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修例運動至今逾 4 年半,逾 800 人被控暴動,其中 22 人於今年被檢控或加控暴動。《法庭線》根據法庭紀錄及報道統計,截至今年 12 月 23 日,近八成案件審結,定罪率達九成。
603 名罪成被告當中,近四成人認罪,其中 163 人原本不認罪,於開審前改認罪,過半人由檢控至改認罪,相隔 3 年或以上。有候審逾 3 年、於今年改認罪的被告向《法庭線》表示,「高得絕望嘅定罪率,早令我打消『打得甩』嘅念頭」,又指認罪可「節省」更多時間,「既然避無可避,倒不如認,好現實咁降低成本」。
另有候審兩年半改認罪的被告受訪指,「盧建民案」為「暴動」控罪元素訂立指引,認為變相降低了定罪門檻,「著黑色衫就已經可以入到罪」。他們又認為,候審時間漫長、保釋條件嚴苛,「某程度認罪係一個解脫,我可以結束呢種好長候審期帶嚟嘅煎熬」。(見另稿)
踏入 2024 年,仍有 30 人候審,包括非白衣人 7.21 元朗案、7.1 金鐘案及 10.1 灣仔案,排期於明年上半年審理;發還重審的社工陳虹秀等 8 人,則未有審期。另一方面,律政司早前就多宗無罪裁決提上訴,將於明年處理,包括 10.6 灣仔案、11.12 中大案及 7.21「白衣人」王志榮被判無罪案。
相關報道:
專訪|兩少年候審兩年半改認暴動 「某程度認罪是種解脫」
身在現場 見證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