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現場 見證記錄

終院首席法官張舉能委任4名資深大律師 包括陳馮富珍之子

終院首席法官張舉能委任4名資深大律師 包括陳馮富珍之子
司法機構周二(4 日)公布,委任四位香港特別行政區資深大律師,分別為謝志浩、陳浩淇、呂世杰和錢孝良。其委任書及任命由終審法院首席法官張舉能作出,自 2023 年 5 月 20 日起生效。

當中,謝志浩專事刑事案件,在初選案中代表社民連岑子杰;陳浩淇曾代表政府處理「一地兩檢」上訴案;呂世杰多處理商業、稅務案等,而錢孝良則現為區域法院暫委法官。據報道,謝為區域法院法官沈智慧的丈夫;陳則是世衛前總幹事陳馮富珍的兒子。

Read more

《法庭線》本周焦點報道 2023.1.15-21

《法庭線》本周焦點報道 2023.1.16-22
《立場》被指煽動案 鍾沛權接受控方盤問

前《立場新聞》總編輯鍾沛權、前署任總編輯林紹桐,及《立場》所屬公司被控「串謀發布煽動刊物罪」案,鍾沛權周四(19 日)起開始接受控方盤問。

Read more

2023法律年|張舉能:研究今年內直播部分司法程序

2023法律年|張舉能:研究今年內直播部分司法程序
2023 年法律年度開啟典禮周一(16 日)在中環大會堂舉行,終審法院首席法官張舉能透露,司法機構將成立工作小組,研究現場直播法庭程序的施行細節;若情況許可,或於今年內就部分法庭程序推行現場直播。

有記者詢問,會否就《國安法》案件如「35+ 初選案」安排直播,張舉能回應指,「你心目中諗緊嘅大案都已經會開審,唔會考慮得切住」,至於國安案件應否設直播, 要交由工作小組研究。

另外,他在致辭時提到,法庭判決有時「無可避免」會產生政治影響,但這並不意味法庭在裁斷時所作的是政治決定,又提到甚麼案件訴諸法庭,「並非法庭所能控制」,就刑事案件而言,是取決於檢控一方及執法機關,案件提交法庭後,法庭必須嚴格「依法處理」。(見另稿

Read more

2023法律年|張舉能:判決「無可避免」或有政治影響 但非政治決定

2023法律年|張舉能:判決「無可避免」或有政治影響 但非政治決定
2023 年法律年度開啟典禮周一(16 日)於中環大會堂舉行。終審法院首席法官張舉能致辭時指,本港法官在過去數年處理備受國際關注的案件時,均發揮「高度專業精神」,不論他們是否《國安法》指定法官,均依據證據、忠誠引用法律判案,對此給予「充分肯定」。

他又指,法庭判決有時「無可避免」會產生政治影響,但這並不意味法庭在裁斷時,所作的是政治決定,又指甚麼案件訴諸法庭,「並非法庭所能控制」,就刑事案件而言,是取決於檢控一方及執法機關,法庭必須嚴格「依法處理」。

張舉能傍晚見記者時,被問及《國安法》人大釋法及海外律師能否參與國安案件的事,他指尊重人大常委釋法的權力,又指《法律執業者條例》應如何修訂,法庭不宜評論,但認為即使未能聘請海外律師,都不影響任何一方獲公平審訊的權利。

Read more

高院原訟庭法官金貝理明年離職 司法機構指提早退休 近月被終院及上訴庭批評

高院原訟庭法官金貝理明年離職 司法機構指提早退休 近月被終院及上訴庭批評
現年約 66 歲的高等法院原訟法庭法官金貝理請辭。司法機構回覆查詢時確認,金貝理按法例規定 2022 年 8 月通知終審法院首席法官,將於 2023 年 8 月提早退休。

金貝理 2021 年處理 3 宗機場販毒案件,分別裁定表證不成立及批准被告的永久終止聆訊申請,近月先後被高院上訴庭及終審法院,批評決定錯誤、僭越陪審員的功能,導致嚴重司法不公。

Read more

裁判官吳重儀下令羈押精神病中心 法官指嚴重犯錯 事主楊博文:完全沒必要的額外懲罰

裁判官吳重儀下令羈押精神病中心 法官指嚴重犯錯 事主楊博文:完全沒必要的額外懲罰
裁判官吳重儀 2020 年審理一宗反修例案,裁定小學教師楊博文襲警罪成,判刑前下令索取兩份精神科醫生報告,又撤銷其保釋,下令將楊羈押在小欖精神病治療中心。3 名法官指吳嚴重錯誤;終院首席法官張舉能着總裁判官,嚴詞提醒吳反省(見另稿)。

