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現場 見證記錄

《法庭線》本周焦點報道 2024.1.21-27

《法庭線》本周焦點報道 2024.1.21-27

Podcast: 黎智英案第17日審訊|控方就張劍虹完成主問 料辯方下周開始盤問 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與《蘋果日報》3 間相關公司,被控「串謀勾結外國勢力」等罪,案件周五(26 日)在西九龍裁判法院(暫代高等法院)展開第 17 日審訊。控方「從犯證人」、前壹傳媒行政總裁張劍虹繼續作供。 控方圍繞黎智英的訪談節目提問,當中提及節目嘉賓包括美國高官。張劍虹供稱,得知嘉賓包括美國退休將軍 Jack Keane 時,曾向黎表示「呢啲時候請退休將軍,會唔會好敏感?」。黎回應指,「佢哋咁搞我,我一定去到盡嘅,我冇得褪嘅」。張指據其理解,「佢哋」意指中共。控方追問為何覺得敏感?張稱「係勾結外國勢力囉」。 另因應《國安法》生效,張指,考慮當時不少同事對法例、工作影響有疑問、「擔心《國安法》紅線喺邊」,故設立「國安法應變委員會」群組討論。隨後林文宗提議,「Signal 有口訊自焚功能」,建議由 WhatsApp 轉到 Signal 溝通。控方指主問完成,辯方申請押後至周一(29 日)開始盤問。 鄒幸彤六四煽惑集結案 終院一致裁律政司得直、恢復定罪 2021 年六四維園悼念集會,時任支聯會副主席鄒幸彤被指發文呼籲市民參與,被控煽惑集結,原審罪成判囚 15 個月;她上訴得直獲撤銷定罪。不過終院周三(24 日)一致裁定,律政司終極上訴得直,恢復對鄒的定罪裁決,並將刑期上訴發還高院原訟庭處理。 5 名大法官對關鍵問題,即被告可否在刑事審訊中挑戰「行政作為」、提出「間接挑戰」,例如以挑戰警方集會禁令的合法性作為辯護理由,分成兩大陣營。法律評論員黃啟暘指,終院基本上以 3 比 2 大比數達成裁定,被告可在刑事案中挑戰相關合法性。 根據判詞,首席法官張舉能等兩大法官認為,若容爭議禁令有效性,會削弱禁令的權威,對國安等構成損害,例如警方將不知可否拘捕不顧禁令者。常任法官李義等 3 大法官則認為,被告可挑戰行政作為的合法性,不過指鄒的理據不成立。 李義指出,警方的「主動責任」並不包括想方設法確保集會得以舉行,強調主辦方有責提出措施,並要說服警方,他們具有能力執行。李又指在本案中,完全理解警方不信服支聯會有能力確保執行措施,維持公眾安全,認為警方的禁令「顯然合符比例和合法」。 通州街公園露宿者受襲案 法官裁定8警全部表證成立須答辯 8 名曾駐深水埗警員,被控於 2020 年 2 月,兩度掃蕩通州街公園時,對露宿者施襲、砸爛家當、誣衊藏毒案,案件周二(23 日)在區院踏入第 11 日審訊。法官張潔宜裁定 8 被告全部表證成立(法律 101 文章),辯方須就控罪答辯。 官並著辯方索取指示,將案件押後至下周一(29 日)續審,屆時告知法庭各被告會否作供。此外,辯方爭議涉案 CCTV 影像的呈堂性官,官考慮證供和雙方陳詞後,認為 CCTV 影像與案有關,以及表面看似真確,裁定可呈堂為證據。 2024法律年|張舉能:重視維護國安責任 不等同盲目判案 … Read more

