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案件回顧 2024法生了哪些事?

年度案件回顧 2024法生了哪些事?

Read more

【法生咩事】EP.21 替代框架未定案 同志平權案終極勝訴 能否起參考作用?

終審法院上月 26 日就 3 宗平權司法覆核頒下裁決,分別涉及居屋政策、公屋政策及《遺產條例》,同志一方均獲終極勝訴。另一邊廂,終院上年 9 月就「岑子杰案」,要求政府須於兩年內訂立同性伴侶替代框架,事隔逾 1 年,暫時未見具體建議。 替代框架的焦點之一,是包含甚麼核心權利。究竟終院最新的判詞,能否有任何參考作用?今集《法生咩事》邀請了中文大學性別研究課程副教授孫耀東,同大家講講判詞重點,以及亞洲不同地區的平權發展。 相關報道:房屋政策排除同志被裁違憲 房委會終極敗訴 終院:異性配偶從沒獨享申請公屋、居屋權利遺產條例排除同志被裁違憲 政府終極敗訴 終院指條例下權利非建基於贍養責任房屋政策、遺產條例案政府終極敗訴 申請人致亡夫:希望我沒有辜負了你的心血同志平權案|原申請人抑鬱亡 母憶述兒子背後辛酸 慨嘆官司是否「步伐太快」

同志平權案|原申請人抑鬱亡 母憶述兒子背後辛酸 慨嘆官司是否「步伐太快」

同志平權案|原申請人抑鬱亡 母憶述兒子背後辛酸 慨嘆官司是否「步伐太快」

兩宗爭取同志平權的司法覆核案,前後經歷 5 年拉鋸,周二(26 日)獲判終極勝訴,惟當年入稟的吳翰林 Edgar 已無法見證。(見另稿)他於 2020 年底受抑鬱困擾自殺離世,官司由丈夫接手。

Edgar 遺下兩宗官司,亦遺下已屆花甲之年的母親。吳母於裁決前接受訪問,坦言自己思想保守,面對兒子出櫃,曾經抗拒。

「Edgar 話,錫你個仔,應該包容愛護,唔好遮掩。」

兒子一句說話,她嘗試去接受,更遠赴英國觀禮,只盼兒子開心、有人疼錫。

其後目睹 Edgar 為爭取平權高調受訪、打官司、被教會「遺棄」,幾年間飽受精神及財政壓力。

「佢話呢個係好偉大嘅使命,得到好多人贊同……」

眼見兒子承受沉重代價、患上抑鬱,最後悲劇收場。吳母事後回想,坦言對官司有保留:「呢啲嘢潛移默化,駛唔駛步伐咁快呢?」事過境遷,她說憶起愛兒仍會感觸落淚,現以工作及照顧家人為寄託。

Read more

房屋政策、遺產條例案政府終極敗訴 申請人致亡夫:希望我沒有辜負了你的心血

房屋政策、遺產條例案政府終極敗訴 申請人致亡夫:希望我沒有辜負了你的心血

Read more

遺產條例排除同志被裁違憲 政府終極敗訴 終院指條例下權利非建基於贍養責任

遺產條例排除同志被裁違憲 政府終極敗訴 終院指條例下權利非建基於贍養責任

兩名同性配偶因房委會拒絕承認其家庭成員身分,未能申請公屋及入住居屋,提出司法覆核。另外,男同志因擔心在無立遺囑下離世,丈夫無法按《無遺囑者遺產條例》繼承財產,提出司法覆核,3 案早前獲判勝訴。政府上訴至終審法院,周二(26 日)被終院 5 名法官一致駁回,兼須付訟費,同志一方於 3 案維持勝訴。

針對《遺產條例》,判詞指,海外結婚的同性伴侶與異性夫婦一樣,具有同等密切的關係。而涉案《遺產條例》目的是將死者財產分配予親屬,包括死者的「親密人際關係」,非取決於婚姻狀況,因此同性配偶可成為受益人。

就政府一方指,只有異性已婚人士有「生前贍養責任」。終院反駁,條例下的權利非建基於贍養責任,又指《遺產條例》對「有效婚姻」一詞定義,與其他婚姻條例採用的定義有別,重申立法機關沒充分理由,限制受益配偶必須是根據《婚姻條例》結婚的人。

同志一方其中一名申請人原為吳翰林,吳於 2020 年離世後,由丈夫李亦豪接手。李於 FB 表示:「感激法庭肯定你的苦,肯定你對同志平權的付出」。(見另稿)

相關報道:
房屋政策排除同志被裁違憲 房委會終極敗訴 終院:異性配偶從沒獨享申請公屋、居屋權利
房屋政策、遺產條例案政府終極敗訴 申請人致亡夫:希望我沒有辜負了你的心血

Read more

房屋政策排除同志被裁違憲 房委會終極敗訴 終院:異性配偶從沒獨享申請公屋、居屋權利

房屋政策排除同志被裁違憲 房委會終極敗訴 終院:異性配偶從沒獨享申請公屋、居屋權利

Read more

【法生咩事】EP.18 終院裁須設同性伴侶承認框架 距離限期不足1年 同志團體有何想法?

前民陣召集人岑子杰早前提出司法覆核,挑戰香港不承認同性婚姻,終院去年 9 月裁定政府須訂立替代框架,在法律上承認同性伴侶關係。 距離限期不足一年時間,暫未見具體立法框架。同志團體正在想甚麼?有何討論正在醞釀中?其他地區又是如何逐步承認同性伴侶關係?今集「法生咩事」,同大家詳細講講。 相關報道:終院裁須設同性伴侶承認框架 距離限期不足1年 同志團體在想甚麼?

終院裁須設同性伴侶承認框架 距離限期不足1年 同志團體在想甚麼?

終院裁須設同性伴侶承認框架 距離限期不足1年 同志團體在想甚麼?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