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 歲醫生被指在 2021 年向一名女病人施打已過期 4 天的季節性流感疫苗,並疑向衞生署訛稱在疫苗有效期內注射,企圖詐騙 240 元資助金額。事發約一年半,他被控企圖詐騙案,周五(24 日)在西九龍法院首度提堂,暫獲准保釋至 4 月 28 日再訊。
身在現場 見證記錄
47 歲醫生被指在 2021 年向一名女病人施打已過期 4 天的季節性流感疫苗,並疑向衞生署訛稱在疫苗有效期內注射,企圖詐騙 240 元資助金額。事發約一年半,他被控企圖詐騙案,周五(24 日)在西九龍法院首度提堂,暫獲准保釋至 4 月 28 日再訊。
患有糖尿病及高血壓等長期病的 62 歲婦人,因女兒確診而被列作密切接觸者,不准離家。她獨留在家超過兩日,仍未獲衞生署安排送往隔離設施。親戚最後於婦人女兒被送往隔離第 4 日後報警,發現她倒斃家中。經過 6 天死因研訊,5 人陪審團退庭約一個半小時,周三(8 日)一致裁定死者「死於自然」。 陪審團裁定,死者死因為 2019 冠狀病毒病肺炎,及動脈粥樣硬化引致的冠狀動脈閉塞,於 2022 年 12 月 11 日在美林邨寓所逝世。陪審團建議衞生署,預早提供培訓及定期演練,提升病毒爆發時的動員能力。另外,署方追蹤密切接觸者的訪問表格,需詳細考慮不同高風險因素,如長者、長期病患者、居住情況,同時加入緊急聯絡人方法。 死者女兒表示,對衞生署以人手不足為由,掩蓋安排失當感到失望,會再搜集資料,再考慮會否下一步行動。衞生署回覆查詢指,會詳細研究死因庭建議。
患有糖尿病及高血壓等長期病的 62 歲婦人,因女兒確診而被列作密切接觸者,不准離家。她獨留在家超過兩日,仍未獲衞生署安排送往隔離設施。親戚最後於婦人女兒被送往隔離第 4 日後報警,發現她倒斃家中。死因庭周二(7 日)於西九龍裁判法院進行第六天研訊。 死因裁判官周慧珠引導陪審團指,他們可以裁定死者死於 2019 新冠肺炎,或是裁定死者直接死於 2019 新冠肺炎,冠心病則促成死亡。她指,陪審團可從「死於自然」或「死因存疑」兩個選項中達成裁決,若陪審團接納解剖結果,結論是「死於自然」。裁判官周三(8 日)繼續引導,預料同日退庭。
患有糖尿病及高血壓等長期病的 62 歲婦人,因女兒確診而被列作密切接觸者,不准離家。她獨留在家超過兩日,仍未獲衞生署安排送往隔離設施。親戚最後於婦人女兒被送往隔離第 4 日後報警,發現她倒斃家中。死因庭周四(2 日)於西九龍裁判法院進行第四天研訊。 負責解剖的法醫作供指,死者主要死因為 2019 冠狀病毒病,而冠心病為輔助因素。代表衞生署的大律師則問到,由感染新冠病毒,到出現足以致命的瀰漫性肺泡損傷,會否需時數天。法醫則指,病毒出現至今僅 3 年,未有足夠研究。聆訊周一(6 日)續。
患有糖尿病及高血壓等長期病的 62 歲婦人,因女兒確診而被列作密切接觸者,不准離家。但她獨留在家超過兩日,仍未獲衞生署安排送往隔離設施。親戚最後於婦人女兒被送往隔離第 4 日後報警,發現她倒斃家中。死因庭周二(31 日)於西九龍裁判法院進行第二天死因研訊。 衞生署行政主任指,案發時先後有大型屋苑撤離行動,署方需要調派大量人手。令其他個案延後處理,雖然 12 月 9 日收到死者檢疫令,但因文件累積,兩天後才登記入系統。再於同月 13 及 15 日方致電死者,但不果。終在死者過身後,有記者向署方查詢,部門才得悉死者離世。
患有糖尿病及高血壓等長期病的 62 歲長者,因女兒確診而被列作密切接觸者,不准離家。但她獨留在家超過兩日,仍未獲衞生署安排送往隔離設施。親戚最後於她女兒送往隔離第 4 日報警,發現她倒斃家中。死因庭周一(30 日)於西九龍裁判法院展開為期 8 天的死因研訊。 死者女兒供稱,她確診後被送往亞洲博覽館隔離,首兩天仍能與母親聯絡,得知署方仍未將母親送往隔離,亦未有送餐予她,到第 3 日無法再聯絡母親。死因裁判官提及,驗屍報告指死者死於新冠肺炎,問死者女兒是否知情,女兒稱不知道。而救護員到場時,發現死者已呈現屍斑。聆訊周二(31 日)續。
衞生防護中心前顧問醫生甘啟文,被指在 2005 至 2013 年期間,為 3 個國際及海外衞生組織提供結核藥物測試及其他服務,濫用公職以謀取私利,共獲得逾 420 萬元服務費。
甘被控 7 項公職人員行為失當、欺詐等罪,周一(23 日)承認其中 6 罪,使用虛假文書罪則存檔法庭。暫委法官勞潔儀聽畢求情,將案件押至 6 月 17 日判刑,期間被告還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