《法庭線》本周焦點報道 2024.1.14-20

《法庭線》本周焦點報道 2024.1.14-20

Podcast: 本周焦點: 黎智英案 張劍虹開始作供 黎智英與《蘋果日報》3 間相關公司,被控「串謀勾結外國勢力」等罪一案,「從犯證人」、前壹傳媒行政總裁張劍虹本周開始作供。張供述《蘋果》的日常編採流程,以至黎作出的編採指示。 張供稱,2014 年佔中是「分水嶺」,黎此後積極參與編採政策,指示透過《蘋果》呼籲公眾爭取民主、上街抗爭。至 2019 年反修例運動爆發,張稱黎認為《逃犯條例》打壓香港民主自由,希望西方國家關注,甚至出手制裁中港官員。 張稱,黎曾指希望英文版「走向美國、美國讀者成為《蘋果》同美國政治嘅槓桿」,亦曾應黎要求訪問林榮基、前港督彭定康。張又指,黎與美國時任副總統彭斯、國務卿蓬佩奧會面後「都幾雀躍」,而訪美後編採政策變得偏激,要求報道「暴力、激進啲場面」。 警查612基金案投訴大狀 公會裁不成立 警方國安處於 2022 年拘捕天主教香港教區榮休主教陳日君樞機、大律師吳靄儀等 5 名「612 人道支援基金」的信託人,又指發現有大律師疑有專業失當,向大律師公會投訴。公會周五(19 日)指,完成針對 38 名大律師的調查,全部投訴不成立。 最新第二度連任公會主席的資深大律師杜淦堃,指經過一年半獨立調查,在 38 宗投訴個案中,未有發現涉及誠信或刑事成分;而其中 4 名大律師因未妥善保存相關文件紀錄,在技術上違反公會的《行為守則》,公會已經向 4 人發信提醒。 壁屋懲教所還押犯受襲致永久創傷 懲教員被控 關押 14 至 20 歲男性定罪或還押犯人的西貢壁屋懲教所,有 18 歲還押者懷疑被人用木棍捅肛門致造成永久傷害,據悉需用人工造口、接受手術。警方調查後拘捕 6 男,當中 5 男包括一名 33 歲壁屋懲教員,周五(19 日)在觀塘裁判法院首提堂。 5 人暫毋須答辯。控方申請押後,以候警方繼續調查;辯方不反對。署理主任裁判官劉綺雲押後至 4 月 22 日再訊。報稱為公務員的首被告申請保釋,控方反對,官考慮後拒絕,下令他即時還押。另外 4 被告則沒保釋申請,繼續還押。 Mirror演唱會 協興隆認罪罰42萬元 本地男團 MIRROR 2022 年 … Read more

《法庭線》本周焦點報道 2024.1.7-13

《法庭線》本周焦點報道 2024.1.7-13

Podcast: 一周法庭線報|黎智英案;露宿者受襲案;王詩雅瞞行蹤罪成 通州街公園露宿者受襲案 8警不認罪受審 警方於 2020 年 2 月,兩度掃蕩深水埗通州街公園內的無家者,8 名警員涉襲擊露宿者、砸爛家當,又遮蓋閉路電視鏡頭、誣衊露宿者藏毒等。8 人否認妨礙司法公正、對他人身體加以嚴重傷害、公職行為失當等 10 罪,案件周五(12 日)在區域法院踏入第四日審訊。 辯方指,控方證人、露宿者阮文山有多項打鬥、偷竊等案底,質疑他案發時「講大話」,以協助自己和朋友開脫罪行;又指醫療紀錄顯示,當日阮沒有告訴醫生曾遭警員施襲。 辯方另指,阮虛構與警員的對話,「作一啲證供出嚟,去誇大你嘅故事」。有辯方則指,阮聲稱於另案被警員誣告,「故此嚟到法庭誣告返啲警察」;辯方另提及,阮沒出席認人程序,「喺口供講到天花龍鳳都得」、「所有嘢,根本上係作嘅」。阮均否認。 黎智英案續審|控方讀出承認事實及國安警財務調查供詞 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與《蘋果日報》3 間相關公司,被控「串謀勾結外國勢力」等罪,案件周三(10 日)在西九龍裁判法院(暫代高等法院)踏入第九日審訊。控方讀出國安警調查本案財務調查的書面供詞,提到「重光團隊」李宇軒收到共逾 1,400 萬元的「可疑巨款」,並從戶口提取 980 萬元支付全球登報費。 供詞指,根據黎智英、其助手 Mark Simon 的銀行記錄,黎於 2013 年至 2017 年期間,先後 6 次向美國前國防副部長 Paul Wolfowitz 匯款,共涉約 176.7 萬元,又向天主教香港教區榮休主教陳日君樞機匯款共 350 萬元。另外又於 2019 至 2020 年,透過名下公司向多個泛民政黨包括民主黨、公民黨、工黨、社民連等匯款逾千萬元。 警方形容,黎智英利用 Mark Simon 帳戶匯款,以達到「可疑目的」,又指他「長年資助本地及海外的政治組織」。辯方關注,警方供詞字眼誇張及具立場色彩。法官李運騰同意,供詞結論不應由警方定奪,應由法庭判斷。另外,控方播畢黎智英錄影會面片段,案件下周二(16 日)續審,料爭議專家證人報告的呈堂性。 12港人|喬映瑜認妨礙司法公正等 求情指同案7人囚10月 官問控方「唔覺得輕咩?」  「12 港人」之一的喬映瑜,2022 年 8 月服完內地刑期後被押返香港,隨即被捕。她被控藏毒、製造及管有爆炸品罪,另因潛逃被控妨礙司法公正罪。喬周四(11 … Read more

