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現場 見證記錄

【影片】《立場》案|36 天供詞整理 看前總編輯鍾沛權眼中的香港新聞

《立場新聞》被控「串謀發布煽動刊物罪」,為 1997 年後首宗傳媒被控煽動案的審訊,開審至今歷時 52 日,前總編輯鍾沛權作供佔 36 日。另一被告、前署任總編輯林紹桐不作供亦不傳召證人,案件押至 6 月 19 日結案陳詞。 連日作供,鍾沛權由涉案文章、社會運動,講到新聞原則、言論自由、個人政治立場,以及他面對《立場》最後掙扎的心路歷程。究竟控方如何指控文章煽動?在鍾沛權眼中,新聞又是怎樣一回事?《法庭線》整理鍾沛權供詞重點,讓讀者更易掌握審訊進展。 文字報道:《立場》被指煽動案 從涉案文章談至新聞原則 鍾沛權36日作供說了甚麼?

《立場》被指煽動案 從涉案文章談至新聞原則 鍾沛權36日作供說了甚麼?

《立場》被指煽動案 從涉案文章談至新聞原則 鍾沛權36日作供說了甚麼?
《立場新聞》被控「串謀發布煽動刊物罪」,為 1997 年後首宗傳媒被控煽動案的審訊,2022 年 10 月開審至今歷 52 日審訊,前總編輯鍾沛權在 4 月初完成 36 日作供。另一被告、前署任總編輯林紹桐不作供亦不傳召證人,案件押至 6 月 19 日結案陳詞。

鍾沛權作供所牽涉的議題眾多,除了涉案文章,還有特刊《立誌》、新聞原則、編輯室運作、個人政治立場,以及他面對《立場》最後掙扎的心路歷程。控辯雙方在盤問、覆問期間,分別呈遞逾 200 份新文件,辯方余若薇一度在庭上表示,外界以為本案涉及百篇文章,她澄清涉案文章只有 17 篇。

究竟控方如何指控文章煽動?控辯雙方為何呈遞多篇新文章?在鍾沛權眼中,新聞又是怎樣一回事?《法庭線》整理鍾沛權連日供詞重點,讓讀者更易掌握審訊進展。

Read more

《立場》被指煽動案|控方指若林紹桐無辜 鍾應向警及律政司交代 官指問法危險

《立場》被指煽動案|控方指若林紹桐無辜 鍾應向警及律政司交代 官指問法危險
《立場新聞》被控「串謀發布煽動刊物」案,周一(27 日)於區域法院踏入第 47 日審訊。控方問及鍾被捕後、錄取證人口供時,若知林紹桐無辜,為何不向律政司及警方交代詳情,「幫助林紹桐開脫」。辯方反對提問,反問若鍾於宣誓下交代所有情況,控方是否就會接受林與涉案 15 篇文章無關。法官郭偉健亦兩度指「問法危險」,被告有權保持緘默,問題對控方沒有幫助。

控方完成 26 日盤問,遂由辯方余若薇覆問。她指控方新呈近 300 篇文件,因此提問較多,「留返非常具挑戰性任務畀我」。其中提到《立場》在 2021 年 6 月發出下架公告,余指記協的《新聞從業員專業操守守則》,提及「不應因政治壓力而自我審查」,問鍾下架決定「違反咗守則啦喎?」鍾同意,指下架文章是一個政治判斷,為了保護機構、同事及作者,「如非必要好唔願意做。」至於控方指《立場》故意刊出北愛爾蘭抗爭文章,鍾重申是技術性失誤,亦毋須就《大公報》等「上綱上線」的批評作澄清。案件周二(28 日)續審。

Read more

【影片】《立場》案|控方指《立場》已下架文章「警察上門冇咩值得驚」 鍾指「點會唔驚」

《立場新聞》被控「串謀發布煽動刊物」案,周四(23 日)踏入第 46 日審訊。控方指鍾沛權 2021 年 12 月被捕,《立場》同年 6 月已下架部分文章,「安全係數應該好高,警察上門冇咩值得驚?」鍾反問「佢都上門,點會唔驚?」,又指在警署看到涉案文章感驚訝及憤怒,「咁都可以攞出嚟做罪證,針對一間傳媒,香港傳媒仲有咩生存空間?」 控方又提到,鍾被捕後在錄影會面中,確認涉案 15 篇文章由他審批,問鍾是否一心將 15 篇文章「攬哂上身」。鍾沛權指,他作為總編輯要對所有內容負責,就算沒參與審批,文章內容「出事」,總編輯仍然責無旁貸。他又指,律師建議他保持緘默,但就新聞編輯工作,他不會迴避、隱瞞,「唔想因為保持緘默,警方再拘捕其他同事」。案件下周一(27 日)續審。 文字報道:《立場》被指煽動案|鍾沛權指控方推論匪夷所思 官指控方「盡緊責任」《立場》被指煽動案|控方指《立場》已下架文章 質疑「警察上門冇咩值得驚」

