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現場 見證記錄

【影片】挑戰改身份證性別 跨仔法庭勝一仗 Q先生盼入境處盡快修例:唔係要有特

身份證上性別一欄,或沒多少人會特別留意。但對跨性別人士而言,在現行政府政策下,這一欄彷彿變成一面透視鏡,即使在外型上如何改變成為心目中的那個自己,當別人看到身份證上的性別,自己猶如全身赤裸,任由旁人目光掃視全身。 為了爭取把這一欄的「F」改為「M」,Q 先生展開了司法覆核之路,一行就十年。期間曾經歷兩次敗訴,至 2023 年,終審法院頒下判詞,指局方要求跨性別男子必須接受完整性別重置手術,才能更改身份證性別,違反《人權法》。5 名法官一致裁定跨性別人士終極勝訴。 Q 先生在勝訴後首度接受訪問,形容這次勝利屬於所有跨性別人士以及相信公義的人。他強調跨性別人士「唔係要特權」,只是想爭取其他人一樣有的權利,希望政府盡快修例,讓符合資格的跨性別人士更改性別,有尊嚴地生活。 文字報道:挑戰改身份證性別 跨仔法庭勝一仗 Q先生:都係想爭取同其他人一樣嘅權利

挑戰改身份證性別 跨仔法庭勝一仗 Q先生:都係想爭取同其他人一樣嘅權利

挑戰改身份證性別 跨仔法庭勝一仗 盼入境處盡快修例還「有尊嚴生活」
身份證上性別一欄,或沒多少人會特別留意。但對跨性別人士而言,在現行政府政策下,這一欄彷彿變成一面透視鏡,即使在外型上如何改變成為心目中的那個自己,當別人看到身份證上的性別,自己猶如全身赤裸,任由旁人目光掃視全身。

為了爭取把這一欄的「F」改為「M」,Q 先生展開了司法覆核之路,一行就十年。期間曾經歷兩次敗訴,至 2023 年 2 月 6 日,終審法院頒下判詞,指局方要求跨性別男子必須接受完整性別重置手術,才能更改身份證性別,違反《人權法》。5 名法官一致裁定跨性別人士終極勝訴。

Q 先生在勝訴後首度接受訪問,形容這次勝利屬於所有跨性別人士以及相信公義的人。他強調跨性別人士「唔係要特權」,只是想爭取其他人一樣有的權利,希望政府盡快修例,讓符合資格的跨性別人士更改性別,有尊嚴地生活。

入境處回覆《法庭線》查詢,未有正面回答修改有關條例及指引有否時間表,但指政府尊重終審法院的判決,正審慎研究裁決,同時會徵詢法律意見,以作出跟進行動。

Read more

《法庭線》本周焦點報道 2023.2.5-11

《法庭線》本周焦點報道 2023.2.5-11
47人案開審 控方開案引多場合發言 播協調會議枱底拍攝片段

民主派初選 47 人案首周審訊完成,何桂藍、林卓廷等 16 名被告逐一答辯,否認控罪。控方在開案陳詞指,首被告戴耀廷倡議通過初選實現「攬炒」,並指有 33 名被告簽署了承諾遵守初選計劃的「墨落無悔」聲明書。控方又播放 2020 年新界西協調會議,指顯示戴耀廷曾提及「無差別否決《財政預算案》」;該片鏡頭晃動,畫面大部分時間置於枱底下。

控方其後逐一讀出 16 人分別於記者會、初選論壇,以及宣傳片段等多個場合的發言節錄,另引述部分人的文章和筆記內容,指證他們在案中的角色和行為。控方預計下周一(13 日)起將傳召區諾軒、趙家賢、鍾錦麟及林景楠 4 名認罪被告作供,連同辯方盤問需時大約 6 周。