《法庭線》本周焦點報道 2024.1.1-6

《法庭線》本周焦點報道 2024.1.1-6

Podcast: 本周焦點: 黎智英案 《法庭線》整合控方開案陳詞 黎智英國安案續審,控方一連三天讀出開案陳詞。當中與《蘋果日報》有關的「串謀發布煽動刊物罪」、「串謀勾結外國勢力罪」,控方指黎智英為以傳媒為平台,與《蘋果》高層串謀發布 161 篇煽動刊物,包括報道、廣告、黎專欄文章等,呼籲群眾上街、鼓吹仇恨政權、請求外國制裁中港。控方又指,黎指示推出英文版新聞,要求同事集中報道「黃」觀點、「不要針對特朗普」,以爭取海外讀者支持。 另一方面,控方指黎為「激進政治人物」,假借爭取自由民主之名,多次聯絡多國政要,包括與美國時任副總統彭斯等見面,要求制裁中港,又指他開設 Twitter 帳戶,追蹤及標籤外國政客,以增加自己的國際影響力。 至於與「重光團隊」有關的「串謀勾結外國勢力罪」,控方指黎為幕後主腦,墊支 510 萬元登報費,經陳梓華指示指示李宇軒、劉祖廸等人,組織「全球登報」行動,請求外國向中國施壓。團隊又組織「美國線」、「英國線」及「日本線」,建立國際聯繫,遊說外國政客推動制裁。案件下周一(8 日)續審,預料控方讀出承認事實。 機場穿「光時」衫男認煽動 辯方:法例沒管制思想 男子於 2023 年 11 月,在機場閘口穿著「光時」衫被捕,警員再搜出他另有「港獨」衫,行李另藏「光時」旗等;他周四(4 日)在西九龍裁判法院承認兩項煽動罪,押後至下周三(10 日)判刑。另一「管有他人身份證」罪則獲撤控。 案中「光時」旗被指為「煽動刊物」,案情提及被告自台灣購入再帶返港,而錄影會面下稱認為「光時」意指香港變成獨立個體、重返英殖統治,而「革命」指人們須採 2019 年的「實際行動」達成。 總裁判官蘇惠德關注被告開宗明義知道意思,即其本人具煽動意圖,罪責會與案例有別。辯方則指管有罪只關乎刊物本身具意圖,而被告的意圖在另一罪呈現,即穿上光時衫「周圍走」,強調不論煽動罪或《國安法》,都沒「管制他人思想嘅指控」。 事隔逾4年4個月 男子被起訴串謀葵涌暴動 2019 年 8 月 25 日 的「荃葵青遊行」原獲警方發出不反對通知書,及後有人堵路遭警方驅散。一名 39 歲男子事隔 4 年 4 個月後,被控串謀暴動等罪,案件周三(3 日)在沙田裁判法院首度提堂。案件押後至下周二再訊,以待將案轉介至區院。被告准以一萬元人事擔保及一萬元現金保釋。 認參與3場暴動 28歲男判囚52個月 28 歲男子被控在 2019 年 7 至 8 月期間參與 3 場暴動,涉黃大仙、荃灣及沙田三地,他周三(3 日)在區院承認 3 項暴動罪,合共判囚 … Read more