《立場》被指煽動案|鍾沛權指控方推論匪夷所思 官指控方「盡緊責任」

《立場》被指煽動案|鍾沛權指控方推論匪夷所思 官指控方「盡緊責任」
《立場新聞》被控「串謀發布煽動刊物」案,周四(23 日)於區域法院踏入第 46 日審訊。控方質疑鍾沛權辭任總編輯時,未有與第三被告林紹桐特別交接,因「你會繼續 mon(監控)住佢哋」。鍾否認,指控方推論匪夷所思,「你點可以用我哋冇做某啲嘢,去推斷我哋動機、原因」。法官郭偉健打斷指,控方可基於證據作出推論,又指「佢用字好小心,係put畀你、suggest,所以佢盡緊佢責任」。

另外,控方引《BBC 編採守則》盤問鍾沛權期間,將其中一項守則「fairly represent opposing viewpoints when included」,譯作「公平地包括相反聲音」。鍾聞言謂:「佢英文意思唔係咁,係如果文章包含反對觀點,表述反對觀點時要公平」,指控方「英文咁好,點解要刻意曲解呢句英文」。兩人一度爭論,法官郭偉健調停稱「大家唔好再問落去」。案件下周一(27 日)續審。

Read more

【影片】《立場》案|被問是否黃營、反建制 鍾沛權:「我係追求自由主義嘅香港公民」

《立場新聞》被控「串謀發布煽動刊物」案,周三(22 日)踏入第 45 日審訊。 鍾沛權供稱曾心存僥倖,認為傳媒不會被《國安法》針對,但經歷《蘋果》案後,「我太太都俾人拉埋」,認為《國安法》下紅線模糊,「你問擔憂《國安法》啲乜,正正係唔知擔憂乜,好含糊」。 鍾沛權又提及 2021 年下旬,持續收到針對《立場》的風聲,加上妻子還押期間,他每天探望、未能兼顧工作,曾打算結束《立場》。後來收到新風聲,覺得《立場》可生存,曾打算找「街外人」接手但不果,終由被告林紹桐任署理總編輯。鍾直言不想連累對方,這決定亦對林不公平,因《立場》能否生存的壓力落在林紹桐身上。控方又問及鍾的政治立場,包括他是否和理非、「黃營」及反建制派。鍾質疑控方追問沒完沒了,強調自己是追求自由主義的香港公民,亦不想簡單一句標籤。案件周四(23 日)續審。 文字報道:《立場》被指煽動案|控方問鍾沛權是否黃營、反建制 鍾:「我係追求自由主義嘅香港公民」

《立場》被指煽動案|鍾指林紹桐「仔細老婆嫩」 原不欲他接任 惟找不到合適人選

《立場》被指煽動案|鍾指林紹桐「仔細老婆嫩」 原不欲他接任 惟找不到合適人選
《立場新聞》被指煽動案,周一(20 日)於區域法院踏入第 43 日審訊。控方質疑鍾沛權早已屬意由另一被告、林紹桐接任總編輯一職,並一直視對方為「副手」。鍾供稱,《蘋果》高層被捕時已盤算自己或會被捕,需尋找他人接替,但不欲由同事接手,提到林「仔細老婆嫩,唔想佢呢個年紀就承受咁嘅壓力」,惟最終沒有合適人選接任。鍾又否認林是其「副手」,指對方是他其中一位最信任的同事,但在編採上遇到重大敏感內容,都是由總編拍板。

另外,控方指鍾曾接受《蘋果》訪問,回應 13 歲記者在示威活動被警員帶走一事,認為任何人在公開場合都可自由觀察及記錄。伍指當時環境混亂,質疑男童是否適宜到場,又指鍾早前供稱,他假設所有讀者理性,但年輕讀者是否有能力判斷涉案文章真偽。鍾稱看不到有何原因要禁制這年齡的人閱讀文章,又指「佢有興趣睇得完篇文,都會視佢為對議題有興趣、去思考做判斷嘅讀者」,認為只要環境開放、多元,讀者自然有渠道補充對議題的好奇及關注。案件周二(21 日)續審。

