成播放九龍東、港島選區的論壇片段。

法官李運騰在播片前指,留意到九東論壇中只有施德來不認罪受審,問控方是否打算使用「共謀者原則」 ,並依賴其他出席者發言,指控受審被告。主控周天行確認,會依賴出席者的發言舉證,並會在控方完結案情前闡述證據基礎。案件下周一續審,料繼續播放餘下 3 區的片段。

文字報道全文:
47人案|第十日審訊 控方續播九東、港島初選論壇片 控方會引「共謀者原則」舉證
HCCC69/2022
焦點
最新文章
最新影片

訂閱支持,撐起《法庭線》

所有報道免費向公眾開放,
有賴讀者付費月訂或年訂支持營運。
全部訂閱收入均用於營運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