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有終審法院海外非常任法官選擇不續任。傳媒周一(30 日)報道指,英國法官范理申(Nicholas Phillips)今天完成任期,將不續任。范理申回覆《有線新聞》指,是因個人理由而非政治理由拒絕再續任 3 年。
司法機構回覆指,范理申最近表示因個人理由不欲續任,感謝其巨大貢獻及對香港法治的支持,又指「近期的法院人員變動不會影響終審法院的運作」。連同范理申,終審法院年初至今共有 5 名海外法官先後不續任,或提早請辭,而餘下的海外法官有 6 人。
身在現場 見證記錄
再有終審法院海外非常任法官選擇不續任。傳媒周一(30 日)報道指,英國法官范理申(Nicholas Phillips)今天完成任期,將不續任。范理申回覆《有線新聞》指,是因個人理由而非政治理由拒絕再續任 3 年。
司法機構回覆指,范理申最近表示因個人理由不欲續任,感謝其巨大貢獻及對香港法治的支持,又指「近期的法院人員變動不會影響終審法院的運作」。連同范理申,終審法院年初至今共有 5 名海外法官先後不續任,或提早請辭,而餘下的海外法官有 6 人。
2024 年法律年度開啟典禮周一(22 日)在香港大會堂舉行,終審法院首席法官張舉能、律政司司長林定國、香港大律師公會主席杜淦堃,以及香港律師會會長陳澤銘等法律界人士出席典禮。
杜淦堃致辭時提及「岑子杰案」及「蔡玉玲案」兩宗終院案件,指兩案均顯示法庭致力捍衛香港人的基本權利。他又形容蔡玉玲成功推翻定罪,「充分體現出我們的法庭長期以來,對保護言論和新聞自由,免受無理或不成比例干預的警覺性」。
杜淦堃另指,《基本法》第 23 條立法,無疑會引發新一輪關於香港未來的爭論,並指立法「可能會受到攻擊」,甚至認為「司法已死」。他認為,「雖然當中一些言論可能並不真誠,但許多人確實有真正的擔憂」,指新法例必須清晰和準確,諮詢過程必須透明、徹底,「以駁斥任何我們政府對民意充耳不聞的說法」。
2024 年法律年度開啟典禮周一下午(22 日)在中環大會堂舉行,終審法院首席法官張舉能致辭時指,在過去數年間,司法機構工作常被人透過《國安法》「棱鏡」來審視,但他認為,這種眼光必然會對司法工作、乃至香港法治及司法獨立現狀「產生非常狹隘,甚至失實的看法」。
張舉能指,司法機構十分重視維護國安的責任,但這並非等同法庭會盲目將所有被告定罪,或判處最高刑罰,強調無論別人對司法制度提出怎樣的說法或評論,法官均會繼續以「無懼、無偏、無私、無欺」精神,公正有效地主持正義。
律政司司長林定國則強調,國安案件聆訊全部均公開進行,法庭判決亦會在網站公開;他認為,任何有意求真、理性客觀的旁觀者都會發現「沒有絲毫證據顯示司法機構獨立的司法權在涉及國家安全的案件中受到損害。」林又指,本港的獨立司法權過去曾經、及將來也可能遭受其他國家威脅,例如建議對司法人員實施制裁,香港政府定必盡力確保法官和司法人員能夠無懼威嚇,履行司法職能。
警方國安處於 2022 年拘捕天主教香港教區榮休主教陳日君樞機、大律師吳靄儀等 5 名「612 人道支援基金」的信託人,又指發現有大律師疑有專業失當,向大律師公會投訴。公會周五(19 日)指,完成針對 38 名大律師的調查,全部投訴不成立。
最新第二度連任公會主席的資深大律師杜淦堃,指經過一年半獨立調查,在 38 宗投訴個案中,未有發現涉及誠信或刑事成分;而其中 4 名大律師因未妥善保存相關文件紀錄,在技術上違反公會的《行為守則》,公會已經向 4 人發信提醒。
杜又指,不認為這些投訴個案是瑣碎,又指外界未必完全清楚行內的收費模式,會提出疑問不難理解。杜另提及就《基本法》第 23 條立法,希望政府仔細聆聽市民意見,公會將於草案公布後仔細研究,盡力提供專業意見,「我們都希望及相信政府會聆聽意見」。
