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羅健熙非法集結無罪 律政司上訴被駁回 羅:若律政司再上訴平常心面對

2019 年 11 月 18 日,市民發起到尖沙咀「營救」理大內示威者,多人被捕。民主黨主席羅健熙早前經審訊後,被裁定非法集結罪不成立。律政司不服裁決,以案件呈述方式提上訴,高院上訴庭周五(21 日)駁回律政司上訴,維持無罪裁決。 羅健熙在庭外指,案件經歷數年,現「稍為放鬆少少…起碼叫做有一件事了咗嘅一個情況」。被問到會否擔心律政司再上訴,羅稱暫不估計太多,會以平常心面對,「都冇得擔心嘅,法律上佢有咁嘅權利,如果要再上訴,我哋只能夠再面對一次」。 文字報道:羅健熙非法集結無罪 律政司上訴被駁回 羅:若律政司再上訴平常心面對

【影片】陳虹秀8.31暴動案重審罪成 裁決前寄語:無論情況係點都好,好好生活

社工陳虹秀被控 2019 年 8 月 31 日在灣仔暴動一案,陳經重審,周二(11 日)在區域法院被裁定罪成,法官指她向警員叫喊失實內容,以社工身分「為示威者撐腰」。陳即日還押,由囚車押走,押後至 4 月 3 日求情,同月 9 日與同案 3 名認罪被告一同判刑。 陳年屆 70 的母親、朋友、導演周冠威、前區議員甄霈霖、社福界數十人到法院旁聽,陳虹秀進入法院前,與友人和旁聽人士拍照、擁抱,並安慰哭泣的朋友。 陳亦在法院外受訪時稱,感謝大家的支持,會以平常心面對案件,不想大家擔心,「大家好好照顧自己,保持身心靈健康,無論情況係點都好,好好生活,好好照顧自己,大家都保重」。 文字報道:陳虹秀8.31暴動案重審罪成 官指叫喊對警失實指控、為示威者撐腰 4月判刑反修例暴動案至少12被告為社工或準社工 陳虹秀4人辯解到場履責 僅一人無罪

【影片】支聯會拒交資料案律政司終極敗訴 鄧岳君:公道自在人心 鄒母:大家要善良

首宗《國安法》實施細則案件、支聯會拒交資料案,鄒幸彤、鄧岳君、徐漢光終極勝訴。散庭後,鄧岳君在終院外接受傳媒訪問,指「公道自在人心,無論結果如何,大家心中有數」,又指裁決可證明支聯會不是外國代理人,冀將來可證明八九民運不是暴亂。 鄧又展示有關支聯會義工的報道,指當日得悉支聯會被指控為「外國代理人」之後,他們認為若然認罪,會令很多義工感到難堪,而終院今天的裁決「還咗好多年義工嘅一個清白」,對義工、多年來支持支聯會的人而言「係個好大嘅欣慰」。 鄒幸彤的媽媽則稱,「多謝大家,希望世界變得更好。大家要堅持善良、公義,唔係淨係呢一刻喺呢度發生嘅事」,又指在庭上見到鄒幸彤展露笑容,指「佢成日都話,做緊啱嘅嘢呢,佢冇乜理由唔開心,請大家放心」。 文字報道:支聯會資料案鄒幸彤3人終極勝訴 終院指遮報告礙公平審訊 兩下級法院均錯誤支聯會拒交資料案|鄒幸彤等3人終極勝訴 鄧岳君:公道自在人心 鄒母:要堅持善良

【影片】年度案件回顧 2024法生了哪些事?

2024 年,多宗大眾關注、候審逾年的案件,先後在各級法院開審及有裁決,包括首宗串謀顛覆國家政權案,民主派初選 47 人被控,共 45 人罪成判囚;1997 後首宗傳媒被控煽動案,《立場新聞》兩總編輯罪成;首宗串謀勾結外國勢力案,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還押近 4 年,表證成立出庭作供。 至於反修例暴動案,七一立法會、11.18 油麻地圍相關的案件先後審結。元朗 7.21 暴動案截至本年底共 17 人罪成,包括林卓廷等 8 名非白衣人。另外,首宗涉及《反恐條例》的案件,8 人罪成最高判囚 23 年 10 個月。 《法庭線》整理今年的法庭新聞,與讀者一起回顧案件焦點。 文字報道:年度案件回顧 2024法生了哪些事?

【影片】被控沒許可證獅子山展示條幅 「馬屎埔陳伯」無罪:「我哋要為公義去堅持」

2023 年中秋前夕,「馬屎埔陳伯」陳基裘登上獅子山,展示出自魯迅的「橫眉冷對千夫指 俯首甘為孺子牛」字句,事後被控一項「沒有許可證下於郊野公園內展示條幅罪」受審,周二(10 日)在九龍城裁判法院被裁定無罪,兼獲訟費。 「馬屎埔陳伯」在庭外與友人相擁,並拿起案發相片,指事發 14 個月以來,「壓力、一切苦衷係冇辦法形容嘅,但我哋要為公義去堅持」。他哽咽稱:「今日係國際人權日,我能夠喺今日鬆一口氣,我個心態(是)繼續維護公義、維護人權,我哋做得幾多得幾多,人權係大家都有份嘅,所以大家要珍惜」。 就控辯雙方爭議「展示」的定義,裁判官林子康裁定,涉案條例的「展示」是永久及規律性,然而根據本案證據,被告由舉起條幅至放在「獅子山」牌匾上,歷時約一分鐘,認為控方未能證明被告「展示」條幅。 文字報道:被控沒許可證獅子山展示條幅 「馬屎埔陳伯」獲判無罪 庭外哽咽籲珍惜人權

【影片】47人案|由被捕至判刑近4年 45人最後判刑?料何時重獲自由?