《法庭線》本周焦點報道 2023.12.24-30

《法庭線》本周焦點報道 2023.12.24-30

Podcast: 光城者炸彈案|案發時17歲男囚6年 另兩男女囚2.5年及6年 1被告獲撤控 部分被指為「光城者」成員的 8 名男女,被指計劃在香港不同地方放置炸彈,被控《國安法》下的「串謀恐怖活動」罪。其中 5 名中學生承認交替控罪「串謀導致爆炸」罪;另一名被指為主腦、案發時 17 歲男生則承認「串謀恐怖活動」罪。6 名認罪被告中,4 人已被判刑。餘下兩人及今年 4 月才被起訴的 23 歲男生,周四(28  日)於高等法院再訊。 法官李運騰判 17 歲男生及 23 歲男生監禁 6 年,現年 21 歲女生則判監 30 個月。另外,23 歲男生原為控方證人,控方庭上指,他刻意隱瞞自己在案中的參與程度,故把他由控方證人轉為被告;他承認交替控罪「串謀導致爆炸」罪。至於唯一不是學生,一直未答辯,被起訴時 24 歲的陳姓被告,則獲控方撤控,當庭釋放。 反修例暴動案2023年數據統計|累計近八成審結 163人開審前改認罪 反修例運動至今逾 4 年半,逾 800 人被控暴動,其中 22 人於今年被檢控或加控暴動。《法庭線》根據法庭紀錄及報道統計,截至今年 12 月 23 日,近八成案件審結,定罪率達九成。 603 名罪成被告當中,近四成人認罪,其中 163 人原本不認罪,於開審前改認罪,過半人由檢控至改認罪,相隔 3 年或以上。有候審逾 3 年、於今年改認罪的被告向《法庭線》表示,「高得絕望嘅定罪率,早令我打消『打得甩』嘅念頭」,又指認罪可「節省」更多時間,「既然避無可避,倒不如認,好現實咁降低成本」。 另有候審兩年半改認罪的被告受訪指,「盧建民案」為「暴動」控罪元素訂立指引,認為變相降低了定罪門檻,「著黑色衫就已經可以入到罪」。他們又認為,候審時間漫長、保釋條件嚴苛,「某程度認罪係一個解脫,我可以結束呢種好長候審期帶嚟嘅煎熬」。 踏入 2024 年,仍有 30 … Read more

《法庭線》本周焦點報道 2023.12.17-23

Podcast: 一周法庭線報|黎智英案;國安法數據分析;鄒幸彤被拒保釋;《願榮光》禁令案 上周焦點: 黎智英案|高院裁控方檢控「串謀發布煽動刊物罪」沒逾時 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與《蘋果日報》3 間相關公司,被控「串謀勾結外國勢力」等罪。控、辯雙方早前爭議「串謀發布煽動刊物罪」的檢控時限。3 名法官聽畢雙方陳詞,周五(22 日)在西九龍裁判法院(暫代高等法院)裁定控方檢控沒逾時,案件押至明年 1 月 2 日續審,料讀出開案陳詞。 判詞指,本案煽動罪是串謀控罪,被告被指持續犯案,因此其檢控時限應由指稱串謀的最後日期,即 2021 年 6 月 24 日才開始計算。 法官又認為,當控方於 2021 年 12 月 13 日去信法院表示有意加控,而法院於翌日收到新控罪書及律政司司長同意檢控書等文件,該項煽動罪的檢控已「開始進行」,所以較時限屆滿之日、即同年 12 月 24 日為早。總括而言,法庭認為檢控並未喪失時效,法庭有司法管轄權審理煽動罪。 《願榮光》禁令案上訴 律政司引創作者受訪提「音樂是凝聚人心最強武器」 律政司就歌曲《願榮光歸香港》申請禁制令一案,早前被拒批臨時禁制令,律政司不服提上訴,並擬重新爭拗被拒絕的理據,周二(19 日)一併在高院上訴庭審理。律政司一方引述歌曲創作者受訪,提及「音樂是凝聚人心最強武器」,指可用作推翻政府。 首席法官潘兆初關注,禁令或會影響部分人的權利。律政司一方表示,如法庭批准禁制令,同意將新聞工作、學術研究等合法目的,列入不受限行為,不會造成寒蟬效應。他又強調,違反禁令必須有犯案意圖,舉例指若一般人洗澡時唱《願榮光》並不犯法。 上訴庭聽畢雙方陳詞,押至明年 2 月 24 日再續,候律政司一方向法庭提交修訂的禁制令內容,以及向互聯網服務供應商查詢有關資料。 國安法三年半.拘捕檢控篇|交護照、拒保釋、禁言 針對嫌疑人布下的天羅地網 2020 年 6 月,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香港國安法》,港府即晚刊憲實施,香港進入「國安新時代」——維護國安成為要務,而危害國安成為嚴重罪行,政府傾盡全力防範、制止和懲治。至今快將三年半,逾 280 人被指涉嫌危害國安被捕。 《法庭線》統計,當中至少 164 人是因《國安法》罪名被捕或檢控,在成為嫌疑人後,他們受到嚴密防範,例如保釋候查期間被禁離港,時間以年計;被起訴後,法院按嚴格門檻考慮保釋申請,即使批准,亦會設下相對嚴苛的條件,例如禁社交平台言論,一度獲准保釋的黎智英亦被禁離住所。而有 64 人一直還押,失去人身自由,逾半至今已還押逾千日。 聯合國人權事務委員會曾指出,關注《國安法》的適用及實施細則不適當地限制《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的權利。港府發長文反駁,指制定《國安法》過程中,已全面考慮包括《公約》在内的相關內容,亦訂明維護國安應當尊重和保障人權。 國安法三年半專題報道: 支聯會案鄒幸彤高院申保釋被拒 案件料2024下半年開審 支聯會及其前正、副主席李卓人、何俊仁及鄒幸彤被指「煽動顛覆國家政權」案,已交付高等法院處理,尚未有正式開審日期。還押逾兩年的鄒幸彤首次向高等法院申請保釋。《國安法》指定法官陳慶偉周四(21 … Read more

