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現場 見證記錄

青年涉姦 12 歲邊緣智商女童 陪審團裁定強姦罪成 押後12.1 判刑

青年涉姦 12 歲邊緣智商女童 陪審團裁定強姦罪成 押後12.1 判刑
20 歲學生被指 2020 年在大圍一幢大廈後樓梯,與 12 歲邊緣智商女生性交,他否認強姦及交替控罪「與13 歲以下女童非法性交罪」受審。法官黎婉姬周一( 19 日)在高等法院完成引導 4 女 3 男陪審團,他們在早上約 11 時 15 分退庭商議。

經約 4 小時商議後,陪審團以大比數,即 5 比 2 裁定被告強姦罪成。法官押後 12 月 1 日判刑,期間索取女童創傷報告。考慮到被告犯案時年紀尚輕,官另為他索心理及精神科報告。被告須還押候判。

Read more

越南籍非法入境女子 2019 年入境處羈留中心長褲勒頸亡 陪審團裁死於自殺

越南籍非法入境女子 2019 年入境處羈留中心長褲勒頸亡 陪審團裁死於自殺
2019 年 7 月,一名 45 歲越南籍非法入境女子,在入境處馬頭角羈留中心等待遣返期間,在一個獨立倉長褲纏頸身亡。死因庭展開 3 天研訊,4 男 1 女陪審團周四(8 日)退庭商議 4.5 小時後,一致裁定她死於自殺,並向入境處提 5 項建議,包括檢討調倉指引。

死因裁判官周慧珠總結入境處職員、死者男友及倉友的證供,指死者申請「免遣返聲請」被駁回待遣返,感到擔憂,事發前發脾氣拒服藥及掉水樽被調至獨立倉,同日下午以職員提供的替換長褲上吊。解剖報告顯示死因為上吊勒斃。

裁判官引導時提供「死於自殺」及「死因存疑」兩個選項,指陪審團裁決時只須考慮相對可能性,若不接納庭上證供,則應裁定為「死因存疑」。另官亦引述庭上證供,處方會停止向被羈押人士派發長褲,僅派短褲。

入境處回覆指,已推多項改善措施,會仔細研究陪審團的其他建議,並作出可行的跟進。

Read more

《法庭線》本周焦點報道 2022.8.14-20

《法庭線》本周焦點報道 2022.8.14-20
支聯會被指煽動顛覆案 羅德泉撤交付程序報道限制 初級偵訊將公開進行

已解散的支聯會、前主席李卓人、前副主席何俊仁及鄒幸彤,被控「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一案,《國安法》指定法官、主任裁判官羅德泉,周三(17 日)按高等法院命令,下令撤銷《裁判官條例》第 87A 條的交付程序報道限制。

至於鄒幸彤要求召開的初級偵訊,控方要求閉門進行,指擔心輿論影響公平審訊。羅官認為,控方「過份擔心及謹慎」,亦「有點妄斷」,質疑若容許傳媒報道,但不准公眾旁聽,會否變成奇怪現象。

羅官強調,香港乃法治之地,法治發展穩健,法官及獲恰當引導的陪審團,不會受輿論影響,終下令初級偵訊公開進行。他又指,若期間出現任何問題,裁判官可行使酌情權,改為閉門進行、或限制人入庭。

Read more

47人、黎智英國安案不設陪審 律政司長首引「涉外因素」 家屬稱不解 法律界理解不一

47 人、黎智英國安案不設陪審 律政司長首引「涉外因素」 家屬稱不解 法律界理解不一
民主派初選 47 人案,以及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與《蘋果日報》3 間相關公司兩宗國安案件,據悉律政司司長首次以「涉外因素」為由,發指示不設陪審團,由 3 名法官審理。律政司近日發稿指不評論案件,又指條例安排是為公平審訊,無損被告合法權益。

47 人案被告梁國雄的妻子陳寶瑩,接受《法庭線》訪問時指,案件涉及本地初選﹐不明白何以「涉外」,而律師亦暫未能詳細解釋。

法律界人士對「涉外因素」理解不一,資深大律師湯家驊指或與案情敏感及政治有關;律師會前會長熊運信則指,是指案件牽涉境外的證供。全國港澳研究會會員、大律師丁煌則認為,可能顯示案情與外國勢力有關。

Read more

47人案|狄志遠去信律政司 指案件不設陪審團做法不妥

47 人案|狄志遠去信律政司 指案件不設陪審團做法不妥
47 名民主派人士組織及參與初選,被控「串謀顛覆國家政權」罪。據了解,律政司司長林定國早前指示不設陪審團審理案件。綜合傳媒報道,立法會議員狄志遠周四(18 日)去信律政司,指律政司要求法庭在 47 人案中不設陪審團,做法不妥;又促請案件盡早開審,指涉案人士還押快兩年,「對一直還柙的人不公平」。

