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男團 MIRROR 2022 年 7 月的紅館演唱會發生事故,總承辦商「藝能工程有限公司」3 職員被落案起訴串謀欺詐罪,3 人擬不認罪,將於明年 10 月開審。另外,勞工處亦向「藝能」、「協興隆」及「舞館」3 間公司控以 15 項傳票罪,其中「舞館」及「藝能」周三(15 日)認罪,分別罰 13 萬 2 千元及 22 萬元。
辯方求情指,「舞館」與舞蹈員簽約後,以為他們仍屬自由身工作者,其保險由製作方大國文化負責,又稱獲涉案舞蹈員寫求情信。「藝能」則承認犯錯,辯方指「今次意外後,改變咗整個香港演唱會嘅模式」,而被告積極配合調查、「勇於承擔」刑責。
代表協興隆的辯方則指,由於被告更換律師團隊,需時檢視文件,申請押後至 2024 年 1月 17 日再訊,屆時可能答辯,獲署理主任裁判官香淑嫻批准。
《法庭線》本周焦點報道 2023.11.12-18
Podcast: 上周焦點: 《立場》被指煽動案|控辯就樞密院案例陳詞 官再押後裁決待快必上訴結果 《立場新聞》被控「串謀發布煽動刊物」案,周三(15 日)踏入第 57 日審訊。自控、辯雙方於 2023 年 6 月底完成結案陳詞,原定押至周三裁決,其後因應辯方要求法庭考慮英國樞密院最近一份有關煽動條例的判詞,法官要求雙方進一步陳詞。 控方指,樞密院判詞提到煽動罪須證煽暴意圖,只屬法官的「附帶意見」,而千里達及香港的煽動罪條文有別,加上香港 2019 年爆發反修例事件,有「特殊社會情況」,不能完全將千里達的煽動解讀套用於香港。 辯方則指,香港與千里達的煽動罪,同屬普通法下的罪行,「大家淵源一樣」,而有關煽暴意圖的判詞內容,屬該案憲法爭議下的結論,故法庭應該採納。她又稱,即使如控方指,香港情況特殊,同樣要保障基本權利,「一句講晒係言論自由」。 由於譚得志煽動上訴案,譚一方同樣爭議煽動罪須證煽暴,上訴庭最遲於明年 3 月頒裁決,法官郭偉健認為,「比較安全嘅做法係等上訴庭(判決)」,最終決定在譚得志案有結果的 30 日內就本案裁決。 7.21非白衣人案|控方傳畢11名證人 辯方下周確認會否就毋須答辯陳詞 前立法會議員林卓廷與另外 6 名「非白衣人」,被控 2019 年 7 月 21 日在元朗站暴動,周五(17 日)在區院展開第 19 天審訊。駐站監察閉路電視的便衣警員完成作供後,控方完成案情。《法庭線》綜合庭上供詞,整理當晚警方內部匯報及動員時序。 便衣警作供時,控方播放閉路電視片段,顯示約 11 時 1 分,閘內有人向閘外射水,而閘外的白衣人後退及走動,雙方有人擲物。警員供稱,當時有向警區行動室匯報指有打鬥發生,記得有提及閘內人向閘外射水,以及閘外有白衫人士取棍類物件。 警員又指,他有匯報人數,第一次匯報提及「超過幾十人」,第二次匯報「已經差唔多一百人」,但沒提及兩派人數;法官質疑「總數 99 比 1 都可以兩幫人,同 50 比 50 個情況好唔同」時,警員解釋指當時「場面混亂、好急」,故沒匯報兩方人數。 案件下周一續審,辯方將決定會否就「毋須答辯」陳詞。 理大衝突4年|逾七成暴動案審結 大部分油麻地衝突被告 因黑衣或防護裝備定罪 2019 年 11 月,理工大學爆發連串衝突,校園附近有示威者「突圍」,另有一批人響應網上號召,在油尖旺一帶發起「圍魏救趙」,大批人士被捕。根據《法庭線》統計,自警方封鎖理大後,有 333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