同時在法院外,一連多天有逾百人排隊輪候聽審,部分人帶同被鋪、糧水。不同人向記者聲稱,輪候及聽審可獲酬。司法機構採取新措施,由法庭保安員記錄離庭人士的籌號和時間,而回應《法庭線》查詢時又指會因應情況,容許延伸庭人士轉往正庭旁聽。

Read more

未完成手術被拒改身份證性別 跨性別人士終極勝訴

未完成手術被拒改身份證性別 跨性別人士終極勝訴
兩名由女變男的跨性別人士,在未完成整個性別重置手術下,向入境處申請更改身份證性別被拒,司法覆核被裁定敗訴,其後上訴再遭駁回。兩人終極上訴,終審法院周一(6 日)頒下判詞,一致裁定兩名跨性別人士勝訴。

終院認為,現行政策對跨性別人士施加「不可接受的嚴苛負擔」,未有在上訴人權利與政策所帶來的社會利益之間,取得合理平衡。終院亦拒絕接納入境處一方早前指,完整性別重置手術,是更改身份證性別的唯一可行、客觀準則,認為從現行的醫學豁免及其他司法管轄區政策可見,其他準則顯然可行,且不會造成行政困難。

申請人謝浩霖認為,這宗案件根本不應該出現,司法覆核最終拉鋸逾 5 年,形容今次勝訴,是「遲到的公義,是慘勝」。

Read more

《法庭線》本周焦點報道 2023.1.8-14

《法庭線》本周焦點報道 2022.1.8-14

《立場》被指煽動案表證成立 鍾沛權連續 4 日作供 《立場新聞》被控「串謀發布煽動刊物」案,審訊至今 20 日,法官郭偉健周一(9 日)裁定案件表證成立,鍾沛權周二起作供,分別就《立場》成立的歷史、日常運作、以及涉案 17 篇文章等範疇作供。 鍾沛權指,創辦《立場》是希望「實踐到言論自由,用盡言論自由嘅空間」,博客文章不論立場如何,「即使水準唔太好」,只要能自圓其說、言之有物,都會盡量「來稿必登」。 他強調,自己和同事的意圖「好純粹」,只想做好新聞,記錄事實和報道真相,又指妻子陳沛敏因《蘋果》案被捕後,自感難以履行工作,亦感受到明顯威脅,曾考慮停運,但「唔捨得、唔甘心」,而且反覆思量後,仍覺得「我同同事由始至終無乜嘢做錯過」。 鍾否認涉案 17 篇文章屬煽動,並逐一解釋,提到訪問海外流亡人士,是因為他們有新聞價值,又否認 3 篇「35+ 初選」出線的立法會參選人專訪,是為他們造勢及戴光環。至於區家麟、陳沛敏等人的文章被指污蔑《國安法》,鍾認為《國安法》引起的爭議是前所未見,「禁制批評嚟接受爭議性政策,只會加深對個政策或法例嘅不滿同敵意」。 另一篇有關鄒幸彤獲頒「中國傑出民主人士獎」的報道,鍾則指文章平鋪直敘,「係典型新聞報道」,質疑「呢篇都可以成為檢控罪證,所謂煽動界線係咩呢?」案件周一(16 日)續審,繼續由鍾沛權作供。 《立場》被指煽動案|鍾沛權質疑鄒幸彤獲獎報道成罪證 「係典型新聞報道」《立場》被指煽動案|鍾沛權否認為初選出線者造勢 指其政治主張有新聞價值《立場》被指煽動案|鍾沛權稱曾被要求刪相指「出賣手足」 惟關乎公眾利益應報道《立場》被指煽動案|鍾沛權供稱網民留言反映民意 「我哋態度係盡量包容」《立場》被指煽動案|鍾沛權作供數度哽咽 指曾考慮停運但「唔捨得、唔甘心」《立場》被指煽動案|鍾沛權稱創辦《立場》為捍衛言論自由 博客盡量「來稿必登」《立場》被指煽動案|鍾沛權稱公司財困曾停薪半年 仍續任總編因「鍾意做囉」《立場》被指煽動案|鍾沛權錄影會面稱涉案15文章由他審批 官裁表證成立 47人案|官裁30認罪被告 待不認罪被告審訊後才判刑 47 名民主派涉組織及參與初選,被控「串謀顛覆國家政權」案,由檢控起計至今逾 1 年半,共 30 人認罪,當中 16 人周三(11 日)在西九龍裁判法院(暫代高等法院)處理案件管理聆訊,爭議認罪被告應否在同案不認罪被告開審前先行判刑。3 名《國安法》指定法官退庭商議約 1 小時後,決定安排認罪被告在審後判刑。 至於 17 名不認罪被告的審訊,原訂 1 月 30 日開審,由《國安法》指定法官陳慶偉、陳嘉信及陳仲衡一同審理。法官陳慶偉今指,因陳嘉信健康問題,將由李運騰頂上,案件因此或需延遲 1 至 2 周,至 2 月初才開審。 47人案|官裁30認罪被告 待不認罪被告審訊後才判刑 英官員晤黎智英「國際法律團隊」 港法律代表稱黎從沒委他人就訴訟行事 早前有傳媒報道,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的「國際法律團隊」,去信英國首相辛偉誠要求會面,商討「令黎智英獲釋的可行方案」,並曾與英外交部代表見面。港府其後發聲明警告,相關行為可能構成藐視法庭。 黎智英在香港的法律代表周五(13 日)晚上發聲明,指他們是黎智英在香港刑事案件唯一的法律團隊,黎智英亦從來沒有委託其他人,就他在香港的刑事訴訟行事。 英外交部官員晤黎智英「國際法律團隊」 港法律代表稱黎從沒委他人就訴訟行事 涉辦百人榮休晚宴 童軍總會獲撤控 酒家罰35,000元店長自簽守行為 童軍高層在 2021 … Read more