《法庭線》本周焦點報道 2023.12.3-9

《法庭線》本周焦點報道 2023.12.3-9

Podcast: 本周焦點: 黎智英案周一開審 《法庭線》整合重點 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與《蘋果日報》3 間相關公司,被控「串謀勾結外國勢力」等罪。案件原訂於 2022 年 9 月開審,經歷兩度押後,將於周一(18 日)開審,預料審期 80 日。《法庭線》整合有關資料,讓讀者更易掌握這場審訊。 黎智英於 2020 年 12 月被起訴,一度獲准保釋,律政司上訴至終審法院得直,終遭撤銷擔保﹐由欺詐案被拒保釋起計,黎智英已還押逾 1100 日。律政司司長首次以「涉外因素」為由,發指示不設陪審團。而本案亦牽涉不少影響深遠的爭議,包括《國安法》第 42 條有關保釋門檻的詮釋、上訴庭指《國安法》「實施細則」下,新聞材料在刑事調查中沒有豁免、及因黎智英欲聘用英國御用大狀 Tim Owen 來港抗辯,觸發人大第六次釋法。 案件早前提訊時,庭上透露認罪的張劍虹、陳沛敏等壹傳媒前高層,以及「12 港人」之一李宇軒、律師助理陳梓華,將以「從犯證人」身分作供,控方亦會傳召專家講述使用社交媒體及制裁法律影響。辯方則爭議「串謀發布煽動刊物罪」的檢控時限,預料在案件正式答辯前,處理相關議題。 政府首修訂國安實施細則 凍結財產於檢控完成前維持有效 政府周五(15 日)公布,修訂《國安法》實施細則附表三,指明由保安局局長發出的「凍結財產通知書」,在涉案人被捕、刑事檢控等法律程序完結之前,維持有效。該修訂即日刊憲生效。政府指,修訂「確屬必須」、「範圍相當狹窄」,沒改變發出通知書的基礎或原則。 翻查資料,由《國安法》生效至今,兩任保安局局長李家超及鄧炳強,至少五度按附表三,發出「凍結財產通知書」,與黎智英與《蘋果》案、支聯會案及《立場》案有關,而被凍結的資產包括股票、銀行存款及物業等。 鄒幸彤被拒參與《願榮光》禁令上訴案 申上訴許可再被拒 律政司就《願榮光歸香港》申請禁制令案,因支聯會案正還押的鄒幸彤,早前表明有意提出抗辯,及參與律政司上訴案被拒。鄒幸彤不服決定提上訴,高院法官陳健強周三(13 日)拒絕批出上訴許可,重申鄒幸彤一直清楚自己不屬被告,又指鄒有權以介入者(intervener)身分加入訴訟惟她拒絕,故本案不存在表達權利被剝奪的問題,下令鄒一方支付訟費。 古思堯擬區選前到選舉處抗議 被控企圖煽動還押 社運老將古思堯上周五(8 日)擬前往選舉事務處辦公室,抗議民主派不能參與區選。他同日遭警方國安處拘捕,被落案起訴一項「企圖作出或準備作出具煽動意圖的作為」罪,案件周一(11 日)在西九龍裁判法院首度提堂。 控方申請暫毋須答辯,以待警方作進一步調查。古思堯沒律師代表,自行應訊。他表示 12 月 8 日打算到選舉事務處抬棺材示威,但出發前已被國安處拘捕,並稱不認罪。古提出保釋申請,控方則反對;《國安法》指定法官、總裁判官蘇惠德聽取陳詞後,拒絕其擔保,古須還押至 2024 年 1 月 10 日再訊。 以磁療等治癌 美容中心負責人無牌行醫罪不成立 美容中心聲稱可透過磁療及心靈輔導等治癌,警方 2016 年調查後拘捕負責人趙淑儀,她涉收取共 300 萬元,為 3 … Read more

