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現場 見證記錄

《法庭線》本周焦點報道 2023.2.5-11

《法庭線》本周焦點報道 2023.2.5-11
47人案開審 控方開案引多場合發言 播協調會議枱底拍攝片段

民主派初選 47 人案首周審訊完成,何桂藍、林卓廷等 16 名被告逐一答辯,否認控罪。控方在開案陳詞指,首被告戴耀廷倡議通過初選實現「攬炒」,並指有 33 名被告簽署了承諾遵守初選計劃的「墨落無悔」聲明書。控方又播放 2020 年新界西協調會議,指顯示戴耀廷曾提及「無差別否決《財政預算案》」;該片鏡頭晃動,畫面大部分時間置於枱底下。

控方其後逐一讀出 16 人分別於記者會、初選論壇,以及宣傳片段等多個場合的發言節錄,另引述部分人的文章和筆記內容,指證他們在案中的角色和行為。控方預計下周一(13 日)起將傳召區諾軒、趙家賢、鍾錦麟及林景楠 4 名認罪被告作供,連同辯方盤問需時大約 6 周。

同時在法院外,一連多天有逾百人排隊輪候聽審,部分人帶同被鋪、糧水。不同人向記者聲稱,輪候及聽審可獲酬。司法機構採取新措施,由法庭保安員記錄離庭人士的籌號和時間,而回應《法庭線》查詢時又指會因應情況,容許延伸庭人士轉往正庭旁聽。

Read more

《法庭線》本周焦點報道 2023.1.29-2.4

《法庭線》本周焦點報道 2023.1.29-2.4
鍾旭華死因研訊 陪審團一致裁死於意外 官感激遺孀參與 多部門稱將研究建議

2018 年 7 月,41 歲男子鍾旭華玩滑翔傘後失蹤,5 日後在大東山以南被尋回,送院後證實死亡,周五(3 日)於西九龍裁判法院完成第六日死因研訊,陪審團一致裁定死於意外。

死因裁判官何俊堯多次感激遺孀陳利珊,指她參與搜救和多年後出席聆訊,「實在非常非常困難」、「唔係為咗自己」,指「好理性,盡自己能力參與搜救」,又稱許她勇敢,寄語將來生活安好。

就研訊揭露搜救隊未即時接納 GPS 資料等多個問題,4 男 1 女陪審團針對民航處、消防處、警方及民航意外調查機構等,提出長達 5 頁紙的建議,包括聯合救援隊伍應學習市面上最新的救援技術及儀器。

消防處、警方、民航處及民航意外調查機構指,將研究死因庭建議。消防指,將持續引進新技術提升搜救效率。民航處指已就滑翔傘活動發出安全指引,曾研究外地監管制度,指均由非政府組織負責管理及發展。通訊辦則指,一直鼓勵營辦商增建無線電基站,將繼續便利加強電訊建設。

Read more

《法庭線》本周焦點報道 2023.1.22-28

《法庭線》本周焦點報道 2023.1.22-28
《立場》被指煽動案|控方引員工卡片指寫有「星星之火」 稱可聯想「星火基金」

前《立場新聞》總編輯鍾沛權、前署任總編輯林紹桐,及《立場》所屬公司被控「串謀發布煽動刊物罪」案,周五(27 日)於區域法院踏入第 25 日審訊。

鍾沛權在盤問下供稱,每位入職《立場》的員工,都可揀選四字印上卡片。控方指有人選擇「星星之火」,令人聯想到「星火基金」,語畢旁聽席一片嘩然。鍾沛權供稱,有關安排是希望提供空間,讓員工表達「自我期許」,又指若透過聯想進行刑事檢控,對言論自由的寒蟬效應,大得不符比例,稱「點解刑事檢控攞出嚟嘅證據咁薄弱之餘,係加諸咁多聯想、猜測?」

