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現場 見證記錄

康文署助理涉展示前區議員帖文 被控煽惑不投票 准保釋6.9再訊

康文署助理涉展示前區議員帖文 被控煽惑不投票 准保釋6.9再訊
一名 48 歲康文署辦公室助理,被指於 2021 年立法會換屆選舉期間,分別於 9 個 Facebook 群組,展示前葵青區議員郭子健的帖文,被廉政公署落案起訴 9 項呼籲別人不投票罪。案件周五( 28 日)於東區裁判法院首次提堂。

被告甫開庭指,未有律師代表,申請押後至 6 月 9 日再訊,獲裁判官林子勤批准。被告准以現金 500 元保釋。

Read more

48歲家庭主婦涉FB、Twitter發布65則煽動訊息 包括「香港獨立」等 認罪囚4月

48歲家庭主婦涉FB、Twitter發布65則煽動訊息 包括「香港獨立」等 認罪囚4月
48 歲家庭主婦涉在 Facebook 及 Twitter 轉發或發布煽動訊息,包括「願三萬黑警墊屍底」、「香港獨立」、「各省獨立,全民滅共,獨立建國」等 65 則陳述、相片等,被控一項「作出具煽動意圖的作為」罪,她周四(27 日)在西九龍裁判法院認罪。

辯方求情稱,被告獨力撫養 4 名子女,並患抑鬱症,現已深感後悔,且她重犯機會低;辯方又引述被告 12 歲兒子的求情信,信中提到「媽媽已不在家一個月了,請你(法官)放我媽媽回家,多謝你」,冀法庭輕判。

主任裁判官羅德泉判刑時稱,被告有計劃地挑起他人情緒、帖文的目標對象是志同道合者,犯案歷時十個月,風險並非憑空想像,而煽動罪是防範性的罪行,一旦防範失效,會令社會受嚴重嚴響,故要遏止此類罪行。考慮本案規模不大、被告影響力有限等,判囚 4 個月。被告聞判時一直低頭,步入羈留室時向親友、兒子揮手。

Read more

女子認違「起底」禁令分享警資料 囚21日緩刑一年 官指案件延誤或削法庭執行命令能力

女子認違「起底」禁令分享警資料 囚21日緩刑一年 官指案件延誤或削法庭執行命令能力
20 歲女學生被指在 2020 年 9 月 7 日,在 Facebook 分享載有警員及其家人個人資料的 Telegram 帖文,配上文字「記住唔好 share 出去呀」,涉違反高等法院頒下有關「起底」的臨時禁制令。她於案件開審前承認藐視法庭,法官高浩文周三(12 日)在高等法院判被告監禁 21 天、緩刑一年,另下令女生須向律政司支付 3 萬元訟費。

法官周五(14 日)頒下判詞解釋判刑理由,指本案有延誤,近乎必然削弱法庭執行命令的能力,事隔數年才執法或會被視為不必要,故此有需要將延誤納入判刑考慮。法官又強調,服從法庭命令是法治的根本原則,訂立「藐視法庭」條例是要防止干擾司法制度,非為保護法官尊嚴。

法官同意律政司一方指,被告於帖文附上「記住唔好 share 出去呀」字眼,是試圖鼓勵他人分享警員個人資料,違反禁令,屬加刑因素;考慮被告於案發翌日刪除帖文,其承受的壓力和案件存有延誤等作減刑。

Read more

20歲女涉FB分享警員個人資料、違「起底」禁制令 認藐視法庭判監21日緩刑一年

20歲女生涉FB分享警員個人資料、違「起底」禁制令 認藐視法庭判監21日緩刑一年
20 歲女學生被指在 2020 年 9 月 7 日,在 Facebook 分享載有警員及其家人個人資料的 Telegram 帖文,配上文字「記住唔好 share 出去呀」,涉違反高等法院頒下有關「起底」的臨時禁制令。她於案件開審前承認藐視法庭,法官高浩文周三(12 日)在高院判被告監禁 21 天,緩刑一年,另下令女生須向律政司支付 3 萬元訟費。

