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現場 見證記錄

【影片】《立場》案|被問是否黃營、反建制 鍾沛權:「我係追求自由主義嘅香港公民」

《立場新聞》被控「串謀發布煽動刊物」案,周三(22 日)踏入第 45 日審訊。 鍾沛權供稱曾心存僥倖,認為傳媒不會被《國安法》針對,但經歷《蘋果》案後,「我太太都俾人拉埋」,認為《國安法》下紅線模糊,「你問擔憂《國安法》啲乜,正正係唔知擔憂乜,好含糊」。 鍾沛權又提及 2021 年下旬,持續收到針對《立場》的風聲,加上妻子還押期間,他每天探望、未能兼顧工作,曾打算結束《立場》。後來收到新風聲,覺得《立場》可生存,曾打算找「街外人」接手但不果,終由被告林紹桐任署理總編輯。鍾直言不想連累對方,這決定亦對林不公平,因《立場》能否生存的壓力落在林紹桐身上。控方又問及鍾的政治立場,包括他是否和理非、「黃營」及反建制派。鍾質疑控方追問沒完沒了,強調自己是追求自由主義的香港公民,亦不想簡單一句標籤。案件周四(23 日)續審。 文字報道:《立場》被指煽動案|控方問鍾沛權是否黃營、反建制 鍾:「我係追求自由主義嘅香港公民」

《立場》被指煽動案|控方問鍾沛權是否黃營、反建制 鍾:「我係追求自由主義嘅香港公民」

《立場》被指煽動案|控方問鍾沛權是否黃營、反建制 鍾:「我係追求自由主義嘅香港公民」
《立場新聞》被控「串謀發布煽動刊物」案,周三(22 日)於區域法院踏入第 45 日審訊。鍾沛權供稱曾心存僥倖,認為傳媒不會被《國安法》針對,但經歷《蘋果》案後,「我太太都俾人拉埋」,認為《國安法》下紅線模糊,「你問擔憂《國安法》啲乜,正正係唔知擔憂乜,好含糊」。

他又提及 2021 年下旬,持續收到針對《立場》的風聲,同時陸續有公民組織解散,壓力越來越大,加上妻子還押期間,他每天探望、未能兼顧工作,曾打算結束《立場》。後來收到新風聲,令他抱有一絲希望,覺得《立場》可生存,於是物色「街外人」接手,但不成功,終由被告林紹桐任署理總編輯。鍾直言不想連累對方,這決定亦對林不公平,「《立場》能唔能夠生存嘅壓力去咗林紹桐度」。

控方又問及鍾的政治立場,包括他是否和理非、「黃營」及反建制派。鍾質疑控方追問沒完沒了,指自己是追求自由主義的香港公民,「你抌 10 個標籤畀我,一回咩事呀呢個係?你做思想審查冇所謂,我會全面交代思想係咩一回事」。案件周四(23 日)續審。

Read more

【影片】《立場》案|控方指攻擊中央才被打壓 鍾稱說法正反映疑慮「被視為攻擊就要打壓?」

《立場新聞》被控「串謀發布煽動刊物罪」案,周二(21 日)踏入第 44 日審訊。 前總編輯鍾沛權早前供稱「記錄時代呼聲」,是指記錄世代集體意識,包括性別、藝文、音樂及政治等議題,又指若被打壓要思考以甚麼形式繼續做。伍淑娟周二追問是否涉及攻擊中央,傳媒才會受打壓,純粹記錄不會有事。鍾稱「你 put 畀我問我同唔同意,只要唔攻擊中央就會無打壓,正正反映我哋疑慮,即係被視為攻擊就要打壓?… 個前提係錯咗,我唔會同意。」 另外,控方指,從鍾的證供可見他對警方觀感差、認為「721 一定有勾結」。鍾否認,指在嚴格的刑事檢控中,「檢控官對我嘅總結都可以錯得咁離譜,完全唔符合事實」,又認為當權者面對言論不應「動輒就刑事化」,尤其針對公權力的言論,不應設有含糊不清的紅線。案件周三(22 日)續審。 文字報道:《立場》被指煽動案|控方指鍾沛權認為「721一定有勾結」 鍾指控方總結「錯得離譜」

《立場》被指煽動案|控方指鍾沛權認為「721一定有勾結」 鍾指控方總結「錯得離譜」

《立場》被指煽動案|控方指鍾沛權認為「721一定有勾結」 鍾否認指控方「錯得離譜」
《立場新聞》被控「串謀發布煽動刊物罪」案,周二(21 日)於區域法院踏入第 44 日審訊。控方指,從鍾的證供可見他對警方觀感差、認為「721 一定有勾結」。鍾否認,指在嚴格的刑事檢控當中,「檢控官對我嘅總結都可以錯得咁離譜,完全唔符合事實」。他又以《立場》卡片為例,指控方聯想匪夷所思、天馬行空,認為當權者面對言論不應「動輒就刑事化」,尤其針對公權力的言論,不應設有含糊不清的紅線。