47 人案周二(19 日)判刑,戴耀廷被判囚 10 年,為刑期最重的被告,其餘被告則被判囚 4 年 2 個月至 7 年 9 個月不等。法官部分接納辯方立場,指被告面對的是串謀控罪,顛覆罪條文下的刑期分級有參考價值,但非完全適用,另接納部分被告對法律無知而給予減刑。 眾被告於 2021 年 1 年被捕,同年 3 月被控,部分人還押至今逾 3 年 8 個月。考慮他們已還押時間、部分人涉另案刑期,預料有 11 人至 2030 年或之後重獲人身自由。 文字報道:47人案|港首宗顛覆案判刑 戴耀廷囚10年 官裁4人屬首要分子、三級罰則不完全適用

【影片】47人案判刑日|逾500市民冒雨排隊旁聽 得知刑期,被告親友們這樣說

民主派被控「串謀顛覆國家政權」罪一案,45 名罪成被告於周二(19 日)在西九龍裁判法院(暫代高院)判刑。他們被判囚 4 年 2 月至 10 年不等,當中被判最重的戴耀廷,被判囚 10 年。多名被告的親友、伴侶均到場旁聽,正庭內大部分的旁聽人士,均是親友。得悉判決後,不少親友表示是想像之內,或甚至「比預期中好」,但亦有親友表示難以接受。 其中呂智恆的養母,散庭後在庭外舉標語時,被警員帶走,期間一度情緒激動,高叫「佢係好人,點解要坐監」。從審訊到求情,再到判刑,不少親友受訪時,都明言最大的願望,是被告可以盡快獲釋、團聚。但即使扣除還押日子,綜觀各被告的刑期,刑期最短的也須繼續服刑。至少在今日,還沒有被告能與家人團聚。 文字報道:47人案判刑|親友盼團聚 鄒家成女友:唔希望呢班人被忘記 呂智恆養母被警帶走47人案判刑|市民冒雨通宵排隊高峰期500人 梁晃維中學老師:佢哋向香港人交代咗

【影片】47人案求情合集|45人顛覆國家政權罪成 他們在判刑前向法庭說了甚麼?

源於 2020 年民主派初選的串謀顛覆國家政權案,組織及參與的 45 人被裁定罪成,將於 2024 年 11 月 19 日判刑。這是香港首宗顛覆國家政權罪的審訊,《國安法》定明有三級罰則,法庭如何應用備受關注。部分被告已還押超過 3 年半,他們亦快將知道刑期的終點。 《法庭線》將他們歷時 12 天庭上求情或陳情(或不作求情)的內容剪輯成合集,在判刑之前,讓讀者重溫他們在原審的最後階段,在庭上訴說的事。

【影片】《立場》案|鍾沛權囚21月、林紹桐判可即時釋放刑期 官指案發時被告非進行新聞工作

《立場新聞》被控「串謀發布煽動刊物」罪一案,區院法官郭偉健裁定前總編輯鍾沛權、署任總編輯林紹桐,以及《立場》所屬公司罪成,周四(26 日)判鍾沛權監禁 21 個月,林紹桐 11 個月;惟因應林的病情,改判處扣減還押日數後可即時釋放的刑期。 辯方代表、資深大律師余若薇在法官宣讀判決前,陳詞解釋林紹桐的健康狀況,指他所患疾病若再收監,可能危及性命。法官郭偉健最後接納林的病情為減刑因素,但就辯方提出的其他減刑因素,如二人是因履行報道工作而誤墮法網等,均拒絕接納。 郭偉健表示,案發時被告並非進行新聞工作,而是知悉涉案文章的煽動性後,仍以《立場》為平台,煽動憎恨中央或特區政府,即使不是蓄意煽動,至少是罔顧煽動文章的後果。 文字報道:《立場》案判刑日實時報道|鍾沛權判囚21月、實際須再服刑約10月 林紹桐扣除還押可即時獲釋《立場》案判刑日|逾百人輪候旁聽席 前員工感激二人擔起風雨、守住自由空間《立場》案|鍾沛權量刑起點23月 煽動刊物舊罪案件中最重 官指有160萬跟隨者、傷害「相當嚴重」 

【影片】《立場》案|前署任總編林紹桐即時獲釋 晚上離開區域法院

《立場新聞》被控「串謀發布煽動刊物」罪一案,周四(26 日)在區院判刑,法官郭偉健因應前署任總編林紹桐身體狀況等,判處可獲即時釋放的刑期。林於晚上約 7 時半離開法院。 法官指,林的量刑起點為判囚 14 個月,因案件壓力、健康情況減刑 3 個月,即林扣除還押日子後,原本仍須再服刑 21 天,但他指因應林的身體情況,加上醫生報告顯示,林紹桐患上的罕有病,嚴重影響他的腎功能,容易受感染,再收監可能有生命危險,所以改為判處他可獲即時釋放的刑期。林妻聞判拭淚,林仰頭望天,在旁的鍾沛權面露笑容。 至於第二被告、前總編輯鍾沛權則被判監禁 21 個月,即日收監,他聞判神情平靜,望向前方。扣除鍾早前還押約 11 個月,他剩餘的刑期約為 10 個月。 文字報道:《立場》案判刑日實時報道|鍾沛權判囚21月、實際須再服刑約10月 林紹桐扣除還押可即時獲釋 《立場》案判刑日|逾百人輪候旁聽席 前員工感激二人擔起風雨、守住自由空間《立場》案|鍾沛權量刑起點23月 煽動刊物舊罪案件中最重 官指有160萬跟隨者、傷害「相當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