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現場 見證記錄

《立場》被指煽動案|控方稱初選投「墨落」市民「人心不穩」易受誤導 鍾沛權不同意

《立場》被指煽動案|控方稱初選投「墨落」市民「人心不穩」易受誤導 鍾沛權不同意
前《立場新聞》總編輯鍾沛權、前署任總編輯林紹桐,及《立場》所屬公司被控「串謀發布煽動刊物罪」案,周二(21 日)於區域法院踏入第 34 日審訊。控方下午就民主派初選背景盤問,指 60 萬初選投票者當中,46 萬人支持簽署「墨落無悔」聲明的參選人,詢問是否代表「人心不穩」。鍾沛權認為控方所用字眼有歧義,指 2020 年的民情依然存在,「我回憶到當時除咗不滿,仲夾雜好多恐懼、失望呢啲情緒」,又不同意投票者易受到不正確資訊誤導、渲染性言論影響。

就控方提及鄒家成的支持者,容易受鄒的影響,鍾沛權以美國前總統特朗普為例,指他勝出總統選舉,是配合「天時地利人和」,其路線配合到民情,與社群的政治訴求呼應,就會得到支持。他認為,本土路線主張背後,亦是過去一段長時間累積下來的香港政治、社會的結構性問題結果,「所以最後喺初選,有啲本土路線嘅人物攞到比較好嘅成績」。

鍾沛權質疑,控方想舉證指,初選參選人主張能影響幾十萬人,證明當時香港是不穩、有暗湧,市民易受誤導;但他認為「反共」的思維,在 1997 年前後均有出現,「會唔會因為幾個初選參與者主張(而受影響)?係雞同雞蛋,唔係一回咁嘅事。」案件周四(23 日)續審。

Read more

【影片】《立場》被指煽動案 鍾沛權還押近一年獲准保釋 

前《立場新聞》總編輯鍾沛權、前署任總編輯林紹桐,以及《立場》所屬公司被控「串謀發布煽動刊物」案,周二(13 日)踏入第六日審訊,還押近一年的鍾沛權今申請保釋,獲法官郭偉健批准。 他與上月獲准保釋的林紹桐,下午約五時應訊後一同步出區域法院。鍾沛權雙手合十,向在場記者及到時支持的前同事表示「多謝大家」。 鍾沛權與林紹桐於去年 12 月 29 日被落案檢控,一直還押。案件上月開審,辯方在第五日審訊,質疑警方沒提供所有搜證材料,決定申請永久終止聆訊,林紹桐同日獲准保釋。 文字報道:《立場》被指煽動案|還押近一年 前總編鍾沛權獲准保釋

【影片】《立場》被指煽動案 林紹桐今准保釋 大批親友庭外守候

《立場新聞》被指「串謀發布煽動刊物」案,踏入第五日審訊。還押超過 10 個月的前《立場》署理總編輯林紹桐,今申請保釋獲批,傍晚步出區域法院,大批傳媒及親友在法院外守候。有前同事沿途揮手及高呼「Patrick」,有人感觸落淚。林紹桐登上私家車時,與太太相擁。 辯方早前質疑警方未有提供所有搜證材料,控方其後新呈逾 1,500 頁文件。辯方資深大律師余若薇指新增文件,與其他警方證人口供「有出入」,與被告商討後,決定申請「永久終止聆訊」,並在林紹桐申請保釋。 法官郭偉健指考慮到特別情況,批准保釋申請,林妻聞訊拭淚。鍾沛權沒申保釋則繼續還押。法官訂於至 12 月 13 至 14 日處理辯方「永久終止聆訊」的申請。若法庭拒絕申請,案件將於 12 月 19 日至明年 1 月 27 日續審。 文字報道:《立場》被指煽動案|辯方申永久終止聆訊 林紹桐申保釋獲批

《立場》被指煽動案|辯方申永久終止聆訊 林紹桐獲准保釋 

《立場》被指煽動案|辯方申永久終止聆訊 林紹桐申保釋獲批 
前《立場新聞》總編輯鍾沛權、前署任總編輯林紹桐,以及《立場》所屬公司被控「串謀發布煽動刊物」案,周一(7 日)於區域法院踏入第五日審訊。
 