鍾沛權又在控方盤問下供稱,傳媒最大、最後的使命是記錄和報道,一度哽咽稱早於 2014 年創辦《立場》時,已悲觀地預期本港的新聞、言論自由將會大變,但他仍然盡用空間記錄變化。控方指攻擊中央的傳媒才會受打壓,純粹記錄不會有事,鍾指說法「正正反映我哋疑慮」,認為即使言論被視為冒犯、攻擊,傳媒及創作者都不應受打壓。案件周三(22 日)續審。

Read more

《立場》被指煽動案|鍾指林紹桐「仔細老婆嫩」 原不欲他接任 惟找不到合適人選

《立場》被指煽動案|鍾指林紹桐「仔細老婆嫩」 原不欲他接任 惟找不到合適人選
《立場新聞》被指煽動案,周一(20 日)於區域法院踏入第 43 日審訊。控方質疑鍾沛權早已屬意由另一被告、林紹桐接任總編輯一職,並一直視對方為「副手」。鍾供稱,《蘋果》高層被捕時已盤算自己或會被捕,需尋找他人接替,但不欲由同事接手,提到林「仔細老婆嫩,唔想佢呢個年紀就承受咁嘅壓力」,惟最終沒有合適人選接任。鍾又否認林是其「副手」,指對方是他其中一位最信任的同事,但在編採上遇到重大敏感內容,都是由總編拍板。

另外,控方指鍾曾接受《蘋果》訪問,回應 13 歲記者在示威活動被警員帶走一事,認為任何人在公開場合都可自由觀察及記錄。伍指當時環境混亂,質疑男童是否適宜到場,又指鍾早前供稱,他假設所有讀者理性,但年輕讀者是否有能力判斷涉案文章真偽。鍾稱看不到有何原因要禁制這年齡的人閱讀文章,又指「佢有興趣睇得完篇文,都會視佢為對議題有興趣、去思考做判斷嘅讀者」,認為只要環境開放、多元,讀者自然有渠道補充對議題的好奇及關注。案件周二(21 日)續審。

Read more

《立場》被指煽動案|控方指記者引導梁頌恆答問題 鍾沛權稱屬一般訪問技巧

《立場》被指煽動案|控方指記者引導梁頌恆答問題 鍾沛權稱屬一般訪問技巧
前《立場新聞》總編輯鍾沛權、前署任總編輯林紹桐,及《立場》所屬公司被控「串謀發布煽動刊物罪」案,周五(17 日)於區域法院踏入第 42 日審訊。

控方圍繞涉案梁頌恆及張崑陽的文章盤問,指記者林彥邦訪問梁頌恆時,「諗啲嘢開條路畀佢答」,以顯示其感愧疚,鋪排他有承擔和勇敢。鍾沛權表示,記者一般會協助被訪者完整說出感受,並非特殊技巧,亦會提問讀者感興趣的內容。控方又指,《立場》在一日內,以報道及全文方式刊出張崑陽被通緝的回應,是想讀者「睇完又睇」、達到煽動效果;鍾均不同意。

另外,早前法官郭偉健以唐英傑申請人身保護令為例,指博客作者區家麟應先看判詞再評論,控方周五呈上《立場》相關報道。法官質疑報道,無提及判詞稱指定法官符合國際標準,控方亦指報道僅「三、兩句總結」指定法官不影響司法獨立。鍾解釋,當時傳媒沒將焦點放在指定法官,又指「檢控官你都無主動引述,都係法官提醒先有」。案件下周一(20 日)續審。

Read more

《立場》被指煽動案|控方指專訪影片配中文字幕 「畀唔識廣東話嘅人睇?」 鍾沛權稱屬基本配置

《立場》被指煽動案|控方指專訪影片配中文字幕 「畀唔識廣東話嘅人睇?」 鍾沛權稱屬基本配置
前《立場新聞》總編輯鍾沛權、前署任總編輯林紹桐,及《立場》所屬公司被控「串謀發布煽動刊物罪」案,周三(15 日)於區域法院踏入第 41 日審訊。

控方第 20 日盤問鍾沛權,圍繞涉案羅冠聰的專訪,質疑報道刻意鋪排美化羅冠聰。鍾否認,指專訪是想立體呈現羅的最新情況,流亡英國後的遭遇和感受。控方另質疑專訪的影片配上中文字幕,「係做畀世界各地識中文但唔識廣東話嘅人睇?例如台灣?」鍾指此做法屬影像報道的基本配置,幫助觀眾理解和吸收。

