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場》被指煽動案周四裁決 正庭及延伸庭共設165公眾席

《立場》被指煽動案周四裁決 正庭及延伸庭共設165公眾席

Read more

《立場》被指煽動案 開審至裁決橫跨近2年 裁決前回顧控辯爭議點

《立場》被指煽動案 開審至裁決橫跨近2年 裁決前回顧控辯爭議點

Read more

《立場》案三度押後裁決 主審法官郭偉健屆退休之齡 政府延長其任期至2025年

《立場》案三度押後裁決 主審法官郭偉健屆退休之齡 政府延長其任期至2025年

Read more

《立場》被指煽動案原訂4.29裁決 第三度押後至8.30裁決

《立場》被指煽動案原訂4.29裁決 第三度押後至8.30裁決

Read more

《立場》被指煽動案4.29裁決 由開審至裁決橫跨近一年半

《立場》被指煽動案4.29裁決 由開審至裁決橫跨近一年半

《立場新聞》被控「串謀發布煽動刊物」案,自控、辯雙方於 2023 年 6 月底完成結案陳詞,原定於同年 10 月裁決,其後改至 11 月裁決。因應辯方要求法庭考慮英國樞密院早前一份有關煽動條例的判詞,法官郭偉健另希望等候譚得志煽動上訴案結果,案件再度押後裁決。

司法機構網頁顯示,案件將於 4 月 29 日下午 2 時半裁決,預計需時 180 分鐘。

《立場新聞》被控「串謀發布煽動刊物罪」,為 1997 年後首宗傳媒被控煽動案的審訊,由 2022 年 10 月開審至今歷 57 日審訊,橫跨近一年半。

Read more

《立場》被指煽動案|控辯就樞密院案例陳詞 官再押後裁決待快必上訴結果

《立場》被指煽動案|控辯就樞密院案例陳詞 官再押後裁決待快必上訴案判決

《立場新聞》被控「串謀發布煽動刊物」案,周三(15 日)踏入第 57 日審訊。自控、辯雙方於 2023 年 6 月底完成結案陳詞,原定押至周三裁決,其後因應辯方要求法庭考慮英國樞密院最近一份有關煽動條例的判詞,法官要求雙方進一步陳詞。

控方指,樞密院判詞提到煽動罪須證煽暴意圖,只屬法官的「附帶意見」,而千里達及香港的煽動罪條文有別,加上香港 2019 年爆發反修例事件,有「特殊社會情況」,不能完全將千里達的煽動解讀套用於香港。

辯方則指,香港與千里達的煽動罪,同屬普通法下的罪行,「大家淵源一樣」,而有關煽暴意圖的判詞內容,屬該案憲法爭議下的結論,故法庭應該採納。她又稱,即使如控方指,香港情況特殊,同樣要保障基本權利,「一句講晒係言論自由」。

由於譚得志煽動上訴案,譚一方同樣爭議煽動罪須證煽暴,上訴庭最遲於明年 3 月頒裁決,法官郭偉健認為,「比較安全嘅做法係等上訴庭(判決)」,最終決定在譚得志案有結果的 30 日內就本案裁決。

Read more

《立場》被指煽動案 下周三裁決改為陳詞 據悉與英國樞密院最新判決有關

《立場》被指煽動案 下周三裁決改為陳詞 據悉與英國樞密院最新判決有關

《立場新聞》被控「串謀發布煽動刊物」案,自控、辯雙方於 2023 年 6 月底完成結案陳詞,原定於 10 月 4 日裁決,其後改至下周三(11 月 15 日)裁決。

司法機構網頁最新顯示,當日程序由裁決改為陳詞。據悉,控辯雙方將就英國樞密院最近裁定煽動暴力或動亂意圖是煽動定罪的「隱含必要條件」一事,呈交書面陳詞,並將於 11 月 15 日作出口頭陳詞。

律政司回覆指,由於相關案件的司法程序正在進行,不適宜作出評論。

Read more

《立場》被指煽動案押至11.15裁決 屆時距開審逾1年

《立場》被指煽動案 原定10.4裁決 押至11.15下午進行

《立場新聞》被控「串謀發布煽動刊物」案,自控、辯雙方於今年 6 月底完成結案陳詞後,法官郭偉健一度押後案件至 10 月 4 日裁決。司法機構網頁最新顯示,裁決日改至 11 月 15 日下午 2 時半進行,預計需時 180 分鐘。

《立場新聞》被控「串謀發布煽動刊物罪」,為 1997 年後首宗傳媒被控煽動案的審訊,由 2022 年 10 月開審至今歷 56 日審訊,橫跨逾 10 個月,預料至裁決日將超過一年。

前總編輯鍾沛權在 4 月初完成 36 日作供。另一被告、前署任總編輯林紹桐不作供亦不傳召證人。案件原定於 6 月 19 日結案陳詞,後因署理高級助理刑事檢控專員伍淑娟確診新冠肺炎,押至 6 月 26 日一連三日進行。

《立場》被指煽動案件追蹤

Read more

《立場》被指煽動案|辯方結案:涉案文章非失實 質疑控方訂傳媒新守則 10.4裁決

《立場》被指煽動案|辯方結案:涉案文章非失實 質疑控方訂傳媒新守則 10.4裁決
《立場新聞》被控「串謀發布煽動刊物」案踏入第 56 日審訊,控辯雙方完成結案陳詞。法官郭偉健押後案件至 10 月 4 日裁決,旁聽席聞言嘩然,兩名被告續准保釋。

辯方資深大律師余若薇下午陳詞時指,涉案 17 篇文章並非失實,亦沒構成實際國安風險,強調《立場》只是記錄時代呼聲。若法庭接納被告的目的,煽動就不是唯一合理推論。余又質疑,控方在結案陳詞訂下傳媒新守則,例如「反中亂港分子」的資訊,可報道但不可訪問、相關言論可引述但不可詳盡引述,質疑「我都唔知(守則),你又話我犯咗,有啲死不閉目」。

另外,控方結案陳詞提到《立場》的「中共百年影像」文章,當中提及大饑荒等歷史事件,形容內容「以下犯上」、「揭瘡疤」。余認為,《立場》記錄歷史也被批評,質疑控方說法不公允、準則難以拿捏。

相關報道:
【實時更新】《立場》案第56日審訊 控辯雙方完成結案陳詞 案件押至10.4裁決

Read more

【影片】《立場》案|被質疑雙重標準 控方:「就算其他傳媒有犯事,唔代表我唔可以告你」

《立場新聞》被控「串謀發布煽動刊物」案踏入第 55 日審訊。控方完成結案陳詞,針對辯方質疑檢控「雙重標準」,控方指即使是同一篇文章,都要考慮發布者意圖及當時背景,稱「就算其他傳媒有犯事,唔代表我唔可以告你」。控方又指,政府的聲音長期處於弱勢,舉例警方曾就「8.31 太子站」等事件交代,但「都市傳說傳咗整整一年」。 辯方同日亦開始結案陳詞﹐資深大律師余若薇指,本案控罪的「串謀」元素並不清晰,又指被告之間的串謀協議「就係創刊辭」,指《立場》僅希望履行傳媒責任,強調「辦報唔等於犯罪」。她又指,控方引多個案例指毋須證明被告有煽動意圖,但以法官郭偉健審理的「羊村案」為例,早前已裁定控方須證明被告意圖,「唔可以話好難證明就唔使證明」。案件周三(28 日)續審。 文字報道:《立場》被指煽動案|控方否認雙重標準:「就算其他傳媒犯事,唔代表我唔可以告你」《立場》被指煽動案|辯方結案同引「大公報案」 指須證被告煽動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