《法庭線》本周焦點報道 2023.12.3-9

《法庭線》本周焦點報道 2023.12.3-9

Podcast: 本周焦點: 支聯會拒交資料案上訴 鄒幸彤3人指未獲公平審訊 已被剔除公司註冊的支聯會,前副主席鄒幸彤與兩名前常委鄧岳君、徐漢光,就違反「遞交資料通知書」的定罪及刑期上訴,案件在高院完成一連兩日聆訊。原訟庭法官黎婉姬指 3 個月內會頒判詞,期間鄧、徐准以原有條件保釋。 上訴方指,警方發出「通知書」須達確認「是」代理人的門檻,而非「懷疑是」。而控方在案中一直沒交代他們是誰的「外國代理人」,加上原審容許國安處警司證人,選擇不答相關問題,致上訴方未獲公平審訊。 律政司認為,毋須證明被告是誰的「外國代理人」,因不屬控罪元素,又質疑支聯會僅在履行「通知書」的截止前一刻申請司法覆核,惟沒繼續程序。 鄒幸彤與支聯會主席李卓人、另一名副主席何俊仁被控「煽動顛覆國家政權」案,已交付高等法院處理,未有審期。已還押逾兩年的鄒向高院申請保釋,將於本月 21 日開庭處理。 周庭稱隨國安警到深圳換准離港 翻查條文未見可加類似條件  前香港眾志副秘書長周庭於 2020 年被指涉違《國安法》被捕,准保釋至今未被起訴。身處加拿大的她宣布,決定不回港報到,又指稱警方曾要求以「返一次大陸」作為批准離港的條件。政府及警方兩度發稿譴責,指會全力依法追捕周。警指根據《國安法》第 43 條附表二的權力,限制她離境,其後發回旅行證件。 《法庭線》翻查,附表二條文註明警方就限制受查人離港,可要求繳存款項、再次交出證件及報到,惟未提及可加其他擔保條件。記者向警方查詢,周庭所指是否屬實、警基於哪項條文要求她返內地並視為批准離港的條件等。警方口頭回覆,着參考政府聲明,沒有補充。 港大法律學院教授楊艾文指,不評論周案,附表二允許警施加「條文中列出以外的條件」。資深大律師湯家驊指,條件細節可因應案情而定,不應狹窄地解釋。法律評論員黃啟暘則指,周所指「返一次大陸」,至少表面看來不在附表二的權力範圍中。 47人案口頭結案完成 官料3至4個月後裁決 47 名民主派被控「串謀顛覆國家政權」罪一案,最後兩名被告李予信及何桂藍均完成案情及法律爭議陳詞。法官陳慶偉料最快 3 至 4 個月後裁決,但強調須審理另案,未能保證能否如期裁決。 就案情,李予信一方指,控方證據不足,亦沒將公民黨列為共謀者,該黨的行為也不能歸咎於李。何一方指,何認為「35+」不可行,亦清楚知悉沒有機會成為立法會議員。 就法律爭議,雙方均爭議控罪條文中「非法手段」的定義,李一方提出須涵蓋武力或威脅用武,何一方則提出定義須涉刑事罪行;法官陳慶偉分別引電腦病毒及劫案哨兵為例質疑。 被禁收取載名畫書 還押鄒家成獲批司法覆核許可 因民主派初選 47 人案還押的鄒家成,早前在 Facebook 透露,被懲教署以內容涉「裸露」為由,禁止收取一本載有名畫《維納斯的誕生》的書籍。鄒申請司法覆核,指署方決定非法、不合理且違憲,要求法庭頒令撤銷署長決定。 高院法官高浩文向鄒批出許可,並指示與訟雙方商議聆訊日子,日期範圍暫訂在 2024 年 3 月至 5 月之間。 8.18流水式集會案 被告方獲批終院上訴證明書 2019 年 8 月 18 日,民陣在維園舉行流水式集會,黎智英、吳靄儀等 7 名民主派人士,經審訊後被裁定「組織未經批准集結」及「明知而參與未經批准集結」罪成,判囚 8 至 18 個月,其中李柱銘、吳靄儀、何俊仁獲判緩刑。 7 … Read more

