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現場 見證記錄

《法庭線》本周焦點報道 2023.11.12-18

《法庭線》本周焦點報道 2023.11.12-18

Podcast: 上周焦點: 《立場》被指煽動案|控辯就樞密院案例陳詞 官再押後裁決待快必上訴結果 《立場新聞》被控「串謀發布煽動刊物」案,周三(15 日)踏入第 57 日審訊。自控、辯雙方於 2023 年 6 月底完成結案陳詞,原定押至周三裁決,其後因應辯方要求法庭考慮英國樞密院最近一份有關煽動條例的判詞,法官要求雙方進一步陳詞。 控方指,樞密院判詞提到煽動罪須證煽暴意圖,只屬法官的「附帶意見」,而千里達及香港的煽動罪條文有別,加上香港 2019 年爆發反修例事件,有「特殊社會情況」,不能完全將千里達的煽動解讀套用於香港。 辯方則指,香港與千里達的煽動罪,同屬普通法下的罪行,「大家淵源一樣」,而有關煽暴意圖的判詞內容,屬該案憲法爭議下的結論,故法庭應該採納。她又稱,即使如控方指,香港情況特殊,同樣要保障基本權利,「一句講晒係言論自由」。 由於譚得志煽動上訴案,譚一方同樣爭議煽動罪須證煽暴,上訴庭最遲於明年 3 月頒裁決,法官郭偉健認為,「比較安全嘅做法係等上訴庭(判決)」,最終決定在譚得志案有結果的 30 日內就本案裁決。 7.21非白衣人案|控方傳畢11名證人 辯方下周確認會否就毋須答辯陳詞  前立法會議員林卓廷與另外 6 名「非白衣人」,被控 2019 年 7 月 21 日在元朗站暴動,周五(17 日)在區院展開第 19 天審訊。駐站監察閉路電視的便衣警員完成作供後,控方完成案情。《法庭線》綜合庭上供詞,整理當晚警方內部匯報及動員時序。 便衣警作供時,控方播放閉路電視片段,顯示約 11 時 1 分,閘內有人向閘外射水,而閘外的白衣人後退及走動,雙方有人擲物。警員供稱,當時有向警區行動室匯報指有打鬥發生,記得有提及閘內人向閘外射水,以及閘外有白衫人士取棍類物件。 警員又指,他有匯報人數,第一次匯報提及「超過幾十人」,第二次匯報「已經差唔多一百人」,但沒提及兩派人數;法官質疑「總數 99 比 1 都可以兩幫人,同 50 比 50 個情況好唔同」時,警員解釋指當時「場面混亂、好急」,故沒匯報兩方人數。 案件下周一續審,辯方將決定會否就「毋須答辯」陳詞。 理大衝突4年|逾七成暴動案審結 大部分油麻地衝突被告 因黑衣或防護裝備定罪 2019 年 11 月,理工大學爆發連串衝突,校園附近有示威者「突圍」,另有一批人響應網上號召,在油尖旺一帶發起「圍魏救趙」,大批人士被捕。根據《法庭線》統計,自警方封鎖理大後,有 333 … Read more

王詩雅涉瞞行蹤案|辯方專家估計王病情中度至嚴重   「主觀覺頭痛、記性受影響」

王詩雅涉瞞行蹤案|辯方專家估計王病情中度至嚴重   「主觀覺頭痛、記性受影響」

Read more

王詩雅涉瞞行蹤案|王稱從未說過由家中前往派對 質疑衞生署職員語文能力差

王詩雅涉瞞行蹤案|王稱從未說過由家中前往派對 質疑衞生署職員語文能力差

「榮源茶行」太子女王詩雅,涉於確診期間,向衞生署隱瞞出席港區人大代表洪為民生日派對當日的行蹤,謊稱她從家中出發至派對,事實上由高樂花園出發。案件周三(8 日)於九龍城裁判法院展開第 17 日審訊。

針對王日前供稱來電者僅自稱衞生署職員,沒提供證明,故難以確定其身分,控方周三質疑,王在未確定對方身分下,為何又向對方披露個人資料及行蹤。王稱,看到對方熟悉「安心出行」、WhatsApp 頭像為衞生署標誌,並著她提供協助「唔好令疫情擴散」,故「暫時相信」對方,盡「公民責任」。

王又指,她從沒向署方說過自己由住所前往派對,又質疑為她錄取供詞的職員「中、英文書寫能力都有問題」,稱自己錄口供當日已發現紀錄不準確,惟職員稱「意思差唔多就得啦」,故最後妥協。案件下周三(15 日)續審。

