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力量前副主席「快必」譚得志,被指 2020 年擺街站時屢發表「黑警死全家」等言論,今年 4 月經審訊後裁定發表煽動文字等 11 項罪名成立,判囚 40 個月、罰款 5000 元。他判刑後明言會提出上訴。 高等法院資料顯示,譚得志已於今年 5 月 18 日,就定罪及刑期提出上訴。
身在現場 見證記錄
人民力量前副主席「快必」譚得志,被指 2020 年擺街站時屢發表「黑警死全家」等言論,今年 4 月經審訊後裁定發表煽動文字等 11 項罪名成立,判囚 40 個月、罰款 5000 元。他判刑後明言會提出上訴。 高等法院資料顯示,譚得志已於今年 5 月 18 日,就定罪及刑期提出上訴。
2020 年 2 月 29 日,有市民到太子站外悼念 8.31 事件半周年,一名前輔警兼教師被指當日向警方掟膠水樽,翌年 8 月經審訊後被裁定「在公眾地方作出擾亂秩序行為」罪成,判囚 7 周。他不服定罪提出上訴,周一( 4 日)被高等法院法官李運騰駁回。 法官指,案發日是「敏感日子」,聚集人數多、警民關係緊張,上訴人明顯有心用力擲出手上水樽、針對正在推進的執法人員,其行為相當可能造成漣漪效應、觸發現場其他示威者仿效,因此駁回他的定罪上訴,又批上訴方部分說法「不切實際和脫離香港人當時的生活經驗」。
57 歲男教師涉於 2016 至 2019 年間,在校內先後 8 次非禮兩名女童,早前經審訊後被裁定 6 項非禮罪罪成,判囚 3 年。他不服定罪及刑罰提出上訴,高等法院法官陳慶偉周一( 4 日)頒下判詞,拒絕接納被告稱「意外觸碰」的辯解,且其中一名女童稱男教師是「無啦啦就過咗嚟」,反映他是刻意輕薄年幼學童,指控並非無中生有。 法官又指,男教師嚴重違反誠信,在超過 2 年時間內多次在校侵犯,其中一次更以下體壓向女童私處,情節尤其嚴重,直言假若侵犯情況進一步惡化,案件須轉介區域法院審理,最終駁回定罪及刑期上訴。
2019 年 11 月,中大校園爆發攻防戰,「二號橋」一帶有學生、示威者與警方起激烈衝突,多人被捕。其中一名中大學生鄧希雯經審訊後,被裁定暴動及在非法集結中使用蒙面物品罪成,判囚 3 年 9 個月。她不服定罪提出上訴,在本月 22 日聆訊,法官即日駁回上訴許可申請。 高等法院上訴庭法官彭偉昌周三( 29 日)頒下判詞,批評上訴方稱原審選擇性接納申請人供詞一說,「令人費解」,部分投訴亦「完全不顧案中證據」、「根本不應該被提出」。 法官又指,原審法官可以把他的思路解釋得更詳細,但「寫判詞不是參加徵文比賽,不講求完美」、「只要不把原審法官的話東抽一句西抽一句地分開詮釋,他的意思是明顯不過的,沒有什麽不合邏輯」,遂裁定原審裁決理由清楚、結論「無可批評」,最終拒絕上訴許可申請。
2019 年 11 月 12 日「破曉行動」,多區有人堵路示威發動三罷,一名大學生在荃灣沙咀道茶飲店「Comebuy」外,被搜出一把鎚子,2021 年 3 月被裁定「管有物品意圖摧毀或損壞財產」罪成,判囚 3 個月。 該大學生不服定罪提出上訴。高等法院原訟庭法官黃崇厚周二( 28 日)駁回上訴,維持定罪原判。判詞指,警員有遣忘,不影響其可信性,認為定罪裁決穩妥、有充分證據支持。
2019 年 8 月 11 日「港島東大遊行」,當日北角有懷疑「福建幫」聚集酒樓外襲擊示威者,事後一名男金融顧問,被指在現場管有一支木棍,警誡下稱「我驚出街畀人打,我攞嚟自衛嘅」,經審訊後被裁定「在公眾地方管有攻擊性武器」罪成,判囚 5 個月。 他不服定罪上訴,高院原訟庭法官黎婉姬周一( 27 日)裁定,上訴理據無一成立,並認為控方已在毫無合理疑點下證明控罪,遂駁回上訴,維持定罪原判,下令原准保釋的上訴人即時服刑。
2020 年 5 月,49 歲男商人在反對《國安法》街站與職員起衝突,期間傷及前區議員李文浩的女助理。去年被裁定普通襲擊罪成,監禁 4 周,獲准保釋等候上訴。 高院法官李運騰周五( 24 日)駁回其定罪及刑期上訴,形容上訴理據不切實際,上訴人證供難以置信,直言「荒謬言詞不會因為被一再重複而變得更可信」。法官亦不接納他聲稱襲擊行為與政見無關,下令男商人即時服刑。
2019 年 7 月 7 日「九龍區大遊行」,旺角有女子以手機拍照,被現場人士懷疑為便衣警員而阻止她離開,事後 3 人被起訴非法禁錮罪及非法集結罪,經審訊後全部罪成,其中 26 歲女教師被判囚 10 個月。 女教師本月向高等法院上訴庭,就定罪申請上訴許可,高院法官彭偉昌周四( 23 日)頒下判詞,指申請人提出的理據,「絕非合理可供辯的上訴理由」,拒絕批出上訴許可。 判詞指,法官不同意是事主先施襲,申請人方行使「公民逮捕權」。反之,申請人是因為懷疑事主偷拍,才走進人群,對事主作拷問,又多次以「我哋」形容被事主拍攝對象,「足見她和人群之間的身分認同」。
2020 年 3 月,前區議員李文浩在其辦事處外貼出「藍絲與狗不得內進」告示,20 多名市民到場抗議,雙方在門外對罵。期間前區議員劉家衡的男助理及 KOL「摵時潘」潘書韻,被指向抗議市民噴射清潔劑及潑漂白水等,被控 3 項「襲擊致造成身體傷害」罪。 潘書韻於去年審訊前離港,男助理則遭裁定罪成,判囚 6 個月 2 星期。他周三( 22 日)就定罪及判刑向高等法院提上訴,指原審裁斷出錯,認為案件沒足夠證據,證明涉案液體是清潔劑,又指裁判官判刑時,形容被告「野蠻粗暴,挑起事端」,似乎把喧鬧抗議的市民,描述成完全的受害者,誇大了男助理的罪責。法官黎婉姬指需時考慮,押後至 9 月 9 日裁決。
兩名男子於 2018 年使用交友程式相約多名女子見面,訛稱約會當日是自己生日,要求對方購買西裝、手錶當作生日禮物,獲得財物後離開。兩人被裁定欺詐罪成,分別判監 8 至 9 星期,他們不服定罪上訴,高等法院周三( 8 日)駁回申請,兩人須即時服刑。
法官陳慶偉指,這是一場精心安排的交友騙局,監禁 8 至 9 星期不具任何阻嚇力,並在庭上向被告稱:「你兩位都算好彩,冇上訴刑罰,如果上訴嘅話,我一定加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