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立場新聞》總編輯鍾沛權、前署任總編輯林紹桐,及《立場》所屬公司被控「串謀發布煽動刊物罪」案,周二(21 日)於區域法院踏入第 34 日審訊。控方下午就民主派初選背景盤問,指 60 萬初選投票者當中,46 萬人支持簽署「墨落無悔」聲明的參選人,詢問是否代表「人心不穩」。鍾沛權認為控方所用字眼有歧義,指 2020 年的民情依然存在,「我回憶到當時除咗不滿,仲夾雜好多恐懼、失望呢啲情緒」,又不同意投票者易受到不正確資訊誤導、渲染性言論影響。 就控方提及鄒家成的支持者,容易受鄒的影響,鍾沛權以美國前總統特朗普為例,指他勝出總統選舉,是配合「天時地利人和」,其路線配合到民情,與社群的政治訴求呼應,就會得到支持。他認為,本土路線主張背後,亦是過去一段長時間累積下來的香港政治、社會的結構性問題結果,「所以最後喺初選,有啲本土路線嘅人物攞到比較好嘅成績」。 鍾沛權質疑,控方想舉證指,初選參選人主張能影響幾十萬人,證明當時香港是不穩、有暗湧,市民易受誤導;但他認為「反共」的思維,在 1997 年前後均有出現,「會唔會因為幾個初選參與者主張(而受影響)?係雞同雞蛋,唔係一回咁嘅事。」案件周四(23 日)續審。
身在現場 見證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