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 7 月,六旬許姓男子偕妻乘搭港鐵屯馬線,赴元朗探望朋友時,中途在紅磡站下車去洗手間,其後失聯。其子稱曾致電港鐵職員代為尋人,但對方指沒尋獲。該站清潔女工事隔 6 小時後,發現殘廁反鎖,開門後揭許翁倒臥廁所內,送院後證實不治。許翁的妻子周五(20 日)入稟區域法院,向港鐵公司提出傷亡訴訟,要求港鐵賠償,但沒註明金額。
身在現場 見證記錄
2022 年 7 月,六旬許姓男子偕妻乘搭港鐵屯馬線,赴元朗探望朋友時,中途在紅磡站下車去洗手間,其後失聯。其子稱曾致電港鐵職員代為尋人,但對方指沒尋獲。該站清潔女工事隔 6 小時後,發現殘廁反鎖,開門後揭許翁倒臥廁所內,送院後證實不治。許翁的妻子周五(20 日)入稟區域法院,向港鐵公司提出傷亡訴訟,要求港鐵賠償,但沒註明金額。
2019 年反修例運動,有網民在 11 月 11 日發起「三罷」,大批示威者進入理工大學、佔據校園。警方同月 17 日晚上包圍理大,封鎖校園 13 日。 截至 2022 年 8 月 31 日,警方就理大事件共拘捕 1,393 人。而根據過去 3 年的法庭紀錄及新聞報道,截至 2022 年 11 月 11 日,理大衝突共有 417 人被控,分別 317 男及 100 女,主要涉及 6 個地區,包括理大內外、油麻地、佐敦、尖沙咀、尖東及紅磡,當中逾七成半人被控暴動。 被告分拆成 62 宗案件審理,近兩成案件審結,定罪率逾 8 成,刑期最長被告被判囚 5 年 8 個月。《法庭線》整理聆訊紀錄及判詞,回顧事件時序、各地區連日情況,讓公眾透過數據追蹤檢控情況和進展。 更正:影片中最後一張有關 41 名暴動罪成者預計出獄時間的圖片,顯示一名刑期最長人士如行為良好減刑,預計於 2026 年 6 月出獄;正確的預計出獄時間應為 2025 年 5 月,特此更正。 … Read more
2019 年反修例運動期間,11 月 11 日網民發起「三罷」,大批示威者進入理工大學、佔據校園。警方同月 17 日晚上包圍理大,封鎖校園長達 13 日。示威者透過突圍、游繩及爬渠等方法嘗試離開;另一邊廂,有人發起「圍魏救趙」,在油尖旺一帶聚集。 根據警方數字,截至 2022 年 8 月 31 日,就理大事件共拘捕 1,393 人,其中 810 人由理大離開時被捕。 《法庭線》根據過去 3 年的法庭紀錄及新聞報道,收集理大衝突案件資料,包括被告姓名、案發年齡、案發地點及控罪日期。據記者統計,在警方封鎖理大後,最早的控罪日期追溯至 2019 年 11 月 18 日清晨,最後的控罪日期是 11 月 21 日,本次數據分析以此為基礎。 截至 2022 年 11 月 11 日,理大衝突共有 417 人被控,分別 317 男及 100 女,主要涉及 6 個地區,包括理大內外、油麻地、佐敦、尖沙咀、尖東及紅磡。當中逾七成半人被控暴動,其餘人士被控非法集結、意圖妨礙司法公正等罪。 315 名被控暴動的被告中,49 人涉理大暴動,餘下人士涉校園附近及油尖旺暴動,其中油麻地圍捕事件涉及最多被告、達 213 人。有法官判刑時,形容油麻地衝突是香港有史以來,其中一宗最大規模的暴動。 理大衝突 3 周年,近兩成案件審結,定罪率逾 8 成。《法庭線》根據庭上紀錄及判詞,嘗試整合事件時序、各地區連日情況,讓公眾透過數據追蹤檢控情況和進展。
2019 年 8 月 10 日,紅磡爆發示威,28 歲保安員被控非法集結、襲警等 4 罪,經審訊後被裁定罪名成立,判囚 21 個月。保安員周二(9 日)入稟區院,向律政司司長索償,指警員在警車及警署內,對他施加不合法武力,要求法庭下令賠償,惟未有列明索償金額。 翻查報道,辯方於案件 2021 年初審訊時指出,警員將原告帶上警車時,用警棍捅其背及肩,又捏其下體,又指原告在警署內遭警員推跌;拘捕警作供時否認上述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