Read more

《法庭線》本周焦點報道 2023.1.15-21

《法庭線》本周焦點報道 2023.1.16-22
《立場》被指煽動案 鍾沛權接受控方盤問

前《立場新聞》總編輯鍾沛權、前署任總編輯林紹桐,及《立場》所屬公司被控「串謀發布煽動刊物罪」案,鍾沛權周四(19 日)起開始接受控方盤問。

Read more

《法庭線》本周焦點報道 2023.1.8-14

《法庭線》本周焦點報道 2022.1.8-14

《立場》被指煽動案表證成立 鍾沛權連續 4 日作供 《立場新聞》被控「串謀發布煽動刊物」案,審訊至今 20 日,法官郭偉健周一(9 日)裁定案件表證成立,鍾沛權周二起作供,分別就《立場》成立的歷史、日常運作、以及涉案 17 篇文章等範疇作供。 鍾沛權指,創辦《立場》是希望「實踐到言論自由,用盡言論自由嘅空間」,博客文章不論立場如何,「即使水準唔太好」,只要能自圓其說、言之有物,都會盡量「來稿必登」。 他強調,自己和同事的意圖「好純粹」,只想做好新聞,記錄事實和報道真相,又指妻子陳沛敏因《蘋果》案被捕後,自感難以履行工作,亦感受到明顯威脅,曾考慮停運,但「唔捨得、唔甘心」,而且反覆思量後,仍覺得「我同同事由始至終無乜嘢做錯過」。 鍾否認涉案 17 篇文章屬煽動,並逐一解釋,提到訪問海外流亡人士,是因為他們有新聞價值,又否認 3 篇「35+ 初選」出線的立法會參選人專訪,是為他們造勢及戴光環。至於區家麟、陳沛敏等人的文章被指污蔑《國安法》,鍾認為《國安法》引起的爭議是前所未見,「禁制批評嚟接受爭議性政策,只會加深對個政策或法例嘅不滿同敵意」。 另一篇有關鄒幸彤獲頒「中國傑出民主人士獎」的報道,鍾則指文章平鋪直敘,「係典型新聞報道」,質疑「呢篇都可以成為檢控罪證,所謂煽動界線係咩呢?」案件周一(16 日)續審,繼續由鍾沛權作供。 《立場》被指煽動案|鍾沛權質疑鄒幸彤獲獎報道成罪證 「係典型新聞報道」《立場》被指煽動案|鍾沛權否認為初選出線者造勢 指其政治主張有新聞價值《立場》被指煽動案|鍾沛權稱曾被要求刪相指「出賣手足」 惟關乎公眾利益應報道《立場》被指煽動案|鍾沛權供稱網民留言反映民意 「我哋態度係盡量包容」《立場》被指煽動案|鍾沛權作供數度哽咽 指曾考慮停運但「唔捨得、唔甘心」《立場》被指煽動案|鍾沛權稱創辦《立場》為捍衛言論自由 博客盡量「來稿必登」《立場》被指煽動案|鍾沛權稱公司財困曾停薪半年 仍續任總編因「鍾意做囉」《立場》被指煽動案|鍾沛權錄影會面稱涉案15文章由他審批 官裁表證成立 47人案|官裁30認罪被告 待不認罪被告審訊後才判刑 47 名民主派涉組織及參與初選,被控「串謀顛覆國家政權」案,由檢控起計至今逾 1 年半,共 30 人認罪,當中 16 人周三(11 日)在西九龍裁判法院(暫代高等法院)處理案件管理聆訊,爭議認罪被告應否在同案不認罪被告開審前先行判刑。3 名《國安法》指定法官退庭商議約 1 小時後,決定安排認罪被告在審後判刑。 至於 17 名不認罪被告的審訊,原訂 1 月 30 日開審,由《國安法》指定法官陳慶偉、陳嘉信及陳仲衡一同審理。法官陳慶偉今指,因陳嘉信健康問題,將由李運騰頂上,案件因此或需延遲 1 至 2 周,至 2 月初才開審。 47人案|官裁30認罪被告 待不認罪被告審訊後才判刑 英官員晤黎智英「國際法律團隊」 港法律代表稱黎從沒委他人就訴訟行事 早前有傳媒報道,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的「國際法律團隊」,去信英國首相辛偉誠要求會面,商討「令黎智英獲釋的可行方案」,並曾與英外交部代表見面。港府其後發聲明警告,相關行為可能構成藐視法庭。 黎智英在香港的法律代表周五(13 日)晚上發聲明,指他們是黎智英在香港刑事案件唯一的法律團隊,黎智英亦從來沒有委託其他人,就他在香港的刑事訴訟行事。 英外交部官員晤黎智英「國際法律團隊」 港法律代表稱黎從沒委他人就訴訟行事 涉辦百人榮休晚宴 童軍總會獲撤控 酒家罰35,000元店長自簽守行為 童軍高層在 2021 … Read more

