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國安處 5 月初拘捕天主教香港教區榮休主教陳日君樞機、大律師吳靄儀等 5 名「612 人道支援基金」的信託人,指他們涉嫌串謀勾結外國勢力,又指調查期間發現有律師和大律師提供法律服務時,疑有專業失當行為,向律師會和大律師公會投訴。
香港律師會周一(23 日)指,已接獲警方投訴,並已根據投訴及紀律機制展開調查。會長陳澤銘指為保障被投訴人,拒絕透露涉及的律師及律師行,又指調查過程「很公平亦很公正」,被投訴人有機會答辯,而律師會於適當時候,會盡量公布更多資料。
警方國安處 5 月初拘捕天主教香港教區榮休主教陳日君樞機、大律師吳靄儀等 5 名「612 人道支援基金」的信託人,指他們涉嫌串謀勾結外國勢力,又指調查期間發現有律師和大律師提供法律服務時,疑有專業失當行為,向律師會和大律師公會投訴。
香港律師會周一(23 日)指,已接獲警方投訴,並已根據投訴及紀律機制展開調查。會長陳澤銘指為保障被投訴人,拒絕透露涉及的律師及律師行,又指調查過程「很公平亦很公正」,被投訴人有機會答辯,而律師會於適當時候,會盡量公布更多資料。
司法機構周五(20 日)公布兩宗針對兩名司法人員投訴的調查結果。裁判官何俊堯,前年 11 月審理一宗少年涉掟汽油彈案時,提到被告是「唯一有可能受傷的人」,終判 3 年感化令,律政司其後覆核成功,上訴庭改判入教導所。司法機構接獲投訴,指何官發表的言論,偏頗及帶有政治傾向。
司法機構表示,由 3 位法官組成的專責法官小組經調查後,認為投訴不成立。
司法機構周五(20 日)公布兩宗針對兩名司法人員投訴的調查結果。當中區域法院法官練錦鴻,早前審理一宗非法集結案時,要求 3 名戴黃口罩人士更換口罩,又在觀看呈堂片段時,指片中的「黃背心」記者,「變成暴動一部分」。事件惹起關注,司法機構其後接獲投訴,指練官的指示缺乏理據、言論偏頗。
司法機構指由 3 位法官組成的專責法官小組,經深入了解後,認為兩項投訴均不成立。由法官及社會人士組成的「投訴法官行為諮詢委員會」同意結論。
司法機構周一(16 日)更新《法官行為指引》,新版在前言加入《基本法》誓言,並加入「對他人作出評論」、「保密」、「社交媒體」,以及「利益及款待」等 4 節,指出法官應避免作出不必要評論,包括即使在匿名情況下,亦應避免向傳媒發表意見。
美國前年起制裁多名內地及香港官員,7 名美國共和黨眾議員上周致函總統拜登,要求美國行政機關擴大制裁香港範圍,包括維護國家安全委員會、《港區國安法》指定法官及檢控官。大律師公會今(12 日)發表聲明,強烈譴責干預香港司法獨立的人士,強調「法官的獨立性及誠信是毋庸置疑」。律政司強烈譴責有人公然呼籲制裁香港官員及司法人員,指任何國家實施「單邊強制措施」,或違背國際法和聯合國框架,亦違反國際法規定的不干涉原則。
司法機構周五(29 日)公布,委任資深大律師黃佩琪及陳政龍,為高等法院原訟法庭特委法官,任期由 5 月 1 日起生效,為期 3 年。有關任命由特首林鄭月娥根據司法人員推薦委員會的推薦而作出。 按司法機構公布,資深大律師黃佩琪 1973 年在香港出生。1995 年及 1996 年在香港大學分別取得法學士學位及法學專業證書。2000 年及 2004 年分別在香港及文萊獲大律師資格。2001 年起私人執業。她 2018 年獲委任為資深大律師。2020 至 2022 年期間獲委任為高等法院原訟法庭暫委法官。 資深大律師陳政龍則於 1979 年在香港出生。2001 年在新西蘭奧克蘭大學取得法學士學位及商學士學位。2003 年在香港城市大學取得法學專業證書。2004 年在香港獲大律師資格,並於同年起私人執業。他 2018 年獲委任為資深大律師。2020 年及 2021 年期間獲委任為高等法院原訟法庭暫委法官。 黃、陳二人同為壹傳媒集團涉嫌欺詐科技園案中的辯方代表大律師,分別代表該集團時任行政總監黃偉強,以及創辦人黎智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