《法庭線》就狄志遠信件向律政司查詢,數日後(8 月 23 日)獲回覆指「會適當處理」。

Read more

47人案|被告獲通知將不設陪審團審理 律政司:不評論、條例無減被告權益

47 人案|被告獲通知將不設陪審團審理 律政司:不評論、條例無減被告權益
47 名民主派人士組織及參與初選,被控「串謀顛覆國家政權」罪一案,據了解,律政司司長林定國早前根據《港區國安法》發出證書,指示相關審訊不設陪審團審理。

多間傳媒周二(16 日)晚引述消息報道,律政司周三(17 日)午後發新聞稿,指不評論正在進行司法程序的個別案件。律政司發言人指,律政司司長考慮是否發出證書,指示訴訟不設陪審團下審理,目的是要確保公平審訊、秉行司法公義,強調「絕無減損被告人的任何合法權益」。

政務司司長陳國基周三(17 日)出席立法會前廳交流會後回應傳媒查詢,指案件已進入司法程序,不便評論,又指相信有關安排「已是最好和最恰當」。

Read more

47人案|消息:律政司司長林定國指示不設陪審團 由3指定法官審理

47人案|消息:律政司司長林定國指示不設陪審團 由 3 指定法官審理
47 名民主派人士組織及參與初選,被控「串謀顛覆國家政權」罪一案,據了解,律政司司長林定國,已根據《港區國安法》發出證書,指示相關審訊不設陪審團審理,部分被告已收到通知。

消息指,林定國在信中提到,是基於 3 項理由發出證書,包括案件具有涉外因素、要保障陪審員及其家人的人身安全、又指若審訊設有陪審團,「有可能妨礙司法公義妥為執行的實際風險」。

《法庭線》周二 (16 日) 上午向律政司查詢,至截稿前暫未獲回覆。

Read more

三宗機場販毒案表證不成立引陪審員質疑 律政司要求釐清「表證成立」標準

三宗機場販毒案表證不成立引陪審員質疑 律政司要求釐清「表證成立」標準
高等法院原訟庭早前審理 3 宗機場販毒案時,因控方沒有直接證據,只能依賴環境證供舉證,4 名外籍被告最後被裁定表證不成立。有陪審員得悉被告無罪釋放後向法庭提出疑問 ,法官直言前所未見。

律政司要求上訴庭釐清 2 個法律議題:當控方依賴環境證供舉證時,應如何決定表證是否成立;及法官裁定表證不成立時,應如何正確引導陪審團。

律政司一方指,只要有證據支持有罪推論,就應該讓陪審團作最終裁決。因此,即使控方只依賴環境證供,法庭應採用一貫的「表證成立」標準,而非推高舉證門檻,要求控方須排除指向被告無罪的「所有實質可能性」。

上訴庭副庭長麥機智、法官薛偉成也指出,如有證據支持有罪推論,法官不應於審訊途中,裁定表證不成立。法官又指,本港一本權威刑法典籍引述關於「表證成立」的原則似乎有錯,或會誤導法官或裁判官。案件周三(27日)續審。

Read more

上水清潔工疑遭掟磚誤殺案 陪審團一致裁定兩青年誤殺無罪 暴動大比數罪成

上水清潔工疑遭掟磚誤殺案 陪審團一致裁定兩青年誤殺無罪 暴動大比數罪成
2019 年 11 月 13 日「晨曦行動」,上水北區大會堂外兩批政見不同者互掟磚頭時,一名七旬男清潔工疑遭硬物擊中,翌日死亡;另有六旬漢遇襲受傷。兩名案發時未成年男子否認誤殺(原為謀殺)、有意圖傷人及暴動 3 罪。

審訊周二(12 日)踏入第 17 日,法官杜麗冰今早完成引導。陪審團退庭商議約 7 小時後,一致裁定兩被告誤殺罪名不成立,及大比數裁定有意圖而傷人罪名不成立。餘下一項暴動罪,則大比數裁定罪成。

次被告聞悉兩罪不成立後,泛紅雙眼啜泣。法官感謝陪審員耐心參與本案,並押後案件至下周五( 22 日)就暴動罪判刑。

對於律政司會否就本案上訴,律政司回覆《法庭線》指,由於司法程序正在進行中,律政司不適宜就本案作出評論。《法庭線》亦總結 17 天聆訊,整理案中重點(見另稿)。

Read more

上水清潔工疑遭掟磚誤殺案 法官完成引導 陪審團今起退庭商議

上水清潔工疑遭掟磚誤殺案 法官完成引導 陪審團今起退庭商議
2019 年 11 月 13 日「晨曦行動」,上水北區大會堂外兩批政見不同者互掟磚頭時,一名七旬男清潔工疑遭硬物擊中,翌日死亡;另有六旬漢遇襲受傷。兩名案發時未成年男子否認誤殺(原為謀殺)、有意圖傷人及暴動 3 罪受審。

法官杜麗冰周二(12 日)完成引導,陪審團約於早上 10 時 25 分起退庭商議。曾在庭上作供的次被告母親及胞兄,也有到場旁聽。兩被告步入羈留室前,一如過去 16 天聆訊,點頭回應旁聽者揮手聲援。

Read more