至於涉案許智峯專訪,控方質疑《立場》為許推廣「國際線」及「賣廣告」,鍾指說法不公平,專訪僅交代受訪者背景,「咁你可以話所有媒體都幫緊任何新聞人物賣廣告」。案件周五(17 日)續審。

Read more

《立場》被指煽動案|官質疑區家麟應先讀判詞再評論 鍾沛權認為沒必要

《立場》被指煽動案|官質疑區家麟應先讀判詞再評論 鍾沛權指沒必要
前《立場新聞》總編輯鍾沛權、前署任總編輯林紹桐,及《立場》所屬公司被控「串謀發布煽動刊物罪」案,周二(14 日)於區域法院踏入第 40 日審訊。

控方第 19 日盤問鍾沛權,質疑資深傳媒人區家麟不相信共產黨、《國安法》和「一國兩制」。鍾認為,區是憂慮本港愈見接近極權社會,公民權利被剝奪,而對法例作出警惕和批評。法官郭偉健問及,區是否應先閱讀判詞等資料才作出評論;鍾認為無必要,「當然你話評論質素夠唔夠高、公唔公道可以討論」,而他亦不覺得區的質疑基礎薄弱、不堪一擊。

控方另將《立場》於《國安法》通過翌日的文章分類,指大部分屬「負面」內容。當中引述官員說法的報道,被控方歸類為「中性」,遭辯方質疑準則不一致,「報道批評《國安法》係負面,贊成《國安法》就係中性?」辯方又認為,負面批評與煽動無關,無助證明涉案文章屬煽動。案件周三(15 日)續審。

Read more

《法庭線》本周焦點報道 2023.3.5-11

《法庭線》本周焦點報道 2023.3.5-11
支聯會拒交資料案|鄒幸彤、鄧岳君、徐漢光判囚4.5月 官准保釋、撤報道限制

支聯會 3 常委鄒幸彤、鄧岳君、徐漢光,2021 年未按警方國安處發出的通知書,提交成立至今所有職員資料、2014 年起在港舉辦活動資料,會議紀錄及收支紀錄等,上周六(4 日)被裁定罪成。3 人周六(11 日)同被判囚 4 個半月。

《國安法》指定法官、主任裁判官羅德泉判刑時指,國家安全尤關重要,判刑須確保反映到法律維護國安的決心。羅又指,本案屬新法例下首案,判刑上沒案例參考,最終以判囚 4.5 月為量刑起點,而 3 人並沒減刑因素。

判刑前,代表鄧、徐求情的資深大律師戴啟思指,被告被指控為「外國代理人」,但在未知是何者代理人的情況下被定罪,是他擔任大律師 40 年來從未見。親自抗辯的鄒幸彤則重申,支聯會並非「外國代理人」,認為法庭判決「懲教守護真相的人」。

3 名被告申請保釋等候上訴。控方反對,提出增加條件及報道限制,均被羅德泉駁回。羅最終准鄧、徐以原有條件保釋,並撤銷保釋程序的報道限制。鄒幸彤則再次指保釋條件有礙表達自由並拒絕接受,將會服刑。

Read more

《立場》被指煽動案|控方以911事件為例 指「外國言行要管」 鍾稱「人命係最重要原則」

《立場》被指煽動案|控方以911事件為例 指「外國言行要管」 鍾沛權稱「人命係最重要原則」
前《立場新聞》總編輯鍾沛權、前署任總編輯林紹桐,及《立場》所屬公司被控「串謀發布煽動刊物罪」案,周五(10 日)於區域法院踏入第 39 日審訊。

控方續就資深傳媒人區家麟的博客文章盤問,以「9.11 事件」為例,指若有恐怖分子劫機,在境外發訊息聲稱要撞向世貿大樓,詢問是否應規管境外言行。鍾沛權表示,人命為最重要原則,但只要不涉提倡暴力及非法手段,在言論自由下應容許討論分離主義的主張。

另外,控方就涉案陳沛敏的文章盤問時,呈遞另一篇區家麟的文章。辯方質疑盤問範圍廣闊,不止於涉案 17 篇文章,形容情況沒完沒了,遂向法庭索取指引。法官郭偉健詢問:「我畀指引會唔會限制言論自由?」辯方指此與言論自由無關,郭偉健則指,本案備受關注,認為盤問內容並非完全與本案無關,「唔敢畀一個指示出嚟,我點樣劃嗰條線?」。案件下周二(14 日)續審。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