《法庭線》本周焦點報道 2023.11.26-12.2

《法庭線》本周焦點報道 2023.11.26-12.2

Podcast: 47人案|控方指非法手段毋須涵蓋武力 辯方逐一就案情作結案陳詞 47 名民主派被控「串謀顛覆國家政權」罪一案,控辯雙方於周三(29 日)及周四(30 日)開始結案陳詞。控方就法律爭議陳詞,指《國安法》第 22 條「顛覆國家政權罪」下,「非法手段」毋須涵蓋武力,而「非法」涉及刑事罪行及濫權兩層面。 辯方其後依次就案情作結案陳詞,吳政亨、余慧明的代表大狀石書銘總結時指,吳、余不主張流血殺戮,亦非尋求推翻憲制秩序,又指兩人想政權信守諾言、根據憲制帶來政治改變,以及實踐《基本法》承諾的雙普選,皆「不可能是顛覆」。 林卓廷、黃碧雲、楊雪盈、何啟明的代表陳詞時,法官引述論壇發言、FB 帖文等質疑曾提及「用盡憲制入面權力」、「否決對犯罪組織的任何撥款」,辯方回應稱僅指《基本法》權力及並非無差別否決。 代表鄭達鴻、梁國雄的資深大狀潘熙指,兩人沒意圖執行串謀協議,不應被視為共謀者。法官引案例、梁的發言數度質疑;潘重申兩人沒意圖執行,控方亦未舉證至毫無合理疑點。 鄒家成代表大狀陳世傑就提到,〈墨落無悔〉發起人之間就算有協議,也非本案指控的協議,何況〈墨〉絕非協議;又指控方不能當《國安法》是「尚方寶劍」,不受限地拓闊詮釋。陳志全代表大狀馬維騉指,失職本質上不等同「非法」,而無差別否決沒明文禁止,也不構成顛覆。 另外,法官在庭上透露,預計本案需要 3 至 4 個月後方可裁決。案件周一(4 日)續審。 郭卓堅司法覆核區選「三會」提名敗訴 判詞:不足以證明機制不公 改制後的區議會選舉將於 12 月 10 日舉行,參選人須取得「三會」即分區、防火和撲滅罪行委員會,每個委員會各 3 名委員提名才可入閘參選。「長洲覆核王」郭卓堅提司法覆核指規定違憲,要求法庭頒令取消,案件周四(30 日)在高等法院處理,法官高浩文周五(1 日)裁定郭卓堅敗訴。 判詞反駁郭卓堅一方理據,認為投票權和被選舉權非絕對權利,關鍵在於有關限制是否有合法目的、是否合乎比例。法官提到,「三會」提名制目的是確保「愛國者治港」,參選人獲熟悉地區事務人士認可,接納屬合法目的。 判詞指,雖然數據顯示「三會」成員傾向偏袒「自己人」,但若考慮到「三會」成員的個人特徵,例如他們本身已處理地區事務,屬當區重要持分者,「不一定是不合適」。本案亦沒有足夠證據顯示,「三會」提名制構成不公,阻止民主派入閘。 總括而言,法官認為「三會」提名制,並非沒有合理基礎,亦已在社會利益及基本法保障的權利之間取得平衡,駁回郭卓堅的申請。郭卓堅庭外指,會與律師研究,再決定會否上訴。 死因研訊|男子撥999後失救 官引導指沒證據能阻死亡 陪審團一致裁「死於自然」  2017 年,一名 65 歲裝修工程判頭清晨召「999」呼救,指自己身處砵蘭街、「美光」等,救護車搜尋 7 分鐘不果後收隊;約兩個半小時後,途人發現他坐在路邊,救護員到場證實已死亡。法醫指死因為支氣管肺炎、病徵相當嚴重。案件周四(30 日)在西九龍裁判法院,展開第四日研訊。 死因裁判官周至偉引導陪審團時指,沒證據顯示如救護車成功找到死者,就能阻止其死亡,閉路電視顯示死者打電話的數分鐘後「已經冇再郁動」,法醫亦指即使死者得到治理,也不一定能防止其死亡,而支氣管肺炎屬於自然產生且可以致命的病況。 5 人陪審團退庭商議 1 個多小時後,一致裁定「死於自然」,死因為支氣管肺炎,並提兩項建議,一為加強向公眾宣傳報案指引,報案人士需提供街道名稱及街號等,並提醒店舖位置不一定能作出定位;二為加強接線生提問技巧的培訓。家屬聞裁決時一直抽泣。 男子認40年前入屋強姦女童囚7年 案情指事主患抑鬱 案發16年後跳樓亡 1983 年,13 歲女童在屯門新發邨遭男子尾隨入屋強姦,並留下掌紋。事主其後患上抑鬱,16 年間多次出入青山醫院,至1999 年跳樓自殺。2021 年,警方巡邏時截查及拘捕 58 歲的被告,並落案起訴。被告周二(28 日)在高等法院承認強姦罪,搶劫罪獲存檔法庭。 … Read more