律政司認為本案有加刑因素,事主需更改社交媒體 Instagram 的帳戶名稱等,以避免受到騷擾,應判處以月計的監禁。被告則在法官提問下求情指,她因一時衝動及無知而犯案,翌日已刪除帖文,感到非常抱歉及後悔。

Read more

涉轉發「羊村繪本」下載網址 發布196則煽動帖文 中大前學生會成員認罪囚5月

涉轉發「羊村繪本」下載網址 發布196則煽動帖文 中大前學生會成員認罪囚5月
中大前學生會成員王浩鏘,被指在連登討論區及 FB 上發布196 則煽動帖文,包括宣揚港獨、煽動推翻中央及香港政府等;他另在 FB 轉載「羊村2.0」專頁帖文,附上「羊村繪本系列」的下載網址,又在連登評論內地發生的「白紙運動」,藉此提倡街頭抗爭,被控「作出一項或多項具煽動意圖的作為」罪,被告周一(27 日)在西九龍裁判法院認罪。

辯方求情指,被告學業「非常之好」,他在中大修讀學士以一級榮譽畢業,兩個學期的 GPA 考獲 4.0 佳績;他是一時「諗歪咗」而犯案,重申其帖文只是口號式 ,沒有新意,又指他某程度上是「被他人煽動行為所煽動」。

主任裁判官羅德泉判刑時指,雖然社會亂象已沉寂一段時間,但部分人心有不忿, 容易被挑起情緒;被告在連登持續發布白紙示威,借題發揮,若說被告行為如同埋下「計時炸彈」,並非危言聳聽。考慮到被告重複口號,而口號與暴力離不開,容易令人勾起暴力場面,影響他人情緒,終以監禁 7.5 個月為量刑起點,認罪減刑後判囚 5 個月。

Read more

涉FB稱殉職水警「抵死」 前男警煽動罪成囚10月

涉FB稱殉職水警「抵死」 前男警煽動罪成囚10月
水警高級督察林婉儀 2021 年 9 月執勤時殉職,26 歲時任男警涉在「香港警察」Facebook 專頁,發布「水記女幫板應該死左喇」、「不過係抵死」留言,又轉發關於林婉儀的《立場新聞》報道,指「狗官死一個點夠」。男警早前經審訊後被裁定煽動罪成,還押至周一(20 日)在西九龍裁判法院,被判囚 10 個月,申請保釋等候上訴被拒。

署理主任裁判官香淑嫻表示,雖然案發時社會氣氛漸趨緩和,但不少反修例案件件仍待審理,市民間的敵對情緒一觸即發。被告刻意在逾 50 萬訂閱的警方 Facebook 專頁及警徽頭像旁留言,並揭露自己警員的身份,增加可信性,加大煽動效果,同時打擊警方公信力。考慮到他被定罪後仍堅稱自己沒有煽動意圖,明顯沒有悔意,判監是唯一選擇。

Read more

【影片】《立場》案|控方指FB曾封區家麟網站 證文章有問題 鍾質疑推論危險

《立場新聞》被控「串謀發布煽動刊物罪」案,周四(9 日)踏入第 38 日審訊。 控方就資深傳媒人區家麟的博客文章盤問,指他提及劉曉波「被囚禁至死」,會令人以為劉被判終身監禁、「坐到死為止」。鍾表示,不少港人得知劉曉波的事跡,正常人都會知道他是在囚期間病逝。鍾又指,控方可認為區的判斷有錯,但不能詆毀其意圖屬煽動。 控方又引述《立場》報道指,區家麟的博客網站曾遭 FB 封鎖,質疑因涉及辱罵性(abusive)文章。鍾沛權指,這是舉報機制的舉報原因之一,又質疑控方推論危險、薄弱,「你推論係 FB 認為佢有問題,咁而家解禁,即係 FB 認為佢冇問題,所以畀佢發表?」。案件周五(10 日)續審。 文字報道:《立場》被指煽動案|控方指FB曾封區家麟網站 證文章有問題 鍾質疑推論危險