跨性別者稱條例定義狹窄 致無法用符合性別認同公廁 質疑構成歧視提覆核開審

跨性別者稱條例定義狹窄 致無法用符合性別認同公廁 質疑構成歧視提覆核開審
有跨性別人士認為,現時《公廁(行為及舉止)規例》對性別的定義狹窄,令跨性別者未能使用性別認同的公廁,更可能惹上刑責,質疑條例構成歧視,違反《基本法》及《人權法》,早前入稟高院提出司法覆核,要求法庭頒令擴闊規例中對「男性」及「女性」的定義。案件周四(12 日)在高等法院審理。

申請方指,跨性別男士不能進入男廁,但當他們按身份證性別使用女廁時,會被其他女性議論,受言語騷擾。政府一方則指,現有性別的定義有實際需要,以保障其他廁所使用者私隱及安全,亦符合社會規範及期望。案件周五(13 日)續審。

Read more

《法庭線》本周焦點報道 2023.1.1-7

《法庭線》本周焦點報道 2023.1.1-7

陳日君向法院申請取回護照 據悉獲准離港出席本篤十六世喪禮 天主教香港教區榮休主教陳日君樞機周二(3 日)現身西九龍裁判法院。據了解,他是向法庭申請取回護照,並獲主任裁判官羅德泉批准於本月 4 日至 8 日離港,到梵蒂岡出席天主教教宗本篤十六世的喪禮,回港後須將護照交回警方。控方沒有反對。 陳日君樞機與「612人道支援基金」另外 4 名信託人,包括藝人何韻詩、大律師吳靄儀、嶺南大學前客席副教授許寶強、及前議員何秀蘭,去年 5 月被警方國安處以涉嫌干犯「串謀勾結外國勢力或者境外勢力危害國家安全」罪拘捕。他們其後獲准保釋候查,須交出護照。 陳日君向法院申請取回護照 據悉獲准離港出席本篤十六世喪禮 未完成手術被拒改身份證性別 跨性別人士終極上訴指失尊嚴 政府:有實際需要 兩名由女變男的跨性別人士,在未完成整個性別重置手術下,向入境處申請更改身份證性別被拒,司法覆核被裁定敗訴,其後上訴再遭駁回。兩人申請終極上訴,案件周三(4 日)於終審法院開審。 上訴方力陳,兩名申請人持有寫上「女性」的身份證,令他們每當使用身份證時,均被問及私隱問題,須向人解釋自身最私密的情況,失去尊嚴及受困擾,又指性別重置手術沒有實際醫學需要。 政府一方則指,醫學界沒有統一清晰的標準,確立跨性別人士的身分,而處方無法清晰及客觀地訂立性別承認制度,因此現行政策有合理目的,亦有實際需要。5 名法官聽畢雙方陳詞,押後案件擇日宣判。 未完成手術被拒改身份證性別 跨性別人士終極上訴指失尊嚴受辱 政府:有實際需要 11.18 油麻地|莊正等10人暴動判囚50至52月 一女被告將於獄中分娩 2019 年 11 月 18 日,警方圍封理工大學,大批民眾於油尖旺區聚集,213 人涉在油麻地「圍魏救趙」被控暴動。