《法庭線》本周焦點報道 2023.11.19-25

《法庭線》本周焦點報道 2023.11.19-25

Podcast: 一周法庭線報|鄒幸彤煽惑集結終審;許金山案發還重審;47人案下周續審 鄒幸彤六四煽惑集結案終極上訴 律政司:若容審訊中爭議警「禁令」合法性或削法治 鄒幸彤 2021 年六四煽惑集結案,終審法院周三(22 日)審理律政司終極上訴。正因支聯會國安案還押的鄒幸彤,由懲教押送至終院,她身穿墨綠色長袖恤衫、束馬尾,戴黑框眼鏡,不時向公眾席親友咧嘴燦笑。5 法官聽畢雙方陳詞後,擇日頒下判詞。 律政司一方指,被告在刑事審訊中,不應獲准挑戰由警方發出集會「禁令」的合法性,否則會令公眾誤以為毋須遵守,導致削弱法治;又指若有不服應提司法覆核。再者,根據當時疫情,警方是「合理地」禁止舉行大型集會,保障公眾安全。 鄒幸彤一方反駁,被告應有權在刑事審訊中爭議「禁令」的合法性,而司法覆核又牽涉大量支出及資源,被告或需申請法援,亦可能被拒等;而警方應履行《公安條例》下的「積極責任」,提出容許集會的條件,如設人數限制等,減低傳染風險,而非斷言禁止。 開庭前,約 10 至 20 名中年人在終院外輪候旁聽。散庭後,記者問其中 3 人旁聽甚麼案件、被告名字等,他們急步離開,沒有回應。 7.21非白衣人案|法官陳廣池裁定 林卓廷等7被告暴動罪表證成立 7人均擬作供 前立法會議員林卓廷與另外 6 名「非白衣人」,被控 2019 年 7 月 21 日在元朗站暴動,周四(23 日)在區院展開第 22 天審訊,法官陳廣池裁定,7 名被告暴動罪表證成立,需要作出答辯。案件押後至 2024 年 3 月 5 日至 28 日續審,料屆時開始辯方案情。 辯方指,7 名被告均擬出庭作供。林擬另傳召 5 名辯方證人,其中一證人獲批匿名令;第三被告擬另傳一名證人。其餘 5 名被告則不傳證人。 法官一度指對審期「唔贊成亦都唔理想」。林卓廷一方指,他涉及高院原訟庭一宗案件,將於 11 月 29 日作結案陳詞。法官即稱,「咁一定要畀返原訟庭啦。」該案為民主派初選 47 人案,林被控「串謀顛覆國家政權」罪,他與另外 15 被告不認罪。 47人案|司法機構網站:11.29再開庭 將開始結案陳詞、預留10天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