辯方上周質疑警方沒提供所有搜證材料,控方今新呈 6 個文件夾、逾 1,500 頁文件。辯方指,新呈文件或影響辯方的盤問方向、與其他警方證人的口供「有出入」,申請「永久終止聆訊」,並為林紹桐申請保釋。兩名被告去年 12 月被控至今,還押逾 10 個月。
 
法官郭偉健聽畢控辯雙方陳詞,指若被告遭扣留,會令辯方難以索取指示及影響申請,「好明顯唔關當事人事,係個突然發生嘅事件」。他考慮特別情況,批准林紹桐以合共 10 萬元保釋金擔保,期間不得受訪、發布或轉載可被合理地視為危害國家安全的言論等。林妻聞訊雙眼通紅,脫下口罩拭淚。
 
法官押後至 12 月 13 至 14 日處理辯方「永久終止聆訊」的申請,若法庭拒絕申請,案件將於 12 月 19 日至明年 1 月 27 日續審。鍾沛權沒申請保釋,繼續還押。

Read more

《立場》被指煽動案|辯方質疑警方没提供所有搜證材料 「我哋有持平報道,嗰啲就唔理?」

《立場》被指煽動案|辯方質疑警方没提供所有搜證材料 「我哋有持平報道,嗰啲就唔理?」
前《立場新聞》總編輯鍾沛權、前署任總編輯林紹桐,以及《立場》所屬公司被指以 17 篇文章,「推波助瀾」反政府、抹黑《國安法》。他們否認一項「串謀發布或複製煽動刊物罪」受審,周五(4 日)於區域法院踏入第四日審訊。

辯方資深大律師余若薇指,根據《刑事檢控守則》,控方須向辯方提供「沒被採用的材料(unused materials)」,但警方沒提供 300 多個沒使用的網址,強調是「好基本嘅嘢」。她質疑「點解挑選呢 17 篇文章」,又指「我哋有持平報道,嗰啲就唔理?」控方解釋,警方於 6 月《蘋果》高層被捕當日接獲情報,《立場》會下架文章,於是下令「有幾多文章,cap 幾多文章」,數量龐大,控方都是周四晚才知。

另外,控方向警員提問時,問及 Facebook 標記,如「藍剔」、「地球」、「雙手合十」等意思,遭辯方反對,指警員非 Facebook 專家。法官郭偉健指,Facebook 很普通,「好多人都有用」,伍淑娟則認為,可採用「司法認知」理解。

Read more

《立場》被指煽動案|控方指帖文留言重要 辯方:冇篩選咩人入嚟 官:真係唔可以刪除?

《立場》被指煽動案|控方指帖文下留言「重要」 辯方:冇篩選咩人入嚟 官:真係唔可以刪除?
前《立場新聞》總編輯鍾沛權、前署任總編輯林紹桐,以及《立場》所屬公司被指以 17 篇文章,「推波助瀾」反政府、抹黑《國安法》。他們否認一項「串謀發布或複製煽動刊物罪」受審,周四(3 日)於區域法院踏入第三日審訊。

控方繼續呈遞證物,當中包括《立場》Instagram 帖文的留言。控方表示,相關留言有「重要性」,可證明「stir up(煽動)到大家」。辯方則強調「我哋係網媒,冇篩選咩人入嚟、有咩留言」。法官郭偉健質疑,「我唔係專家,但留言係咪可以刪除嘅呢?」

控方其後要求作供警讀出部分留言,包括:「全家總動員、票投本土派」、「popo go to hell 3 萬」、「Who care about 狗安公署,我支持香港獨立,你咬我食呀仆街!」、「講起呢個政府同黑警,唔講粗口,好難形容得貼切」。