《法庭線》本周焦點報道 2023.1.1-7

《法庭線》本周焦點報道 2023.1.1-7

陳日君向法院申請取回護照 據悉獲准離港出席本篤十六世喪禮 天主教香港教區榮休主教陳日君樞機周二(3 日)現身西九龍裁判法院。據了解,他是向法庭申請取回護照,並獲主任裁判官羅德泉批准於本月 4 日至 8 日離港,到梵蒂岡出席天主教教宗本篤十六世的喪禮,回港後須將護照交回警方。控方沒有反對。 陳日君樞機與「612人道支援基金」另外 4 名信託人,包括藝人何韻詩、大律師吳靄儀、嶺南大學前客席副教授許寶強、及前議員何秀蘭,去年 5 月被警方國安處以涉嫌干犯「串謀勾結外國勢力或者境外勢力危害國家安全」罪拘捕。他們其後獲准保釋候查,須交出護照。 陳日君向法院申請取回護照 據悉獲准離港出席本篤十六世喪禮 未完成手術被拒改身份證性別 跨性別人士終極上訴指失尊嚴 政府:有實際需要 兩名由女變男的跨性別人士,在未完成整個性別重置手術下,向入境處申請更改身份證性別被拒,司法覆核被裁定敗訴,其後上訴再遭駁回。兩人申請終極上訴,案件周三(4 日)於終審法院開審。 上訴方力陳,兩名申請人持有寫上「女性」的身份證,令他們每當使用身份證時,均被問及私隱問題,須向人解釋自身最私密的情況,失去尊嚴及受困擾,又指性別重置手術沒有實際醫學需要。 政府一方則指,醫學界沒有統一清晰的標準,確立跨性別人士的身分,而處方無法清晰及客觀地訂立性別承認制度,因此現行政策有合理目的,亦有實際需要。5 名法官聽畢雙方陳詞,押後案件擇日宣判。 未完成手術被拒改身份證性別 跨性別人士終極上訴指失尊嚴受辱 政府:有實際需要 11.18 油麻地|莊正等10人暴動判囚50至52月 一女被告將於獄中分娩 2019 年 11 月 18 日,警方圍封理工大學,大批民眾於油尖旺區聚集,213 人涉在油麻地「圍魏救趙」被控暴動。其中 11 名被告不認罪受審,一人被裁定罪名不成立,獨立歌手莊正與 9 人罪成,周六(7 日)在區域法院被判監禁 50 月至 52 月。 案中 6 人包括莊正被判囚 52 個月,另外 4 名被告判囚 50 個月。其中一名女被告正懷孕,將於獄中分娩。法官林偉權指,本案暴動情節十分嚴重、極之暴力,辯方表示各被告在場短時間逗留、沒有親自作出暴力行為,惟法庭認為「不動口不動手,罪責也不輕」,若輕判只會發放錯誤訊息。 有辯方大律師求情時一度哽咽﹐法官表示「大家都理解,但唔能夠太感情用事,你想繼續定休息?」辯方續指商界流傳一句話:「黃台之瓜,何堪再摘」,盼法庭的判刑能「盡量將創傷降到最低」。 11.18 油麻地|莊正等10人暴動判囚50至52月 一女被告將於獄中分娩 《立場》被指煽動案|國安警指鍾沛權警誡下稱「我係總編輯,唔關其他人事」 前《立場新聞》總編輯鍾沛權、前署任總編輯林紹桐於 2021 年 12 … Read more

《法庭線》本周焦點報道 2022.12.18-24

《法庭線》本周焦點報道 2022.12.18-24
《立場》被指煽動案 官拒辯方永久終止聆訊申請 案件續審

前《立場新聞》總編輯鍾沛權、前署任總編輯林紹桐,以及《立場》所屬公司被控「串謀發布煽動刊物罪」,兩人還押近一年,分別於本月 13 日及 11 月獲准保釋。案件周四(22 日)於區域法院踏入第九日審訊。法官郭偉健指,辯方未能證明兩名被告因控方不披露或延遲披露「不使用材料」,導致不公平審訊,亦未能證明控方濫用法庭程序,終拒絕辯方的永久終止聆訊申請,被告須繼續受審。

控方新呈《立場》英國分社主任楊天帥的個人 Facebook 截圖,指可顯示《立場》運作。辯方質疑,控方早已掌握相關證據,又指控辯雙方早於 9 月簽署承認事實,「(控方)12 月整個新證據,咁嘅審訊程序同方法係不能接受」。法官認為對審訊議題有幫助,最終批准楊天帥 FB 帖文截圖呈堂。

另外,全國政協副主席、前行政長官梁振英,2018 年入稟高院,控告理大前助理教授鍾劍華及《立場新聞》誹謗,案件早前決定交由陪審團審理,預計於 2023 年開審,提出申請的鍾需在限期前繳交有關費用。高院法官歐陽桂如周五(23 日)頒下判詞,指鍾已逾期繳款超過 14 個月,因此早前三方同意下作出的命令失效,鍾自動喪失要求設陪審團的權利。