Read more

王詩雅涉瞞行蹤|王續作供:留院時渾渾沌沌 懷疑有記者扮衞生署致電

王詩雅涉瞞行蹤|王續作供:留院時渾渾沌沌 懷疑有記者扮衞生署致電

「榮源茶行」太子女王詩雅,涉於確診期間,向衞生署隱瞞出席港區人大代表洪為民生日派對當日的行蹤。案件周五(3 日)於九龍城裁判法院展開第 16 日審訊,王自從在法院外仆倒受傷後,再次出庭繼續作供。

王供稱,案發的其中一日收到許多來電,有些「自稱衞生署」,但不願提供姓名及編號,有些則是「媒體假扮客人」,而當時自己正身處醫院「個人渾渾沌沌咁」,但都有向對方披露所有行蹤。

王又指,有女士「自稱張竹君醫生」來電詢問,但無法提供核實身份的方法,王當時向對方指「我好難相信,我噚日同你哋講嘅嘢,聽日已經喺媒體出現,我今朝仲係媒體對我講,我自己嘅 confirm number(確診個案編號)」。案件下周三(8 日)續,王繼續作供。

Read more

王詩雅涉瞞行蹤|稱避傳媒跌倒 第五度缺席聆訊 官提醒盡早通知以善用資源

王詩雅涉瞞行蹤|稱避傳媒跌倒 第五度缺席聆訊 官提醒盡早通知以善用資源

「榮源茶行」太子女王詩雅,涉於確診期間,向衞生署隱瞞出席港區人大代表洪為民生日派對當日的行蹤。案件周三(1 日)於九龍城裁判法院展開第 15 日審訊。王上周報稱抵法庭時「避傳媒影相跌親」、膝蓋傷口「見骨」,其後因傷勢加重及情緒受傳媒報道影響,數度缺席聆訊。

辯方大律師黃繼兒周三稱,醫生指王傷勢好轉,因兩天均沒離家留在床上休養,「建議佢繼續不要走動」,希望申請押後至本周五(3 日)下午續審。裁判官批准押後,但提醒如被告再有押後申請,應盡早通知法庭,以善用法庭資源。

Read more

王詩雅涉瞞行蹤|稱避傳媒跌倒、第四度缺席聆訊 辯方指傷口發炎、醫生勸勿走動

王詩雅涉瞞行蹤|稱避傳媒跌倒、第四度缺席聆訊 辯方指傷口發炎、醫生勸勿走動

「榮源茶行」太子女王詩雅,涉於確診期間,向衞生署隱瞞出席港區人大代表洪為民生日派對當日的行蹤。案件周一(30 日)於九龍城裁判法院展開第 14 日審訊。王上周報稱抵法庭時「避傳媒影相跌親」、膝蓋傷口「見骨」,其後因傷勢加重及情緒受傳媒報道影響等,連續缺席 3 日聆訊。

辯方周一再指,其傷勢沒有好轉,「醫生勸佢唔好走動」,王再缺席聆訊。案件押後至 11 月 1 日再續。

Read more

王詩雅涉瞞行蹤|稱避傳媒跌倒續缺席聆訊 辯方稱王傷勢加重 押後下周續審

王詩雅涉瞞行蹤|稱避傳媒跌倒續缺席聆訊 辯方稱王傷勢加重 押後下周續審

「榮源茶行」太子女王詩雅,涉於確診期間,向衞生署隱瞞出席港區人大代表洪為民生日派對當日的行蹤。案件周四(26 日)於九龍城裁判法院展開第 13 日審訊。

周二(24 日)報稱為「避傳媒影相跌親」、膝蓋傷口「見骨」的王,辯方周三指她「聯咗 9 針」,傷口流血缺席聆訊。王今續缺席,辯方大律師黃繼兒指她因傷勢加重而服用加強止痛藥,加上情緒受影響,「佢跌倒嘅情況係因為傳媒嘅追逼,同埋及後嘅報道,庭內畀口供情緒受到在場人士影響,包括傳媒」。

暫委裁判官葉青菁提及,王詩雅獲批 4 日假紙,應辯方申請將案件押後至下周一(30 日)續審。

Read more

王詩雅涉瞞行蹤|王跌倒傷口「見骨」續缺席聆訊 辯方稱明或「坐喺輪椅上作供」

王詩雅涉瞞行蹤|王跌倒傷口「見骨」續缺席聆訊 辯方稱明或「坐喺輪椅上作供」

曾出席港區人大代表洪為民生日派對的「榮源茶行」太子女王詩雅,涉於確診期間,向衞生署隱瞞出席派對當日的行蹤。案件周三(25 日)展開第 12 日審訊。昨為「避傳媒影相跌親」、傷口「見骨」的王,辯方指她「聯咗 9 針」,而今早傷口流血需求診,續缺席聆訊,官批准。