Read more

《立場》被指煽動案|鍾沛權供稱支持初選協調機制 「建制派有我都支持㗎」

《立場》被指煽動案|鍾沛權供稱支持初選協調機制 「建制派有我都支持㗎」
前《立場新聞》總編輯鍾沛權、前署任總編輯林紹桐,及《立場》所屬公司被控「串謀發布煽動刊物罪」案,周二(14 日)於區域法院踏入第 30 日審訊。

控方圍繞涉案何桂藍的專訪盤問,指何等人參加初選目的,是解散立法會及逼使特首下台,質疑「咁嘅情況仲支持初選?」鍾稱自己是支持協調機制的原則,以初選形式進行,能夠反映真正選票分布是好事,稱「建制派有嘅我都支持㗎」,又指不同人有不同綱領,「交畀選民選擇」。

控方指,何在專訪稱「攬炒」、「逼中共打香港」,其主張是「顛覆政權」,會影響讀者想法。鍾沛權則指香港公民高質素,「佢哋對政府不滿,唔會因為一個年輕、新晉嘅政治人物而嚟」,而是源於政府不恰當行使公權力等因素。

控方另指文中提及「宇宙人在火星批評共產黨,UFO 降落香港時可能會被捕」,問鍾有何看法。鍾指作者比喻境外行為亦被視為觸犯《國安法》,他認為寫法公道。法官郭偉健聞言稱,控方是詢問鍾的看法,「唔係問你公唔公道」,指鍾拒絕回答,「對你自己冇咗申述機會」。鍾供稱審批文章時,只會考慮其能否自圓其說,「唔會進入思考我係咪同意(文中論點)」。案件周四(16 日)續審。

Read more

《立場》被指煽動案|控方引監警會報告稱可釐清事實 鍾質疑公信力 無法為爭議蓋棺定論

《立場》被指煽動案|控方引監警會報告稱可釐清事實 鍾質疑公信力 無法為爭議蓋棺定論
前《立場新聞》總編輯鍾沛權、前署任總編輯林紹桐,及《立場》所屬公司被控「串謀發布煽動刊物罪」案,周三(8 日)於區域法院踏入第 27 日審訊。

控方圍繞監警會就反修例運動的審視報告盤問,提及多宗社會事件,包括陳彥霖逝世引發的質疑、「8.11 尖沙咀爆眼少女」及「新屋嶺事件」等,稱以釐清事實。惟鍾沛權認為,警監會沒有調查權,報告出現與事實不符的描述。他又指,警員在公眾場合下,曾肆無忌憚做出暴力行為,何況是沒有鏡頭及紀錄的地方,認為「發生新屋嶺事件機會唔低」。

鍾沛權又提到,原負責報告的國際專家集體辭職,報告發表後,又有監警會前成員認為沒有公信力,指「班專家唔係你哋覺得係反政府、黃絲嘅人,係政府搵返嚟,佢哋都覺得份報告有問題,伍專員你想用報告為新屋嶺事件蓋棺定論,唔合理囉」。案件周五(10 日)續審。

Read more

《立場》被指煽動案|控方獲批新呈逾400頁文件 稱協助鍾沛權記憶 辯方憂擴闊檢控基礎

《立場》被指煽動案|控方獲批新呈逾400頁文件 稱協助鍾沛權記憶 辯方憂擴闊檢控基礎
前《立場新聞》總編輯鍾沛權、前署任總編輯林紹桐,及《立場》所屬公司被控「串謀發布煽動刊物罪」案,周五(3 日)於區域法院踏入第 26 日審訊。

控方繼續盤問鍾沛權前,再呈遞橫跨 4 年的時序表,以及逾 400 頁新文件,指能協助鍾記憶當時的社會背景。辯方資深大律師余若薇反對,批評控方如「走後門」,做法「分分鐘擴闊檢控基礎」,又指本案審訊至今,出現太多「突襲」情況,令她「感到非常惶恐」,擔心未能盡辯護律師的責任,「即使佢哋兩位最終被定罪,成個審訊過程都要公平公正」。

法官郭偉健認為,涉案文章發布的社會背景,是案件不可或缺的因素,控方詢問被告對關鍵時間的認知,是公平及必須的做法,最終裁定控方有權採用新的時序表及文件輔助盤問。案件下周三(8 日)續審,候被告閱讀新文件。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