Read more

《法庭線》本周焦點報道 2022.12.11-17

《法庭線》本周焦點報道 2022.12.11-17

《立場》鍾沛權還押近一年准保釋 下周續審 前《立場新聞》總編輯鍾沛權、前署任總編輯林紹桐,以及《立場》所屬公司被控「串謀發布煽動刊物」一案,繼林獲准保釋,鍾沛權本周亦以控方新披露大量文件,法律團隊需與鍾溝通索指示為由,申請保釋。控方反對下,法官郭偉健批准鍾保釋,指認為他不會干犯危害國安罪行,須遵守不得離港等條件。 案件本周續審,處理辯方申請永久終止聆訊。國安處負責保存網上證據、收集情報的高級督察供稱,與上司兩度審視《立場》文章,選出 587 篇「主觀認為」違法的文章,從中再選出 100 篇與警司開會,3 人再選出其中 30 篇交予案件主管。 他表示,呈交 30 篇文章前,沒向律政司索取意見,因保存是前期工作,「我哋做情報、不涉調查」,稱「(告咩)太遠未去到」。辯方則認為,今次永久終止聆訊的申請,與警方篩選文章過程不透明、不公平有關,認為警方並非不小心、不清楚,而是故意的行為,對辯方不公。 案件下周一(19 日)續審。 《立場》被指煽動案|還押近一年 前總編鍾沛權獲准保釋《立場》被指煽動案|警稱選587篇「主觀認為」違法文章 屬前期工作毋需索律政司意見《立場》被指煽動案|控方欲呈587篇文章 證非對辯方不公 「控方先係失利」《立場》被指煽動案|辯方質疑警篩選文章規限調查角度 國安警:「從來冇限制、收窄」 黎智英國安案 押後至 2023 年 9 月開審 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與《蘋果日報》3 間相關公司,被控「串謀勾結外國勢力」等罪。案件原訂於 12 月 1 日開審,法庭因應特首提請人大釋法,押後至周二再訊。 控方申請將案押後至 2023 年 1 月 3 日再訊,另因本案涉及已定罪、正被還押的證人,希望盡早開審。辯方則指因應黎欲聘用的英國御用大狀 Tim Owen 的檔期,希望押後至同年 10 月開審。法官杜麗冰最終宣布將案押後至 2023 年 9 月 25 日至 11 月 21 日開審,預計審 40 日。黎智英繼續還押,他於 2020 年 12 月被捕,至今已還押 … Read more

《法庭線》本周焦點報道 2022.12.4-10

《法庭線》本周焦點報道 2022.12.4-10
黎智英欺詐案|與黃偉強同罪成 判囚5年9月及21月

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與集團行政總監黃偉強,被指向科技園公司隱瞞違反將軍澳工業邨租契,被控兩項欺詐罪。兩人早前被裁定罪成,周六(10 日)在區域法院分別被判監禁 5 年 9 個月及 21 個月;官另向黎智英罰款 200 萬元及頒下 8 年「取消資格令」。

法官陳廣池指,黎智英欺詐行為長達 21 年多,指他與黃偉強濫用政府批出的低廉土地,屬於「自肥」或「自我方便」。他又指,黎智英和壹傳媒在香港,有一定的社會地位和有不少擁護者,他「利用傳媒機構的保護傘下行事」,令科技園不敢突擊巡查,屬於加刑因素之一。

法官又批評,科技園有權打擊違規者,惟他們將自己權利拱手相讓,又指黎智英傳媒大亨的地位,明顯使科技園更「投鼠忌器」、自我矮化。法官指,黎智英管控一個頗具規模的傳媒網絡,「並不表示他因有第四權而不會犯法」,更不能因他遭檢控,便等同攻擊新聞自由。

散庭時,旁聽人士向黎智英高呼「生日快樂」、「健康平安」,黎智英亦揮手回應。

Read more

《法庭線》本周焦點報道 2022.11.27-12.3

《法庭線》本周焦點報道 2022.11.27-12.3
黎智英准聘英御狀 律政司申上訴被駁回 李家超提請人大釋法

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與《蘋果日報》3 間相關公司,被控「串謀勾結外國勢力」等罪,終審法院周一(28 日)拒絕向律政司批出上訴許可,繼續批准黎聘用英國御用大律師 Tim Owen 為其抗辯。判詞指,律政司上訴至在終院申請許可的階段,才提出截然不同的新論點,惟根據終院已充分確立的原則,為保障審訊公平進行,於上訴時不應提出新論點。

行政長官李家當晚宣布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釋法,釐清在港沒有全面執業資格的律師或大律師,可否參與國安案件。前律政司司長及基本法委員會前副主任梁愛詩周一(28 日)撰文,開首表明同意終院拒絕政府上訴的裁決,指現時本地法律有一套成熟的原則,處理外國大律師來港參與訴訟的程序,又反問有人指英國律師對《國安法》不懂也沒有經驗,「香港大律師又有多少經驗?」。她在文末又問到,「有人要求釋法。釋哪一條?」

案件原於周四(1 日)開審,控方因應釋法,申請押後審訊 7 日,提及釋法獲中聯辦、港澳辦全力支持,有信心人大會接納請求。辯方表示不反對押後,並透露入境處擱置 Tim Owen 的工作簽證延期申請。法官聽畢控辯雙方陳詞,認為押後 7 日並不足夠,押後案件至 12 月 13 日再訊。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