Read more

【影片】《立場》被指煽動案 第二日審訊重點

《立場新聞》被控串謀發布煽動刊物案,周二(11 月 1 日)踏入第二日審訊。控方在開案陳詞指,《立場》不僅是網媒,更是政治平台,又指《立場》在反修例事件後捐款大增,顯示獲志同道合的公眾追捧。 控方又指,17 篇涉案刊物明顯經細心安排、配合當時反政府社會事件於《立場》發布,「推波助瀾」反政府,為非法人士「戴光環」,「目的不言而喻」。被告其後將部分文章下架,檢視後重新發布,顯示他們知道刊物內容或違法,法庭可由此推論被告知悉刊物具煽動意圖。 文字報道:《立場》被指煽動案|控方:《立場》屬政治平台 文章「推波助瀾」反政府《立場》被指煽動案|控方:17 文章抹黑國安法 為非法人士戴光環 「目的不言而喻」

《立場》被指煽動案|控方:17 文章抹黑國安法 為非法人士戴光環 「目的不言而喻」

《立場》被指煽動案|控方:17 文章抹黑國安法 為非法人士戴光環 「目的不言而喻」
前《立場新聞》總編輯鍾沛權、前署任總編輯林紹桐,以及《立場》所屬公司被控一項串謀發布或複製煽動刊物罪,周二(11 日 1 日)於區域法院續審,是 1997 年後首宗傳媒被控煽動案的審訊。

開案陳詞指,《立場》不僅是網媒,更是政治平台,又指《立場》在反修例事件後捐款大增,顯示獲志同道合的公眾追捧。(見另稿)

控方又提到,案發時社會「仍充斥各種暗湧及政治炸彈」,更有「反中亂港及外部勢力」肆意炒作社會事件,推動武力、非法抗爭,認為涉案 17 篇刊物,必須在上述背景下解讀,法庭才可清楚涉案刊物是否有煽動意圖,及評估被告的犯罪意圖。

控方指,涉案文章的受訪者及作者,包括羅冠聰、許智峯等「反中亂港分子」,《立場》不但沒跟他們的「非法立場切割」,反而把他們「包裝成人權鬥士」,又指刊出的文章為非法人士「戴光環」,「目的不言而喻」。

Read more

《立場》被指煽動案|控方:《立場》屬政治平台 文章「推波助瀾」反政府

《立場》被指煽動案|控方:《立場》屬政治平台 文章「推波助瀾」反政府
前《立場新聞》總編輯鍾沛權、前署任總編輯林紹桐,以及《立場》所屬公司被控一項串謀發布或複製煽動刊物罪,周二(11 月 1 日)於區域法院踏入第二日審訊。

控方開案陳詞指,《立場》不僅是網媒,更是政治平台,又指《立場》在反修例事件後捐款大增,顯示獲志同道合的公眾追捧。控方又指,17 篇涉案刊物明顯經細心安排、配合當時反政府社會事件於《立場》發布,「推波助瀾」反政府,為非法人士「伸冤」、「戴光環」,「目的不言而喻」。(見另稿)而被告其後將部分文章暫時下架,檢視後重新發布,顯示他們知悉刊物或違法。

辯方資深大律師余若薇質疑,控方「前言後語加咗好多『意圖』」,指上述行動另一推論,可能是因為有風險,被告先將報道下架以檢視內容,形容「呢個係傳媒人應有嘅責任」。

Read more

【影片】《立場新聞》被指串謀發布煽動刊物案 首日審訊重點

前《立場新聞》總編輯鍾沛權、前署任總編輯林紹桐,及《立場》所屬公司被控一項串謀發布或複製煽動刊物罪,周一(31 日)在區域法院開審,是 1997 年後首宗傳媒被控煽動案的審訊。 案件正式開審前,法庭先處理有關「檢控期限」的法律爭議。辯方資深大律師余若薇質疑,涉案 17 篇文章,有 10 篇於案中被告被檢控時,已下架超過 6 個月,超出檢控期限,控方不可以此為檢控基礎。 控方反駁,該 10 篇文章屬串謀的「外顯行為」,以證明被告「持續」串謀犯案,故此不受「檢控期限」限制。控方又指,《立場》在《蘋果日報》停運後發公告,部分博客文章下架,顯示他們知道文章有觸犯《國安法》的風險。法官郭偉健押至周二(11 月 1 日)就「檢控期限」的爭議作出裁決。 文字報道:《立場》被指煽動案開審 官周二裁決半年「檢控期限」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