楊博文周二(26 日)晚回覆查詢,指當日被羈押在小欖大約一個星期,「係人生最難過嘅幾日」,更指曾被囚友「用手鏈住條頸」,認為對於精神良好人士,「無疑是一個完全沒有必要的額外懲罰」。

他又指,法官認為裁判官犯錯,但投訴仍然不成立,「令人難以理解,究竟市民在投訴法官時需要符合什麼條件投訴才成立?」

Read more

裁判官鄭紀航、香淑嫻 2020 年審兩案 被投訴偏頗、無禮 法官小組完成調查指不成立

裁判官鄭紀航、香淑嫻 2020 年審兩案 被投訴偏頗、無禮 法官小組完成調查指不成立
時任裁判官鄭紀航、裁判官香淑嫻,2020 年分別處理科大男生涉襲擊內地生、六旬翁涉襲警案件,被投訴偏頗、無禮。司法機構周二(26 日)公布調查報告,指專責法官小組調查後,認為投訴全不成立。

當中,調查報告引述科大生案件上訴時,原訟庭指出鄭紀航審案「盡心仔細沒有犯任何法律錯誤」,而專責小組認為沒情況顯示鄭因存有偏頗,將男生定罪。

至於香淑嫻被指無禮,調查報告指專責法官小組聆聽法庭錄音,指顯示香「耐性地容許辯方陳詞」,與辯方大律師討論時的「語調平和有禮,沒有流露不耐煩的態度」,認為香並沒任何偏頗或涉及言行不當。

Read more

裁判官吳重儀前年令小學教師楊博文還押小欖 3 法官批嚴重犯錯 張舉能着嚴詞提醒

裁判官吳重儀前年令小學教師楊博文還押小欖 3 法官批嚴重犯錯 張舉能着嚴詞提醒
裁判官吳重儀 2020 年審理一宗反修例襲警案,為被告、小學教師楊博文索取兩份精神科醫生報告,並撤銷其保釋,導致楊羈押在小欖精神病治療中心。司法機構接獲 3 方面投訴,由 3  名專責法官調查後,周二(26 日)公布報告,認為投訴均不成立。

不過,專責法官小組就吳索取精神科醫生報告等手法表示極不認同,批評她「顯然錯誤行使司法權力」,指總裁判官應嚴詞提醒她反省處理手法。

終院首席法官張舉能同意小組結論,認為吳犯嚴重錯誤,「總裁判官應嚴詞提醒她就處理本案的手法作出反省,避免日後再犯類似性質的錯誤」。

Read more

《法庭線》本周焦點報道 2022.5.16-21

《法庭線》本周焦點報道 2022.5.16-21
黎智英涉欺詐案 周達權以控方證人身份作供

還押逾一年半的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本周分別就兩宗案件應訊。其中黎被指違租契涉欺詐的案件,壹傳媒營運總裁周達權轉為控方證人,並獲豁免起訴。

綜合 4 日供詞,周供稱黎智英私人公司「力高顧問」沒有申請牌照,是「黎生同其他董事決定」,又指力高被揭違規後,有職員曾倡更改登記地址,隱瞞辦公室位於蘋果大樓。至於黎智英與《蘋果》6 名前高層,被控串謀勾結外國勢力案,於周二 (17 日)正式交付高等法院審理,日期待定。

Read more

裁判官何俊堯被投訴言論偏頗 司法機構指投訴不成立 張舉能:有改善空間

裁判官何俊堯被投訴言論偏頗 司法機構指投訴不成立 張舉能:有改善空間

司法機構周五(20 日)公布兩宗針對兩名司法人員投訴的調查結果。裁判官何俊堯,前年 11 月審理一宗少年涉掟汽油彈案時,提到被告是「唯一有可能受傷的人」,終判 3 年感化令,律政司其後覆核成功,上訴庭改判入教導所。司法機構接獲投訴,指何官發表的言論,偏頗及帶有政治傾向。

司法機構表示,由 3 位法官組成的專責法官小組經調查後,認為投訴不成立。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