女同志 MK 被撤法援上訴案,周三(10 日)在終院審理(見另稿),法庭首次網上直播聆訊。司法機構回覆《法庭線》指,是次直播錄得近 1 萬瀏覽人次,最高峰時同時逾 500 人收看,至今沒收到公眾查詢技術問題。
記者現場所見,庭內增設 4 部攝錄機,分別對著法官席,及上訴、答辯雙方共用的講台。據記者比較,審訊直播畫面較現場實況延時大約 2 至 3 分鐘,而聲音、畫面大致清晰及暢順。
退庭後,陳詞的雙方資深大狀陳樂信、張天任,均表示於新冠疫情期間,法庭已試行遙距直播,算熟悉程序,故不覺直播的安排與平日有別。陳另稱,覺得直播運作頗為暢順。被問及日後會否安排人手遙距聽直播,張天任稱不會,指因庭上應訊講求即時記錄,憂有延遲。
上訴庭法官、終院前首席法官馬道立的妻子袁家寧將於今年退休,高等法院周五(15 日)特別開庭,為她舉行退休前歡送儀式。
袁家寧表示,感謝在她 45 年法律生涯中,曾共事的同業和徒弟,以及其丈夫和女兒。袁期望,司法機構日後不再被誤解,法律界繼續盡力維護司法公平公正,並祝願各人「一帆風順,未來日子風平浪靜」。高院首席法官潘兆初指,袁於任內立下標誌性案例。
袁家寧曾參與審理一宗民事案,指出高院法官陳嘉信涉及「司法抄襲」,認為抄襲的程度及方式導致有理可據的冤屈。而在同性伴侶遺產權案中,高院裁定同性伴侶可繼承其配偶的遺產;律政司提上訴,袁亦有份審理並予以駁回。
一連四天的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下午(30 日)閉幕,表決通過《港區國安法》第 14 條和第 47 條的解釋,是自 1997 年人大第 6 次釋法,亦是人大常委會首度解釋《國安法》。(見另稿)是次釋法主要處理沒有本地全面執業資格的海外律師或大律師,能否參與處理危害國家安全的案件。 司法機構及立法會主席梁君彥分別於釋法內容公布後發新聞稿,司法機構表示,尊重人大常委依法行使權力釋法,會繼續根據《基本法》規定行使獨立的司法權,不偏不倚處理涉及國家安全的案件。梁君彥則指,人大常委就《國安法》的解釋,符合國家和香港的根本整體利益,又指若特區政府修訂《法律執業者條例》,並向立法會提交草案,立法會會仔細審議相關規定。
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與《蘋果日報》3 間相關公司,被控「串謀勾結外國勢力」等罪一案,排期本周四(12 月 1 日)開審。終院昨拒就黎獲准聘英國御用大狀 Tim Owen 抗辯,向律政司批出上訴許可。特首李家超宣布將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釋法。 李家超周二(29 日)指,律政司將申請押後黎智英案,認為待人大釋法後得出結果後處理該案最合適,「係最符合案件利益,以及我哋整體法制上嘅利益」。被問及押後審訊對黎智英是否不公時,李家超未有直接回應。 律政司回覆指,已就案件黎智英國安案,致函原訟法庭申請押後審訊,對進行中的案件細節不作評論。司法機構回覆指,高院原訟庭周四會進行聆訊,就控方申請押後審訊聽取與訟方的陳詞。 大律師公會主席杜淦堃認為,人大釋法會引起對本港法制的討論和批評,應審慎地行使釋法權力,期望將來可由香港法庭釐清《國安法》條文不明確之處。他指,不認為今次事件破壞本港司法獨立,認為香港有足夠具經驗律師處理國安案件,不擔心釋法會影響被告請律師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