其中 11 名被告不認罪受審,一人被裁定罪名不成立,獨立歌手莊正與 9 人罪成,周六(7 日)在區域法院被判監禁 50 月至 52 月。 案中 6 人包括莊正被判囚 52 個月,另外 4 名被告判囚 50 個月。其中一名女被告正懷孕,將於獄中分娩。法官林偉權指,本案暴動情節十分嚴重、極之暴力,辯方表示各被告在場短時間逗留、沒有親自作出暴力行為,惟法庭認為「不動口不動手,罪責也不輕」,若輕判只會發放錯誤訊息。 有辯方大律師求情時一度哽咽﹐法官表示「大家都理解,但唔能夠太感情用事,你想繼續定休息?」辯方續指商界流傳一句話:「黃台之瓜,何堪再摘」,盼法庭的判刑能「盡量將創傷降到最低」。 11.18 油麻地|莊正等10人暴動判囚50至52月 一女被告將於獄中分娩 《立場》被指煽動案|國安警指鍾沛權警誡下稱「我係總編輯,唔關其他人事」 前《立場新聞》總編輯鍾沛權、前署任總編輯林紹桐於 2021 年 12 … Read more

未完成手術被拒改身份證性別 跨性別人士終極上訴指失尊嚴受辱 政府:有實際需要

未完成手術被拒改身份證性別 跨性別人士終極上訴指失尊嚴受辱 政府:有實際需要
兩名由女變男的跨性別人士,在未完成整個性別重置手術下,向入境處申請更改身份證性別被拒,司法覆核被裁定敗訴,其後上訴再遭駁回。兩人申請終極上訴,案件周三(4 日)於終審法院開審。

上訴方力陳,兩名申請人持有寫上「女性」的身份證,令他們每當使用身份證時,均被問及私隱問題,須向人解釋自身最私密的情況,失去尊嚴及受困擾,又指性別重置手術沒有實際醫學需要。

政府一方則指,醫學界沒有統一清晰的標準,確立跨性別人士的身分,而處方無法清晰及客觀地訂立性別承認制度,因此現行政策有合理目的,亦有實際需要。5 名法官聽畢雙方陳詞,押後案件擇日宣判。

Read more

未完成手術改身份證被拒 兩跨性別者獲准上訴至終院 判詞指爭議具公共性

未完成手術改身份證被拒 兩跨性別者獲准上訴至終院 判詞指爭議具公共性

兩名由女變男的跨性別者在未完成整個性別重置手術下,向入境處申請更改身分證性別被拒,司法覆核被裁定敗訴,其後上訴再遭駁回。兩人申請終極上訴,爭議政策會否導致殘忍、非人道或侮辱性待遇,以及有否違反《香港人權法案》。上訴庭今(13 日)頒下判詞,指案件涉及重要的法律觀點,爭議亦具公共性,故批出上訴至終審法院的許可證明書。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