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現場 見證記錄

《法庭線》本周焦點報道 2022.9.11-17

《法庭線》本周焦點報道 2022.9.11-17

支聯會被指煽動顛覆案 鄒幸彤等 4 被告完成交付高院 支聯會、其前正副主席李卓人、何俊仁及鄒幸彤被指「煽動顛覆國家政權」案,《國安法》指定法官、主任裁判官羅德泉周三(14 日)正式交付首 3 名被告至高院審訊。第四被告鄒幸彤上周完成初級偵訊後,已被交付高院。 本案由 2022 年 2 月 14 日首次提訊日起至今 7 個月,終完成交付程序。8 月獲高院批准保釋的何俊仁,首度坐在被告欄外的被告席。李、鄒從羈留室步入庭時,旁聽席先後高叫「人哥!」、「幸彤!」,二人揮手回應。 支聯會被指煽動顛覆案 4 被告先後完成交付高院 獲保釋何俊仁首度坐被告欄外應訊 26 歲女子伊院誕嬰血崩亡 死因研訊展開 2016 年 10 月,懷有 37 周身孕的 26 歲女警在伊利沙伯醫院進行產檢時,發現患有妊娠毒血症,獲安排催生,但在誕嬰後大量出血,3 天後宣告不治。 死因研訊本周展開,揭露婦產科醫生當日以為胎盤已完全排出,其後才發現死者體內殘留部分胎盤。兩名助產士承認,當日未有即時記錄死者的血壓讀數。法醫同意,死者生前排出的胎盤有明顯缺失,子宮亦有明顯殘餘胎盤。 醫療團隊最後決定為死者即時切除子宮。死者胞姐哭訴,醫生事發前沒告知家屬切除的決定,指若知道手術風險會反對。 26 歲女子伊院誕嬰血崩亡 死因研訊揭醫生未發現子宮殘留胎盤 兩護士認血壓紀錄不全26 歲女子伊院誕嬰血崩亡 官質疑不應做子宮切除手術 醫生:當時判斷最有效26 歲女子伊院誕嬰血崩亡 法醫:明顯可見子宮有殘餘胎盤 3 警涉策劃賭場「假掃蕩」判囚 官信一念之差 一名臥底警員 2018 年揭發 4 名反黑組警員涉與黑幫設局造假,策劃賭場「假掃蕩」行動,安排「假賭客」供拘捕,其中 3 人 2022 年 8 月經審訊後被裁定一項串謀妨礙司法公正罪成,周五(16 日)在區域法院被判囚 14 至 16 個月。 區院暫委法官勞潔儀指,被告的操控行為「對法治造成衝擊」,考慮各方對 … Read more

12港人|涉串謀勾結外國勢力 李宇軒、陳梓華認罪逾一年 官擬再押明年初再訊

12 港人|涉串謀勾結外國勢力 李宇軒、陳梓華認罪逾一年 官擬再押明年初再訊
「12 港人」之一李宇軒,以及律師助理陳梓華,被指串謀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等人,請求外國制裁香港,其後李在陳協助下企圖潛逃台灣。兩人 2021 年 8 月承認「串謀勾結外國或者境外勢力危害國家安全」罪,周五(16 日)在高等法院再訊。

《國安法》指定法官李運騰表示,黎智英與《蘋果日報》3 間公司被指勾結外國勢力案,將於 2022 年 12 月 1 日開審,審期 30 日,預計 2023 年 1 月中完成,他擬於該案審結才處理李、陳的判刑。

法官又提及,上訴庭正處理「呂世瑜案」的最低刑期及認罪折扣的爭議,或影響本案判刑,又指未知黎智英案件能否如期完成,暫定本案於 2023 年 1 月 12 日再訊。屆時兩人認罪後待判刑的時間將達約 17 個月。

Read more

《蘋果》停刊一年 創辦人黎智英及 6 高層 面臨國安、煽動刊物等多項控罪

《蘋果》停刊一年 創辦人黎智英及 6 高層 面臨國安、煽動刊物等多項控罪
2021 年 6 月 24 日,香港《蘋果日報》出版最後一份報紙,發行 100 萬份,頭版以標題「港人雨中痛別 『我哋撐蘋果』」告別,終結 26 年歷史。

壹傳媒兼《蘋果》創辦人黎智英,在兩宗案件中面對 3 項國安法控罪、串謀發布煽動刊物罪及欺詐罪,當中欺詐罪 8 月作結案陳詞;他於另外 4 案被裁定煽惑他人參與、組織及參與未經批准集結等罪成,正就其中 3 項控罪提上訴。

《蘋果》報館兩度被警方搜查,行政總裁張劍虹、副社長陳沛敏、總編輯羅偉光等 6 名高層,亦被控串謀勾結外國勢力危害國安罪,以及串謀發布煽動刊物罪,各人還押 11 個月至一年,案件 5 月已交付高院,暫未有開審日期。

《蘋果》停刊一年,數百員工遣散,將軍澳大樓人去樓空,而黎智英等 7 人仍還押待審。《法庭線》整理相關案件、控罪及進展,讓讀者了解。

Read more

12港人|李宇軒等兩人認串謀勾結外國勢力 再押9月訊 料認罪逾一年未判刑

12 港人|李宇軒等兩人認串謀勾結外國勢力 再押 9 月訊 料認罪逾一年未判刑

「12 港人」之一李宇軒與律師助理陳梓華,被指串謀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等人,請求外國制裁香港,其後李在陳協助下企圖潛逃台灣。二人 2021 年 8 月承認一項港區國安法下的「串謀勾結外國或者境外勢力危害國家安全」罪,案件於本周二(3 日)在高等法院再提堂。

國安法指定法官李運騰再度應控方要求,將案件押後至 9 月 16 日再訊,稱判刑日子有待另一同類案件完成提訊日後方見「明朗」。預料兩人屆時認罪將逾一年,仍未判刑。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