辯方又稱,王希望周四繼續作供,盡快完成審訊,詢問「唔知可唔可以坐喺輪椅上作供」,亦獲官批准。控方則關注,王或需服藥等,續作供可能對她造成不公。官指會視乎王的情況,再決定她會否作供。

官亦批准在王缺席下繼續聆訊。辯方傳召時任衞生防護中心流行病學調查組人員作供,他供稱王曾告知在西環出發前往生日派對。案件周四續。

Read more

王詩雅涉瞞行蹤|辯方稱被告為避傳媒拍照 跌倒受傷「見骨」需往縫針 官准押後

王詩雅涉瞞行蹤|辯方稱被告為避傳媒拍照 跌倒受傷「見骨」需往縫針 官准押後

曾出席港區人大代表洪為民生日派對的「榮源茶行」太子女王詩雅,涉於確診期間,向衞生署隱暪出席派對當日的行蹤。案件周二(24 日)在九龍城裁判法院展開第 11 日審訊。惟辯方大律師黃繼兒指王詩雅上庭時,為「避開傳媒影相跌親」,導致肌肉有一寸裂痕及「見骨」,希望押後案件 1 小時,讓她往法院附近的聖德肋撒醫院縫針。

暫委裁判官葉青菁認為,王詩雅需時處理傷口,即使她之後返庭作供,審訊時間亦不足。辯方聞言指「最安全辦法係聽日再審」,本案終押至周三(25 日)續審。記者庭上所見,王詩雅離庭時步履蹣跚,需由他人攙扶。

惟根據傳媒拍攝到的片段,可見王詩雅曾在步入法院期間,於樓梯絆倒梯級跌倒,其後再站起續步入法院。其時王的身邊並沒有其他人。

Read more

《法庭線》本周焦點報道 2023.10.15-21

《法庭線》本周焦點報道 2023.10.15-21

Podcast: 本周焦點: 7.21非白衣人案 控方片:林卓廷着人群勿出閘 前立法會議員林卓廷與另外 6 名「非白衣人」,被控 2019 年 7 月 21 日在元朗站暴動。控方開案時指控,有黑衣人與白衣人在元朗站聚集,「(被)多番挑釁下,部分白衣人開始衝入付費區」,而各被告涉及挑釁、射水及擲物「襲擊白衣人」。 控方播放的片段則顯示,林卓廷於衝突前向閘內人群稱,「喂大家唔好自己出閘先,因為出面仲有好多黑社會喺度」,又指已聯絡元朗警區協助;林其後在列車車廂中被穿白衣人士襲擊。 辯方讀出的承認事實披露,事發當日有 11 名警員在十八鄉村公所、雞地等各處監察及巡邏,而辯方亦將事發日之前,《經濟日報》副社長石鏡泉在「守護香港」集會的發言、《鏗鏘集》等片段呈為證物。法官陳廣池一度指影片標題涉誤導。 9.29金鐘暴動案全審結 《法庭線》數據分析 2019 年 9 月 29 日,網民發起「全球反極權大遊行」,96 人被控在金鐘一帶暴動,是理大「圍魏救趙案」後,涉及被告人數第二最多的反修例暴動案件。當中除一人被指潛逃,餘下 95 被告分成 11 宗案件處理;事隔逾 4 年,最後一批被告的案件於今年 10 月初審結。 根據《法庭線》統計,共有 68 人認罪,當中 93% 是於開審前認罪,而其餘 27 人經審訊後被裁定罪成;整體定罪率為 100%。據判詞,69% 罪成被告是以非直接證據定罪,即沒證據顯示他們涉實質暴力或直接破壞社會安寧行為,法庭是藉示威者衣著、裝備及身處暴動現場等推論,他們在場壯大暴動聲勢,「作為協助及鼓勵的一分子而參與其中」。 房屋政策排除同志配偶違憲 房委會上訴失敗 兩名同性配偶欲以家庭成員身分,分別申請公屋及入住居屋,均被房委會拒絕,早前提出司法覆核被裁定勝訴。房委會不服兩案判決提上訴,周二(17 日)均被上訴庭駁回,維持原審判決。 針對房委會一方認為,配偶政策可保障異性伴侶申請公屋的權利,上訴庭反駁,即使同志伴侶可申請公屋,亦不影響異性伴侶申請公屋的權利。雖然可能影響他們的輪候時間,但《基本法》從未保障輪候時間。 居屋案的申請人原為吳翰林,他於 2020 年受抑鬱困擾自殺離世,由丈夫李亦豪繼續處理申請。李透過律師表示,對今次判決表示感激,但遺憾無法與吳翰林一同見證。 荃灣中槍健仔認暴動、潛逃等 判囚47月 2022 年 7 月,4 名涉及反修例案的青年,包括在荃灣中槍的「健仔」曾志健,於西貢潛逃時被捕,警方其後亦拘捕協助 4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