《立場》被指煽動案|控方指FB曾封區家麟網站 證文章有問題 鍾質疑推論危險

《立場》被指煽動案|控方指FB曾封區家麟網站 證文章有問題 鍾質疑推論危險
前《立場新聞》總編輯鍾沛權、前署任總編輯林紹桐,及《立場》所屬公司被控「串謀發布煽動刊物罪」案,周四(9 日)於區域法院踏入第 38 日審訊。

控方續就資深傳媒人區家麟的博客文章盤問,指他提及劉曉波「被囚禁至死」,會令人以為劉被判終身監禁、「坐到死為止」。鍾表示,不少港人得知劉曉波的事跡,正常人都會知道他是在囚禁期間病逝。鍾又指,控方可認為區的判斷有錯,「甚至佢一路堅持嘅普世價值觀,喺新香港環境下,要讓路畀國家安全」,但不能詆毀其意圖屬煽動。

控方又引述《立場》報道指,區家麟的博客網站曾遭 FB 封鎖,質疑因涉及辱罵性(abusive)文章。鍾沛權指,此為舉報機制的舉報原因之一,又認為若有人透過機制「有組織」投訴專頁,都會導致帳戶被封。他又質疑控方推論危險、薄弱,「你推論係 FB 認為佢有問題,咁而家解禁,即係 FB 認為佢冇問題,所以畀佢發表?」。案件周五(10 日)續審。

Read more

36歲女不滿被騙財FB發布他人個人資料 認14罪被判緩刑2年

36歲女不滿被騙財FB發布他人個人資料 認14罪被判緩刑2年
36歲女子疑因訂購約 4.5 萬元口罩後未獲發貨,不滿被騙財,2021 年底疑在14 個 Facebook 群組公開賣家的個人資料。她早前承認 14 項「未獲資料當事人同意下披露其個人資料罪」。裁判官覃有方周三(8 日)於沙田裁判法院判被告監禁兩個月,緩刑兩年。

裁判官表示,同情被告遭遇,她因被騙而感到不忿,涉及金額亦不少,但其報復相當不智,希望她汲取教訓,不會重犯。判刑後,裁判官指她可循法律途徑追討損失,但若公開發布他人資料則屬違法。

Read more

涉於警FB專頁稱殉職水警林婉儀「抵死」 前男警煽動罪成 官斥言詞狠毒

涉於警FB專頁稱殉職水警林婉儀「抵死」 前男警煽動罪成 官斥言詞狠毒
水警高級督察林婉儀 2021 年 9 月執勤時殉職,26 歲時任男警涉在「香港警察」Facebook 專頁下,發布「水記女幫板應該死左喇」、「不過係抵死」留言,又轉發關於林婉儀的《立場新聞》報道,指「狗官死一個點夠」。男警周一(27 日)在西九龍裁判法院被裁定一項煽動罪成,還押至 3 月 4 日求情。

署理主任裁判官香淑嫻裁決時指,被告發表涉案留言時,新聞未提林婉儀已過身,指其供詞不合邏輯,「欲蓋彌彰,穿鑿附會」。裁判官不接納被告稱因「𤷪𤺧」、「發晦氣」而留言,指他與「克盡己職」的死者互不相識,但卻言詞狠毒,語帶譏諷,「口出惡言,攻擊詛咒」。

裁判官又指,案發時市民間敵對情緒只是稍為平靜下來,但隨時一觸即發,指被告以「狗官」形容警察,可見他對警方懷有憎恨和藐視,難免會刺激部分人的情緒,引起市民間的不滿和離叛。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