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現場 見證記錄

蔡天鳳碎屍案|蔡母向蔡前家翁入稟 要求交出加多利山物業、禁鄺出售或轉讓

蔡天鳳碎屍案|蔡母向蔡前家翁入稟 要求交出加多利山物業、禁鄺出售或轉讓
2023 年 2 月,28 歲模特兒、譚仔米線創辦人媳婦蔡天鳳在大埔龍尾村被揭發疑遭殺害碎屍。包括死者前夫、前夫兄長及前家翁等 3 男子被控一項謀殺罪。蔡母張燕花周二(7 日)以蔡的準遺產管理人身分入稟高等法院,就加多利山一物業業權,向蔡的前家翁鄺球提告。

入稟狀稱,鄺球以信託方式持有該加多利山物業業權,惟蔡為物業實益擁有人,要求鄺把業權轉予蔡母,並禁止鄺或其他人出售、處置、轉移、押記、轉讓、交易物業。

Read more

3在囚者入稟向警方索償 稱在警署遭警員毆打 3人與「口岸爆炸品案」被告同名

3在囚者入稟向警方索償 稱在警署遭警員毆打 3人與「口岸爆炸品案」被告同名
3 名報稱在囚於荔枝角收押所的市民,周一(6 日)以手寫入稟狀向警務處長提出民事傷亡訴訟,要求處長就個別警員行為,造成他們的身體及精神傷害賠償。3 人於入稟狀中報稱,在 2020 年 3 月 7 至 8 日期間,分別在舊牛頭角、青衣、青山警署遭警員毆打,其中一人報稱警員為索取證據而毆打。

翻查資料,3 名入稟者的姓名與「口岸爆炸品」案當中 3 名被告相同;據警方記者會資料,於 2020 年 3 月 7 日及 8 日,警方共就三宗爆炸品案拘捕 20 人。案件將於 2024 年 8 月開審,共 8 人被落案起訴,其中 7 人被加控《聯合國(反恐怖主義措施)條例》中的「對訂明標的的爆炸的禁制罪」,一旦罪成可判囚終身。

Read more

青年涉藏鐳射筆勝訴 稱警漏披露兩證供 入稟追討52萬 官剔除申請、斥濫用程序

青年涉藏鐳射筆勝訴 稱警未披露所有證供 入稟追討52萬元 官剔除申請、斥濫用程序
19 歲男學生彭裕謙早前被指 2019 年 11 月在旺角管有鐳射筆,他否認控罪,在無律師代表下,親自以英文自辯,最終獲判無罪。他其後入稟區院,指裁決後發現有警員沒盡披露文件責任,向他漏提供兩證人證供等,向律政司追討共逾 52 萬元賠償。

法官高勁修周五(30 日)頒下判詞,剔除彭裕謙申索,指其申索瑣屑無聊(frivolous)、濫用司法程序、變得學術,及未能披露合理訴訟因由(cause of action)。法官又指,同意律政司一方所言,觀乎本案情況,原審裁判官也不會批准他的訟費申請,並下令彭裕謙負擔律政司一方訟費。

彭裕謙同日親到區院領取判詞,在庭外指需時仔細研究內容,再決定下一步行動。

Read more

服裝公司領逾千萬元「保就業」津貼後裁員 政府三度促還款不果 入稟追討 352 萬元

服裝公司領逾千萬元「保就業」津貼後裁員 政府三度促還款不果 入稟追討 352 萬元
政府入稟向獲批「保就業」津貼私人公司,追討款項。律政司上周五(11 日)入稟高院,向經營高級男士服裝的「利邦國際品牌有限公司」,追討約 352 萬元的薪金津貼及罰款。

入稟狀指,利邦於 2020 年申請兩期「保就業」計劃,共獲批約 1,004 萬元津貼,但政府覆檢時,發現該公司沒有將津貼用於支付薪金,並大幅裁員,原本 181 名員工削減至 6 人,違反計劃條款。

入稟狀又指,保就業計劃秘書處由 2021 年 6 月起,三度要求利邦償還不果,故入稟追討。

Read more

男警入稟要求頒令擱置紀律聆訊 稱警司不批准就索文件押後聆訊、警長調查時「違法對待」

男警入稟要求頒令擱置紀律聆訊 稱警司不批准就索文件押後聆訊、警長調查時違法對待
一名在 2018 年被指偷拍女子裙底、但罪名不成立的英姓男警,周五(16 日)入稟高院申請司法覆核,指稱李姓警司兩度否決其擱置紀律聆訊的申請,但他沒機制上訴,要求法庭裁定警司否決無效,並要求法庭下令暫時擱置警方對他的紀律聆訊。

入稟狀指,該警司不批准他以索取文件為由申請押後紀律聆訊,剝奪他的法律權利及獲公平聆訊的權利,又指稱受查過程中,他受到一名警長違反程序及「違法對待」,向警司申訴卻未獲處理,認為警司違反程序,未能公平公正處理。

警方回覆指,該名男警務人員已被停職。由於案件已進入司法程序,警方不作評論。

Read more

沙螺洞發展商 7 月完成與政府換地 兩客家村民 9 月入稟指發展商違約索償

沙螺洞發展商 7 月完成與政府換地 兩客家村民 9 月入稟指發展商違約索償
獲列優先保育地點第二位的沙螺洞,有發展商在 2022 年 7 月與政府達成「非原址換地共識」,即發展商以當地逾 20 公頃私人土地加補地價,換取大埔船灣已修復堆填區約 50 公頃土地,以建私營高爾夫球場。

兩名沙螺洞客家村民周三(14 日)入稟高院,指「沙螺洞發展商」違反與他們在 1979 年 8 月互簽訂的協議書,要求索償一切損失,並指換地已成功,要求對方即時履行一切條款。

入稟狀指,當年發展商向他們收地,承諾建好高爾夫球場後重建 160 間村屋補償,惟多年未能成事,約 34 年後在未諮詢居民下,擅向政府提出換地,未曾與村民商議賠償或替代方案,聲稱恐令「擁有 400 多年歷史的客家村莊從此將被毀滅」。

環保署回覆《法庭線》指不評論個別投訴個案,又指政府一直就沙羅洞換地與相關持分者保持溝通。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